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兩樣心情

第696章 兩樣心情

朝會散了,大臣們各自離開,唯有黃志成被留了下。

此刻,趙維隆跪在幹安殿偏廳內,向牆上供奉的太安帝畫像進了香。

黃志成跪在偏廳外,看着前方年少的皇帝,他的心裡五味雜陳。

作爲東宮出來的大臣,黃志成是看着趙維隆長大的,也是他一手將其推上皇位。

二者之間關係親密,說句僭越的話,他倆雖爲師徒卻更像是父子。

如今朝事艱難,內外交困,黨爭不斷,軍頭嬌縱……

這些亂七八糟,且重若萬鈞之擔,已把趙維隆壓得喘不過氣,看在黃志成眼裡極爲心疼。

眼見趙維隆“愣”在原地,“皇上……您得振作!”

“如今情勢雖危,但大局還在掌握,皇上不必過於憂愁!”

黃志成猜的對,趙維隆此刻確實很憂愁。

但作爲帝王,趙維隆不會明着露出軟弱。

所以此刻,他極爲淡定說道:“先生,朕沒那般脆弱!”

“臣妄自揣測聖意,請皇上治罪……”

黃志成剛說完請罪的話,只聽趙維隆說道:“先生……恐怕朝中,不少官員和雍王勾結,你是吏部尚書,這些人你要找出來!”

端妃的黨羽,雖然被革職流放了許多,當之前趙維隆也護住了一批,這些人也都成了他的擁壘。

可眼下,這些人是否真的忠心,在他心裡已經打上了問號。

只聽黃志成說道:“臣會多加留意查證!”

…………

延壽宮,爲太皇太后居所。

宮門內,李氏坐在小花園旁,眼睛盯着花朵上的蝴蝶。

看得出來,此刻她的心情有些抑鬱。

端妃被劫走,在李氏看了定是被賊人所害。

一生的對手和仇人死了,這讓李氏一時間有些悵然,感到餘生沒了樂趣。

更關鍵的是,端妃沒死在她手裡,又讓李氏覺得可惜。

正當李氏失落之間,一名太監急促走進了宮門。

“什麼事,慌慌張張的!”

沒等着太監靠近,一旁服侍的老嬤嬤忍不住呵斥,這亦是她的本分和職責。

那太監連忙跪在地上,開口道:“娘娘……剛纔得的消息,雍王造反了!”

聽到這話,李氏回過神來,平靜說道:“誰這麼大膽,還敢造反……真是找死!”

“是雍王!”

“雍王?”李氏唸了一遍,頓時神色大變。

“你再說一遍,是誰?”

這一句話,李氏的語氣中飽含怒火和恨意,整個人氣勢變得凌厲起來。

稟告的太監嚇得趴在地上,戰戰兢兢答道:“回稟太皇太后,是雍王!”

“雍王?趙延洵?”

念出這兩個名詞,李氏一掌拍翻茶几上的果盤,聲音冷厲道:“曹妙音……你這個賤人,你們母子真是陰魂不散,你們當真是該死!”

無論趙延洵還是端妃,在李氏心中都已經死了,可剛剛得知的這個消息,讓她知道這母子二人都活着。

生死大敵,不共戴天的仇人,眼下還活得好好的……這讓李氏如何能接受。

端妃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逃了,這更讓李氏生出極強挫敗感。

在佔據極大優勢的情況下,她本以爲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可誰知還是被端妃翻了盤。

李氏怒火平息,嚇得延壽宮小院內幾十名宮女太監,此刻盡皆跪伏於地。

而李氏此時,心裡越想越是生氣,本想罵些什麼可卻說不出話來,胸腹之間起伏不定,看得一旁的老嬤嬤滿是擔憂。

最終,李氏一口氣沒上來,兩眼一閉直接暈了過去。

“太皇太后……”

延壽宮內,響起一片呼喊聲。

…………

京城南邊兒,某處偏僻小巷內,一位身着粗布衣服的婦人,此刻坐在破敗小院內,手裡不停搓着棉線。

這些搓好的棉線,將會被官府統一搜走,然後用去製作軍衣。

雖然夏季即將來臨,可朝廷已提前半年,就在爲軍隊製作衣裳。

隔壁院內,另一婦人提醒道:“曹大姐,你這可慢了些,幾天後官差們要來收東西,你可別到時候交不出東西!”

所謂的隔壁院子,不過是中間擋着一道籬笆,兩院之間相互能看到。

這位被提醒的“曹大姐”,自然便是做了僞裝的端妃。

喪屍亂世,京畿郡多了不少流民。

爲維護秩序,流民們都被組織起來,男的全都被弄去轉運軍需,女的則做一些低體力有技巧的活兒。

比如搓棉線、織布、製衣,製作鞋帽棉襪被子一類東西。

南城這邊,專門服務“後勤”的婦人,朝廷安置了近十萬人。

這些人來源雜亂,對其管理更爲簡單粗暴,乃是藏人的最好地方。

自從武定坊出事後,各大城門檢查嚴格,城牆上巡查也極爲嚴密,所以端妃暫時只能藏在城內。

在養濟院是幹活兒,出了養濟院還得幹活兒,好在端妃已經習慣了。

說出去恐怕都沒人信,作爲“反賊”的親生母親,端妃竟在給朝廷製作軍需。

聽到隔壁婦人勸解,端妃無奈答道:“我這把老骨頭,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沒了,隨他去吧!”

隔壁婦人一邊麻利幹活,一邊說道:“可別這麼說,好歹你還有侄子,日子總算有盼頭!”

她口中的“侄子”,是不時來看望端妃的曹雲輝,這一點鄰居們都知道。

這個時代沒有照片,只要一個人改頭換面,在當下這種混亂之地,想要被找到難如登天。

京城內的幾十萬人,認識端妃的畢竟是極少數。

端妃平靜說道:“侄子管什麼用?得靠兒子才行!”

聽到這話,隔壁婦人道:“你至少有兒子在身邊,哪像我命苦……兒子媳婦被怪物咬死,只剩我跟小孫子了!”

這本是沉重至極的話,但這婦人說起卻很是平常,顯然已被生活磋磨到麻木。

端妃本以爲,自己的生活就夠悲慘,但和隔壁這婦人想必,她至少兒子孫子都有,顯然已幸福得沒邊兒。

沉默幾息後,端妃安慰道:“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端妃怎麼也想不出,自己竟會對一普通婦人說些話。

聽到這話,隔壁婦人回頭看了一眼坐地上的孫子,臉上露出笑容道:“是啊……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緊接着,這婦人又問道:“曹大姐……你兒子呢?怎沒見他來過?”

端妃一邊搓着棉線,一邊答道:“我兒子離得遠,所以過不來!”

“在哪兒?能有多遠,連自己親孃都不來看?”

“在西邊兒!”

“在打仗?”

端妃微微一笑,說道:“沒錯……在打仗!”

“打仗啊,只要打贏了,他就能來看你了!”隔壁婦人說道。

停下手裡的活兒,端妃擡頭看向西面,喃喃道:“沒錯……打贏了,他就能來看我這親孃了!”

(本章完)

第148章 經驗池第907章 射箭第864章 盡忠的時候到了第252章 盜賊第721章 西北事第578章 覲見第349章 朱晉璋的抉擇第282章 當我們是傻子第534章 鎮西關前2第894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522章 柳山驛1第847章 巡撫衙門第824章 伯府第207章 入城第146章 賜酒第780章 爆炸第317章 飯是要分鍋吃第486章 基層組織1第671章 佈置第125章 陳玉和第750章 鹹福門外第887章 東撤第254章 逃亡路第893章 改變第707章 潰兵們的敬佩第681章 立刻營救第875章 大單于的禮物第105章 不受待見第535章 錢家莊內第448章 兄弟重逢第435章 殺機起第690章 是九哥來了?第502章 承天大典3第204章 再出發第757章 寧王府第518章 看電影第311章 表彰大會第434章 王府內第175章 嶺下第463章 升級第556章 好像是人第825章 月缺第543章 結業典禮第207章 入城第37章 鉗制第70章 鬆泛許多第54章 夜話桃花島第562章 嚴防死守第274章 東宮議第23章 收買人心第454章 京城變故第310章 跪着要飯第833章 庭杖第724章 主將誰當第180章 陣法第908章 矛盾第329章 陳家第773章 援軍第695章 處置第787章 忠犬第934章 喪屍亂3第754章 臣願奉詔第435章 殺機起第323章 除夕夜3第566章 故人相見第856章 八匹第796章 會見第456章 戴孝第784章 雜魚第98章 亂相第313章 騎馬第304章 不必擔心第906章 悲喜不同第873章 無可奈何第546章 授官第775章 蓉城外第811章 衛所軍第743章 盡呼萬歲第28章 起霧了第319章 北歸人第335章 求助第912章 準備就緒第450章 勸降2第139章 朝見第71章 怪物第24章 驚變第354章 到京城第639章 斬首第688章 意欲何爲第855章 西蠻子第619章 譁變第363章 查起第690章 是九哥來了?第253章 襲擊第523章 柳山驛2第645章 十萬兵第387章 受審第501章 承天大典2第823章 玉芙宮言第289章 朱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