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炮轟清軍大營(三)

“殺---”爲了阻擋應龍軍的攻勢,多爾袞甚至動用的自己的正白旗。

正白旗做爲多爾袞親自統帥的最嫡系兵馬,不僅將士悍不畏死,而且人數也是八旗當中最多的,足有兩萬一千人。

兩萬一千正白旗兵馬選擇了位於應龍軍五大軍陣最中央的第三軍做爲突破口,猛攻第三軍。

☢Tтkā n ☢¢O

“開火!”隨着正白旗人馬進入射程,黃得功大吼着下令。

“砰砰砰----”

正白旗瞬間便人仰馬翻,但他們並沒有因此退卻,仍舊悍不畏死的衝鋒。

很快,正白旗在付出了四百餘人的傷亡後,成功突破到了距離第三軍一百二十米的地方,正白旗弓箭手開始射箭。

“咻咻咻---”數千支箭支帶着弓箭的張力和戰馬的衝力,在天空中劃過一百三十餘米的距離射進第三軍的軍陣當中。

“嗤嗤嗤---啊---!”第三軍死傷百餘人。

“開火!”

“砰砰砰---”

應龍軍不斷開火,正白旗雖然悍不畏死,以傷換傷的對第三軍發動衝鋒,並以弓箭還擊,但面對第三軍近兩萬應龍軍士兵的槍口,無論如何他們也衝不到第三軍跟前,最近的時候也不過有數十人衝到了距離第三軍四十餘米處,可是很快又會被打到百米開外。

正白旗幾乎是用三名士兵的死傷才能換得應龍軍第三軍一人死傷。

如此懸殊的傷亡比例,對於號稱滿八旗第一旗的正白旗而言,絕對是奇恥大辱,可是應龍軍的鉛彈是冰冷的,就算再怎麼悍不畏死,他們也不夠是血肉之軀,根本難以阻擋。

很快,正白旗便傷亡超過了三千人,而他們衝擊的第三軍甚至傷亡都還不到一千。

正白旗如此,其他清軍更是艱難,很快清軍便傷亡超過三萬人,其中有將近一半是最精銳的滿八旗兵馬,多爾袞的心在滴血。

應龍軍五個軍仍在不斷攻擊前進,清軍節節敗退。

“轟轟轟-----”徐州城內的二十門超級威遠大炮還在不斷轟擊清軍大營。

“轟---”幾顆清軍的開花彈在城外小威遠大炮的陣地當中炸開。

此時,交戰已經近半個時辰了,四十門小威遠大炮和三百餘門清軍的大炮對射了一會,雖然毀壞了清軍近百門大炮,但四十門小威遠大炮也幾乎損失殆盡。

清軍原本有包括三百門紅衣大炮在內的四百餘門各式大炮,但面對遠在徐州城內的二十門超級威遠大炮和城外的四十門小威遠大炮的轟擊,這將近半個時辰的時間,便損失了一百八十餘門,損失慘重!

不一會,城外的四十門小威遠大炮全部損失,不過遠在徐州城內的二十門超級威遠大炮仍在轟擊。

“命令第一第二軍,攻擊清軍大炮陣地!”黃得功讓傳令兵去傳令。

黃得功是應龍軍六個軍長當中資歷最老,經歷大戰對多,並且由爵位在身的軍長,出城之前,朱慈烺便認命黃得功爲臨時前線指揮,所以黃得功可以直接對紀鋒閻應元等另外四個軍長直接下令,紀鋒等人無有不服。

當即,第一第二軍調整攻擊方向,向着清軍大炮陣地攻擊前進。

“把槍端穩,隊形整齊,都不要亂,鎮定!鎮定!”紀鋒在大吼。

因爲紀鋒的第一軍在濟寧一路傷亡慘重,新加入的一萬七千人雖然是濟寧一路殘存的百戰老兵,素質過硬,但他們卻還沒來得及摸幾天槍便被拉上了戰場,對應龍軍的作戰陣型還不熟悉,顯得有些混亂,幾次都差點讓清軍騎兵直接殺到跟前,非常危險。

本來朱慈烺也有考慮到這一點,不打算讓紀鋒的第一軍也跟着出戰的,但紀鋒親自請命,並說出了只有在戰場上才能真正鍛鍊士兵,一次大戰比得上一個月的訓練,第一軍必須儘快成熟起來,他願意立軍令狀,一定能將第一軍完整帶回來,朱慈烺見紀鋒這般魄力,才最終答應了紀鋒的請求。

一名第一軍的應龍軍士兵原本上彈的時候因爲着急,手一直在抖,聽到紀鋒的大喊,不知不覺竟然鎮定了下來,很快便上好了彈藥,端槍對着衝殺而來的清軍開火。

在戰場當中訓練,危險時危險了一點,可確實非常有效,新加入第一軍的一萬七千人本就是百戰倖存的精英,經過這半個時辰的大戰,對手中的燧發槍和應龍軍的戰陣一下子就熟悉了不少,幾乎已經比得上十天的訓練了,並且隨着大戰的持續,他們還將越來越熟練,最終蛻變成爲一名真正的應龍軍士兵。

“啓稟攝政王,應龍軍兩個軍正朝着紅衣大炮所在的位置攻擊!”

“保住紅衣大炮!”多爾袞一臉陰沉,大戰打到這個份上,大清明顯吃虧。

雖然大清並不一定要靠紅衣大炮來拿下徐州,但是大明可不只是徐州一城,戰後一統天下之時,攻打江南的一些堅城還是需要仰仗紅衣大炮的。

清軍調過去了僅剩的數十具巨弩和大量盾牌,並且設置拒馬等來阻擋應龍軍對紅衣大炮陣地的進攻。

“攝政王有令!所有紅衣大炮,全部後撤!”

“轟轟轟---”徐州城內的二十門超級威遠大炮還在不斷轟擊。

爲了保住僅剩可一百六十餘門紅衣大炮,清軍放棄了另外數十門舊式的大將軍炮,戰馬拖拉,士兵在後面推,清軍將紅衣大炮全線往後撤離。

足足又是半個時辰後,清軍僅剩的一百六十餘門紅衣大炮才撤到了距離徐州城三千米外。

應龍軍橫掃清軍大營近千米的距離,包括清軍原本放置紅衣大炮的陣地,搗毀了清軍遺留在那裡的數十門舊式大將軍炮,打得清軍節節敗退,應龍軍雖然傷亡了近兩萬人,但清軍卻傷亡了超過六萬人,其中近半是最精銳的滿蒙騎兵。

“攝政王,將士傷亡慘重,不能再跟應龍軍硬拼了!”一名正白旗將領對着多爾袞懇求道。

僅僅一個時辰的大戰,正白旗便傷亡了六千餘人,其他八旗也損失也不小,加在一起,八旗足足傷亡了兩萬七千餘人,蒙古人和漢旗軍加在一起也損失了三萬四千餘人。

短短一個時辰而已,大清就面臨了這樣慘重的損失,這是前所未有的,不少清軍將領都對繼續迎擊應龍軍喪失了信心。

“撤!”多爾袞在知道自己正白旗的傷亡時,心也在滴血,一張臉因爲憤怒和憋屈,氣得都黑了。

多爾袞心裡充滿不甘,可他知道,在這種大晴天跟應龍軍硬戰,損失太大了。

隨着多爾袞一聲令下,清軍開始全線後撤!

“傳令,停止炮擊,鳴金收兵!”徐州北門城樓上,朱慈烺看到清軍妥協後撤,也當即下令道。

第168章 李自成敗入河南第905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二)第663章 準格爾投降(三)第538章 錢莊的反撲第59章 緊鑼密鼓第397章 誘惑第895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四)第757章 兵臨曼德勒第1005章 進攻巴黎(二)第655章 追殺第796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一)第949章 第二次歐洲聯合艦隊(三)第647章 鐵路大動脈(二)第539章 血腥的震懾第482章 決戰燕碭山第962章 噩夢降臨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第48章 新軍訓練科目第578章 攻陷平壤(上)第520章 所謂朝貢第1052章 決戰巴格達(一)第726章 敞開心扉(二)第785章 暹羅國投降(一)第801章 佔領澳洲(一)第46章 隱忍(上)第82章 再次視察火器局第145章 交戰第735章 極盡羞辱(三)第970章 清奧十年之戰(二)第904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一)第333章 激烈海戰(下)第310章 潞王之敗(五)第157章 ‘洪公子’第448章 北伐前夕(二)第439章 北伐臨近第748章 東南亞攻略第411章 戰局扭轉第177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二)第266章 鄭森和錢初瑤(三)第36章 劉良佐之死第638章 琉球王國政變第589章 決戰九雲嶺(四)第130章 驚險襲營(上)第523章 結束與朝鮮的藩屬關係第781章 攻入仰光第187章 決死之心第195章 第二次親征開始第37章 戰後第1042章 戰爭陰雲第920章 直撲墨西哥城第862章 壯烈(三)第332章 激烈海戰(上)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762章 暹羅國趁火打劫第347章 輕而易舉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122章 山東亂局第431章 追擊(二)第590章 攻陷漢城第199章 多鐸的恐慌(三)第419章 張獻忠最終的下場第714章 中興九年第469章 多爾袞的無力第382章 羅汝才之敗(二)第410章 天降援軍第321章 海軍(一)第422章 滿人版的‘應龍軍’(二)第798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三)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135章 強勢逼人第162章 應龍軍改組第829章 多爾袞的無奈第945章 鐵甲艦初顯威(二)第518章 中興五年第853章 歐洲聯合艦隊第439章 北伐臨近第84章 難得的平靜第164章 李自成敗出西京第850章 援助莫臥兒帝國第609章 安南軍潰敗第840章 日新月異的大明第1077章 沙俄帝國滅亡一第577章 平壤城下第714章 中興九年第572章 鴨綠江口海戰(二)第241章 多鐸死!第334章 荷蘭之敗第177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二)第787章 統一四國(一)第55章 李自成討伐吳三桂第15章 南下滄州第822章 決戰巴拉平原(六)第721章 陳秀秀的恨意第1055章 多爾袞的後手?第257章 鋤奸(二)第12章 劉宗敏第260章 對漢奸的審判(一)第834章 碾壓(二)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五)第1054章 決戰巴格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