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晉王入草原

李定國率領大明陸軍騎兵集團軍越過了戈壁,進入漠北。與此同時,李定國也收到了承麟通過特殊渠道發過來的信息。

李定國握着那張小字條,並沒有什麼意外。他給自己的手下部將們傳閱,其中吳三省說道:“果然如陛下所料,費揚古佔了上風之後,便不一定會撤出漠北。”

李定國當年在緬甸的部將們,這個時候基本上都各自在大明軍中就任高位了。如靳統武這種得力的,已經是軍區司令的級別,差一些的,也是個團長、營長。因爲李定國很早就蛻去了軍閥的特色,大明軍的軍權是牢牢掌握在白明修手上,所以李定國這一脈的軍官們,也都分佈在各個軍區和各個部隊,沒有形成什麼山頭。

吳三省算是李定國麾下比較有本事的部將,此時已任騎一師的師長,他一直是跟着李定國南征北戰,功勞不小。

“留佔漠北,對於滿清餘孽而言,利大於弊,自然會如此做。而漠南距離中原太近,我軍駐守兵馬多,後勤補給更是輕易,所以費揚古不敢輕易停留,倒是漠北地域廣大,北接瀚海,後面是嶺北廣袤的土地;西接天山,連着中夏(中亞,夏洲是大明稱呼亞洲的叫法),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

李定國做了個評判,道:“這就說明,費揚古是沒有放棄重回中原的念頭啊。”

他臉上帶着一些嘲弄的笑意,身在大明,見過了強悍的明軍體系,見識了大明工業革命的威力,李定國能夠打包票,費揚古是癡人說夢。

騎兵集團軍深入大漠,其實就是爲了斷絕費揚古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白明修是深諳地緣政治格局的人,所以他一定會維護一個完整的蒙古高原在大明的控制之下,爲華北提供防禦縱深。

更何況,蒙古高原盛產礦物,未來只要鐵路修通,這裡就能給大明提供源源不絕的原料。而蒙古高原的生態環境更攸關整個華北的生態,即便是從生態治理的角度,這都是一體的。

吳三省問李定國道:“晉王,我軍該如何對付費揚古部?”

李定國笑了笑,這個笑容居然非常像是白明修,露出了白森森的牙齒,他說道:“很容易啊,我們在中原怎麼對付的他們,現在便怎麼對付他們。派出偵察小隊,去掌握一下那些所謂的新八旗在什麼地方,我們直接去滅了他們最後一點種子。”

李定國對於韃子和漢奸的執行力可是很強的,當初他擊敗孔有德,孔家全部都給他殺了,只跑了一個孔四貞。儘管李定國也知道“瘟疫”計劃,不過他能殺多少韃子就會殺多少韃子。

大明現在立起的十九座首級碑,有不少就是李定國的貢獻。首級碑之所以要建造十九個,一方面是爲了給許多地方都留一個紀念物,另一方面則是代表甲申之變清軍入關直到南明收復河山的19個年頭。

在草原上尋找敵人蹤跡,並不容易,但是敵人中出了一個叛徒就是另一回事了。

費揚古殲滅了蒙古聯軍之後,一直忙於到處派出他的新軍,收取蒙古各部的部落,很多部落不敢抵抗,就選擇向費揚古投降了。費揚古直接給他們套用八旗制度,將每個鄂托克編成一個甲喇,首領爲參領。甲喇然後下面再分牛錄,由佐領管理。編在八旗之下,由各旗的都統管理。

因爲八旗兵的弱化,所以都統、參領和佐領在民政上的管理意義更大,軍事作用就變小了。

八旗軍也參與新軍的行動,不過更多是打打順風仗,費揚古的目的是保持八旗軍的活力,哪怕不能真的吃重,但是不至於完全上不了馬背,舉不動戰刀。

而大批八旗的老弱婦孺人丁,則由各旗分配在不同的牧場,有新軍和八旗軍共同守護。如果可能費揚古當然也想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一起,但草原上畢竟沒有那麼大的城市,幾十萬人如果聚在一起吃喝拉撒睡,對於環境的破壞力很大,而且也很難管理,所以只能以八旗的形式分配在不同的地方。

這樣一來,實際上新滿洲部就變得十分遊牧民族化了。各旗有着各自的旗帳,部下有大量的蒙古奴隸,爲他們放牧和服務。

李定國的目標就是這些八旗的人丁,即便現在的八旗裡面混合着蒙古人和漢人,其實都不能算是純滿洲了。

“這個費揚古,其實也算是個奇才了。他有雄心讓滿清西遷求活,而且故意淡化了滿洲這個概念,而是強調八旗,以旗人替換滿洲人,將八旗徹底地作爲一種貴族或者說上等民的政治體制,而脫離了簡單的民族性。”李定國身邊的騎兵集團軍的政委高永賢說道。

高永賢跟很多高級政委一樣,是出身系統僱傭兵的。李定國早先是不怎麼理解政委這種形式的,但是後來他越發體會到軍隊政工系統的重要性,政委不僅是部隊主官帶兵的好幫手,而且在統合部隊、團結思想甚至策略等領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定國的思維卻很簡單:“不管是滿洲人或是旗人,對我而言,都是建奴,都要趕盡殺絕。”

其實對於瘟疫計劃,李定國並沒有那麼支持,不過這畢竟是白明修點頭批准的計劃,他也只有擁護到底。

“死了的建奴才是好建奴嗎?”高永賢微微一笑。

李定國望着這片廣袤草原,落日緩緩沉入地平線以下,隨口說道:“歷代的漢家王朝都不能徹底征服這片草原,以至於不斷地遭受外族的入侵,今天大明是歷代前所未有的強大,不管是漠北還是烏斯藏,不管是白山黑水或是西域,都將成爲我們漢人的穩固疆域。鐵路、公路將溝通這些地方,漢人在這些地方都會建立市鎮,從此世代繁華。比起什麼封狼居胥,能澤被後世,纔是我真正所願啊!”

高永賢對李定國肅然起敬,或許有的人,真的生來就是心懷天下,註定不凡的。

321 回鄉的圖書管理員794 就問你怕不怕646 真心不差錢240 辦工廠377 藩屬國199 錢牧齋667 並不順利的撤軍640 疑惑不解191 戰江寧(下)542 製造業過熱184 杭州福晉(五)611 讓西清憂心的情報059 晉王誅賊之戰(五)734 勝利講話636 不服的殖民者291 內城162 引才507 西清的圖存094 千里通話297 羣醜503 帶貨沙龍258 破落之國離散之人620 困難的南美582 最後的挑戰720 戰略打擊部隊631 超級堡壘308 不造大艦的海軍095 失之交臂158 郭之奇793 空潛一體693 法西南會戰(上)447 發展爲綱137 戰狼太子在線砍頭164 江南戰役籌備會(中)734 勝利講話746 第一次穿越接觸131 御風635 震怒的西清皇帝401 審判漢奸121 戰略右勾拳183 杭州福晉(四)287 大陣仗563 陸戰七旅131 御風680 走失的清兵309 馬尼拉封港699 地中海潛艇578 縱深穿插059 晉王誅賊之戰(五)708 丹麥海峽(上)279 強敵逼近784 第三次戰役642 麻省人口普查719 耶夢加得786 掣肘625 考慮一下當個國王265 水陸合擊(上)635 震怒的西清皇帝458 請求保護351 草原上的炮響505 大學生實習170 大明王師548 早做準備062 晉王誅賊之戰(八)698 頓河河畔260 完糧070 野生敵人131 御風654 喧囂的主戰輿論235 轉軌082 鄭成功059 晉王誅賊之戰(五)252 高難任務676 一種風險416 改換東家120 西進之策018 澳船送槍682 按計劃接管089 祭庚寅之劫579 河谷突襲032 大洋公司282 戰北洋(下)248 退役的僱傭兵162 引才630 強迫症003 咒水之難377 藩屬國392 琉球逐日(下)399 東瀛藩軍254 新讀書人088 主線任務的大收穫388 外銷武器471 大胃口264 海上雨夜裡607 巴黎峰會(下)183 杭州福晉(四)189 戰江寧(上)051 擊發槍688 死亡行軍016 A級政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