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軍國大事

第892章 軍國大事

“皇上,不管怎麼說,臣以爲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好!”

“那匈奴有二十萬騎,若是倒向西蠻……後果只怕不堪設想!”

說這些話,關和泰極爲小心,但趙延洵也聽進去了。

匈奴二十萬騎,再加西蠻西蠻搗亂的騎兵,這股破壞力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如今大晉朝廷,可用騎兵不過四萬,派到西北的只有三萬。

雖說大晉步兵極強,可人家騎兵來去自如,步兵要始終處於被動地步。

“到時候,只怕天山、北地甚至隴右,我大晉都得失守衛!”

說到最後,關和泰聲音變得越來越小,顯然這些話他也感覺到“不合時宜”。

“關大人,你未免也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陳安明冷聲道。

兩人私下關係雖好,但朝堂議事卻不會顧及私情。

“不是我長他人志氣,軍國大事豈能意氣用事?”關和泰反駁道。

但看見趙延洵陰鬱的臉色,二人連忙閉嘴不言,這點兒眼力見他們還是有的。

內閣那兩位,總體上是從財政角度考慮,覺得不應繼續對匈奴輸血,更準確說他們是從一開始就反對。

加之有陳安明的反對,結果似乎已經可以確定,但關和泰的話又讓趙延洵遲疑了。

如果說匈奴人跳反,那可是幾十萬的騎兵,真要打起來那麻煩可就大了。

國內各地的軍隊,如今是絕不能調動的,西北那十來萬軍隊守得住嗎?

對西蠻和匈奴人來說,南下入侵是爲了生存,他們可絕不會有半點兒保留,爲了活命肯定會拼死一戰。

“此事暫且緩緩,待匈奴情勢明朗,再做定奪吧!”趙延洵沉聲道。

“皇上聖明!”

換句話說,這件事就暫時擱置,而所謂局勢明朗,卻也不知要等到何時去。

接下來,君臣之間又談了些其他事,趙延洵才讓兩位樞密使離開。

可沒過一會兒,外面就有小太監稟告說,和妃前來覲見。

相比於後宮其他女子,緹雅自有一番風情,這讓趙延洵很是喜歡,所以最初幾天長去就寢。

匈奴出事這幾天,趙延洵就沒去找過她,相反還刻意避開了她。

誰知道,如今人家主動找過來了!

想起兩人好的那幾夜,自己說出的那些甜言蜜語,趙延洵一時竟有些汗顏。

“告訴她,就說朕要議事,有事可向皇后稟告!”

緹雅被禁足一事,趙延洵自然清楚,如此處罰自然也有他推波助瀾。

內侍領命之後,趙延洵本以爲可以親近下來,誰知沒一會兒對方又進來了。

開啓系統感知能力,趙延洵發現緹雅還在宮門外等待,雨是他問道:“又怎麼了?”

“回稟換上,和妃娘娘說,若皇上……皇上厭棄了她,她便不會苟活於世!”

“娘娘她,拿髮簪頂着脖子,已經出血了……”

聽到這話,趙延洵不由扶額。

緹雅是個剛烈的女子,她如果說自己不會苟活於世,那是真的會自殺。

無論出去私情,還是考慮到和匈奴的關係,緹雅眼下都不可以死。

“帶她進殿來!”

“是!”

沒一會兒,披頭散髮的緹雅走進了大殿,此刻她的目光中帶有決絕。

“皇上,臣妾有話要問你!”

這不是臣子對君主的問話禮儀,反倒像是夫妻之間起了衝突。

整個後宮,哪怕是最不知禮的黃蓉蓉,也從未用“質問”的語氣跟趙延洵說話。

沒有理會緹雅,趙延洵目光掃向一旁侍奉的吳宏,說道:“你們都出去!”

沒一會兒,殿內只剩男女二人。

“你何苦要傷害自己?”趙延洵開口道。

“皇上厭棄臣妾,臣妾活着還有什麼意思?”緹雅答道。

“朕何時說過厭棄你?莫非是誰跟你胡說了些什麼?”

如果是那個嬪妃,通過卑劣手段離間關係,那確實該受到嚴懲。

“朝廷和匈奴交惡,皇上又何必瞞着臣妾?”緹雅走近了一步。

“誰跟你說的!”趙延洵眼中露出寒芒。

僅這一個眼神,緹雅便被嚇得心顫,這一刻她才知什麼叫做皇帝。

“是臣妾逼問的宮女!”緹雅趕忙解釋,她不願宮女因此喪生。

“你已進宮,便不再是匈奴公主,而爲我大晉后妃,這些不該你過問!”趙延洵語氣嚴肅。

“安心過你的日子,聽從皇后的教導,其他的不要多問!”

本來緹雅氣勢洶洶,可被趙延洵一番訓斥,她反倒心虛起來。

男人家的事情,她確實不該插手,眼下來問着實出格了些。

但她也確定了一件事,朝廷和匈奴的關係,確實出了些問題。

只不過,眼下她更關心另一件事。

“皇上若是厭棄臣妾,可以送臣妾出宮!”緹雅鼓足勇氣說道。

這個時候關心兒女情長,倒不是說緹雅沒心沒肺,只不過她根本想不到,自己離開後匈奴會有大變局。

“朕何嘗說厭棄於你?趕緊回宮抄書去!”趙延洵板起臉道。

只見緹雅轉身離開,沒走出幾步卻折返回來問道:“皇上,臣妾父親兄長,可還安好?”

這個問題,還真問到了關鍵。

本來是可以隨後回個“都好”,但遲疑幾息後趙延洵說道:“你父親生病了,你大哥在照顧他!”

直接說出真相,趙延洵怕緹雅難以接受,所以給出了委婉些的說法。

一時間,緹雅愣住。

她的神采消失不見,整個人有些木然走出了大殿。

趙延洵嘆了口氣,這個世界不是童話,有些事情必須要自己面對。

緹雅此一行,讓他重新思索如何處理跟匈奴的關係。

過了大概十幾分鍾,趙延洵終於提筆蘸墨,在紙上書寫起來。

他的決定是,不管匈奴如今有何迴應,得等他們局面穩定下來,再重新商談合作的事情。

至於如何算其局面穩定,趙延洵認爲需要得到錦衣衛的確認。

很快,一張聖旨已經寫好,趙延洵將吳宏喚了過來,讓他把內容傳給羅倫。

這件事情,自然得西北總督羅倫總領。

忙完了這些事,趙延洵又伏首於奏疏之中,每天翻閱幾百分奏疏,這是雷打不動的事情。

若非有內閣給出意見,他的工作量會更大,一刻不得安歇都是極正常的。

雖然是全國各地的事,但無論趙延洵看多久,他總是會想到西北的亂局。

沒辦法,眼下他最大的壓力,就是來自於西北。

半個時辰後,趙延洵撂下手中奏本,起身走到正殿,說道:“去把內閣,樞密院,六部主官請來!”

這樣的陣容,顯然是要議軍國大事,吳宏絲毫不敢怠慢,立刻就安排了人去通傳。

(本章完)

第493章 名額之爭第673章 奉天靖難第740章 給你一條生路第592章 口袋已成第251章 不同的夜第618章 膽寒第860章 聲浪第129章 王府兵馬司第774章 南方事第868章 城池內第360章 遲了第378章 顧蒙府城第602章 表彰大會2第515章 禁軍來人第278章 交易第589章 談判第887章 東撤第317章 飯是要分鍋吃第186章 山水道觀第819章 舉子們第108章 清理第269章 刑罰第424章 萬念俱灰第382章 村子內2第178章 圍殺第886章 趙延洵第836章 會試第279章 禁足第162章 父子議第176章 村內無餘糧第624章 分隊訓練1第403章 老鼠肉第582章 演變已開始第926章 功爵第376章 分糧第772章 無法接受的條件第674章 西南第108章 清理第380章 挽救第286章 蘇楚雲到元陽第573章 解憂第728章 落寞而去第715章 問罪王前第306章 兄弟不見第355章 陶陽伯府第941章 忠死節1第487章 基層組織2第30章 禍患之源第811章 衛所軍第768章 這還是王嗎?第524章 柳山驛3第483章 指揮使第484章 朝會第389章 躬耕第750章 鹹福門外第192章 倖存者第613章 教導隊第81章 軟禁他第821章 求情第331章 路走寬了第62章 甩開膀子幹第669章 真龍天子第496章 道賀第624章 分隊訓練1第762章 皇帝願禪位第604章 類聚第55章 散出侍衛第723章 前線亂第116章 孤之過矣第110章 解封前夕第203章 示衆第433章 不等了第260章 檢討大會第487章 基層組織2第906章 悲喜不同第894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684章 月黑第635章 摧枯拉朽2第823章 玉芙宮言第240章 西向第556章 好像是人第624章 分隊訓練1第771章 不大吉利第485章 北行者第285章 軍威第445章 南邊情況第214章 不一樣的喪屍第261章 灞河打漁人第350章 遼平府第455章 乾安宮內第225章 踏平第366章 胡小林第315章 冬狩2第264章 開天眼第388章 忠心不可鑑第867章 抓捕第205章 樞密院第353章 三箭第525章 佔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