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雷霆前夕(二)

“不錯,事以自此,我們也要做好魚死網破的準備!”許家家主雙眼微微一眯道。

三位家主並非自大,大明鹽政潰爛過百年,不僅蘇州有三大家族,揚州同樣有幾大家族,其後還有成百上千其他大小商賈豪強,以及過百各級官員,這是一條龐大的鏈條,經過上百年的沉澱,牽連甚廣,一個弄不好甚至便會動搖國本,當年萬曆皇帝都沒能動搖這條鏈條,當今皇帝也不一定可以,這就是三位家主的底氣。

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鹽政從天啓皇帝時期開始,又經過了權閹魏忠賢橫插一槓,早就潰爛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破綻重重,已經不是收斂就能掩飾得了的了,韓,王,許三家也有一絲破罐子破摔的意味在裡面。

蘇州巡撫和鹽運使一臉難看,卻也無言以對!

衆人沉默了一會,皆微微一嘆,相互看了另外幾方一眼,眸中都有狠厲之色閃過,他們確實要做好魚死網破的準備,相信只要他們團結在一起,就算皇上也不一定敢輕易動他們。

“事已至此,大家也都別藏着掖着了,我們王家可以聚集兩千六百死士!”王家家主王東籬沉聲道。

許家家主許耀堂微微沉吟了片刻說道:“我們許家有兩千四百死士!”

“韓家有三千五百死士!”韓家家主韓銘說道。

“嘶---”王東籬和許耀堂同時側目,韓家竟然比他們兩家多養了那麼多死士,韓銘果然狡猾,藏得夠深的。

不同於三大家主,蘇州巡撫和鹽運使震驚之餘,臉色極爲難看。

“兩位大人能拿出多少人馬?”許耀堂看向蘇州巡撫和鹽運使問道。

“馮家有五百!”鹽運使嘴角抽搐。

“我謝家只有三百!”蘇州巡撫黑着臉道。

蘇州巡撫臉上非常不好看,他怎麼也沒想到五人當中就他的實力最是弱小,而且差距如此之大,就連倒數第二的鹽運使能拿出來的人馬也是他的將近兩倍。

其實這也不奇怪,要知道,三大家族都在蘇州經營了上百年,財力雄厚,又豈是蘇州巡撫和鹽運使兩個半路加入的人所能比擬的,而鹽運使掌控着鹽引,雖然官職比蘇州巡撫小,但得到三家所孝敬的銀兩卻比蘇州巡撫更多,多年積累下來,差距自然就大了。

“這麼說我們五家能拿出八千八百人的死士,若是在逼其他人也加入一些的話,我們至少有一萬兩千人可以用,按照死士的戰鬥力,比之一支三萬人的大軍也不弱,這次來的應龍軍雖然有兩萬,但我們也不是沒有一搏之力。當然,真到了那樣的情況,我們五家就只能亡命出海了,大家也要做好最壞的準備纔是!”韓銘說道。

一萬兩千人的死士,蘇州三大家族便佔了八千,怪不得能成爲蘇州的土皇帝,掌握着江南沿海大部分私鹽販賣近百年不倒,沒有點硬實力又怎麼可能。

要說錦衣衛密探也有查到三家供養有大量死士的事情,但卻也沒能查到具體數目,要不是朱慈烺爲了保險起見,足足派了應龍軍一個軍過來,很可能陰溝翻船,可想而知三家勢力之強大,這還只是蘇州一地,若是連同揚州,以及沿海其他地方的貪官商賈和豪強,這股因爲利益糾纏在一起的勢力實在是太強大的,一個弄不好真的會動搖國本,怪不得當年萬曆皇帝就算明明查到證據,也都不敢輕易動搖這股力量,委實是太過令人心驚了,萬曆皇帝也沒有多少把握。

聽了韓家家主韓銘的話,其餘四人微微沉默,但隨後都點了點頭表示同意,爲了一家老小的安全,他們確實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明日一早,本官和鹽運使到城門迎接應龍軍,你們三家時刻警惕,必要的時候一同保護我們兩家的老小。”蘇州巡撫咬了咬牙說道。

鹽運使也看向三位家主。

“兩位大人放心吧,我們三家以祖宗十八代發誓,一旦出現最壞的情況,必定一視同仁,盡全力保護兩位大人的家小不受半點傷害。”三人嚴肅的做出承諾,爲了讓人放心更是連自家的祖宗十八代都搬出來了。

次日一早,蘇州巡撫和鹽運使便結伴來到蘇州城門外準備迎接到來的應龍軍第四軍。

蘇州巡撫和鹽運使都極爲緊張,雖然應龍軍軍長的職位只有正三品,跟巡撫同等品階,而且還是武將,按照大明文貴武輕的慣例,這要是平時,或者換一個正三品的武官前來,蘇州巡撫都懶得搭理,可是現在來的是應龍軍,皇上的嫡系大軍,每一個軍長都深得皇上信任,而且還很有可能帶有足以讓他們滅頂之災的特殊任務,蘇州巡撫和鹽運使豈敢怠慢。

“馮兄,你說皇上究竟有沒有證據。”因爲緊張,蘇州巡撫額頭上隱隱有些汗露。

“應該----沒有吧!”鹽運使極爲不確定,或者說根本不敢往那方面想。

“真希望應龍軍就是來蘇州駐防的,若是不進城的話就更好了。”蘇州巡撫無比期盼,可惜這樣的理由就連他自己也不相信。

鹽運使自然也不會天真的那樣認爲。

“無妨,應龍軍就算真的是奉了皇上的聖旨來蘇州清洗鹽政,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不會有什麼動作的,我們不是沒有迴旋的餘地!”鹽運使說道。

蘇州巡撫心中稍定,不錯,他們並非沒有迴旋的餘地,鹽業這條鏈牽扯太大了,皇上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不可能敢動,就算有確鑿的證據,也不見得就敢動。

畏懼並不能解決一切,身爲大明的正三品大官,他們捨不得頭頂上的烏紗帽,在沒有到最後關頭的時候,他們很願意抱着一絲僥倖。

只不過,會不會有僥倖存在,就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了,因爲此時身在南京城皇宮的朱慈烺不會留下任何僥倖,只會以雷霆霹靂的鐵血手段快刀斬亂麻,若是有極度瞭解朱慈烺性格的人,一定能隱隱預見到沿海各地人頭滾滾,所有跟鹽政有牽連的人都將被血洗!

第991章 東勝神州論(二)第136章 阿濟格吐血第182章 決戰開啓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二)第832章 沙俄大軍入侵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685章 兵臨伊斯法罕第562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之戰(二)第319章 提倡經商(一)第498章 混亂第319章 提倡經商(一)第123章 閻應元第351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一)第867章 馬六甲大海戰(五)第673章 滿人的迫切第263章 漢奸們的恐懼第91章 吐血三升(上)第663章 準格爾投降(三)第242章 多爾袞最後的瘋狂(一)第644章 悽慘的農奴第551章 關門打狗第658章 勸降(二)第283章 清洗之後第5章 託付天下第1014章 攻入君士坦丁堡第244章 多爾袞最後的瘋狂(三)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160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下)第244章 多爾袞最後的瘋狂(三)第871章 聯合艦隊潰敗第527章 建立最強大軍事體系第447章 北伐前夕(一)第495章 滿人西遷之始第782章 緬甸國王投降第1006章 進攻巴黎(三)第228章 炮轟清軍大營(一)第512章 攻打李家第558章 波斯帝國的妥協第905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二)第3章 遷都之議第560章 佔領穆爾卡拉城(二)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251章 軍制革新第506章 大軍凱旋第484章 決戰燕碭山第908章 完全碾壓(一)第370章 李自成的陌路(一)第220章 援兵到(二)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第231章 炮擊清軍大營(四)第530章 全民教育(二)第796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一)第89章 一石二鳥第516章 四方皆定第45章 平衡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五)第856章 土著之亂的前奏第986章 難以爲繼的奧斯曼帝國第929章 決戰巴拿馬(四)第462章 洪承疇(二)第395章 憋屈第36章 劉良佐之死第611章 叢林血戰(二)第809章 大海戰陰雲(一)第297章 民心第876章 戰事完結第117章 決戰(下)第1020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二)第1057章 輕易碾壓二第719章 朱慈踉的心痛第1045章 鰲拜的挫敗一第700章 鏖戰第522章 朝鮮世子的憤怒第675章 定王和啊蜜兒公主(一)第311章 潞王戰敗第215章 救援(一)第83章 貪污根源第991章 東勝神州論(二)第895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四)第947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一)第516章 四方皆定第332章 激烈海戰(上)第982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五)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1036章 奧地利與滿清的交換第992章 英法的野心第625章 廣島之戰第588章 決戰九雲嶺(三)第539章 血腥的震懾第626章 倭寇的轉變第1059章 巴格達大潰敗第382章 羅汝才之敗(二)第942章 逃離南美洲第108章 突變九江城破第340章 收復臺灣(一)第885章 激戰賈巴爾德(三)第189章 騎兵對決(下)第769章 圍殲暹羅大軍(二)第960章 全軍覆沒第186章 巨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