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李自成出兵

晉陽軍在河南境內行走了五日,連續五日下來,李國棟連一個活人都未曾見到。

旱災加上蝗災,也不至於讓整個省的人都死光了,更何況當年還有宗族勢力,一些族中有大士紳的大族,士紳多少會拿出一些糧食支助族裡的窮親戚,只是時間長了,誰都承受不起,那怎麼辦呢?自然是背井離鄉,跑路了。

那麼人都跑哪裡去了呢?只有一小部分跑去了山東,或是跑去了淮安,被王全給接納了,那些人活了下去。更多的人,卻是去了豫西。

“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夠有闖王。不當差,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

商洛山中,從崤函山區趕來的高夫人高桂英帶着健婦營前來同李自成會合,高桂英除了率領她的數千健婦營和萬餘闖軍士兵,還順便帶來了前來投奔闖王的十多萬災民。

“鄉親們,都不用擔心,到了闖王這,你們就能活下來了!”健婦營的女兵們安慰那些逃難百姓。

去年清軍入寇之前,李自成差點就被孫傳庭滅了,被打得只剩下十七騎,狼狽逃入商洛山中。洪承疇和孫傳庭準備圍山,對商洛山實行十面撒網,拉開密集搜索,試圖一舉殲滅李自成。誰知道清軍入寇,洪承疇和孫傳庭被迫放棄了對李自成的最後一擊,帶着兵回京勤王去了。

洪承疇和孫傳庭這麼一走,李自成很快又恢復了元氣。

在李自成復出之前的十個月內,他先是收攏了失散的舊部,接着就以伏牛山爲中心,在周圍四處出擊,收編了當地的杆子(山匪),打掉了不少鄉紳土豪,富家大戶,奪取了大量的糧食。所以說現在那些饑民來投奔,李自成有足夠的糧食養活他們。當然了,吃飽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給他們吃個半飽。那些人逃過了餓死的命運,接下來就得上戰場給李自成當炮灰了。

說起來,這河南大災年,闖軍不僅沒有怎麼去危害百姓,反而是救活了不少老百姓,儘管他們最後還是給闖軍當了炮灰,但畢竟還是有人活下來。若是李自成沒有接收他們,他們遲早餓死。而給李自成當了炮灰,至少有一半的人能活下去。

一座座粥棚搭建起來,李自成拿出糧食,熬粥提供給這些拖家帶口前來投奔自己的災民。高桂英和紅娘子的健婦營女兵們在粥棚裡忙忙碌碌,維持秩序,給排隊的災民打上一碗碗熱氣騰騰的粥。

粥雖然很稀,所用的是粗糧混合了米糠和野菜熬成,卻能讓那些餓得瘦骨嶙峋,或是全身浮腫,或是吃觀音土吃得腹脹的老百姓能夠吊住一條命,能夠活下去。

“草民謝闖王活命之恩!”

“闖王大恩大德,我等願以性命相報!”

“闖王說要打哪個豪強,我等當赴湯蹈火!”

一碗粥下肚,活下來的老百姓摩拳擦掌,紛紛表示願意爲李自成賣命。一時間,闖軍士氣高昂。

至於說李自成屠殺河南,其實殺的都是一些爲富不仁的士紳和宗室,並未對無辜百姓動手。若是說乾的壞事,水淹開封,淹死無辜百姓這個鍋倒是跑不掉。

崇禎十二年到崇禎十五年的大災,剛好給了李自成蓬勃發展的機會,尤其是崇禎十三年的大災,不僅僅北方遭了旱災蝗災,就連南方都遭遇了災難:湖廣和蘇州、松江等地遭遇了大水災!

說起來崇禎十三年真的是太不幸了,北方大旱,南方大澇,這賊老天怎麼就不會把南方的降雨分一點給北方呢?

崇禎十三年南方產糧地遭災,更是給窮苦不堪的百姓雪上加霜,北方糧價直接飆升到十多兩銀子,甚至二十兩銀子一石!折讓本來就缺少糧食的北方老百姓要怎麼活下去?

幸虧李國棟已經開始在南方做出佈局了,他幫助盧象升和錢謙益改造農場,其實王全他們還要做一件事:修建堤壩!

加高了江堤,再挖掘水塘,加寬河溝,這樣可以擋住暴漲的江水倒灌,又能疏散洪水,減少了災情,李國棟的這個看起來似乎無意的舉動可以讓更多的老百姓活下去。

商洛山區,地形複雜,逐漸恢復元氣的李自成打了大戶之後,就有當地明軍前來攻打伏牛山。可是這些當地軍戶出身的明軍,事實上就是一羣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農民,在射虎口和石門谷兩地遭到了慘敗。

遭到慘敗的明軍無力剿賊,禍害當地百姓確實一把好手。敗退下去的明軍,在當地大肆燒殺擄掠,乾的事情和清軍都差不多了,甚至有的地方比清軍還壞。

楊嗣昌這回南下,在襄陽調兵遣將,要對付的不是李自成,而是準備先剿滅張獻忠。

先打張獻忠,這是崇禎皇帝定下的剿賊計劃,因爲張獻忠攻破鳳陽,燒燬皇陵,令崇禎大丟面子,還一度哭得昏厥過去,所以崇禎對張獻忠可以說是恨之入骨。

“闖王,我們在官軍中的內應送出消息,說官軍雲集襄陽,似乎是準備對張獻忠下手了!”宋獻策上前道。

李自成的新謀士李巖道:“闖王,此時我們不應當急着出兵,應當趁機奪取山中的宋家寨,宋家幾代積累的財富,足夠我們再擴編十萬流民。先蕩平周圍士紳豪強,等到官兵追趕張獻忠入了川,我們再殺出山去,一舉攻克商州和洛陽。”

劉宗敏、郝搖旗、劉體純、田見秀、李過等人都同意李巖的建議,覺得應當利用張獻忠吸引了官兵之後,再出山攻城略地。

就在李自成開會的時候,有人急匆匆的來報:“闖王,小得們抓住了混入災民中的一名官兵細作!”

“快帶上來!”李自成道。

不一會兒,那人被帶了上來。

“你是何人?爲何來我伏牛山刺探軍情?”李自成看着那名其貌不揚的明軍細作,冷冷的問道。

“還請闖王明鑑!某非朝廷細作,陳某乃受武威伯李國棟之託,特意告誡闖王。”那人不亢不卑的站在大廳中央,昂首挺胸回道。

“什麼事?”聽說是李國棟麾下,李自成的態度好了許多,畢竟當年他還跟着高迎祥的時候,被明軍圍在河曲,李國棟卻很大方的給他們送來了大批糧食,使得創軍大部分人都得以活命。

那人道:“闖王,貴軍若是攻打洛陽,我們武威伯肯定不會出手爲難闖王您。但我們伯爺有句話,希望闖王別打開封,周王可不是福王那個吝嗇鬼,他會出銀子出糧食勞軍,那麼你們就不好打了。“

李自成哈哈大笑:“洛陽我們肯定會攻打!民憤極大的福王,我們也肯定會處死此人。此人盤踞河南多年,可以說是壞事做盡。聽說那傢伙都有三百多斤重了?“

“正是如此,某曾見過福王!”那人回道。

李自成“哦”了一聲,又問:“你叫什麼名字?”

“回闖王,陳某名銘傑,希望陳某能幫上闖王的忙!”那人回道。

“陳銘傑啊,你口口聲聲自稱自己是武威伯麾下,可有憑證否?若空口無憑,憑什麼讓額相信你?”李自成冷笑道。

“哈哈哈!闖王您都說我是細作了,”陳銘傑哈哈大笑,“幹我這種事的,會留下真憑實據嗎?”

“好好,不錯,那額就先留下你一條命來,看你對我有多大作用。”李自成笑道。

第482章 救援高陽(四)第155章 收編軍戶(上)第746章 抄家發大財第407章 神兵對天兵(三)第760章 攻打行宮(上)第224章 鼓風機和高爐第194章 再回塞外第485章 救援晉陽(七)第144章 調味品生意第182章 破賊戰略計劃第908章 鄭家軍入珠江第875章 船過分水嶺第550章 追趕施福第579章 洛陽城內(下)第911章 鄭家軍大勝第318章 嶽託慘敗第678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489章 孫傳庭入獄第270章 臼炮和七梢炮第46章 臨陣脫逃第663章 兵臨九江第498章 詭異的村子(下)第225章 鑄模造車牀第10章 爭奪糧食第623章 戰賊騎(四)第889章 解決衛所問題第740章 崇禎南狩第564章 李自成出兵第490章 清軍要攻濟南第839章 水騎配合(六)第440章 修繕高陽城牆(上)第761章 攻打行宮(中)第758章 多抓俘虜當炮灰第220章 大汗見大汗第482章 救援高陽(四)第234章 七仙女誘敵第383章 烏真超哈兵(二)第71章 救大明百姓(二)第483章 救援高陽(五)第1015章 兵臨北直隸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財第825章 考城攔許賊第129章 鑄造三磅炮第754章 圍魏救趙之計第930章 智取夔州第493章 再遇盧象升第476章 一石二鳥第268章 火炮三段擊第756章 破城抄家第575章 大災過後第304章 聯軍哨騎第608章 上海縣第388章 清軍攻歸化第579章 洛陽城內(下)第349章 孫家三兄弟第781章 大清使團第68章 遭遇哨騎第306章 草原哨騎戰第626章 二打開封第104章 雪橇佛郎機第765章 殺肥豬和剪羊毛第802章 誰守揚州第709章 闖軍兵臨京師第291章 遭遇後金使團第689章 湖廣爭奪戰(一)第23章 全殲山賊第476章 一石二鳥第322章 多爾袞渡河(下)第63章 奇襲大安口第20章 東林jian商第855章 揚州大捷第747章 李自成發財第931章 再施離間計第294章 沒有退路了第884章 打土豪分田地(七)第404章 神戰士第334章 軸承和炮車滴328章 皇太極援軍第543章 比窮大賽(下)第899章 煉焦廠第899章 煉焦廠第780章 聯明平賊第831章 忠貞營第675章 攻上城頭第338章 擄掠生女真第817章 分瓣梅花計第422章 分功第271章 騎兵步戰第723章 曹化淳來了第901章 戎裝佳人來第325章 一路騷擾第506章 蒿水橋之戰(四)第227章 入股捲菸第828章 李成棟首戰第809章 爆破組準備第453章 隔橋對峙第384章 烏真超哈兵(三)第880章 打土豪分田地(三)第356章 攻打漢陽第706章 輕騎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