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

龍圖騰的五名工程師,和33號探測器的工作組,一起來來回回的查看數據,又反覆播放了探測器的錄像資料。

工作組的機械工程師常海濤,和小組長王安民倆人,通過遠程控制,再次激活了火星33號探測器的車載攝像頭。

六個車載攝像頭,其中兩個是設置在可轉動機械臂上的。

通過機械臂上的攝像頭,他們再次仔細檢查了車載核電池的散熱器。

經過仔細觀察反饋回來的錄像,常海濤眼神有些驚疑不定,又拿起技術指導手冊,重新翻看了關於散熱器的一些數據。

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些疑點,轉過頭來向龍圖騰的工程師問道:“趙工,熱虹吸散熱器的散熱板,是灰色的嗎?”

趙工程師一愣,隨即點了點頭:“是的,出廠的時候,熱虹吸散熱器的散熱板,就是灰色的,我們公司生產的各個型號散熱器,其散熱板都是灰色的,這有什麼問題嗎?”

“灰色?具體色號呢?”常海濤或許是覺得自己說的不太準確,又再次組織語言:

“我是說散熱板的顏色,在火星環境中,會呈現什麼顏色?”

其實他的問題,並不是隨便在找茬,因爲兩種規格材質完全一致的物品,在外太空、藍星、火星的顏色,是會出現一些差異的。

這是因爲不同環境下,物品表面反射出來的光線,會出現一定的差異。

主要是因爲大氣濃度、大氣成分、光照強度的差異造成的。

也就是說,散熱板在藍星出廠時,確實是灰色的,但在火星地表時,可不一定是灰色的,就算同樣是灰色的,也可能存在細小的差異。

趙工程師想了想:“這個到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我們可以查看一些那些還沒有故障的散熱器,對比一下兩者的色度,就可以看出兩者是否存在差異了。”

王安民立刻連續其他負責火星探測器工作組,很快就拿到了8臺探測器的散熱器散熱板照片。

爲了減少誤差,他專門挑選的8臺探測器,上面的散熱器型號,都和33號探測器是一樣。

然後經過仔細的對比,常海濤和趙工程師等人,將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

33號探測器的那個故障散熱板,顏色雖然也是灰色,但顏色卻明顯偏暗一些。

其他八個探測器的散熱板,顏色是灰白的。

“會不會是水手大峽谷的地形問題,導致陽光受到了遮擋?”其中一個工程師不確定的說道。

趙工程師卻搖了搖頭:“沒理由,26號探測器、38號探測器都在谷地,經緯度和33號也差不了太多,另外我看了各個探測器光照強度,也沒有明顯的差異。”

“也就是說,33號的散熱板顏色,可能是由於異常情況引起的,”常海濤初步下了一個結論。

可究竟是什麼情況?

衆人依舊百思不得其解,畢竟散熱板表面鍍了一層靠強度納米膜,別說火星沙塵暴之類,哪怕是一塊大石頭,直接砸上面,都不會出現一道劃痕。

當時這些探測器設計的時候,就是爲了增加可靠性,才採用簡單粗暴的熱電材料,減少機械故障、電子干擾之類的問題。

就在衆人苦思冥想的時候,第二天下午五點鐘左右,又有一個壞消息,從火星33號反饋回來。

備用散熱器的效率,在半個小時之前,呈現出緩慢的下降,截止消息反饋到藍星時,該散熱器的效率,已經下降到86.2%。

要知道,根據龍圖騰公司的設計壽命,該型號的散熱器,平均每年下降的效率,不會超過0.2%。

哪怕是惡劣的外太空環境中,下降幅度也不應該高於每年0.5%。

現在33號探測器,纔在火星工作八個多月,連一年時間都沒有到。

更何況這是備用散熱器。

“這是怎麼回事?”王安民臉色凝重起來。

之前第一個散熱器的故障原因還沒有查清楚,現在另一個備用散熱器也出問題了,這讓工作組的所有人,都有一種無力迴天的感覺。

畢竟探測器的核電池,如果不能及時散熱,那很容易燒燬電路和零件的,導致探測器直接癱瘓、報廢。

隨着時間推移,33號的車載超級電腦,不斷將情況反饋回來。

終於在18個小時後,33號的備用散熱器,有效散熱效率已經跌破了20%。

哪怕是啓動應急系統,插入硼碳緩衝劑,讓核電池的核衰變減速,但是核電池機體的核心溫度,也在難以抑制的緩慢上升着。

“可惡!到底哪裡出問題了?”常海濤抓着自己的頭髮,一臉頭疼的思考着。

而感覺到事態有些失控的王安民,也迅速向航天部彙報這件事,航天部再次組織了一個專家團,過來幫忙分析。

時間過去了兩天時間,33號探測器的核電池核心溫度越來越高,如果再不處理,將要影響到其他元器件。

迫不得已下,工作組只能通過遠程控制,將核電池卸下,啓動備用的鹽納米蓄電池,以及本來摺疊起來的太陽能電池板。

雖然失去了核電池,導致33號的日常可用電量,下降到之前的15%左右,但至少33號還不至於直接報廢。

不知不覺之間,又過去了四天時間,常海濤再次檢查33號時,表情突然愣住了。

他調出前幾天的照片,又對比了今天的照片,發現33號探測器的兩個散熱器散熱板,顏色又從灰暗,轉變成爲了灰白。

“這是怎麼回事?”常海濤再次陷入了沉思。

將這個發現彙報給專家團後,這個新出現的現象,讓衆人來了興趣。

經過一番仔細覆盤研究,他們很快就發現了問題的關鍵,那就是核電池的存在,可能就是引發這一次散熱器故障的核心因素。

專家團當即決定,讓33號靠近那塊卸下來的核電池。

之前就核電池扔下來後,爲保證安全,工作組操作着33號,遠離了核電池七百多米。

爲了一探究竟,33號再次調頭返回。

當33號靠近到核電池丟棄位置,不足20米時,終於發現了問題。

只見核電池周圍,覆蓋了一次黑灰色的東西,那些東西彷彿蜘蛛絲一般,纏繞着核電池。

“這是什麼東西?”

“某種火星生物?”

衆人吃驚的討論起來,顯然這種情況,顯然就是某種生物,正在依靠核電池的熱量,不斷生長繁殖着。

用33號採樣機械臂,採集了幾份樣品,利用上面攜帶的儀器,對這種未知生物,進行一次仔細化驗。

隨着化驗數據不斷反饋回來,衆人終於弄清楚了這種詭異生物的一些特點,以及它們爲什麼會造成散熱器故障。

第九十八章 甲流第四百六十四章 見聞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三百九十七章 竣工和發展第五百六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五百九十章 月球(一)第五十六章 廣告招標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一百七十一章 忌憚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消彼長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三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怪物第三百六十章 印不動的鈔票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五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一百四十一章 反應各異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五百四十一章 技術驗證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四百二十四章 在人間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四百六十九章 當頭一棒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八十一章 除夕年會第九十七章 電視劇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潛力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七百四十六章 異常第五百九十九章 月球(十)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二百二十七章 反應激烈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鏈第五百五十章 兩次着陸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現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七十一章 魯省藥玻第六百三十章 漸冷的現實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楓葉(三)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CSi納米晶體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三十六章 金烏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一百九十四章 破鏡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特現象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六百六十七章 變化(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七十六章 制定規則第一百零七章 標準與應對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五百八十五章 氣候變化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次會面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