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自我任命的外交大使

等李有財洗漱完畢,兩人還一齊吃了早餐,李有財邊吃對張旭說道:“不要急。現在才辰時。這兒的官員和衙役,還沒在衙門露臉呢。過了辰時再去,纔可能見得到人。現在去了,也見不到人,還要乾等。你幹嗎什麼事都一副神情急迫的樣子。”

張旭知道這是實情,只能無奈地說道:“留給我們的時間,並不是很多了,能不急嗎?”

吃過早餐過後,李有財一面吩咐下人準備拜訪知州大人的禮物,一面慢條斯理地剔着牙,優哉遊哉地品着張旭剛從流球帶過來的雞籠新茶。

辰時剛過,李有財和張旭兩個人,便帶着禮物來拜訪大金國海州知州完顏煥了。在州衙後院,一見到完顏煥,李有財便是滿面春風地說道:“喲,父母官大人,看你春風滿面的樣子,可是有大喜之事降臨啊。”

那完顏煥一看李有財,便滿面帶笑地說道:“李員外來了啊。快坐,快快請座。說起喜事,確實有一樁喜事。本官不日就要高升,調任山東東路按察使兼安撫使了。恐怕不久之後,便要離開此地,赴中都領取告身,然後轉赴益都府履新了。”

李有財說道:“哦,那完顏大人高升,可真是可喜可賀。我們這裡有一點小小的禮物,不成敬意,不成敬意。就當作賀禮,恭賀大人高升了。”

那完顏煥連忙一面擺手道:“客氣,客氣。李員外太過客氣見外了。”一面拿起禮單看了起來。

那李有財那一幅神閒氣定和完顏煥聊天的樣子,看得張旭大感慚愧。張旭記得以前這李有財可是一個豪爽憨直鄉下漢子,沒想到,在這兒呆了幾個月,就變得處事如此圓滑老到了,和人家一州之主,也可以談笑風生,毫不怯場了。

完顏煥很快看完了禮單,然後擡起來,看着張旭說道:“這位張公子,我們上次也打過交道嘛。不要客氣,坐,坐。”

然後又問李有財道:“聽你說,你和這位張公子,都是你們那大雞公國的官員,你是帶兵的武官,而張公子則是管政事的文官?”

李有財點頭大聲道:“不錯。我李某人確實是一個丘八,除了練幾手武功,和略懂一些帶兵之法外,沒別的本事。而這位張兄弟,纔是我們那兒的大能人,大秀才。財務,律法,都歸他管。他還兼着軍中的軍師。”

那完顏煥聞言笑道:“哦,這位兄臺上次我們打過交道嘛。你還是那大雞……雞公國的部堂級高官啊,失敬失敬。”他嘴上說失敬,不過,神情卻沒有一點兒恭敬的意思。

張旭擺手道:“我們那國小民寡,作不得數的,倒是讓完顏大人見笑了。”

完顏煥笑了笑,自然是不將海外那個不知名的小國放在眼裡。但看着手裡的禮單,卻突發奇想道:“張兄,你既然是那個國家的文官,不知道這次來我們大金國,有沒有一些特殊使命?”

張旭搖頭道:“沒有。我這次來,就是看看李有財李大哥在這兒的情況。還有就是想辦法多招一些人去我們國家。知州大人不會反對吧。”

完顏煥笑道:“怎麼會呢?現在我們大金國到處都是一些窮得吃不上飯的刁民,你把他們招去,讓大金國各地方官府省心省力,還要多感謝你們啊。”

張旭說道:“那真是太好了。”

那完顏煥語氣一轉,又說道:“不過呢,本官雖然不會反對。但是朝中和各地方,卻大有人反對。很多人認爲,這些人生當爲大金國人,死亦當爲大金國鬼。現在你把人招走,恐怕會招來非議啊。”

李有財說道:“這不過是小事一樁,大人在大金國又是皇族。只要大人說一句話,又會有什麼人會出來跳騰呢?”

完顏煥笑笑道:“在那些人眼中,那些人都是我大金國的子民,你們把人招得那麼多,恐怕本官也不好爲你們說話啊。再說了,我雖然還頂着一個皇族的名頭,但也是人微言輕啊/,幫不上大多的力。”

張旭問道:“那依大人之見,我們該當如何是好?”

完顏煥神色認真地說道:“有一個辦法,就是讓你們國主,向吾國皇上,上表稱臣,自請爲藩屬。既爲藩屬,那你們想要這兒招多少人,就招多少人。只要不危極我們國本。再說,既然爲藩屬,那麼如果南面宋國出兵欺凌於你國,你們還可以向我國請求出兵相助,或者危脅宋國不得出兵。”

他這麼一說,張旭聽了,認真地想了想,說道:“這是一樁大事,我在這兒,豈能做得了主,馬上就答應?要報告回國內,才能決定的。”

沒想到那完顏煥鼓惑道:“本官馬上就要離開這裡,赴中都面聖了。如果帶你一齊去中都,在本官面聖的時候,隨便替你上下打點溝通一番,那行事就方便很多,也會快上很多。如果等你把消息送回去,等到你們國主做出決定,又送回來,那得多少時間啊?本官可等不了。你不是國內掌管財賦的文官嗎?不如就此上任使臣,代國主去中都面聖,如果辦成此事。你們國主,再也不用擔心宋國侵凌,豈不龍心大悅,你豈不是大功一件?”

張旭目瞪口呆:“我就此上任使臣?這如何上任?無憑無據的,別人能信麼?這不是假冒欺君嗎?如何能行?”

完顏煥說道:“這怎麼能算是假冒欺君呢?你這個大雞國文官身份絕對假不了是嗎?那就行了,應該說是先斬後奏,便宜行事嘛。這叫權謀機變。再說你辦成這事,於兩國都大有好處,利國利民,也是大功一件,誰會在乎你這般行事,假冒不假冒呢?恐怕到時候,人人都要稱讚你行事機敏果斷了。”

他這般說完,張旭還沒回答,那李有財已經在一旁大聲叫道:“好主意,好主意啊。張兄弟,到時候,你立了大功,可忘記哥哥我一份啊。哈哈哈……”

張旭想了想,說道:“這件事太大了,我得回去好好想想。”

完顏煥說道:“可以,你可以先想想。不過,我只有三天的時間了,過期不候。”

張旭點頭道:“明天早上給你答覆。”

回到住處,張旭便找來李有財,問道:“剛纔你起什麼哄呢?這事情,有那麼好糊弄麼?”

李有財不以爲然地笑道:“這有什麼不好弄的?雞籠元老院裡的那些老頭子以及執政官們,那個不是對你言聽計從啊?你只要說一聲,他們又豈不不準的道理?這事辦成了,對我們可是大有好處啊。”

張旭說道:“我這不是擔心雞籠那些老頭子不批准我去中都行事。而是擔心,大金國朝廷沒那麼好糊弄。要是這麼好糊弄,那麼大金國早就讓人給玩死了。再說了,一個使節出使,至少要有國書和禮物。現在我們到哪裡去弄這國書和禮物呢?”

李有財說道:“這個禮物麼,正好還有。你這次不是帶來了許多鹽,鐵,香胰,紅茶,鹿皮麼?才過一個晚上,還不許多都沒卸下船呢。鹽鐵就算了。可以拿一些香胰,紅茶,鹿皮當作禮物。這麼多禮物拿出去,已經相當多了。別的小藩國過來,可絕不會拿出那麼多禮物的。到時候,大金國面對那麼多禮物,敢不敢全部都收下,還不一定呢?因爲收禮就要回禮啊,這纔像樣子嘛。要不然,豈不被人笑死?”

張旭說道:“好吧。這禮物是不成問題了。那麼國書呢?又到那兒去弄?”

李有財一拍大腿道:“這個國書麼,不是更不成問題麼?我們國家,有多少文書都是你寫的?你現在自己寫一封國書,不就行了?”

張旭搖頭道:“那不行。我的字太難看了,可不能拿到大金國朝堂上給那些學問高深的人看。再說了,這國書,字還不是關鍵的。關鍵的是,到那兒去蓋章用印。國書可不能沒有鑑印。”

李有財愣了一下,然後說道:“這個問題,那個完顏煥肯定有辦法,要不然,他也不會給你出這個主意啊。”

張旭說道:“好吧。就算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了。那麼你認爲,我們國家真的應當去給大金國當藩屬麼?本來,我們也是好好的一個國家了,現在卻去給另外一個國家嗑頭下跪,還三跪九叩,這不是很屈辱麼?”

李有財說道:“他們國家大而強,我們國家弱而小。而他們嗑頭下跪,納貢,然後求得他們國家的庇護。這有什麼好屈辱的?”

張旭再問一遍:“你不認爲我代表我們國家,去給大金國皇帝嗑頭下跪,這是屈辱?”

李有財仍然回答道:“這有什麼好屈辱的?人家那是一個大國,強國,一個皇帝啊?向他跪跪,又有什麼屈辱的?”

暈!他居然抱着這個念頭,只有他一個人的看法,還是這個時代的普遍心態?

張旭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說道:“就算是如此。我看就算我們國家成爲人家的藩屬,也未必能夠得到你想象中的那些好處。大金國水軍從來都是不行。這導致他無法征服南宋。而且現在,兩國打仗,也僅僅只能攻擊到達長江北岸,沿江對峙。將來,宋國出兵來攻打我們的時候,卻只能出動水師。大金國就算有意幫忙,也是有心無力,幫不上什麼的。我們只能靠自己。”

李有財想了想,說道:“就算大金國到時候,真的幫不上什麼忙。有他成我我們的宗主國,也總能威懾一下宋國的。再說了,如果他下令各地官府,多撥一些人口給我們,也是好處啊。總之,你去給金國皇帝嗑幾個頭,總能得到許多好處的。”

張旭說道:“這個,我總覺得有辱我們國家尊嚴,很屈辱啊。”

李有財說道:“尊嚴?在生死存亡面前,尊嚴又能值幾文錢啊?”

對這個問題,張旭苦笑,回答不出來。是啊,生死存亡面前,一切都會變得不值錢。

第二天,張旭來到州衙後院,再一次見到完顏煥,說道:“知州大人。我想好了。決定就此出任我大雞公國大使。只是,一時弄不到國書,有些難辦。”

那完顏煥哈哈大笑,說道:“我既然出這個主意,自然想到這個了。放心吧,這個包在我身上。我幫你解決。”

說着,便喚過了一個心腹家人,對他耳語幾句。那家人聽完之後,便點頭出去。等了好一會兒,那個家人,便帶着一個人進來。那個人一進來,便撲通一聲,跪在完顏煥腳下,嗑頭道:“不知大小,喚草民來,有何要事?”

那完顏煥說道:“叫你來,當然有事。就是幫我刻同幾枚印章來。”

張旭終於是明白了,原來這是造假印章啊。

一天之後,那完顏煥,不但幫張旭造好了國書,還幫他造好了外交大使任命書。接着,雙方準備完畢,在張旭到達海州三天後,又開始啓程,隨同完顏煥,一同往中都而去。

同一天,李有財也踏上了南下歸程的路。

第234章 尷尬和親女第156章 軍事院校第280章 崔忠獻狂鬱悶第266章 查處趙補祥第146章 醬油黨變身救美英雄第223章 字比你寫得好第255章 向宋要租借地第239章 你這混蛋……第24章 無限誘惑第139章 自我任命的外交大使第167章 鍾靈兒第179章 爛仗第102章 顆粒火藥第240章 什一抽殺令第74章 蒲壽敏第138章 李有財回家第246章 明州海戰(上)第300章 元首第121章 複式記賬和法院改革第112章 去金國招人第244章 元老院擴張第100章 吸納戰俘第56章 佃戶引發的混亂第48章 我沒奶水第238章 抓誰啊?第116章 占城抵抗組織第180章 戰勝了,但承受不起第133章 史上最雷人的造假第35章 俘虜問題第7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113章 遠交近攻卷首語第65章 傳說中的借種生子第151章 陳雅身孕第98章 是人都要第137章 叫沒開封的過來第4章 不納稅第167章 鍾靈兒第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250章 搬空泉州第101章 建立財政體系第74章 蒲壽敏第157章 家中溫情第159章 土著降俘的安排第250章 搬空泉州第55章 造船起步(下)第132章 傷口感染難題第276章 招募兵員第8章 發明進行始第10章 蜂窩煤引發鬥毆第111章 打怪奪寶刷經驗值第246章 明州海戰(上)第96章 政府職責第180章 戰勝了,但承受不起第28章 娶親,你必須娶親(下)第77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76章 鍾百川來臨第209章 消夜第29章 洞房,必須洞房(上)第163章 烏龍戀情第226章 政府大改革第192章 正經事第141章 紅襖巾大起義第256章 你還是殺了我吧第29章 洞房,必須洞房(上)第38章 宋代高爐第254章 宋造船業倒退百年第35章 俘虜問題第223章 字比你寫得好第202章 談判第113章 遠交近攻第35章 俘虜問題第256章 你還是殺了我吧第219章 堵住博多灣第50章 年終盤點第91章 海上遇劫第25章 夭折的養魚計劃第126章 兄妹恩怨第203章 討價還價第231章 與安南開戰第214章 沈素貞歸宿第100章 吸納戰俘第261章 成了雞肋第53章 泉州蒲家第235章 韓竹韻嫁人第50章 年終盤點第299章 元老院重組第35章 俘虜問題第138章 李有財回家第215章 大基版春節聯歡晚會第4章 不納稅第144章 楊妙真第47章 慶功宴上產生的謠第201章 趁勝逼和第100章 吸納戰俘第273章 新式執政官換屆儀式第220章 賠錢賠地賠女人第247章 明州海戰(下)第57章 自治約法(上)第113章 遠交近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