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處置

第695章 處置

盧立清的奏疏內容,有幾分真幾分假?

趙維隆向衆臣問出這話,證明他對這位西線主將失去信任。

對此,一衆大臣盡皆沉默。

幾息之後,只聽吏部尚書黃志成說道:“皇上,盧立清所言之真假,還需派人查證……”

也只有這位真正意義上的帝師,纔會在這個時候說這句話,而不用擔心皇帝的怒火。

“查證?”

趙維隆冷笑一聲,隨即說道:“朕問你們,朝廷耗盡江南五郡財賦,供養了多少能戰之兵?”

見衆人不答,趙維隆直接說道:“算上新建的七衛所禁軍,也不過十萬人而已……”

“雍王在西北,哪怕他把西北三郡都佔了,就能供得起十萬大軍?”

還別說,聽了趙維隆最後這句話,現場衆人皆面露思索之色。

誠如趙維隆所言,西北三郡土地貧瘠人口較少,即便都佔了也供不起十萬兵。

不計後果窮兵黷武,西北三郡能拉出三萬戰兵,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這裡的戰兵,說的不是普通衛所軍,而是能打硬仗的軍隊。

而經歷喪屍亂世之後,西北三郡生產力定會大受影響,更不可能撐得起十萬大軍。

想到這裡,在場重臣皆感汗顏,他們竟都忘了這一茬。

說穿了,還是他們太相信盧立清,外加軍情緊急才讓他們沒有多想。

事實上,除了兵部尚書王存璋完整看過軍報,其他人都是粗略掃了一遍。

時間緊,軍情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朕再問你們,是守城容易還是正面交戰容易?”

這個問題,指的是盧立清等人,放棄漢北城的決定。

通常情況來說,肯定是守城要容易許多,尤其是漢北這種郡城,其防禦工事相當完備。

見衆人仍不答話,趙維隆冷聲道:“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敵軍即便有十萬大軍,難道是他們十倍兵力?難道逼得他們必須要棄城?”

此刻,殿內衆人還是沒有答話。

趙維隆的話表面上看有道理,但任何情況都要具體分析,而不是如當下這般紙上談兵。

無論如何,盧立清等人親歷前線,要比朝廷中樞這些人更清楚情況。

“皇上,臣贊同黃志成的看法,這件事一定要嚴查!”

目光掃視左右,王庭鶴接着說道:“朝廷可命都察院兵部輯事監,一同派出專員趕赴前線,瞭解戰事情況!”

讓都察院兵部和輯事監一同派人,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調查公正。

當然了,王庭鶴提出這一辦法,目的是讓趙維隆有臺階下,把這件事就此結。

然而事與願違,趙維隆的怒火,比王庭鶴想的還要大。

沒等其他人表態,只聽趙維隆說道:“查是該查,但盧立清他們欺瞞朝廷,也該受到懲處!”

這時,兵部尚書王存璋說道:“皇上,待事情查清之後,在行懲處也不礙事,更能讓朝野上下信服!”

作爲主戰派的核心人物,王存璋自然明白王庭鶴的意圖,所以纔會站出來勸諫。

緊接着,吏部尚書黃志成亦躬身道:“皇上,兩位大人說得有禮,等查清情況之後,再行懲處也未嘗不可!”

黃志成不是幫誰說話,而是顧全大局才站了出來。

不管怎麼說,西線遇到了外敵,而且極有可能是強敵,這個時候行事一定要穩妥。

“查清楚?喪城失地這是件事,在軍報內寫得清清楚楚,還需要嚴查?”

一想起這事兒,趙維隆就覺得上火,以至於想砍了盧立清的腦袋。

眼見趙維隆死咬住這一點,讓在場衆人不知如何勸諫。

盧立清丟棄漢北城的決定,在他們看來確實沒法洗,堅守城池完全可以拖住賊軍。

“傳旨……”

一聽這兩個字,在場一衆大臣盡皆跪地。

“着都察院、兵部、輯事監,各派專員去往前線,查證前線情況!”

“免去盧立清西線主將之銜,着其立刻返京,其職務暫由武清侯張安署理!”

爲免衆人說起臨戰換將的害處,趙維隆接着說道:“武清侯張安,年富力強,長習兵事,久歷前線……想來挑得起這般重任!”

衆人一想,倒也是這麼回事。

朝廷大軍已退守漢水以東,在實力佔優的情況下,憑藉漢水這道天險,守住防線根本沒多大難處。

換句話說,即便撤換了主將,也不會影響到大局。

這樣看來,換掉盧立清這位西線主將,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此人自太安二十四年領兵,到現在已近三年,已經養出了些驕橫之氣。

爲維護朝廷對軍隊的控制,趁此機會撤掉盧立清,確實是非常合適的機會。

大殿內安靜了幾秒鐘,只聽王庭鶴開口道:“皇上明鑑!”

在場其他幾人,紛紛叩首道;“皇上明鑑!”

不管有什麼派系矛盾,但終究是朝廷內部的事,面對驕橫的邊將,他們都有維護朝廷威儀的立場。

現場,只有黃志成心頭擔憂,

萬一前線真如盧立清所說那般危急,撤換主將就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但下一刻,黃志成便搖了搖頭。

反賊怎麼可能有十多萬大軍……

撤掉了盧立清,趙維隆心中怒火消減了許多。

目光掃向衆人,趙維隆沉聲道:“諸位愛卿平身!”

待衆人起身時,趙維隆接着說道:“雍王造反,跟他有瓜葛的人,都該以反賊論處!”

“前夜城內行兇,想必就是這些人!”

“着大理寺、巡城司、上洛府衙,嚴查這些賊人!”

對於這一點,在場衆人都無異議。

端妃被劫走,剛好在雍王打過來之前,他們都猜到是趙延洵派的人。

能輕鬆在武定坊殺幾十號官兵,同時不聲不響把人給劫走,這份能力讓在場大臣後背發涼。

萬一這些藏在暗處的逆賊,把刀口對準他們這些重臣,那可是要了命的事情。

好在,在武定坊事件後,左右監門衛加強了戒備,夜晚親自參與宵禁巡邏。

“皇上聖明!”衆臣皆道。

就在這時,兵部尚書王存璋開口道:“皇上,雍王蠱惑人心,方使軍民行大逆之事,臣以爲……朝廷當發討賊之詔,指明其謀反之實!”

“皇上有天威,有強兵,有大義,定可使賊軍心生懼意!”

“屆時,皇上可向賊軍施以仁德,只誅首惡而赦從犯,或可使賊軍不戰而潰!”

趙維隆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縷笑意,說道:“此計乃攻心之策,甚妙!”

站起身來,趙維隆走向御案前,說道:“當年雍王與端妃,蛇蠍之心,妄圖謀奪帝位……”

蛇蠍之心……聽到這個詞,衆人心頭有些複雜。

要知道,之前面對太皇太后緊逼,趙維隆可沒少維護端妃。

畢竟,趙維隆能繼位,端妃可是出了大力氣。

翻臉不認人,這纔是合格的地位……看着前方的少年君主,黃志成心中感慨不已。

而此時,趙維隆接着說道:“皇祖察之,痛斥其母子,誰料此人賊心不死,如今竟起謀逆之事!”

“當真十惡不赦,罪該萬死!”

趙維隆最後一句殺氣騰騰,意味着在他平叛成功後,必然要殺掉趙延洵。

什麼叔侄情分,在趙維隆看來都是狗屁。

及時背上殺叔的罵名,他也要出了心頭這口惡氣。

(本章完)

第916章 那就安排去第556章 好像是人第484章 朝會第184章 不想死第842章 輿論第188章 檢閱第752章 系統的連續提示聲第141章 論罪第178章 圍殺第557章 村民第81章 軟禁他第186章 山水道觀第498章 二級喪屍第723章 前線亂第172章 王妃請罪第45章 怪物1第131章 二階系統第73章 首殺第126章 參見王爺第789章 好第919章 奇襲第488章 秋收開始第857章 鼓聲第529章 刺激第79章 進不去第773章 援軍第448章 兄弟重逢第373章 王爺到第388章 忠心不可鑑第913章 北上第380章 挽救第242章 揚帆第415章 交鋒第943章 忠死節3第7章 被選妃第869章 常朝第384章 雞飛狗跳第276章 想法變第79章 進不去第100章 何至於此第874章 敲定第860章 聲浪第588章 打促談第774章 南方事第443章 平亂第718章 金山書院第444章 戰時升級第365章 甲酉隊第126章 參見王爺第17章 告誡皇帝第486章 基層組織1第640章 訓練成果第21章 刺客第763章 輯事監大總管第627章 各方算計第376章 分糧第798章 葬禮1第507章 宴會1第201章 招募第377章 擁戴第485章 北行者第278章 交易第384章 雞飛狗跳第781章 竟如此之強第864章 盡忠的時候到了第117章 官道林子第477章 移棺第541章 師徒夜話第547章 拿祖制說事第780章 爆炸第401章 結訓2第391章 爆炸1第625章 分隊訓練2第146章 賜酒第926章 功爵第634章 摧枯拉朽1第137章 談判第806章 登基大典1第522章 柳山驛1第172章 王妃請罪第675章 御前會議第24章 驚變第568章 問明情況第933章 喪屍亂2第748章 殿下聖明第842章 輿論第446章 大忙碌第266章 喜變喪第1章 我是九皇子第945章 羣情憤2第683章 養濟院的夜色第134章 平衡變化第149章 城北望第120章 屍潮第199章 壓力第174章 虎大嶺第108章 清理第892章 軍國大事第655章 躊躇滿志第650章 高級軍官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