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雨夜驚變(一)

雨季多雨,徐州的天空不過只晴朗了不到十天,便又開始陰暗的下來,空氣中充滿着一股強烈的壓抑之感,這是即將陰雨綿綿一段時間的前兆。

毫無疑問,看這天氣情況,這一場大雨下來,不會晴得很快,至少也會連續下個一兩天。

清軍大營,多爾袞目光閃爍的盯着這昏暗壓抑的天空。

“啓稟攝政王,觀天監來報,這場大雨至少會下一天一夜!”一名清軍士兵來對多爾袞稟報道。

觀天監乃是大軍專設的專門觀察天氣的人,清軍中的這個觀天監每每預測,都有九成準確,這足夠了!

“嘿嘿,真是天助我大清!”多爾袞嘿嘿笑道。

一場大雨若是隻下兩三個時辰,並不足以全面壓制應龍軍的火器,但若是連續下個一天一夜或者數天就不同了。

“十四弟,十五弟的仇,必須要報!”阿濟格原本鎮守西門那邊,但自從多鐸被炸斷一條右臂以後,多爾袞最信任的兩個臂膀就剩下一個阿濟格了,面對鰲拜等順治小皇帝的八旗將領隱隱有不聽指揮的苗頭,多爾袞不得不把阿濟格調回主力大營裡來。

畢竟,阿濟格雖然魯莽,但與多爾袞和多鐸三人到底是利益相關的同胞兄弟,對於兄弟三人中最有智慧的多爾袞,阿濟格看上去似乎很不甘心被多爾袞這個弟弟壓制,可打心底裡還是服氣的。

“十五弟的仇自然要報,待擒獲殘明皇帝,便將他壓到十五弟面前讓十五弟處置!”

“召集衆將,中軍大帳議事!”多爾袞說罷,帶着阿濟格先一步回到中軍大帳之內。

待衆將到齊,多爾袞面無表情的掃視衆人一眼。

“諸位,這場決戰關乎我大清國運,勝則大清一統天下,敗則後果難料,還望諸位此刻能摒棄心中所有前嫌,一心一意大勝這場大戰!”

鰲拜等一些順治皇帝的人相互看了對方一眼,沉默了片刻之後,鰲拜站了起來對着多爾袞單膝一跪道:“願聽攝政王調遣,大清一統天下!”

“願聽攝政王調遣,大清一統天下!”在這即將決戰的緊要關頭,所有原先反對多爾袞的八旗將領都放下心頭的成見,一心一意準備這場決戰。

滿人能發展至今,內鬥不少,可並不內耗,對外也多是一條心,因爲所有人都清楚,別看大清威勢強盛,但大清敗不起任何一場大戰,他們不爲自己也要爲子孫後代着想。

徐州城內,朱慈烺同樣得到觀天監的彙報,知道接下來的這場大雨怕是沒有一兩天晴不了。

“爲什麼朕總覺得心裡不安?”感受着空氣中的壓抑,朱慈烺心裡隱隱有些不敢,總感覺將有什麼危險的大事要發生!

“皇上,您是否多慮了,徐州城高河深,清虜連北門的護城河都還沒有全部填平,攻城只會只討苦吃,根本不足爲慮!”說話的是一名江西來的總兵。

“不可大意!”朱慈烺搖了搖頭,爲了穩重起見,朱慈烺下令道:“傳令,所有將士進入最高警戒,各個城門嚴防死守,任何閒雜人等不聽勸阻靠近,就地格殺!”

“末將等遵旨!”

天色漸漸昏暗了下去,空氣越來越壓抑,一絲帶着點微微涼意的微風略過,遠處的天邊聚集有大片密集的烏雲遮住了夕陽,並不斷向着徐州城方向匯聚,似乎只等天邊的烏雲一到,大雨便會被一同帶來。

“皇上有旨,加強警備!”

“皇上有旨,加強警備!”十幾騎快馬,沿着徐州街道奔向各處軍營傳令!

聖旨一下,徐州城內,各營將領各司其職,加緊戒備。

一棟民屋當中,近十個將領秘密再次聚集,其中便有兩名位列參將之人。參將雖然位於總兵之下,但也是統領五千兵馬的高級將領,職權不小。

“張兄,剛纔接到城外攝政王傳信,只等大雨一下,便開始計劃。”一名參將對着另一名參將說道。

“不瞞張兄,若不是有把柄在滿清手裡,就憑他們這段時間在徐州城下接連敗績,損兵十餘萬,我還真不想跟他們合作下去!”這名參將並不是說假,滿清承諾給他的世襲侯爵看上去似乎很誘人,但也要滿清能一統天下他才能享受,大明有應龍軍在手,兵威不弱,而且當今皇上年紀雖然不大,但並不昏庸,反而一派聖君之象,滿清到底是異族,投靠滿清不能讓他有多少安全的保障。

“藍兄也知道我等有把柄在滿清手裡,若不搏一搏,只有死路一條。”另一名姓張的參將笑了笑後,眼睛微微一眯。

張參將跟藍參將的想法不同,滿清同樣給了他世襲侯爵的承諾,爲了這蔭及子孫的榮華富貴,他對滿清可謂是死心塌地。

“是啊,爲了活命,少不得只能出賣皇上了。”藍參將嘆了口氣之後,語氣堅定了起來。

隨着第一顆雨露伴隨着呼起的大風下下來,雨越下越大,狂風大雨,又因爲傍晚時分天色本就暗,加上漫天的烏雲大雨,整個徐州都被昏暗籠罩。

雨水嘩嘩啦啦!

城西密道入口處,上萬清軍士兵聚集在這裡。

“快,所有人全部換上明軍的服飾!”

這些清軍士兵脫下自己身上的清兵服裝,換上大明士兵的服飾,並且一個接着一個跳進密道,跟着密道潛入徐州城內。

徐州北門清軍主力大營。

多爾袞和阿濟格悄悄帶着主力大軍在大雨中淌水過河,來到西門外圍兩千餘米處。

“啊---”

因爲大雨中,河水漲了不少,水流也比較湍急,不時有清軍士兵被沖走,只在漆黑的雨夜當中留下一聲悲鳴。

多爾袞和阿濟格面無表情的看着,雖然過程中將近上千士兵被河水沖走,但他們並不在意。

第307章 潞王之敗(二)第205章 濟寧城破(三)第769章 圍殲暹羅大軍(二)第9章 騙走追兵第657章 勸降(一)第605章 兵臨城下第94章 戰雲密佈(上)第851章 相持(一)第1章 朱慈烺第1063章 攻佔北非第555章 改造蒙古(三)第331章 炮擊荷蘭人(二)第513章 攻入李家第1003章 噩夢般降臨第306章 潞王之敗(一)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159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上)第908章 完全碾壓(一)第833章 碾壓(一)第767章 圍點打援第544章 好消息連連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聯盟第498章 混亂第508章 俘虜的問題第364章 一石三鳥第594章 倭寇本性第839章 沙皇的隱忍第259章 鋤奸(四)第252章 軍制革新(二)第809章 大海戰陰雲(一)第913章 整頓和安置第1041章 重兵雲集第305章 福王之死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255章 鐵血鋤奸隊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二)第750章 勢如破竹第368章 悲慘的李自成(二)第839章 沙皇的隱忍第911章 三國聯盟之敗第971章 清奧十年之戰(三)第52章 濟南大戰第595章 追擊倭寇第927章 決戰巴拿馬(二)第826章 哥薩克的悲哀第43章 登基繼位第1075章 絕望的歐洲第672章 全殲沙俄大軍(四)第103章 影響第585章 進攻漢城第344章 收復臺灣(五)第136章 阿濟格吐血第849章 棄城而逃第390章 黎州城陷落第466章 東光縣城下(一)第304章 戰場逆轉(二)第769章 圍殲暹羅大軍(二)第956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四)第16章 山東總兵劉澤清的殺機第144章 兩軍相遇第29章 淮安城下(上)第223章 徐州城下(二)第21章 絕世美人的仇恨(下)第429章 陳鑫被擒第536章 大明中央銀行(二)第996章 文明論第704章 羣臣心裡的刺第835章 全軍覆沒第525章 首輔李巖第392章 李定國接管黎州第340章 收復臺灣(一)第382章 羅汝才之敗(二)第167章 劉宗敏戰死(下)第446章 吳三桂的去路(二)第1058章 輕易碾壓三第715章 移民熱第126章 泰安之戰第585章 進攻漢城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1036章 奧地利與滿清的交換第340章 收復臺灣(一)第37章 戰後第146章 交戰(二)第866章 馬六甲大海戰(四)第510章 勢如破竹第99章 九江攻防(下)第762章 暹羅國趁火打劫第1077章 沙俄帝國滅亡一第129章 泰安血戰(下)第71章 契機(上)第428章 陳秀秀的暴力第2章 風雨大明第1029章 血腥的非洲第735章 多爾袞的屈辱(一)第677章 定王與啊蜜兒公主(三)第290章 開啓第116章 決戰(中)第731章 道教興起第24章 奪取山東兵權第938章 悽慘潰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