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微服下鄉

白明修手裡有着大把的真金白銀,在預算這方面,他其實並不是特別擔心的。但畢竟大明是如此龐大的一個國家,什麼地方都要花錢,而且如果錢花出去了,但是社會生產沒有提上來,仍舊是一個供應不足的情況,就同樣會導致物價上漲。所以白明修的揮霍,還是相對來說比較拘謹的。

比起大量投入,白明修還是更在意實際的產出有多少的增加。這也是爲什麼,重工業雖然是大明現階段發展的核心領域,但白明修卻將農業發展和輕工業發展的深度廣度提到現在這個位置。

在共和院大議即將來臨之前,白明修也會推開繁雜的會議,換上普通的行裝,跟着公職人員們走到基層去看一看。這某種程度也算是微服私訪了,他並不表達自己的身份,而是親眼去看看各公署是怎麼辦事的。甚至很多情況下,下到基層的辦事人員只知道是上面派出來進行督查的御史,雖然非常謹慎小心,但卻壓根不會考慮來的人居然是皇帝陛下本人。

今天白明修來到天津府,隨同的是下鄉進行鐵路招工的工作組。

“……調研員您可能也聽說了,北方這幾個省的情況呢,相較於南方省份,還是有些不同的,因爲自耕農的比例相對高,加上農合化之後我們還分田分地,所以大量的農民擁有了大量田畝,一時之間很難萌生出轉換職業,成爲工人的想法。說起來,這其實也是河北省公署的工作失誤,直接套用了南方的經驗。像是順天府周圍的這些地方,大部分都是滿清以前的皇莊,或者就是八旗圈的地,老百姓生活還是很艱苦的。咱們一打過來之後,八旗圈地和滿清皇莊全部收歸國有了,之後分配給了被奴役的老百姓們,大家都是很高興,可是這一高興不要緊,大家都想好好種地,過安生日子,叫他們進城裡當工人,大家都還是不樂意的。雖然我們取消了匠籍,並宣傳四民平等,但在老百姓心裡,做工的還是比種地的要低一個層次的。”

天津府民政局的一名副處長對“白御史”這樣解釋,顯然他們並不太常接待都察院的人,所以還是非常謹慎的,生怕對方不瞭解情況,胡亂給他們一個點評。但實際過程中,都察院的御史們水平是非常高的。他們中很多人都是有着真正的行政經驗,並且深諳事務,才能被安排爲御史,進行巡視和調研。跟古代官場上那種單純的言官是非常不同的,大明都察院的御史講究實際考察和實證。

白明修點點頭,說道:“你的意思是,當初壓根就不要分田給那麼多人就好了,直接讓一部分沒有田地的老百姓拿着工資和安置費做工人。”

這名副處長說道:“說是這樣說,但其實可能還有其他的問題。唉,不管怎麼樣,我們現在都必須走下去了。現在基本上每個新成立的國企都得聯繫我們民政局、勞動保障局,然後安排工作組下鄉去招工。我們民政部門主要是跟各村的合作社對接,不過工作效果有好有壞。”

他道:“現在是冬閒的時節,情況還能稍好一點。我們能夠招募到一些願意做季節性短工的,一到了開春之後,農民們又要返鄉進行耕種,這樣根本沒辦法培養出什麼技術工種。原本我們還考慮吸納一些比較年輕的農民來做工,但是基本上少年郎長起來,就是家裡很重要的勞動力了,一般家庭都不願意讓十六歲以上的少年來到我們的工廠中。”

白明修聽着這名副處長做出的種種講解,心中也對大明現在面臨的勞動力不匹配的情況,有了一些更基本的認知。大明雖然有了他的金手指,突然蛻變成爲了具有非常強工業能力的國家,但是這些工業要好好地鋪展起來,還是需要大量的工業勞動力的。但大明弟子還就是一個農業國,大部分的勞動力都被限制在土地上。即便是沒有租佃這套隱性人身拘束的制度,農民仍舊具有對土地的依戀和慣性。

大明現在遇到的勞動力困境不在於農業上,而在於要一點點地扭轉舊有的經濟模式,將勞動力從農業勞動力轉化爲工業勞動力。

白明修隨着工作組到了一個村子中,雖然合作社的書記和隊長們都是比較配合,拉出了全村老少,工作組進行了並不算冗長的宣講,尤其是將待遇和福利講得清清楚楚。

“……現有的土地,可以託管給農合,所產的收穫,仍舊歸個人所有的。而且進入工廠之後,獲得正式編制,等於一份鐵飯碗,不像是種地一樣,還要憂心天災,只要用心幹活,旱澇保收!”

不過,農民們似乎對於這種空口白牙的許諾並沒有多少信任度。

有人問:“農合的集體土地已經很多了,再託管給農合,誰來好好耕種?不是自家的土地,誰願意好好給拾掇?是不成的!”

民政局的副處長對此也只能苦笑,因爲別人提出的這個,也確實是一個現實問題。他們一方面不信任所謂的旱澇保收的終身僱傭和穩定工資,另一方面也顯示出他們更加在意田裡的收穫。

白明修看着這個景象,心下也是有數。要改變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非得真正工人們的生活水準比農民們高,繼而產生了似乎更高的社會地位,才能讓農民們對工人職業和城市生活趨之若鶩。現在的農民們,可能一輩子都沒有進過城,也沒有什麼文化,他們所能認知的東西,是很有限的。

不過白明修很快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農民們對於工作組帶來的一些宣傳畫冊什麼的是很有興趣,即便他們不太能看懂字,但是也能看得懂畫。

白明修突然一拍大腿,想到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對啊,現在農村娛樂近乎於無,哪怕是到了後世,放電影都是放過好幾十遍的東西,大家也都願意出來看。如果能夠把宣傳工業化、城市化和新思想、新文化的東西,糅合在文化作品裡,然後將這些東西拿到農村,以農民們易於接受地方時表現出來,一定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白明修眼睛亮了起來。

361 汗血馬騎士068 挑戰任務611 讓西清憂心的情報128 拿土司012 破阿瓦(上)070 野生敵人537 看大船115 臺灣府573 戰機和越野車506 鐵路債券206 太子殿下的日常(三)783 追擊369 自建團伙487 貴族和平民351 草原上的炮響317 去勞動253 明年的這時候259 千古一帝626 “不列顛之王”680 走失的清兵566 24小時令108 經略南方446 印度洋體系(下)037 夜襲巴達維亞087 進廣州(下)318 永曆返國552 國策顧問楊不正584 皇帝的末路683 西清朝亂002 二戰美軍步兵連678 承麟解職174 決戰黔西南(四)068 挑戰任務794 就問你怕不怕760 新軍裝042 再度啓程295 顧炎武買報302 歸朝消息223 流民轉移民279 強敵逼近463 放貸和行醫739 文明與人404 捕獵大師094 千里通話194 沒人性的太子殿下580 已瘋488 軍法如山263 分田分糧打惡除髒129 人肉城牆146 決戰黔西南(六)717 法東大攔截268 清軍陸軍戰術的革新105 嶺南煥新756 寄存箱515 騙術大師355 一五計劃(上)544 經濟轉移598 急進的大明480 困獸猶鬥西班牙103 鄭談702 一個全球統治秩序正在誕生029 門戶洞開487 貴族和平民653 有人聽話795 一個禮物573 戰機和越野車459 伏爾加506 鐵路債券358 漠北拉鋸?509 印第安青年123 反伏擊(下)394 炮打長崎272 通州之戰(中)304 哭訴的流放士紳302 歸朝消息404 捕獵大師049 動員原住民405 殖民的邏輯471 大胃口271 通州之戰(上)567 突破陣地677 會不會打350 晉王入草原153 建社復產417 大明的斯里蘭卡663 通信小隊305 打臉203 滿清想議和224 題詩懟韃002 二戰美軍步兵連787 非軍事策略645 出師未捷身先死430 環球航線443 宣慰司爵位642 麻省人口普查328 國士祠416 改換東家540 關於歐洲的會議(中)761 沒人住過的倭宅343 微服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