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請尊太皇太后

第509章 請尊太皇太后

太安二十五年十月初一,京城。

秋風蕭瑟,天氣漸冷,皇宮之內,百官如大雁兩行,徐徐往宮門內走去。

今天初一,乃是舉行大朝會的日子,這也是新皇登基以來,舉行的第一次大朝會。

就在半個月前,新皇趙維隆已舉行登基大典,也讓大晉朝野開啓了新篇章。

大朝會,一般不會商討具體事務,更多是爲了讓皇帝和百官見面,以免雙方冷淡生分了。

作爲新皇帝,作爲從皇孫上位的皇帝,趙維隆迫切樹立皇帝權威,所以他對大朝會亦充滿了期待。

此刻,趙延洵正在幹安宮內,心腹宦官正在給他換上袞服。

“朝會還有多久開始?”

“稟皇上,還有半個時辰!”

“那還早得很!”趙維隆淡然笑道。

他的心情還不錯,或者是這段時間他心情都不錯。

五天前的常朝上,有大臣上奏提議遷都,被趙維隆狠狠駁斥了一番,他的斥責得到了大批官員擁戴。

而趙維隆也借勢將提出建議,並支持遷都之意的幾名官員全部罷官,把他們趕回了南方老家。

主少國疑,趙維隆要解決這些麻煩,就得依靠朝廷上的南北之爭。

如今的格局是,南方提供財賦,供應北方抵抗喪屍。

在這種格局中,南方損失大量財賦,卻未得到太大好處,自然對肅清喪屍沒有積極性。

在他們看來,朝廷退到大河以南,不但可以節約大量糧食,還能保證朝廷安全。

但這種看法,是北方官員士紳無法接受的,南北之間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

如今槍桿子在北方官員手中,所以能夠壓制南方這個錢袋子。

藉助南北之爭,來逐步建立權威,對趙維隆來說是一條捷徑,但其中也充滿艱險。

但政治鬥爭本就充滿兇險,當皇帝亦是坐在刀山火海上。

就在這時,大太監陳長河走進殿內,拿出一本冊子遞向了趙維隆,說道:“皇上,這是內閣擬定的,今日大朝會之議程!”

大朝會具有一定表演性質,要的就是君臣相諧的樣子,爲了不出意外會提前安排好議程。

“念……”

陳長河不敢怠慢,便將手裡的摺子打開,小心翼翼將內容念出。

聽完之後,趙維隆對朝會大致有數,自然也感心安了不少。

合上摺子,陳長河勾着腰說道:“皇上,老奴年邁,已經難以擔當侍奉皇上之重任,還請皇上憐憫……放老奴出宮,爲先帝守靈去!”

作爲皇宮內的大太監,陳長河擔任的是內相之責,這個位置實在太重要。

如今太安帝死了,他繼續賴在這個位置已不合適,與其等別人把自己踩下去,陳長河覺得自己主動請退更體面些。

然而,陳長河請退的想法,在趙維隆看來完全不可取。

一切都因爲,趙維隆的根基太淺,短時間他根本找不到人,能來代替陳長河的位置。

既然找不到替換着,那還不如讓陳長河繼續待着,畢竟這個位置極爲重要。

“陳公公,你是皇祖肱股,豈能輕言老邁?”

打量了陳長河一眼,趙維隆笑道:“依朕看來,你至少還能幹個三五年,你放心……到時候朕自會放你頤養天年!”

趙維隆還是太年輕了,把話說得很直白,但這樣有助於理解。

“皇上,老奴……”

“不必多言了,這是旨意!”

“是!”

很快,趙維隆袞服穿戴完畢,又在寢殿內看了一會兒書,等時間差不多快到時,他才乘坐輦轎往皇極殿趕去。

此刻在大殿內,官員們都已站好班列,等候着新皇帝駕到。

大殿左右,分別設置了樂隊,在皇帝到場時會奏樂,也等於是提醒在場大臣們。

皇極殿規格極大,不但是皇宮內最大的建築,說是整個大晉的建築也不爲過。

近兩百多號大臣站在大殿內,仍然顯得裡面空曠無比。

今日這些大臣,除了文武官員,還有朝廷勳貴,其中就包括有陶陽伯曹嘉盛。

當樂曲之聲響起,兩隊宦官從大殿後方走出,然後纔是被簇擁着到場的趙維隆。

身着袞服,趙維隆走上御階,來到了自己的龍椅前。

大太監陳長河御階前,高呼道:“皇上駕到,升朝……”

在祥和的樂曲中,一衆大臣紛紛跪地,而後大禮參拜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萬歲,雖然已聽了許多遍,但此刻趙維隆還是覺得心情舒暢,感受到了極大的滿足。

“衆愛卿平身!”

隨着大臣們起身,殿內奏樂也跟着停下。

緊接着朝會開始,便是一些官員拿出奏摺,奏事之後簡單商議,然後當場做出決策。

第一件事,乃是南陽郡某縣光復,縣令請求減免本縣三年賦稅。

最終自然是准奏,畢竟這種剛剛收復的城池,就是把地皮刮三層也收不上稅來。

一件又一件奏事被解決,大殿內不斷響起“皇上聖明”的讚許聲。

當議程之中,最後一條奏事通過後,趙維隆本以爲朝會該結束了,卻沒想到又一官員站出了班列。

“皇上,臣又本奏!”

這是意外還是人爲?趙維隆不知道。

所以他把目光掃向了三位閣臣,以及站在前方的那些尚書侍郎們。

可惜趙維隆沒看到異樣,或許是這些人藏得深,也或許這就是個意外。

看着前方大臣,趙維隆沉聲道:“卿且陳奏!”

說完這話,趙維隆又向一旁的陳長河使了個眼色,後者自然來到他的身旁。

隨即趙維隆便詢問起,發言這人是何人,朝臣太多趙維隆根本認不全。

當陳長河介紹時,正在陳奏的江科禎,說出的話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本朝以孝治天下,爲朝野倫序,爲全皇上聖德……臣請皇上,尊先皇后爲太皇太后!”

此言一出,殿內官員面面相覷,目光也都掃向了幾位閣臣,以爲這是提前安排好的。

當然了,按正常情況,這種事情不會在大朝會上提出。

難道這是皇帝的意思?衆臣又悄悄把目光移向了御階上。

趙維隆攥緊了拳頭,此刻他的臉色很難看。

(本章完)

第333章 黑熊第86章 返回第762章 皇帝願禪位第471章 有孕第808章 光武元年第714章 無謂衝鋒第139章 朝見第324章 侍妾第236章 方向錯了第783章 帝陵第342章 殺熊第503章 離別第554章 入寧陽第739章 冷眼第505章 探照燈第694章 大怒第773章 援軍第742章 末路第193章 謹身殿外第119章 城內權貴第121章 夜難安第897章 皆英雄也第491章 殺喪屍1第297章 固守第666章 泣血上奏1第710章 表明態度第89章 非常手段第327章 監國第658章 爾等有大用第450章 勸降2第393章 行刑第115章 妖婦誤我王大事第862章 震怒第803章 年號之爭第153章 靈堂第592章 口袋已成第868章 城池內第464章 視察第301章 萬歲第84章 空遠死第387章 受審第910章 宴會第614章 慰問第148章 經驗池第778章 城外第774章 南方事第560章 屍王第186章 山水道觀第717章 毀苗第866章 控制第697章 朝中有奸第482章 考較前第89章 非常手段第874章 敲定第704章 請大將軍早做決斷第439章 扯皮第931章 選妃事4第565章 北歸人第33章 和泰月下留承平第913章 北上第469章 激戰第383章 進展第497章 官員到第119章 城內權貴第226章 收穫第650章 高級軍官覲見第852章 遲到第77章 清掃乾淨第369章 搏殺第625章 分隊訓練2第119章 城內權貴第305章 離開第579章 熱鬧的碼頭第357章 喜極第351章 興遠縣第382章 村子內2第425章 沒有敗第463章 升級第79章 進不去第495章 嫡長子第664章 夜未眠第540章 回府第550章 後宮事1第215章 親自前往第306章 兄弟不見第194章 京城消息第531章 前線2第669章 真龍天子第629章 夜行第282章 當我們是傻子第762章 皇帝願禪位第924章 大決戰2第536章 路上第523章 柳山驛2第841章 時不我待第120章 屍潮第735章 城牆上第924章 大決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