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

“諸位公侯,只一夜便商議定了,可不會再更改了吧?”黎維祚並不如何驚訝,畢竟這些人都不知道推舉大首領意味着什麼,他起身笑着向圍坐在大桌子旁的夔東十三家首領問道。

“不改了,就是劉大哥了。”各位首領紛紛搖頭,很篤定地回答。

“那好,請稍待片刻。”黎維祚告聲罪,轉身進了後堂,拿出敕諭,提筆填上了名字,又命幾個手下擡出香案。

黎維祚一直走到香案跟前才停下腳步,用力一甩官服轉過身來,滿臉木然毫無一絲喜怒之情,拉長了聲音叫道:“劉體純接旨——”

劉體純與衆人都愣在當場,然後是稀哩嘩啦一片椅凳響聲,劉體純也不知被誰推了兩下,稍爲清醒了一些,就在衆人面前向着黎維祚跪下叩拜:“臣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劉體純及衆將勇於報國,可嘉功賞,若能再建功勳,朝廷又何吝王爵哉……”

劉體純在下面低着頭聽着,臉上神情不定,站在他背後的衆人臉上也都流露出了驚訝之色。

“……欽此!”黎維祚拉長聲音大聲說道。

“恭請天安,萬歲、萬歲、萬萬歲。”愣了一下,劉體純叩頭說道。

黎維祚抿了抿嘴角,威嚴的說道:“聖躬安。”

劉體純再次大禮拜下,“恭謝天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恩浩蕩。”

“臣永服辭訓,萬歲、萬歲、萬萬歲。”

“宜厲乃誠。”

劉體純三呼萬歲。總算是完成了接旨地全過程,他長身而起的時候,黎維祚嚴肅威嚴的面孔也雲開天霽。趨前一步雙手把聖旨捧到了劉體純的面前,笑着說着:“恭喜王爺,恭喜勳陽王了。”

驟封郡王,劉體純還沒完全從複雜的情緒中完全清醒,有些愣愣地捧過敕諭,勉強地對黎維祚笑了一下。

“諸位。”黎維祚轉頭對着劉體純身後的衆人揚了揚手,大聲說道:“岷殿下身爲朝廷留守。請封衆將,朝廷無有不準。且岷殿下對抗清各部一視同仁,有功賞。有過罰,最是公平公正。只是音信斷絕,岷殿下知諸位忠心,卻不盡知諸位功績。特讓本官代其向諸位表示歉意。然抗清大業艱難困苦。日久見人心,時長記功賞,只要諸位努力報國,日後豈無王爵之封賞?殿下有言:望衆將諒之,勉之,齊心協力,共獎王室,共襄大業。若是諸事順遂。三年之內,岷殿下當親至慰勞諸位。介時論功行賞,不亦樂乎!”

“岷殿下隆恩,末將等銘感五內,定效死力。”劉體純急忙代表衆人躬身拜謝。

“岷殿下隆恩,末將定效死力。”

……

衆人躬身施禮,心中情緒複雜。既有對劉體純的羨慕、嫉妒,又有對自己以後何去何從的思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劉體純現在不僅是他們公推出的首領,而且在官爵上高了他們一等,在指揮權和影響力上無疑比過去重了許多。

同時,黎維祚在他們眼中的地位又大不一般,記功記過,與岷殿下聯絡通信,可不比先前派來的那些坐矗的朝廷官員。三年之內,便能打通滇省至夔東的通路?岷殿下好大的雄心壯志,好自信的豪言壯語啊!

劉體純在李自成時代還沒有太大的名望,但清初尖銳激烈的民族矛盾卻把他推上了歷史前臺,複雜的政治形勢將他鍛鍊得越來越成熟,終於脫穎而出,展露頭角。

史稱劉體純“驍勇有大略,御衆嚴明”,他將部隊編爲十六營,分駐於四川、湖廣交界的夔州(今重慶奉節縣)、巫山、大昌、大寧、施州、建始、巴東、興山、房縣、竹山、歸化、豐城、金城等深山地區,“衆猶十數萬”,一度擔負起三峽地區抗清大業的重任。

宣旨加封完畢,衆人又向劉體純祝賀,劉體純連連謙謝,命手下準備酒肉,晚上要暢談慶賀。

喧囂已畢,劉體純和衆人又重新落座,把昨晚商議的出擊湖廣的計劃展示給黎維祚。他們選擇了三個攻擊的地方,分別爲當陽、宜都、鄖陽,以供黎維祚選擇定奪。

黎維祚對軍事並不在行,只是朱永興曾經仔細分析過夔東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發展的方向。湖廣固然富庶,且楚軍戰鬥力不強,但從整個抗清的大局來看,合力進取四川,纔是正確的戰略方向。

因爲清軍雖佔四川,但時日尚短,並未真正鞏固。一來久經戰亂的四川人口太少,供養不起太多的軍隊;二來,四川清軍中有很多投降的明軍明將,真臨戰陣時,未必會拼死作戰,起義倒戈,也是很有可能的。這與朱永興在滇省的行動有類似之處,就是不給清軍鞏固地方的時間。

黎維祚思慮良久,也不好定奪。因爲朱永興曾告訴過他,儘量不要干預夔東十三家的軍事行動,以免產生誤會與隔閡。他便把朱永興的戰略謀劃告之衆人,請他們再行商議行動計劃。

“清軍雖踞蜀地,但時日尚短,人口稀少,難以鞏固。若不趁時攻取,則日後更難。且力合而強,分而弱,西南戰場我軍要聯成一片,必攻取四川方可實現。”黎維祚一邊回憶一邊講述,並且拿出了一張寫滿蠅頭小字的紙,“岷殿下已增兵滇西,由永寧府進取川西南,且川省行將有變,望諸位做好準備,窺機進取川東。”

“川省有變?”劉體純疑惑地問道:“不知是何變故,黎大人能否明言。”

黎維祚搖了搖頭,說道:“殿下所料必中,但卻極少事先透露。另外。岷殿下建議諸位建立一支聯合部隊,作爲進取川東的主力。”

聯合部隊,是如何章程?衆人都露出不解神情。把目光移注到黎維祚身上。

“每部量力而行,各抽出適當兵馬,組成聯合部隊,駐紮巴縣,可隨時行動。”黎維祚詳細解釋道:“如此可大大減少聯絡各部,整軍會合的時間。”

王光興張了張嘴,似乎有話要說。但卻沒有出口,稍低下頭,象是在思索什麼。其餘衆人也沒有馬上表態。都在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支聯合部隊的指揮權。

儘管在名義上已經悉推劉體純爲首,聽節制,但依然能威福自擅。之前相互之間並沒有統一的指揮。更沒有統一的組織機構。彼此間的聯繫多是自發的,沒有任何的約束力。即便現在劉體純得封郡王,但從原來鬆散的政治武裝集團進行轉變,顯然還是需要時間的。

劉體純苦笑了一下,以目光示意黎維祚,希望他不要繼續就此深說。大不了,他用自己的全部兵馬進取川東好了。

黎維祚心中暗自嘆息,果然如岷殿下所料。人心難齊,多多少少都有割據自雄的心理。把軍隊當做安身立命的根本,哪肯輕易抽調。

“岷殿下有言,聯合部隊既是各家所出,亦可成立一軍事委員會進行協調。”黎維祚退而求其次,繼續說道:“哪家出兵助餉,哪家便可派出一名代表位列軍事委員會。勳陽王定出行止,由委員會表決,多數同意便可依令而行,多數反對則可再行商議。”

衆人都感詫異,仔細思索其中的關竅,分析其中的利弊,一時也難以決定。

黎維祚見此,也不再催逼,宣佈今日會畢,給衆人留出時間來好好考慮。

夔東十三家的首領可分爲兩個組成部分,其中大順軍餘部九人:劉體純、郝搖旗、袁宗第、李來亨、黨守素、塔天寶、賀珍、馬騰雲、李本營;川中舊將四人:王光興、譚文、譚詣、譚弘。而三譚中譚詣、譚弘暗殺譚文後,已經降清。川中舊將派便只剩下王光興一人,勢單力孤。

散會之後,劉體純和黎維祚細細商議了一番,便各自分開走動。劉體純去向原大順軍一派進行解釋勸說,黎維祚則去做王光興的工作。

分散駐紮成割據之勢,自然不是朱永興所希望的。成立聯合部隊,建立軍事委員會只不過是打破這種局面的第一步,日後還有其他的手段,或者根據具體狀況採取靈活的辦法。

成則有利,敗亦無損。朱永興並不急於把夔東十三家一下子便納入自己規劃好的體系之內,因爲這是不太現實的,操之過急只能是適得其反。門戶之見不是一日形成的,自然也不是短期能消除的。

目前,朱永興只能希望以大西軍爲主體的滇省明軍,和以大順軍爲主的十三家武裝,不致重演歷史上各自爲戰、爲清軍各個擊破的悲劇。

時已四月,浙江、廣東、福建數省的清軍水師在泉州完成集結,統一交由安南將軍達素指揮。而鄭軍的降將施琅、黃梧等人也被跟着調到了達素的手下。清朝押上了東南的全部水軍力量,希望一舉消滅以鄭成功爲首的抗清武裝,永除後患。

鄭成功積極備戰,下令撤回在舟山等地駐防的軍隊,並起用了一些在之前曾被撤職查辦的將領,並委以重任。在鄭成功的努力協調下,鄭軍上下逐漸恢復了團結,至少大家都明確了一點,即將到來的廈門之戰,將會成爲決定自己生死存亡的重要戰役。

東南戰事一觸即發,吸引了衆多的目光,卻不包括朱永興。對於清廷的自信和樂觀,朱永興嗤之以鼻。即便鄭軍在南京之役中損失不小,清軍想要一舉全殲鄭氏,怕是還要練上十年。

雖然不擔心鄭成功會戰敗,但朱永興還是命令南海艦隊派出以楊彥迪、陳上川爲首的分艦隊,以二十艘戰船支援金、廈。

脣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明白,但臨機決斷時,又有多少人能放下私心雜念,以大局爲重。當然,支援鄭成功並不是朱永興唯一的目的。以實戰鍛鍊水師,學習海戰戰術,並且儘量多殺傷清軍,多摧毀其水師力量,也是朱永興目光長遠的想法。

隨着雨季的再一次臨近,朱永興已經把注意力轉到了川南和廣西。先期擴充的軍隊,分配給滇西戰區的有七千,滇東四千,滇南則只有兩千。這樣的分配自然有極強的目的性,藉着雨季可能使滇省戰局陷入平穩對峙,着力向四川發展,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

更何況,川省有變可並不是朱永興的胡亂猜測,而是有所依據的。不光是川省,朱永興正在佈一個更大的局。現在,情報司的葉虎便正向朱永興彙報相關的情況。

“嗯,甚好,此情報歸入絕密檔。”朱永興看過貴州方面的情況彙總,深爲滿意,點頭稱讚。

“只是皮熊尚未尋到,投送假書信一事還要準備些時日。”葉虎臉色不變,躬身說道:“還請殿下勿怪。”

朱永興擺了擺手,表示不在意這點小缺陷,沉吟着說道:“謠言已經散佈出去,貴州各土司對吳三桂的招兵之令心存疑慮,不作積極響應,這便緩解了目前滇省的形勢。再過月餘,便是雨季,我軍便有了半年的休整之機。只是此消彼長,蜀地攻掠卻須持續進行。還有夔東,除了陸路聯絡通道外,水路也要加緊建成。”

“回殿下,卑職以爲水路似更容易。”葉虎說出了自己的分析,“據情報司偵察,川省境內多是土地荒蕪,人煙稀少,穿行十分不便。”

“困難不可避免,但川南的情報刺探還是要加強。另外,要慢慢將川省各縣鎮的情況做一統計,以方便吾調兵移民。”朱永興微微皺起了眉頭,儘管知道四川受戰亂影響極大,但到底是如何淒涼悲慘,他並不知道詳情。

實際上,四川的情況遠比朱永興估計的還要嚴重。成都“舉城盡爲瓦礫”,清廷成都無法駐守官員,只好移駐保寧(今閬中);重慶達瀘洲,船行數日寂無人聲,僅存空山遠麓;重慶“爲督臣駐節之地,哀鴻稍集,然不過數百家”;其他縣鎮也多是“民之存者不一人,若能完其家室者,千萬不見也”。

……(未完待續。。

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23章 暹羅國情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28章 封官兒第47章 初勝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41章 自我否決第93章 棄城集軍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70章 開路迂迴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92章 僞造,詭道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25章 三鬼之謀第68章 慷慨秦腔第87章 潛入襲城第29章 宗室儀仗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81章 襲擾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94章 思考方法第28章 離心之象第138章 反撲第126章 無題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93章 棄城集軍第169章 譏諷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58章 新晉郡王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82章 燧發槍第24章 烽起石屏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98章 以南養北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67章 梆子腔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15章 定情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87章 月夜之思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89章 勝利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77章 意外之功第29章 再提議和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137章 李晉王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29章 宗室儀仗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272章 血戰第49章 烽火燎原第201章 總攻(一)第47章 初勝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9章 蠱神之誓第68章 正戰穩進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73章 小朝會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16章 柔情蜜意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93章 棄城集軍第85章 無題第26章 提點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28章 盛儀,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