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輸水計劃

不一會,兩百多米外的河道,水位就開始漲起來,並向下遊快速流動過去。

測試沒有問題後,隨即葉長城通知河口站的員工,關閉輸水閘門,現在還不是輸水的時候,必須等沽化站的分水設施、加壓設施建設好,纔可以正式向沽化區供應純淨水。

在規劃圖一旁,葉長城向衆人說道:

“月底東營北線,就會延伸到商河縣、臨邑縣一帶,一切順利的話,剩下的兩百六十公里,我們可以三個月左右,將管道鋪設到臨清市的運河邊。”

冀省的李興國估計了一下:“現在是五月初,三個月就是八月初,看來我們要早做準備。”

“確實,我建議南運河沿線,準備好開閘放水的準備,另外利用好以前的灌溉溝渠。”趙曉軍也是同樣的意見。

正在接收和整頓冀省地方水務的藍色時代,必須儘快做好相關的規劃,免得倒時候水到了,沿河城市和農田卻沒有準備好。

當然這件事,需要當地的積極配合。

事實上,對於藍色時代的計劃,冀省和豫省都非常支持,比一直在規劃的南水北調計劃還上心。

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爲藍色時代的輸水管道,建設好了之後,是可以通過提高水壓,加大輸水量。

目前管道水流速在8.3~8.6米/秒左右,管徑3米的輸水管道,在這個水流速度下,每小時的流量9.3~9.6萬立方,一年大約可以輸水8.1億立方。

輸水的水流速度每提升0.1米/秒,每年的輸水量就提升大約1千萬立方。

硅納米的極限,可以承受大約40~50米/秒的水流速度,從經濟上考慮,20~25米/秒的性價比最佳。

也就是說,在性價比最佳的區間內,單線輸水管道,每年的輸水量是24~26億立方。

如果不考慮性價比,將水流速度提升到40米/秒,那每年可以輸水40億立方左右。

要知道這是單線,日後還有二線、三線之類。

南水北調的東線、中線,在規劃設計中,每年才輸水44億立方左右。

事實上,北控水務目前已經承包了北平、津市的自來水供應,計劃在津市的沿海建設海水淡化工廠,以徹底解決兩地的用水問題。

因此南水北調東線的戰略地位直線下降,目前正在考慮中線、西線,還有一些戰略意義。

在考察了東營北線後,各方又磋商了輸水管道的下一步計劃,除了正在建設的東營北線,以及東營北線的延伸線,即臨清——南運河、臨清——邯鄲、邢臺,這一條之外。

還計劃建設滄州線,延伸到衡水北部、石門、保定、廊坊、張家口。

秦皇島線,延伸向唐山、承德。

而日照線,則通過微山湖,進入內陸的豫省。

這些輸水管道,各省都會給補貼,價格是每公里兩百萬,另外徵地也由各省負責。

甚至爲了加快鋪設速度,冀省和豫省還承諾建設管道基座。

趙曉軍倒是沒有拒絕,反正管道基座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只要指標符合藍色時代的要求,就讓各地自己去籌備。

這個輸水計劃,根據初步的規劃設計,一共是四條線,建設速度是每個月向內陸延伸100~150公里。

預計在2012年之前,全部完成幹線鋪設。

並形成秦皇島線(雙管)年輸水40~45億立方、滄州線(五管)年輸水100~120億立方、東營線(五管)年輸水量100~120億立方、日照線(八管)年輸水160~200億立方。

全部輸水量爲每年400~500億立方。

這麼多純淨水的輸入,除了生活、商業、農業、工業用水,官方還從中劃出了一部分,大約是每年40~50億立方左右,作爲生態補水使用,重新注入地下深處,防止華北大漏斗繼續下沉。

生態補給水的價格是每立方0.35元。

實際上藍色時代並沒有賺太多錢,隨着輸水距離的延伸,平均每十公里,就要提升0.01元的運輸成本,一百公里就是一毛錢。

比如滄州到石門,輸水管道長度就達到了360公里左右,單單是輸水成本就達到了0.36元。

再加上淨水成本、設備折舊、人員費用等,這些加起來的成本在0.16~0.18元每立方左右。

因此生態補給水,在距離沿海50公里之內,平均每立方賺0.12~0.14元;距離50~100公里,平均每立方賺0.07~0.09元;超過200公里,基本就是在虧損狀態。

對於這一部分的虧損的錢,只能由財政補貼了,反正地下水恢復到以前的狀態,生態補給水就不需要了。

爲減少一部分成本,藍色時代計劃在分水站的出水口,佈置水力發電機,給中繼加壓系統供電。

之所以有這個設計,那是因爲高速流動的水,在分水出水口這裡,是需要進行減壓的,因爲用戶的出水口流速,通常都在0.6~1.2米每秒,如果流速太快,可能傷害到身體,參考一下高壓水槍、高壓水刀就知道了。

與其讓這些水的動能白白浪費,不如用於水力發電,供應給分水站的再次加壓系統使用。

簽訂了相關合同後,這個合作的公佈,也讓瞬間引起了國內的熱議,甚至連國外都注意到這個合同。

畢竟每年淡化海水400~500億立方,並供應給內陸地區,對於那些擁有沿海,又本身缺乏淡水資源的國家而言,吸引力確實非常巨大。

特別是西亞地區的狗大戶們,他們就擁有非常多的海水淡化工廠,只是工藝比不上燧人公司。

不過他們的石油非常便宜,可以用石油、天然氣發電,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勉強保證了本身的用水需要,只是種植糧食之類,那就不用想了。

至於那些發達國家,他們雖然關注這個技術,卻沒有迫切需要。

各方都派出了不少考察團,來華國考察藍色時代的海水淡化工廠,只是他們的目的,卻不盡相同。

狗大戶們是想購買海水淡化設備,而發達國家中,有需要的澳洲、地中海各國,則是想獲得技術,甚至入股、收購藍色時代。

作爲世界老大的米國,CIA的亞太司,同樣沒有閒着,對於燧人公司這個異軍突起的科技公司,他們越發的重視起來。

只是華國方面的保護力度非常大,加上燧人公司內部,安全部也是高度警惕。

對於公司的科學家、技術員、高管,都採取了嚴密的保護,連他們的家人,都在保護範圍之內。

甚至規定科研人員,嚴禁出國和單獨外出,應該儘可能減少乘坐飛機,迫不得已坐飛機,也不能集中在一兩架飛機上。

就像黃修遠北上魯省,都是坐高鐵的。

第五百六十七章 記憶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銷燬第六百六十四章 應對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與邀請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七百二十九章 波瀾(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未來化學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三百三十三章 無聲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七百零一章 進化(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船第九十六章 通鋼第二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六十五章 困境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七百八十一章 開拓木星第五百零六章 威懾失衡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芯片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三百三十八章 磨刀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二百九十八章 計劃第五百四十六章 奔月(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四百四十八章 異化第二百二十章 人性的弱點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一百四十五章 德州芯片第六百二十六章 離岸平衡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四百三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宮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體驗第六百三十二章 忽悠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六百零二章 噩耗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三百三十八章 磨刀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三百五十五章 慘烈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三百九十五章 上市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七百七十四章 冰球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傾銷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擬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六百零七章 革新第七百零九章 雪球(六)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三百四十五章 年度財報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三百七十六章 批准測試第四百二十章 購島和遊客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一百一十三章 碳中和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告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四百九十章 273.16K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二百一十一章 單級入軌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六百八十五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三章 首發第一百五十章 合同到期第二百九十五章 壯士斷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