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君臣談心

其實多爾袞還有另一手準備,就是在他的命令下,早已秘密秘密潛入到江南伺機刺殺大明皇帝的那支百餘人的死士。

就看巴爾扎最後能不能得手了,若是真能在決戰之前刺殺了大明皇帝,那麼大清便有十成的把握取得決戰的勝利,一統天下之勢再不可擋。

想到這裡,多爾袞面色有些陰沉,大明皇帝除了帶兵親征的那一次,連皇宮都沒有出去過,巴爾扎想等到機會,怕是並不容易。

就看天意了!多爾袞咬了咬牙,最後微微一嘆。

南京城皇宮,乾清宮。

因爲滿清休整大軍,大量蒐集糧草的事情被錦衣衛密探傳了回來,朱慈烺聽聞後,立刻召集了六位內閣大臣和李巖一同來乾清宮裡商議要事。

“清虜月前在各地招募了四十萬漢旗軍,關內外總兵力以超過百萬,如今又從陝西將滿蒙鐵騎主力撤了回去休整,還同時大量蒐集糧草,意圖不明,諸位愛卿有何看法?”朱慈烺半靠在暖榻之上,端起一杯熱茶飲用。

雖然十餘天前朱慈烺已經和李巖定好了防禦的策略,大軍也調集到了江淮地區部署完畢,但朱慈烺每每想到這事,都覺得非常彆扭,他的大明是一個朝廷,有文武百官,有內閣六部尚書。文武百官不參與進來也就罷了,但內閣六部重臣是一定要參與進來的,否則還要內閣做什麼。

自古主強便臣弱,可是話又說回來了,主再強也需要能臣輔佐的,朱慈烺想要的是能輔佐他治理天下的能臣,而不是隻會辦事的傀儡。

朱慈烺覺得或許是自己登基近一年以來,表現得太過強勢了,大多數事情也幾乎都是一意孤行,在加上便是崇禎朝的時候,崇禎皇帝實在殺得太厲害了,幾乎每個月都換閣臣,搞得底下羣臣一個個戰戰兢兢的,更不敢冒然提出什麼意見,害怕出錯,都習慣了對皇帝說話支支吾吾,所以現在滿朝文武當中,除了一個劉宗周有點氣魄敢作敢爲外,朱慈烺幾乎找不出另一個稍微有點氣魄的了,這樣下去別說培養出幾個能臣了,不把內閣弄成傀儡擺設就不錯了。

朱慈烺並不想這樣,意識到這一點後,便決定要有所改變,將這樣的局面扭轉過來,爲此,議事之前,他還要解決另一件事情。

“馬士英,你是首輔,你先說。”朱慈烺看向馬士英問道。

“是,皇上。”馬士英原本不想先出言的,但被朱慈烺點了名,不得不出來。而劉宗周原本則是正想站出來,但既然朱慈烺先點了馬士英的名字,他便退了下去,讓馬士英先說。

“回皇上,微臣覺得清虜可能繼續圍剿李自成,也有可能----呃,是想對我大明不利,皇上不得不防。”馬士英有些支支吾吾的,雖然意思說出來了,但這拐彎抹角的,朱慈烺聽着總覺得不怎麼舒服。

“可能?”朱慈烺皺着眉頭,又看向錢謙益等人,挨個的問。

“錢謙益,你也說說你的看法是什麼。”

“回皇上,臣的看法同首輔大人一樣。”錢謙益下意識的不敢亂言,隨着馬士英的話回答道。

“章宗義,你說說。”朱慈烺看向章宗義。

“回皇上,臣覺得清虜不過是虛張聲勢,並不足爲懼。”章宗義笑着說道。

“虛張聲勢?”朱慈烺雖然還笑着,但語氣卻有些變了,冷然道:“章宗義,你真的只是覺得清虜實在虛張聲勢,並不會對我大明不利嗎?”

“呃,皇上,清虜雖然是虛張聲勢,但也有可能是準備對大明不利,不過大明有應龍軍護衛,皇上也勿須擔憂。”章宗義硬着頭皮說道。

“又是可能?”朱慈烺笑了笑,看向孫擇和黃道周二人問道:“你二人又是怎麼認爲的。”

“回皇上,臣贊同首輔大人說言,清虜雖然只是可能會對我大明不利,但皇上不得不防。”孫擇和黃道周二人相視了一眼,一同說道。

“那你們就沒有點什麼防範的策略嗎?”朱慈烺放下手中的茶杯,語氣平淡,看不出喜怒,繼續問道。

“臣等聽憑皇上決斷。”馬士英五人雖然搞不懂朱慈烺想幹什麼,但秉着多說多措,不說不錯的道理,小心翼翼的不敢亂言,等搞清楚朱慈烺究竟想幹什麼再說。

雖然早有準備,但看着幾個閣老重臣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說話不敢直言,拐彎抹角的,毫無半點氣魄,朱慈烺心裡就憋得慌,即生氣又無奈。馬士英等幾人其實心裡明白得很,只不過說話小心翼翼慣了,畏首畏尾的。

朱慈烺眉頭緊皺,考慮着究竟怎麼改變纔好。

李巖站在馬士英等人後面,看到朱慈烺眼睛裡露出的一絲無奈和嘆息,心頭微微一動,似乎有些弄明白朱慈烺是想幹什麼了,笑了笑,但並不言語。

這個時候,朱慈烺唯一沒有問道的劉宗周聽了馬士英幾個的言語,再也忍不下怒氣,冷笑了一聲,跳了出來對朱慈烺拱手道:“皇上,臣覺得首輔大人和幾位閣老說的盡是一些廢話,什麼可能,這根本就是明擺着的,清虜必然是準備對我大明用兵,朝廷必須立刻調集重兵防禦,不可有絲毫怠慢,否則大明危矣!”

劉宗周亦如往常一樣,直言不諱。

“劉宗周,你什麼意思!”章宗義指着劉宗周怒道。

馬士英等人也都一個個看着劉宗周,面色不善。

“什麼意思?”劉宗周冷笑一聲,一甩袖口:“哼,清虜舉動如此明顯,難道爾等都看不出來嗎,一個個拐彎抹角的說那麼多,不覺得虛僞嗎?”

“劉宗周你休得胡言亂語,我看你劉宗周纔是虛僞--”馬士英等人氣得面紅耳赤,指着劉宗周就破口大罵。

劉宗周看不慣馬士英等人說話拐彎抹角,認爲太過虛僞,所以面對馬士英等人說話時,劉宗周總是一臉諷刺和不屑,把馬士英等人氣得牙癢癢。而馬士英等人也看不慣劉宗周的不和羣,雙方相互諷刺,一下子就在朱慈烺的乾清宮裡吵了起來。

“哼,都給朕閉嘴!”朱慈烺猛地一拍暖榻旁的茶臺怒道。

劉宗周和馬士英等人立刻停了下來,並偷偷觀察了一眼朱慈烺的神色,眼見朱慈烺發怒了,一個個頓時都閉嘴了,不敢在吵下去。

朱慈烺憋着怒火,指着馬士英等人就要發作大罵,但想到今天打算要做的事情,便又忍了下來。

“海棠,你過來,給朕揉一揉太陽穴。蘭香,你也去給朕泡一杯清心靜氣茶過來。”朱慈烺對着守在不遠處的蘭香海棠兩個小丫頭說道。

蘭香半蹲着行了一個禮之後,立刻去泡茶去了,海棠看了馬士英等人一眼,也很快爬上暖榻給朱慈烺揉太陽穴。

好一會,朱慈烺的火氣才徹底降下去,恢復了心平氣和。

朱慈烺斜了馬士英等人一眼說道:“朕不跟你們廢話,你們可知道朕今天招你們來這裡,究竟是想幹什麼嗎?”

“臣等不知!”馬士英等人心裡也怪異的很,根本摸不着頭腦,皇上今天實在是太奇怪了,他們要是能猜出來是爲什麼,哪裡還用的着這麼戰戰兢兢。

“哼,一個個小心翼翼的,哪像什麼朝中重臣,朕又不是老虎,又不會吃了你們,你們幹嘛一副生怕出錯的樣子。”朱慈烺邊說邊嘆息。

馬士英等人根本摸不着頭腦,但聽了朱慈烺的言語,嘴角不由得暗暗抽搐,心裡腹誹,都說伴君如伴虎,皇上不是老虎是什麼,要不是害怕說錯話會被治罪,他們至於這麼小心翼翼的嗎?

眼前這位皇上登基了大半年,雖然不像先帝那般動不動就治罪,更換大臣,但有其父必有其子,誰知道眼前這位爺哪天會不會就變成先帝那樣,一語不如意就發火,貶官治罪,甚至殺頭。要知道,眼前這位爺的殺心可不比先帝小,劉澤清,劉良佐,東林黨,魏國公府等,前前後後死在眼前這位爺手中的官員不下數百人了,一意孤行的脾氣跟先皇一模一樣,他們豈能不小心翼翼的夾着尾巴做官。

馬士英等人正想着,又聽到朱慈烺說道。

“其實你們根本不用這麼怕朕,朕承認朕雖然有些脾氣,但一點都不昏庸,你們大可不必跟朕說話拐彎抹角的,拿點氣魄出來,有什麼說什麼,有什麼建議儘管提出來,實事求是就行了,說錯了朕也不會胡亂治你們的罪的,劉宗周剛纔說得很對,你們就是虛僞,不如劉宗周來得直接,你們看劉宗周這老傢伙說話,跟朕死槓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朕要是昏庸無道,沒有半點容人之量,這老傢伙早就被朕弄死了,哪裡還有他蹦躂的機會。”朱慈烺說到一半,指着劉宗周說道。

“皇上!”劉宗周老眼睜得老大,一張老臉都氣得通紅,馬上就要反駁。

“你少廢話,你個老東西,你以爲朕說得不對嗎?你自己想想,你嗆朕的次數還少嗎?老在朕面前擺着一張臭臉,朕看着就討厭,但朕哪次真治了你的罪了,撤了你的職?”朱慈烺瞪着劉宗周說道。

劉宗周冷哼了一聲,一甩袖口,不說話了。

“朕不是昏君,只要你們真有才能,朕就會用你們,只要你的建議是對的,朕也會取納。以後在朕面前說話,少在哪拐彎抹角的,這才真的是讓朕看着討厭。朕告訴你們幾個,從今日開始,以後誰給朕上奏摺,說一件事要是超過五句話都還沒有說清楚的,朕立馬給退回去讓你們重寫,奶奶的,明明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事情,偏要給朕拐彎抹角,你們不嫌煩朕還嫌煩呢,都給朕挺清楚了。”

朱慈烺開門見山,決定跟這幾個閣老好好談一次心,他覺得吧,有時候偶爾能跟臣子們談一次心,讓臣子瞭解他這個皇帝的性情,這樣他們才能放下心裡的芥蒂暢所欲言,盡最大的能力發揮自己的才能。

劉宗周心裡微動,馬士英等人更是五穀雜味,他們算是聽明白了,原來皇上今天打的是這樣的心思。

李巖暗暗點了點頭,無比欣慰,就差給朱慈烺豎起大拇指了,這樣的皇帝纔是他心裡的明主,纔是天下百姓之福,將來就算他粉身碎骨,他也會死心塌地的輔佐這樣的帝王。

“朕金口玉言,說了往後不會隨便治你們的罪就不會隨便治你們的罪,你們往後儘可暢所欲言,有什麼說什麼,自己站在這裡想想吧,什麼時候想清楚了,什麼時候告訴朕。”朱慈烺說完,繼續批閱今天還沒有批完的奏摺。

整個乾清宮內寂靜一片,朱慈烺一席話,給馬士英等人的震動很大,讓他們一時之間很失神,沒有反應過來,一個個呆愣在了哪裡,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皇上英明,乃天賜大明的英主,微臣拜服。”良久,錢謙益才第一個反應過來,跪拜在地上道。

“臣等拜服!”馬士英等人也跪拜在地。

包括李巖在內,七人均心悅誠服,敬佩萬分,皇上再過月餘才滿十六,卻已有這般胸懷,實在難得,乃大明之福。

“哈哈哈哈,好,衆愛卿能夠想通,朕甚是欣慰!”朱慈烺大笑。

“既然如此,衆愛卿等會就要暢所欲言,如今清虜南下之意非常明顯,清虜如今已然佔據了我大明近半江山,與大明乃生死大敵,註定是不死不休的,朕不想聽到什麼議和之類的軟弱言論,爾等就說說該如何應對清虜之事吧。”

朱慈烺也不知道有沒有解決馬士英等人心裡的芥蒂,但這樣的事情急不來,日後自然會看到效果的。

如今大軍雖然調集到了江淮和山東地區部署防備,但將來大戰一起,可不單單是調兵遣將就可以的,還要有糧草,止血治傷之類的藥材,更要有銀子,這些都需要籌劃。

第946章 鐵甲艦初顯威(三)第185章 沿途伏擊(一)第13章 七旋山之戰第224章 城外輪戰(一)第195章 第二次親征開始第930章 決戰巴拿馬(五)第669章 殲滅沙俄大軍(一)第838章 攻佔西伯利亞(二)第437章 緊鑼密鼓第519章 朝鮮來使第858章 駛進馬六甲海峽第148章 戰後第660章 和親?第27章 福王的不甘第840章 日新月異的大明第970章 清奧十年之戰(二)第249章 皇子第983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六)第128章 泰安血戰(上)第133章 悲壯第295章 福王‘稱帝’第675章 定王和啊蜜兒公主(一)第358章 少女之心第394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二)第767章 圍點打援第176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一)第533章 準格爾之敗第1034章 莫斯科條約第641章 中興八年第1053章 決戰巴格達(二)第651章 擄掠準格爾第374章 李自成敗亡(二)第467章 東光縣城下(二)第309章 潞王之敗(四)第615章 東京灣海戰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646章 鐵路大動脈(一)第333章 激烈海戰(下)第473章 進兵瀋陽城第266章 鄭森和錢初瑤(三)第104章 準備御駕親征第580章 朝鮮人的恐懼第310章 潞王之敗(五)第162章 應龍軍改組第575章 攻下新義州第912章 第一次五國聯盟失敗第360章 中興四年第552章 蒙古各部投降第945章 鐵甲艦初顯威(二)第316章 鄭芝龍的反應第57章 閻應元的機遇第299章 福王敗亡的先兆第222章 徐州城下(一)第89章 一石二鳥第721章 定計第1057章 輕易碾壓二第94章 戰雲密佈(上)第623章 倭寇令人震驚的表現第965章 各國來使第425章 大街驚魂(一)第170章 清軍退兵第434章 陳鑫之死(二)第371章 李自成的陌路(二)第213章 徐州援兵第95章 戰雲密佈(下)第16章 山東總兵劉澤清的殺機第836章 戰爭升級第1085章 無法戰勝的大明(二)第570章 出兵征伐朝鮮(二)第589章 決戰九雲嶺(四)第40章 李自成敗亡的前兆第31章 傳國玉璽第182章 決戰開啓第353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三)第356章 警察署和法院的建立第722章 找出賊人第259章 鋤奸(四)第196章 形勢!第15章 南下滄州第566章 議和(二)第393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第226章 城外輪戰(三)第1030章 強大的壓力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496章 滿人西遷第168章 李自成敗入河南第400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一)第201章 徐州第159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上)第602章 攻打倭國之議第656章 說服泰利第450章 北伐前夕(四)第377章 進軍成都第835章 全軍覆沒第775章 暹羅王投降第925章 五國聯盟軍第462章 洪承疇(二)第781章 攻入仰光第13章 七旋山之戰第719章 朱慈踉的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