第333章 農事

經過老周堅持不懈的努力,肖樹林最終還是喝上了新鮮可口的豆奶,何記西點屋的老闆娘何瑾英每天早上現做的,用玻璃瓶子裝了擺在店裡的貨架上,一瓶賣四塊錢,賣得也還成。

這種豆奶用的也是牛王莊的黃豆,而且還是當年產的新鮮黃豆。因爲是老周死乞白賴非要人家做出來賣的東西,在原料供應方面,他自然也不能含糊。

羅紅鳳早餐店裡的豆漿也是用這種黃豆打出來的,一份才賣兩塊錢,不過豆漿這東西做起來容易,相對來說豆奶就要精細許多,做着可費事了。這樣的豆奶一份四塊錢說起來不貴,但買着吃的,一般也都是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家庭,最主要的消費羣體還屬那些外地人,永青的彤城的,還有從更遠的地方過來的,有來看病的有來牛王莊幹活的,也有闔家老小一起過來閒逛旅遊的。

現在的水牛鎮雖然比從前要富裕些,但鎮民們每日裡賺的,也都是一些辛苦錢,沒哪個這麼快就大富大貴起來的,在生活上,也大多都還堅持着節儉的習慣。

要說富貴,老周自己現在也沒多富貴,除了牛王莊上那些土地還有上水村的菇棚,其他基本上都是不賺錢的買賣。要說節儉,那他也是很節儉的。有人帶頭有人效仿,時間長了大家都不以精打細算爲恥,風氣大概也就是這麼形成的。

肖樹林幾乎每天練武時間結束後都要去一趟何記西點屋,整一塊老式麪包填填肚子,再來一瓶鮮豆奶。

這一天跟他一塊兒去西點屋的還有幾個跟他一起練武的半大孩子,這都還是學生呢,不過這會兒暑假還沒結束,他們也閒,今天他們跟肖樹林說想上牛王莊幹活,這不,肖樹林就領着他們過來了。

“擦,真貴,上牛王莊賣一天力氣也纔夠買兩塊蛋糕的。”

鎮上的中學生顯然不是這家蛋糕店的主要消費羣體,在水牛鎮上,一般這麼大歲數的孩子,每天能有十多塊零花錢就算是比較可以的了,也不能爲了吃塊蛋糕其他東西都不買吧。

“麪包要不要?”肖樹林也不叫他們自己挑。

“要!”

“要要要!”

有人請客那還不好,原本就是能吃的年紀,練了這幾個鐘頭的功夫,今兒早晨吃下去的那點東西早就消化得連渣都不剩了,能有免費的麪包吃那也是很不錯的,這家店的老式麪包一個也要賣五塊錢呢。

最後肖樹林不僅請吃了麪包,還一人給他們買了一瓶豆奶,幾個人就這麼站在路邊一邊吃着,一邊等牛車經過。

剛剛練武辛苦了,這會兒吃點東西,再坐牛車上歇歇,剛好。等上了牛王莊就又要開始幹活了,爹媽給的零花錢總是有限,趁這會兒學校還沒開學,他們自己也上牛王莊去掙點,聽說最近牛王莊上開始收黃豆,收完黃豆接着又要收地瓜,正是缺人手的時候。

肖樹林他們剛坐上牛車沒走遠,那邊又有一箇中年婦女進了何記西點屋:“豆渣還有沒有?”

“沒有了,今天的豆渣都被理髮店那邊買走了。”營業員小姑娘回答說。

“他們家才養了幾隻小鴨子,要那麼多豆渣幹啥?”那中年婦女大大咧咧地說道。

“要不你找她分一點去唄。”

“順便去看看他們家鴨仔去。”那中年婦女說着就出了西點屋。

在距離何記西點屋不遠的地方有一家理髮店,是一對年輕夫妻在經營,店面也是他們自己家的。

“你/媽在家呢?”

“在後屋呢。”

“你家鴨子都長挺大了吧?都活了沒有啊?”

“都活了,長挺好的。”

“我看看去啊。”

一會兒進了後屋,出了後院,果然看到後頭的水泥院子裡有一個角落專門被圍起來,裡頭養着七八隻不大不小的水鴨子。

“呦,都長得挺好啊。”那婦人揚聲道。

“可不,再過些日子,就能散到外頭去了,頭幾天也不知道能不能認得路回來。”說話的是一個五十出頭的婦人,這時候正蹲在一旁的空地上,把桶裡的豆渣捏成一團團的,擺放在刷洗乾淨的水泥地面上晾曬。

“到時候可別跟別的鴨子回別人家去了。”那婦人笑道。

“反正不能去你家,你們家那幾只鴨子都欺生。”

“那可說不定,我家的鴨子長得多好。”

“這會兒來我這兒幹啥呢?”

“聽說今兒的豆渣都叫你給買了,我想跟你這兒分點豆渣。”

“不分。”

“你這幾隻鴨子能吃得了多少,別到時候攢得都發黴了。”

“發黴了我就拿去當肥料。”

“那多浪費,就你家陽臺上那幾個菜籃子,隨便上路邊撿兩坨牛糞就夠使了。”

“不分,我得多攢點,萬一以後買不着了。”

“那要不然,你分我點豆渣,我分你點碎麪條?”

“……那成。”

水牛鎮上也有做掛麪的作坊,每天都要曬好多面條,有些麪條被風吹斷了掉在地上,那就不能要了,還有切段的時候、包裝的時候產生的碎渣,一般都是賤價賣給那些餵雞養鴨的當飼料。

現在連菜市場裡頭的爛菜葉子都有人撿。那些菜檔子每天都要丟不少菜,那一大堆一大堆的,從前都是清潔工一車一車地拉走,現在臨近中午的時候,就會有一些婦人提着籃子過去挑揀,等這些人挑揀過後,那些爛菜堆至少都能少一半。

撿回家的蘿蔔青菜稍微洗一洗,剁吧剁吧,和米糠之類的飼料拌一拌,用來餵雞餵鴨的都挺好,主要是不費錢,每天還能撿點雞蛋鴨蛋的,啥時候想吃肉了,那也是現成的。

再說肖樹林這邊,幾個人坐着牛車,晃晃悠悠就上了牛王莊,在溪口那塊石碑那裡下了車,步行往四合院那邊過去。

他們幾個人到四合院的時候,陳管事和侯胖子正坐在院子外頭的長廊上嗑瓜子,陳管事剛剛安排好這一天的工作,這會兒正是清閒的時候,侯胖子這是還沒開始忙活呢,反正洗菜切菜的活兒也用不着他。

“他們幾個說是要幹活。”肖樹林對陳建華說道。

“好啊,這幾天正是要人手的時候。”陳建華把瓜子殼一丟,順手就拿起旁邊桌面上的一個文件夾,從裡頭抽出一張打印紙:“看看這上邊的號碼,記住自己小組的編號啊,你們自己選個組長,把組長名字寫上,一會兒要是忘了編號就報組長名字,不過他們要是找起來就麻煩點。”

“把這張表格填一填,等一下交給負責計數的人就行。”肖樹林順手接過那張打印紙,轉手遞給自己身邊的一個男孩。

“知道,我以前來幹過。”這張打印紙上不僅有編號,還需要他們填寫一下小組人數,組長名字以及全部組員姓名,下面還有一個空白的表格是用來記錄他們今天的勞動成績的,背面還打印了各項工作的工資計算方法,以及等級評判標準。

“那行,今天咱主要就是收黃豆,你們沿着這條路過去,一直往東邊走,從最東面開始收就行了。”陳管事又道。黃豆種植有先有後,收穫的話也是按先後順序來的。

“我帶他們去吧。”肖樹林對於牛王莊上的莊稼地都比較熟悉,知道哪片地要先收哪片地要後收,這幾個畢竟還都是小孩子,不教着點他也不大放心。

“那行,你帶他們去,我還得繼續在這兒值班。”陳建華這會兒看起來雖然挺閒,但也是不方便走開的,自打眼鏡仔被調去水牛館之後,他還沒能重新培養出一個得力助手,現在牛王莊上好多事他都得管。

收黃豆也不需要帶啥複雜的勞動工具,拿上一捆草繩幾雙勞保手套,再牽上兩頭牛牛就往坡上去了。

他們這些人的任務就是把地裡的黃豆拔了運回來,搬到牛棚頂上的平臺去晾曬,剩下的事情他們就不用管了,牛棚那邊有專門負責稱重的人員。

“咱就把黃豆拔回來就行了?”其中一個年紀比較小的男孩子說道。

“是啊,拔好了用草繩捆一捆,綁在牛背上讓它們駝回來就行。”一個年級捎大點的說道。

“怎麼他們有三輪車?”又有人問。

“有專門騎三輪車的人,一會兒應該也能幫咱拉一輛車,那些人是不屬於哪個小組的,聽說以前有人騎三輪車騎翻了,所以現在都不給隨便用了。”

幾人說着上了山坡,然後肖樹林就指着眼前的一片黃豆地對他們說:“你們就從這邊開始拔吧,那邊坡上的黃豆還有點青,看到沒有,那邊就先不拔了,先拔這些已經變黃了的。”

“好嘞!”一個小孩興沖沖地跑到地頭上,順手操起一棵黃豆往上一扯……沒扯出來!

“這黃豆長得還挺紮實啊。”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兩手抓住用力再一拔,這回總算是給他□□了。

“彆着急,慢慢拔。”肖樹林把手套分給他們,又把水牛和草繩留下,然後自己就往坡下去了。

當初第一回拔黃豆的時候,他也以爲這活兒挺輕省呢,拔過就知道厲害了,尤其他們這兒的土質可硬着呢,不像北方的黑土地又鬆又軟,那一株株的黃豆都把根扎得又深又緊,沒兩把子力氣根本幹不了這活兒。

說起來,這地裡頭的活計,也沒哪樣是輕省的。

肖樹林走進四合院的時候,看到老周正坐在廊下打盹。這幾天有好幾個短工跟他嚷嚷說要吃豬肝,然後他今天一大清早就跑村裡去買豬肝了。

羅漢良他們家的豬肝賣得特別好,這年頭外頭養豬場的豬都吃的飼料,加上藥品濫用的問題,像豬肝豬腰子這些東西,大家也都已經不太能放心食用了,不過羅漢良他們家的豬就沒這種問題,所以他們家的豬下水也賣得特別好,老周要是不早早過去拿,晚一點還能留不留得住可就難說了。

四五點鐘就爬起來,忙活到這會兒也是有些困了,搬張竹椅在廊下打個盹那也是很愜意的。

肖樹林看了看,上二樓拿了件長袖襯衫給他蓋上。就這小身板,當初一個人還敢種那麼多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