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誰能做主

第895章 誰能做主

時間很快進入八月,大晉各地已陸續開始秋收。

而當大晉上下沉浸在喜悅中時,關外的匈奴軍隊已開始西進,他們已經收到了單于的命令。

糧食斷供這件事的影響,對南線各部無疑是最大的,所以他們動作起來很麻溜。

北海王在大軍西進一百多裡後,他才命返回的丁零王於黎希,帶着使團重返天御關。

“兄弟,這次你去天御關,可一定要多動腦子,要讓南朝繼續送糧食!”

聽到這話,於黎希只覺責任重大,於是極爲鄭重點頭應是。

在西域時,丁零王與西蠻交戰過,對西蠻瞭解越多他越清楚,匈奴不是西蠻的對手。

原本他以爲,匈奴也會被西蠻所滅,變成其中某個大族的奴隸,族人會死在某個不知名的衝鋒路上。

所以近幾年來,於黎希是悲觀而絕望的。

可兩個月的關內一行,當他見識了南朝的萬里江山,見到那一座又一座堅城,以及那無邊無際的麥地……於黎希又看到了希望。

抵禦西蠻的希望!

所以,對於和晉廷修好一事,於黎希比誰都要上心。

聽完北海王最後一番叮囑,於黎希帶着隊伍離開了。

他這一行,是帶着族人期望而去,所以於黎希的心情格外沉重。

可以說,現如今整個草原,無論男女老少都很憂愁,只有關內的人才高興得起來。

…………

麥地旁,羅倫拿着鐮刀,帶着一幫總督署官員,正在地裡收着麥子。

在趙延洵執政後,因爲皇帝喜歡下地,而且還喜歡帶着官員下地,所以這在朝廷內外引起了潮流。

所謂上行下效,爲了表達自己對皇帝的忠心,以及顯示自己對農耕的重視,許多地方官兒都有下地勞作。

但羅倫和這些人不同,以趙延洵對他的信任,他也沒必要專門去作秀。

如今帶着總督署的官員下地,他只是想做個表率,表示對農耕本身的重視。

只不過,羅倫也是上了歲數的人,所以幹了兩個半個時辰,他那老腰就受不了了。

和幾名年老官員坐在地邊,羅倫喝下了一口水,頓有神清氣爽之感覺。

“今年豐收,社稷之服啊!”

周圍幾名官員紛紛點頭,然後就開啓了吹捧模式。

第一個要誇的,自然是遠在京城的皇帝,然後纔是羅倫治理有方。

這個時候,羅倫不會煞風景,於是也就靜心聽着。

大概過了幾分鐘,有官員走過來稟告,說讓找的人已經到了。

於是羅倫起了身,就這麼一副老農裝束,便往那官員來的方向走去。

在不遠處的空地上,此刻已聚集了幾百號人,這些人竟個個身着華服。

西北窮困,遭遇喪屍之亂後,這地方條件更差,在田間出現這麼多的“貴人”,可着實非常難得一見。

反倒是羅倫這老農,出現在此格格不入。

“總督大人到了,你們還不見禮?”引路的官員大聲呵斥。

聽到這話,衆人才真的確認,眼前之人乃是皇帝肱骨,統領西北兩郡文武的總督羅倫。

“拜見羅大人!”

一衆華服老少,此刻盡皆向一老農行禮。

羅倫微微一笑,示意衆人免禮後,便問道:“諸位遠道而來,如今在西北可住得習慣?”

這話一出,衆人都覺得難受,只因他們本是權貴,如今卻被流放到了西北。

雖然田產屋產糧食財物被抄,但他們的衣服官府並未沒收。

總督召見,他們自然格外重視,所以個個盛裝出席,以至於出現了眼前這顛倒的一幕。

面對羅倫問話,在場衆人無人回答,主要是他們也沒心情回答。

說自己過得好?那是自欺欺人,說出來也憋屈。

說過得不好,那更是自找麻煩所以乾脆不說話了。

羅倫斂去笑容,語氣平淡道:“既來之則安之,諸位都是聰明人,這些道理也不必本官多說!”

“你們雖有罪,但來了西北也就贖罪了!”

“要儘快沉下心來,儘快適應此間生活,你們都是聰明,帶領族人重新立一番家業,也不算太難之事!

這一年多時間來,被流放西北的有近十萬人。

這些人有知識有能力,安撫他們儘快融入西北,無疑有着極大好處。

所以藉着秋收,當南方最後一批流放者趕到時,羅倫便召見了這些人。

“三年之內,向官府繳納稅更多的家族,本官會上奏皇上予以特赦,准許其返回故里!”

“歸還田宅土地房屋!”

如果說,他先前的話讓在場衆人生出了希望,那他剛纔這番話就讓他們燃起了鬥志。

返回故里,重獲一切,只是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

如果旁人說這些話,他們絕對嗤之以鼻,但這畢竟是羅倫說的,那就真的有實現的可能。

眼見衆人心態變了,羅倫露出了微笑,他要的就是這樣的結果。

接下來,他又對這些人勉力了一番,告訴他們只要腳踏實地,土地和糧食不會辜負他們。

半個時辰後,這些人帶着希望離開了,可以預見他們背後的十萬人,接下來幾年會拼命幹活兒。

“大人,您真要上奏皇上,特赦他們裡邊的人?皇上會同意?”

“有什麼不可以?”羅倫笑着說道。

這麼划算的一筆買賣,皇帝又怎麼會不同意?畢竟爲了利益和匈奴人合作都可以。

剛想到匈奴人,只見遠處有飛馬疾馳而來,最終在羅倫不遠處停下。

“大人,天御關緊急軍情!”

從信使手中接過信件,羅倫粗略一看,臉上就露出了笑容。

匈奴議和使者又來了,而且還是受新任單于所命,爲表誠意還把軍隊往西開進。

“大人,如此看來,兩國重歸於好,也該提上日程了!”一旁官員極爲慎重道。

“重歸於好?現在還不急!”

“就算他匈奴大軍西行,可畢竟還未屏障天山郡,對我朝有何益處?”

“更何況,他說往西開進就是真的?胡人狡詐豈能輕信!”

在場官員點了點頭,這件事他們插不了手,全權由羅倫一人決斷。

收起信函,在原地轉了兩圈,羅倫對信使說道:“去告訴匈奴人,讓他們軍隊先開到天山郡,再來找我們談!”

“是!”

這一要求做不到,那也就沒談判的必要,反正羅倫是不太慌的,畢竟朝廷大軍已進駐天山郡。

在這一點上,羅倫和趙延洵並不心意相通。

一個只需顧西北兩郡之事,一個人卻得考慮九州萬方。

信使離去,羅倫帶着官員們重新往地裡走去,此刻他心中還有一個疑問。

禺山單于位置坐穩沒有,他到底能不能代表匈奴?

這個問題很重要!

(本章完)

第233章 罪在朕躬第570章 是心動第711章 我們信第282章 當我們是傻子第515章 禁軍來人第496章 道賀第321章 除夕夜1第584章 戰前動員第545章 問對第481章 王爺聖明啊第273章 當立者誰?第343章 更大謀劃第912章 準備就緒第85章 王府閒言第675章 御前會議第239章 攀關係第796章 會見第841章 時不我待第92章 戒嚴難第355章 陶陽伯府第892章 軍國大事第798章 葬禮1第557章 村民第33章 和泰月下留承平第101章 各有看法第657章 十五衛使第872章 議事第713章 見大將軍第360章 遲了第116章 孤之過矣第3章 應對末世的準備第99章 諸府之人第624章 分隊訓練1第288章 蓉妃病了第28章 起霧了第622章 自作用箭第38章 臥龍寺第78章 宅院第132章 神通第703章 血色黎明第104章 應對第180章 陣法第443章 平亂第503章 離別第245章 糧倉內第753章 平叛事第197章 入夜第373章 王爺到第693章 元陽事第101章 各有看法第15章 屍體風波第751章 相見第170章 五百斤第768章 這還是王嗎?第898章 內外第54章 夜話桃花島第746章 不可避免的誅殺第800章 勸進第461章 慰問第815章 怕,也不怕!第471章 有孕第322章 除夕夜2第619章 譁變第224章 楊賀的心思第752章 系統的連續提示聲第126章 參見王爺第143章 殺頭日第731章 死守第607章 逃跑者第501章 承天大典2第24章 驚變第113章 躲起第289章 朱逆第100章 何至於此第583章 夜動第780章 爆炸第761章 做選擇的時侯第168章 試車第141章 論罪第606章 紙箋第413章 頭破血流第602章 表彰大會2第573章 解憂第879章 勾決第464章 視察第466章 團圓第366章 胡小林第790章 第789掌 一巴掌第308章 皇太孫第831章 滑不溜秋第107章 離心第140章 揭發第596章 大王詔命第717章 毀苗第415章 交鋒第619章 譁變第687章 接連壞消息第408章 白山縣內第329章 陳家第104章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