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全力備戰(二)

幾乎能肯定,不久後滿清的第一次全力南下,一定會是大明自立國以來最大也是最慘烈的一場大戰,將決定滿清和大明的命運,絕不容許失敗。

爲了這場可以決定大明命運的大戰,並保證大戰的勝利,朱慈烺盡一切可能準備着。

朱慈烺不僅讓戶部預備將來大戰的錢糧等,還下旨讓太醫院立刻招收數百名學徒,教授他們如何簡單止血治療刀劍傷口等技術。

這在大戰當中很重要,可以挽救不少將士的性命。

一般受過一次傷的士兵,傷好了之後,都會變得更加成熟,更有血性,發揮出來的戰鬥力也更加強大。

朱慈烺還畫下了擔架,註明用法,並下旨工部準備五千套以上的擔架大戰開啓時所用。不僅如此,朱慈烺經過一番思慮,還寫下了如何處理傷口的一些常識,特別是縫合傷口技術。

朱慈烺不管多麼不合常理,在太醫院太醫不情不願的情況下,派了太監監督太醫實驗,找一些外傷病人,許下重諾,願意參加實驗的外傷病人,不僅免除所有醫藥費用,事後不管結果如何,還將得到二十兩銀子的補助。

雖然一開始幾乎沒有人願意拿親人的性命開玩笑,接受太醫院的傷口縫合技術實驗,但爲了那二十兩銀子的鉅款,總會有人願意冒險的,甚至出現了幾個疑似‘自殘’,割傷自己小腿的傷者前來實驗。

太醫院前後接收了五十名外傷病人實驗。

在朱慈烺派去的太監的監督下,太醫院的太醫在極其不情願的情況下按照傷口縫合技術的描述,把所用工具全部‘消毒’後,在朱慈烺派去的太監的監督下,爲參加縫合實驗的外傷病人縫合傷口。

好在華夏醫學一直有‘麻醉湯’這類藥物存在,傷者不會因爲劇痛而承受不了,實驗進行得很順利。當十天時間拆線後,太醫院的太醫看着被縫合的傷口的癒合情況,一個個滋滋稱奇。

傷口縫合實驗在朱慈烺的強制下,取得全面成功,開始被各外傷大夫所接受。太醫院招收的數百學徒便重點學習止血用藥和傷口縫合等技術。

火器局方面,朱慈烺將火器局主事招進宮裡詢問。

“陳主事,製造野戰炮方面進展到什麼程度了,可否能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達到大炮野戰的標準?”這一點是朱慈烺最關心的。應龍軍在沒有大炮的配合下,存在短板,戰鬥力得不到最大的發揮。

“回皇上,合金鋼材方面取得數次進展,火器局已經能在不降低大炮射程和威力的情況下,將大炮的重量降到了一千五百斤,若是降低一半的射程和威力,可以將大炮的重量降低至一千斤左右,皇上所言的野戰炮要求是七百斤以下,一個月之內怕是不可能做得出來,甚至半年內都很難。”陳鑫回答道。

合金鋼材方面雖然經過了近千次實驗,但各種金屬的配比都需要實驗,除非運氣爆棚,幾次就能將最完美的配比實驗出來,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熔鍊技術這一關也跟不上,實驗合金鋼材之餘,火器局還得不斷改進熔鍊技術。

朱慈烺嘆息,並不怪罪陳鑫,他也清楚,以大明現有的技術下,能做到如今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是他要求太高了。

“若是不要求降低大炮的重量,做出來的大炮威力能達到幾何?”朱慈烺突然想到一點,連忙問道。

“回皇上,火器局半月前曾試做過一門重量爲五千斤的大炮,射程和威力均可達到紅衣大炮的近兩倍。”說到這門大炮,陳鑫微微有些得意,因爲這可是他一手做出來的,他敢保證,絕對是當世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大炮,雖然準頭差了點,但紅衣大炮的準備也好不到哪去。

紅衣大炮當年乃是當年番人傳入大明的一種最先進的火炮,雖然很快大明也能仿製出來了,還是陳鑫參與仿製的,射程和威力方面也都有所改進,但到底這是西洋番人的東西,大明乃天朝上邦,竟然需要仿製西洋番人的大炮,這讓陳鑫等火器局的同僚極爲不舒服。

而如今大明造出了一門射程和威力均超過當年番人紅衣大炮兩倍以上的大炮,番人此刻絕不可能做到這一點,所以陳鑫才如此得意。

朱慈烺想了好一會,有了決斷。

“陳鑫接旨!”

陳鑫立刻跪了下來接旨。

“火器局研製大炮有功,所有工匠賞三個月工錢,主事陳鑫賞銀三百兩!”

“謝皇上隆恩。”陳鑫大喜拜謝道。

“你回去之後,立刻加緊督促火器局在三個月內造出二十門五千斤的大炮,二十門一千五百斤的大炮,以及四十門一千斤的大炮,可有問題?”

陳鑫有些爲難了,一共八十門大炮要在三個月內造出來,怕是有點難度,可是皇上纔剛剛賜下賞賜,他若是說不能,豈不讓皇上很失望,最後陳鑫還是咬了咬牙應了下來。

“回皇上,火器局加緊趕製應該沒有問題。”

陳鑫並不是自大,他算得很清楚,火器局三個月內要造八十門三個種類的大炮雖然有些難度,但在招點工人輔助一些不太重要的活計,騰出一些老工匠出來,加班加點之下,倒也不是不能完成。

“好!你傳下朕的旨意,若是火器局的工匠們能按時做出這八十門大炮出來,事後朕還有賞賜!”朱慈烺承諾道。

“謝皇上,火器局定不會讓皇上失望的。”陳鑫嚴肅的保證道。

接下來火器局全力趕工,戶部加緊調撥錢糧。

當朱慈烺把幾乎所能準備的都準備了之後,時間已經到了三月二日。

從錦衣衛密探傳回來的消息,清軍依然在大肆練兵,並沒有立刻南下的動靜,朱慈烺斷定,滿清肯定是在等待五月雨季的到來。

朱慈烺面色有些陰沉了,滿清果然仔細研究過應龍軍的弱點,這不得不防。

第253章 軍制改革(三)第1043章 大戰開啓第1076章 維也納條約第381章 羅汝才之敗(一)第736章 多爾袞的屈辱(二)第143章 不甘寂寞的張獻忠第19章 絕世美人的仇恨(上)第398章 轉攻爲守第1040章 決心滅清第280章 霹靂(下)第864章 馬六甲大海戰(二)第1013章 進攻君士坦丁堡第390章 黎州城陷落第873章 亡命潰逃第517章 鐵骨錚錚第621章 乞降第214章 徐州援兵(二)第310章 潞王之敗(五)第975章 多爾袞的毒計?第276章 雷霆前夕第257章 鋤奸(二)第159章 收服紅娘子和李巖(上)第10章 固安之戰第455章 兵入山東第796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一)第580章 朝鮮人的恐懼第232章 雨夜驚變(一)第123章 閻應元第688章 決戰伊斯法罕(三)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587章 決戰九雲嶺(二)第917章 悽慘的奧爾朗侯爵第307章 潞王之敗(二)第412章 張獻忠退守成都第957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五)第1036章 歐洲對新式火藥的發現第198章 多鐸的恐慌(二)第373章 李自成敗亡(一)第108章 突變九江城破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255章 鐵血鋤奸隊第35章 戰況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262章 英烈閣和漢奸坑第631章 德川家光之死(二)第570章 出兵征伐朝鮮(二)第1072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二)第233章 雨夜驚變(二)第1003章 噩夢般降臨第972章 清奧之戰的轉折第132章 最後一戰到來第181章 絞殺滿清死士(下)第352章 印尼總督趙德全(二)第544章 好消息連連第793章 呂宋島之戰(三)第1046章 鰲拜的挫敗二第960章 全軍覆沒第501章 血洗蒙古草原(三)第889章 血腥殺戮的開啓第343章 收復臺灣(四)第320章 提倡經商(二)第145章 交戰第293章 舉旗造反(二)第802章 佔領澳洲(二)第783章 進攻暹羅國第788章 統一四國(二)第89章 一石二鳥第638章 琉球王國政變第232章 雨夜驚變(一)第34章 淮安大戰第310章 潞王之敗(五)第903章 登陸美洲大陸第261章 對漢奸的審判(二)第843章 滿人的緊迫(二)第783章 進攻暹羅國第115章 決戰(上)第886章 激戰賈巴爾德(四)第962章 噩夢降臨第1074章 兵臨維也納城下第396章 清軍入成都第82章 再次視察火器局第470章 主力抵達第782章 緬甸國王投降第1039章 實力大增的滿清第666章 哥薩克的悲劇(二)第523章 結束與朝鮮的藩屬關係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932章 決戰巴拿馬(七)第1017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二)第607章 出城決戰第522章 朝鮮世子的憤怒第1037章 瘋狂的奧地利第51章 火器製造局建立第760章 緬甸軍潰敗第493章 求和?第926章 決戰巴拿馬(一)第320章 提倡經商(二)第838章 攻佔西伯利亞(二)第271章 鄭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