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永順府的雍字旗

第755章 永順府的雍字旗

“大將軍,您是忠臣,弟兄們敬佩您!”

“可跟着您老做忠臣,弟兄們就活不成了,所以……大家夥兒也是沒法子了!”

大堂之內,盧立清看着地上被斬殺的親兵,目光掃向了涌進大堂內的衆人。

沒錯,在困守永順府二十天後,他被部下兵諫了。

可即便如此,面對滿堂刀光劍影,盧立清仍舊沒有放棄。

“諸位,爾等是大晉之臣,爲何要從賊造逆?

“雍軍雖強,可獨木難支,朝廷雖敗,卻有南方半壁江山,兵多糧足,定能撲殺雍王逆賊!”

仍由盧立清說得再多,大堂上的幾位神色毫無變化。

其中一人立刻回懟道:“大將軍,難道你不知道,京城已破,朝廷已滅,皇上已亡?”

這些傳言盧立清當然知道,爲了不影響到城內守軍士氣,盧立清嚴格管控了這些消息。

只有查到有人傳播,就會受到嚴懲。

“這是謠言!”盧立清沉聲道。

誰知堂上千戶冷聲道:“大人,不管您說什麼,眼下弟兄們都降了,您如果不想弟兄們動粗,就跟我們出城去吧!”

在這個時候,辯論其實是說廢話,這位千戶已不想耽擱時間。

“給我一把刀,讓我自行了結!”

聽到這話,現場衆人無不動容,對盧立清的赤膽忠心更是敬佩。

“大將軍,朝廷的欽差說了,雍王殿下並未傷害您的家人,只要您願意歸降……殿下不會爲難你的!”

他手下的這些人雖然反了,但還是希望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至少不願意盧立清去死。

聽到這番話,盧立清笑了。

“你們說的對,如今大局已定,卻是本官逆天而行,阻撓大勢了!”

“盧某世受國恩,領兵剿賊卻屢戰屢敗,有何顏面活於世上!”

這時底下卻有人說道:“大將軍,好死不如耐活着,相比於其他人……您已經夠對得起朝廷了!”

“是啊大將軍!”

“大將軍,您不爲自己想想,也該爲家裡人想想吧!”

“您若自行了斷,豈不衝了殿下的顏面,到時候……只怕害得族人性命!”

眼下的場景很奇怪,兵諫的衆人勸盧立清活着,二者說是對立貌似又不成立。

這些人之所以如此勸解,除了對盧立清有敬佩,更是擔心盧立清死會導致變故。

被衆人反覆勸解,本已心存死志的盧立清,一時間有些動搖了。

半個小時後,稀裡糊塗之間,盧立清被部下裹挾着,打開了永順府的南門。

所有千戶級別的軍官,解除武裝後簇擁着盧立清,走出了永順府的正大門。

此刻在城門外,雍軍騎兵默默駐守着。

只用了一支騎兵,城內的三萬軍隊便無法動彈,只能困守着走向末路。

被留下的騎兵,便是許洪統帥的第四衛。

在許洪身旁,還有一名兵部官員,此人是代表朝廷傳旨來的。

可惜他來四天不得其門,今日纔在許洪的幫助下,使得城內放棄抵抗出城。

一衆軍官走過吊橋,來到了許洪等人馬匹前。

目光冷淡看着衆人,許洪發出了聲冷哼。

就是被這些人拖住,使得許洪沒能參與到最後決戰,功勞簿上少了這重重一筆。

只這一點,就讓許洪對這些人沒好臉色。

還好,一旁兵部官員是“欽差”,是趙延洵意志的代表,才讓許洪把火氣壓住了。

“諸位,殿下詔命,爾等跪聽!”

既然已經選擇歸降,衆人對跪着聽詔自然不會牴觸。

待衆人跪地之後,這位“欽差”就大聲唸了起來。

這份詔書內容和北江府的差不多,只要這些人選擇歸降,就要接受改編。

唸完詔書,兵部官員沉聲道:“諸位,你們可陸續率軍出城了!”

“且慢!”

這兩個字是許洪所說,讓歸降衆人心頭一緊,以爲許洪是要報復“尋仇”。

許洪當然沒這膽量,如趙延洵詔書中所說,這些人歸降後便是自己人,他又豈敢對自己人動手。

一旁的兵部官員隨即問道:“不知許指揮使有何見教?”

“既然已經歸降,這城樓上僞帝的旗幟該先取下來,把王爺的龍旗掛上去!”

說完這話,也不等其他人同意,許洪便往身後招了招手。

只見十幾名士兵,扛着一杆大旗走上前來,越過衆人後徑直走向了城門處。

進入城門,在城內守軍注視下,這些士兵來到了城樓上,將代表朝廷的龍旗扔下了城樓,然後將趙延洵的旗幟立了起來。

看着遠處的雍王大旗,許洪微笑說道:“這纔對了!”

這一幕,看得現場衆人心頭難受,雖覺憋屈但也只能忍着。

“現在,讓你們部下撤出城,接受改編!”

加上永順府這些人,趙延洵接受的衛所軍,已經超過了十萬人。

要將這些人利用起來,就必須打亂原有編制,把不同衛所的人湊在一起。

非但士兵如此,上下軍官們一樣也要打亂,讓他們相互之間無法串聯。

這樣會導致戰鬥力下降,但趙延洵本沒打算讓這些軍隊擔任主力,只是需要他們去佔地方而已。

何況,只要用新的練兵方法嚴加訓練,趙延洵相信這些軍隊會脫胎換骨。

當永順府外開啓改編時,城北三裡處的一處水溝裡,有人正在窺伺城池方向的情況。

看到城樓上的雍王旗幟,此人便知大勢已去,於是立即打馬離開了藏身處。

經過一天時間潛心,此人來到永順府北部的一處山坳,這裡因沒有好的田地,所以官府暫未開闢這裡。

“你是說,盧立清也降了?”

茅草屋裡,身形狼狽的趙維隆,不可置信的看向袁徵。

這是今天,趙維隆得知的第二個壞消息,第一個壞消息是北江府投降。

這兩處地方,是趙維隆最後希望,如今這最後希望也都破滅了。

袁徵當即說道:“皇上,咱們還可以去南邊兒,南邊兒還有朝廷的軍隊!”

這位袁徵,便是龍直右衛指揮同知,龍直右衛被打殘後,袁徵便帶着殘部返回京畿休整。

在趙維隆出逃京城時,正好被袁徵的勤王軍給遇上,於是保護趙維隆到現在。

原本袁徵部下有一千多人,一路逃亡走散逃跑了許多,如今只剩下百十號人保護趙維隆。

事實上,人少也不全是壞處。

趙延洵雖宣佈趙維隆已死,但從未停止對趙維隆的搜捕,他們人少些反而不容易被抓到。

“沒用的,大勢已去了!”趙維隆閉上眼睛,淚水從眼角滑落。

此刻的他惶惶如喪家之犬,身家性命都朝夕不保,能否逃去南方都得打個問號。

更何況,指望南方那些人對他效忠,還不如指望趙延洵認罪悔過。

更關鍵的是,即便南方那些人願意捨命效忠,只要雍軍一來依然是敗亡的結果。

換句話說,哪怕是最樂觀的情況,趙維隆也看不到半分翻盤的希望。

“只要皇上活着,就有東山再起的可能,臣……定會護皇上週全!”袁徵斬釘截鐵道,他也是十足的忠臣。

雖然袁徵說得帶勁,可趙維隆已不想說話。

連日逃命的高度緊張,外加今日壞消息的連續打擊,已讓他陷入無盡絕望中。

眼見皇帝如此,袁徵也不知該如何勸解,嘆了口氣只能退出了草屋。

一旁,皇后甄湘瀲拉住丈夫的手,她的眼神中有無助和惶恐,亦有對趙維隆的心疼。

“瀲兒,朕……害怕!”

“朕真的怕了,從坐上皇位那天起,朕就一直在怕……”

這是頭一次,趙維隆坦明瞭心聲,展露了自己內心的懦弱。

此刻的他,已完全放棄所謂皇帝尊嚴。

一身布衣的甄湘瀲,雙手握住丈夫的手,淚眼婆娑道:“皇上,無論有多難,臣妾陪着你!”

此刻他二人,不是什麼皇帝皇后,而是相互扶持的普通夫妻罷了。

(本章完)

第15章 屍體風波第334章 被困第367章 親臨第283章 流血衝突第751章 相見第62章 甩開膀子幹第62章 甩開膀子幹第137章 談判第527章 磕破了頭第299章 諸事第203章 示衆第34章 議侍衛事第838章 交卷第52章 雍王府第588章 打促談第44章 一雙眼睛第931章 選妃事4第404章 奸細第870章 公審1第482章 考較前第160章 驕兵第884章 錯位第443章 平亂第320章 馬金入王府第796章 會見第66章 衝撞第241章 本王此議如何?第813章 針鋒相對第488章 秋收開始第197章 入夜第576章 摔了一跤第570章 是心動第93章 變異第364章 審理所出手第810章 借宿第253章 襲擊第681章 立刻營救第725章 兩家第913章 北上第724章 主將誰當第482章 考較前第799章 葬禮2第245章 糧倉內第396章 大事開小會2第601章 表彰大會1第81章 軟禁他第303章 雙喜第469章 激戰第649章 雍王是神棍?第397章 來報信者第424章 萬念俱灰第819章 舉子們第844章 吸收第396章 大事開小會2第137章 談判第477章 移棺第470章 事務第76章 生機第286章 蘇楚雲到元陽第698章 勸降書第544章 覲見第289章 朱逆第97章 內部問題第96章 黃天衍第435章 殺機起第738章 九叔我來了第848章 威脅第795章 龍椅和刀第484章 朝會第908章 矛盾第868章 城池內第328章 教誨第273章 當立者誰?第133章 一級兵第256章 慶功會第500章 承天大典1第669章 真龍天子第815章 怕,也不怕!第757章 寧王府第557章 村民第817章 嚴查第129章 王府兵馬司第869章 常朝第408章 白山縣內第423章 撤第864章 盡忠的時候到了第372章 獸行第198章 夜難安第595章 殿議第97章 內部問題第716章 十八衛第156章 清理第848章 威脅第97章 內部問題第787章 忠犬第774章 南方事第650章 高級軍官覲見第505章 探照燈第210章 校場之上第549章 陶陽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