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雷霆前夕

皇宮,朱慈烺用完午膳之後召來錦衣衛指揮使彭程。

“應龍軍到達揚州和蘇州了沒有?”朱慈烺問道。

“回皇上,第三軍已經到達揚州,併成功進駐,第四軍還有大半日才能到達蘇州。”彭程回答道。

“好,嘿嘿,等第四軍也進駐蘇州,朕便來一次中心開花,將所有貪官和姦商一網打盡!”朱慈烺眼中滿是冰冷的殺機。

朱慈烺已經定好雷霆策略,只等應龍軍這股東風一到揚州和蘇州,便立刻開始行動。

蘇州城歷來都是江南最繁華的幾座大城之一,雖然不直接靠海,但卻是江南鹽政司所在地,江南沿海的所有鹽引都要在這裡開據。

大明有兩大鹽政司,一個是位於江北的揚州,總管江淮沿海的所有海鹽,一個是位於江南的蘇州,總管江南沿海所有海鹽,這兩大鹽政司管了大明每年超過八成的海鹽。

通過揚州和蘇州鹽政司開據鹽引之後的海鹽,都會下長江水道,通過長江和運河運往內陸各地。

正是由於成千上萬來來往往販鹽的客商,才造就了蘇州和揚州的繁華。

“閃開,閃開!”蘇州街頭傳來一陣喝罵,兩名精壯騎士騎着快馬,一路揮舞着馬鞭往城門方向奔馳,原本還顯得擁擠的街道頓時讓開出一條寬闊的通道。

“可恨!”有百姓被馬鞭抽到,敢怒不敢言,因爲他很清楚他是被什麼人抽到的,若是他敢出頭,不出三日必定莫名慘死。

“噠噠--噠噠----”一隊騾車緩緩駛來,每輛上面都不下二十個麻袋,由一匹騾馬拉動,看騾馬吃力的樣子,可以猜想車上的貨物必然不輕,至少也有千斤之重,也就是說每袋都不下五十斤。

麻袋捆得緊緊的,根本看不清裡面裝的是什麼,但究竟是什麼東西纔有那樣的重量,要知道就算是磨成細粉的白麪也不可能有那麼重,總不至於裝的是沙泥吧!

只要在蘇州住久了的人,看到這樣的情況都不難猜,必然一口咬定麻袋裡裝的是鹽!只有鹽才比白麪重,又比泥沙稍輕!

看這一隊騾車足有近八十輛,也就是說這一趟至少將近八萬斤鹽。

都說萬貫家財,有萬兩銀子便稱得上富豪了,就算按照每斤鹽四百文錢計算,這一趟便至少是三萬兩銀子以上,絕對是大手筆。

“嘿嘿,看他們衣服和旗幟的標記,是城北王家的!”一處不顯眼的地方,兩名二十五歲上下的男子相對而坐,其中一人冷然一笑對着另一人說道。

另一人點了點頭道:“經過總領那邊證實,這批鹽是從東南沿海的海鹽縣運來的,鹽引是蘇州鹽政司早就開據好的假鹽引,這是一批私鹽!”

“着還用說,你見過韓王許三家運過正規的官鹽嗎?”

“呃--這到沒有。”

“這已經王家這個月的第十三次了吧,記下來,將來做爲證據之一!”

蘇州有三大家族,分別是韓家,王家,許家,三家都是豪商,明眼的人都知道他們是賣鹽起家的,歷經近百年,跟無數大小官員都有來往,三家聯合在一起,堪稱蘇州的土皇帝,勢力之強大,就連蘇州巡撫也會讓他們三分,避其鋒芒,輕易不敢得罪。

聽這兩人小聲交談,不難猜測,他們正是錦衣衛秘密派往這裡的密探之一。

很早以前朱慈烺便準備整治鹽政了,從錦衣衛重立開始,便一直有錦衣衛密探不間斷的蒐集沿海各大客商販賣私鹽的證據,以及官員收受賄賂等。

經過數個月的收集和查證,錦衣衛已經掌握了大量證據,只等應龍軍一到蘇州,便立刻動手。

在王家這批私鹽即將運出蘇州城的同時,另外兩大家族和蘇州巡撫以及江南鹽政司鹽運使找到王家。

“王東籬,你們王家剛纔是不是又運了一批鹽出城!”鹽政司鹽運使怒氣衝衝的質問道。

“早就警告過你們,近期衆多不明身份的人陸續出沒,懷疑是皇上派來的錦衣衛密探,昨日更有兵部公文,一支應龍軍將要前來蘇州駐防,最多明日一早便會到達,在這種緊要關頭,你們王家還如此作爲,是想害死我們所有人嗎?”蘇州巡撫同樣氣急敗壞。

“不止我們蘇州,揚州同樣有一支應龍軍進駐,皇上似乎有意清查鹽政!”鹽運使說道這裡,語氣中充滿懼意。

自滿清新敗,應龍軍威名如日中天,又加上當今大明皇帝自登基以來,手段鐵血,這次突然派遣應龍軍進駐江北揚州和江南蘇州兩大鹽政中心,皇帝有心清查鹽政的機率高達九成九。

做爲鹽政司鹽使,他太清楚大明鹽政幾乎已經爛到了骨子裡,根本不經查,偏偏當今皇帝手段鐵血,不得不令人恐懼。

鹽運使是崇禎八年纔開始就任的,第一年就收受了三大家族總共近二十萬兩銀子的賄賂,早已經和三大家族成了一條船上的人。

蘇州巡撫的情況跟鹽運使差不多,不過做爲蘇州最高長官,蘇州巡撫昨日便接到了兵部的通知,將有一支應龍軍要進駐蘇州,聯想到那些時常在敏感之地出沒的不明人士很可能就是錦衣衛密探,蘇州巡撫雖然貪婪,但更加怕死,驚恐得一夜不眠,是以,一大早他聽聞王家又運了一批私鹽出城,立刻驚怒的召集另外兩家和鹽運使前來王家問罪。

“昨晚許家不也運了一批出去嗎,你說是不是啊,許兄!”王家王東籬笑着擺了擺手,看向許家家主,似乎一點也不着急。

“韓家昨天白日同樣運了!”許家家主斜了一眼韓家家主道。

“你們,你們-----”看着三人都一副不怎麼在意的模樣,蘇州巡撫和鹽運使氣得臉上一下青一下白的,就差沒有直接掀桌子翻臉了。

“兩位大人息怒,應龍軍不是明日一早才能到蘇州嗎,不用着急的。”幾人都是一條船上的人,三位家主也不想得罪兩人,立刻笑着安撫道。

“哼,若是讓皇上抓到把柄,我們誰也逃不掉,生死攸關之際,我希望幾位能夠甚重!”蘇州巡撫咬牙說道,心裡極爲後悔當年上了幾人的賊船。

商人到底是商人,私心過重!

蘇州巡撫和鹽運使做爲大明官員,他們無疑比三大家族更清楚皇帝的可怕,這次皇帝連應龍軍都出動了,必然不可能善了,一個不慎,他們所有人都要人頭落地,偏偏這個時候,三大家族還爲着自家的一己私利如此大意,蘇州巡撫和鹽運使豈能不驚怒。

韓,王,許三家家主相視了一眼,皆傲然一笑。

王家家主出言說道:“哼,我們三家立足蘇州上百年,就算真的讓皇上抓到了我們販賣私鹽的把柄又如何,皇上要動我們也要好生掂量掂量自己能否承受那樣的代價!”

第875章 強勢撲滅第1038章 奧地利的崛起第210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三)第218章 激戰薛城(二)第828章 明軍趁火打劫第267章 鄭森和錢初瑤(四)第267章 鄭森和錢初瑤(四)第1040章 決心滅清第692章 全線潰敗第878章 鐵甲艦第406章 慘烈(一)第30章 淮安城下(下)第587章 決戰九雲嶺(二)第401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二)第367章 悲慘的李自成(一)第43章 登基繼位第602章 攻打倭國之議第1006章 進攻巴黎(三)第123章 閻應元第713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五)第361章 河南剿匪記第1006章 進攻巴黎(三)第390章 黎州城陷落第348章 臺灣光復第762章 ‘遷都’的緬甸國王第992章 英法的野心第92章 吐血三升(中)第789章 統一四國(三)第363章 吳三桂的盤算第41章 定立帝號第272章 鄭芝龍(二)第602章 攻打倭國之議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443章 關寧軍之殤(二)第709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一)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879章 試航第49章 應龍軍鄒形第121章 清兵進入山東第956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四)第128章 泰安血戰(上)第523章 結束與朝鮮的藩屬關係第503章 血洗蒙古草原(五)第260章 對漢奸的審判(一)第509章 清剿漢奸殘餘第630章 德川家光之死(一)第445章 吳三桂的去路(一)第218章 激戰薛城(二)第747章 血流成河(二)第675章 定王和啊蜜兒公主(一)第1085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二)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1045章 鰲拜的挫敗一第985章 清軍大勝第1036章 奧地利與滿清的交換第1059章 巴格達大潰敗第289章 投名狀(二)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586章 決戰九雲嶺(一)第923章 攻佔墨西哥城(三)第446章 吳三桂的去路(二)第269章 下一步改革的設想(二)第965章 各國來使第805章 佔領澳洲(五)第929章 決戰巴拿馬(四)第804章 佔領澳洲(四)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863章 馬六甲大海戰(一)第992章 英法的野心第331章 炮擊荷蘭人(二)第497章 范文程之死第98章 九江攻防(中)第349章 拒絕荷蘭人的求和第1041章 重兵雲集第791章 呂宋島之戰(一)第460章 兵臨城下第662章 準格爾投降(二)第506章 大軍凱旋第216章 救援(二)第1054章 決戰巴格達(三)第257章 鋤奸(二)第689章 全殲紅薩爾軍團(一)第464章 大漢奸的下場第539章 血腥的震懾第354章 移民與漢化第119章 兵敗如山倒第608章 大戰第471章 攻打滄州第861章 壯烈(二)第672章 全殲沙俄大軍(四)第399章 張獻忠的瘋狂第5章 託付天下第347章 輕而易舉第6章 城破第883章 激戰賈巴爾德城(一)第957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五)第110章 出征前的溫情(下)第692章 全線潰敗第722章 找出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