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螳螂捕蟬誰在後

“報!大王,宋國使者求見!”

“請宋使進來!”

大梁城中那個,宋江和吳用依然在大廳裡,不久一個穿着白衣的書生飄了進來。

“呀!竟然是公孫先生當面,宋江有失遠迎,萬望海涵!”

宋江和吳用急忙上前拜見,公孫策可是鬼族大佬,論身份不比一個樑王差,而且公孫策還是混元大陸上的老牌高手,必須要慎重對待。

“樑王客氣了,吳先生有禮了!”公孫策彬彬有禮地拜見兩位梁山大佬。

雙方見了禮,在大殿中坐下。

宋江和吳用也不說話,只是一直勸茶。

茶過三巡,公孫策在兩人身上打量了幾眼,“樑國即將被滅,兩位還有心思在這裡喝茶?”

“哦?”

宋江和吳用對視一眼,眼中帶着笑意,大凡說客上門,一開口總喜歡用一種恐嚇的語氣作爲開場白,危言聳聽來達到說服的目的,想不到大名鼎鼎的公孫策也是一樣。

“請公孫先生賜教!”宋江施禮道。

剛纔兩人的眼神交流,公孫策全都看在眼裡,微微一笑,“傳聞吳軍師智計無雙,那場黃袍加身的好戲便是出自你手,如今天下的局勢,吳先生應該瞭如指掌吧?”

“不敢當,公孫先生過獎了!”

吳用口中謙遜,臉上的神色卻顯得十分自信,成竹在胸的模樣。

公孫策擺了擺手,“既然吳先生知道當今的局勢,爲何樑國還按兵不動,等着被大唐軍隊吃掉嗎?”

吳用笑道:“唐宋如同兩隻老虎,小樑國如同羊羔,兩隻老虎相爭,羔羊又能做什麼呢?”

“羔羊?哼哼,不見得吧,小樑國高手衆多,實力強大,如同一羣野狼,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你們是想坐收漁翁之利,從中吞噬掉一方吧?”公孫策淡淡地笑道。

梁山確實是在打這個主意。

經梁山衆頭領商議,他們認爲此次唐宋之戰,宋國勝面更大,可宋國勝了也只是慘勝。

等宋國把唐軍趕走之後,實力必然大幅度削弱,宋國就如同一隻受了重傷的老虎,那個時候就是樑國羣狼動手的時候,即使他們殺不死宋國,卻能在老虎身上狠狠地撕下一塊肉來,吃了肉,梁山的實力會更加壯大、強盛,未必不能與宋國平起平坐。

到時候天下就會一分爲三,唐、宋、樑,三國鼎立。

無論從哪一點上看,唐宋之戰,對樑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樑國只需要靜觀其變,等着一方失敗,然後迅速撲上,截取勝利果實。

參戰?

毫無意義。

這就是梁山定下的坐山觀虎鬥的策略。

有了大體的策略,宋江和吳用在面對唐宋使臣時,纔會安心地喝茶,完全不被對方提出的利益所誘惑,也不會被對方几句恐嚇之言而嚇尿。

這就叫做穩坐釣魚臺,坐山觀虎鬥。

公孫策年老成精,哪裡看不出來。

宋江也知道梁山的謀劃瞞不過明眼人,直接道:“坐山觀虎鬥,才能保全自身,按兵不動於兩國有利,爲什麼不做呢,公孫先生若有什麼高見,請不吝賜教!”

公孫策品了口茶,淡淡講起了一個典故,“小生曾聽說過一個小故事,想說給兩位聽聽,希望兩位喜歡。”

“請講!”

公孫策指着窗外的大樹,以及樹上的知了說道:“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患也。”

“此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梁山想做那隻黃雀嗎?不不,你們連那隻螳螂都做不了。”

公孫策搖了搖頭,意味深長地說道。

宋江和吳用聽了,眉頭微皺,其實他們不想做黃雀,他們想做那個拿着彈弓的小孩子,只有小孩子纔是這場遊戲的贏家,可聽到公孫策這麼一說,他們忽然感覺背後涼嗖嗖,難道還有人潛伏在暗處?

兩人想了想,沒有什麼頭緒,轉而又想,難道公孫策又在說大話嚇人?

宋江定了定神,笑道:“公孫先生說梁山連螳螂都算不上,不知誰是黃雀,誰是執弓之人?”

公孫策沒有立即開口,他朝着宮殿裡打量了幾眼,說道:“聽聞大梁宮中有一座望海樓,可以望見大海是嗎?”

“正是!”

“小生想上樓觀景,不知兩位可願意帶路?”

宋江和吳用暗暗撇嘴,好好地說事呢,怎麼又向着爬樓,這公孫先生的思維太挑脫了,有點跟不上他的節奏。

“公孫先生請!”

在吳用的引領下,公孫策登上了望海樓,他凝神望着遠處的大海,灰白色的天底下,碧波萬頃,紅日映照在海面上,雲霧在天空慢慢散開了,天空出現美麗的雲霞,海水閃着金輝,波瀾壯闊,美麗壯觀。

“傳聞方臘生前便一直喜歡站在此處望着大海,此處風景果真不錯。”公孫策幽幽地道。

此時宋江心中思緒繁雜,哪裡有心思看風景啊,而且經常住在海邊,都要看吐了,一點沒覺得它美在哪裡。

他笑着應付道:“公孫先生要是喜歡,可以時常來樑國做客,小王歡迎之至。”

“不行啊,過不了多久,此地就要換主人了,新的主人應該不會歡迎我吧!”公孫策莞爾一笑,說道。

“不知公孫先生何意,還請明示?”宋江最不喜歡別人說話吞吞吐吐了,看到公孫策的樣子,他恨不得一把捏住他的腸子,把他肚子裡的話都給擠出來。

“樑王帶着衆兄弟打敗了魔尼教真是立下了好大的功勞啊!”

公孫策笑道,當初梁山軍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就打敗了聖女教,天下轟動,江湖俠客們都吹捧着梁山軍的戰功,吹捧他們忠義無雙,不怕犧牲爲宋國爲人族消滅了魔尼教這個心腹大患,可稱得上大宋的功臣,人族的英雄,武道崛起的標杆。

那時節,人們提起梁山軍,無不豎起大拇指,說一聲‘梁山好漢’,認爲他們在嶽元帥陰靈的指引下,成爲了忠臣義士,一時間有不少文人作詩寫文章來歌頌梁山軍的功績。

可誰也想不到,轉眼之間,宋江黃袍加身,裂土封王,調轉槍頭與宋國針鋒相對。

這一下,樑國又變成了大宋的心腹大患,甚至比聖女教更眼中的禍患。

梁山玩了一出迅速變臉,大宋百姓目瞪口呆,間歇性失語,完全不知道該用什麼言語來表達內心的憤懣。

那些曾經謳歌過樑山軍攻擊的人被現實的鉅變狠狠地打臉,他們的憤怒之大之強,可想而知!

於是宋國百姓紛紛咒罵梁山忘恩負義,極盡惡毒之言語來抨擊梁山,不久樑國就變成了賊窩,諸頭領賊心難改,有負神恩,更背叛了嶽元帥的志向,不忠不義不仁孝,梁山臭的無以復加。

因此公孫策提起梁山的功績,其中有一些揶揄的成分。

宋江和吳用聽了也不在意,自古成王敗寇,史書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而不是百姓,只要能成爲最終的勝利者,縱然成爲萬夫所指又如何?百姓那麼愚蠢,只要給他們一點蠅頭小利,就能收買他們,讓他們乖乖改口叫好,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不可辜負意外,別的人都是可以被出賣,或者被收買的。

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這纔是一個梟雄應該具備的心態,太過斤斤計較,太在乎眼前的榮辱得失,又怎麼能勘破迷障,勇往直前呢!

宋江淡淡一笑,毫不在意公孫策戲謔,“公孫先生,方纔你說這望海樓即將易主,不知誰會成爲望海樓的新主人?難道是唐國?哈哈哈...”

吳用心思靈動,聽了公孫策的話,微微皺起了眉頭,似乎有什麼東西被他們遺忘了。

公孫策笑道:“傳聞方臘舊傷復發而死,不知你們可曾看到他的屍體首級?”

“這...這個消息是摩尼教中傳出來的,有許多教衆俘虜可以作證,應該假不了吧!”吳用有點遲疑了。

“呵呵~”

公孫策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即使方臘病死了,可摩尼教中的將軍呢?別忘了摩尼教中有一位神通廣大的軍師包道乙,有小養由基龐萬春,四大元帥司行方、厲天潤、石寶、鄧元覺,你們可殺死了他們?”

宋江和吳用心中忽然有不好的感覺。

“方臘生死未定,摩尼教中的高手一個未失,還有十萬精兵忽然消失的無影無蹤,聽說魔族之人擅長易容改貌之術,神仙難算,保不準他們正藏在樑城某處,或者就在你們樑國頭領之中,等着報復梁山軍,你們能安心呆在大梁城中當漁夫?”

這...

宋江和吳用嚇出了一身冷汗,難道摩尼教的人都藏在城中?

失策了失策了!

他們一直都在找摩尼教的蹤跡,卻一點線索也沒有,以爲魔族之人逃到大海中去了。現在聽說魔族精通變化之術,兩人突然想到了一個可能,這些魔族不會真的藏在樑國之內,或者就在樑國軍中,又或者大梁宮中也有魔族的人?

想到這個可能性,宋江驚出了一身冷汗,魔族人防不勝防,要是他們十萬人突然爆發,樑國軍隊能反應的過來嗎?

不能!

爲了防止宋國的報復,樑國的精銳部隊大部分佈置在前線,憑藉大梁城中這些軍隊,能敵得過魔族的進攻嗎?

“以公孫先生所說,摩尼教沒有滅亡,只是潛藏起來了?他們爲何要放棄眼前大好形勢,讓出這麼大的地盤呢?”

吳用不解地問道。

“哈哈,魔族之中有高人吶!”

公孫策笑道:“將欲取之必先予之,魔族意欲一統天下,故而以退爲進,把這片地盤讓給梁山。”

“讓給梁山?不是讓給宋國嗎?”宋江疑惑道。

那個時候梁山軍還是宋國的軍隊,要是沒有出現意外,聖女教的退讓之策會有效果嗎?

公孫策笑道:“哈哈,小生說過摩尼教衆有高人吶,他早已算準梁山會叛出宋國,吃定了你們的動向,纔會施展以退爲進之計策,如今看來,他猜對了!”

“怎麼可能?”

宋江大驚失色,要是有人能吃定自己的想法,這人太可怕了,難道是神仙?神仙也沒有這個本事,神仙要是能隨意看出別人的想法,這天下早就統一了,怎麼還會出現南北對峙的局面?

吳用也不相信會有這麼厲害人,一般來說,大人物在看小人物時,可以通過小人物的表情語言動作看出小人物的心思,這是一種經驗,但梁山諸位頭領可不是什麼小人物,有誰能看透他們的心思,還提前很多年,做出那些準備呢?

公孫策笑道:“小生有一事不解,敢問衆位頭領爲何要背叛朝廷?”

“這不是背叛,而是自保!”

宋江望着遠方的大海,悠悠地念道:“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王玄奘此人人品雖然不怎麼樣,可是他這句話深得我心。”

他盯着公孫策,“敢問公孫先生,要是梁山軍不佔地爲王,朝廷會如何待我們?”

“高官厚祿,不吝封賞!”公孫策道。

“果真?”宋江笑道:“明人前面不說暗話,公孫先生又何必欺騙我等呢?”

“小生言辭懇切,絕無欺詐之言,樑王是否太多疑了?”公孫策皺眉問道。

“哈哈,多疑?”

宋江搖頭,“我梁山軍中奇人異士頗多,其中有位時頭領,能身化青煙潛入深宮,無人察之,想必公孫先生知道時遷石將軍吧?”

“略知一二!”

“據石將軍回稟,朝廷早已爲我梁山軍準備好了毒酒,只要梁山軍凱旋,不久便會被毒死,公孫先生可知奇事?”

公孫策微微皺眉,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轉而問道:“只憑借一人之言,梁山就反叛朝廷,此舉未免太過草率了吧?”

宋江搖頭,“不,時頭領的回稟只是條件之一,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最重要的是宋國朝廷內部,文武兩道傾軋太過厲害,武將沒有地位,朝廷會放任梁山軍一百多人進入朝廷爲官嗎?”

梁山軍滅了摩尼教,立功甚大,這些頭領至少要封五品以上的武職,要是梁山一派就有這麼多將軍,朝廷會放心嗎?一旦梁山迴歸,等待他們的必定是一個又一個陰謀,那時候他們分散在各地,能有什麼辦法應對文官集團的暗算呢?

沒有辦法。

他們只會一個接一個地被擊破。

因此宋江等人才會下決心,裂土封王。

“哈哈哈,這就是魔族中那位高人的算計啊,他算準了一切,便讓摩尼教潛伏下來,等到天下局勢變動,摩尼教再乘勢而起,趁虛而入,那個時候摩尼教得到的地盤,必然更大,或許一統南國也可以,兩位認爲摩尼教做不做得黃雀?”

宋江和吳用知道中了摩尼教高人的算計,暗暗慚愧,又問:“那麼誰是執弓之人呢?”

公孫策淡淡一笑,目光又轉向了北方。

第129章 女媧之還俺腿來第222章 驚魂一刺暗驚魂第084章 先朝遺女秦可卿第351章 石破天驚孫悟空第399章 求罵得罵真高興第474章 沙師弟還不回來第261章 嶽帝廟中論文武第099章 動家法晴雯捱打第187章 羽扇綸巾公孫策第348章 半部論語鎮天下第155章 羞花美人在懷中第189章 鍾馗之黑暗料理第474章 沙師弟還不回來第124章 論魔道主義精神第053章 俏寶釵豐肌玉骨第426章 兩叉山上遇老虎第218章 過藍田再遇舊人第258章 神劍之道第六脈第138章 粗心大意遭奪舍第426章 兩叉山上遇老虎第173章 紅裳劃道戰濟公第425章 烏雲密佈好嚇人第238章 日日思君不見君第024章 讓玄武再爬一會第351章 石破天驚孫悟空第104章 迎新人再添新事第251章 霸氣側漏王玄奘第189章 鍾馗之黑暗料理第323章 王玄奘賈府借玉第385章 羣妖會商議大計第372章 混在長安的日子第131章 城中有隻嘻哈鬼第383章 諸天神佛快顯靈第325章 呂洞賓戰孔巢父第224章 落地玄鳥不如雞第413章 你們可以當坐騎第376章 一壺靈酒鬧人心第043章 紅紅火火過佳節第030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014章 肘腋生變發殺機第161章 瀟水之神來鬧事第000章 沒有存在感的序第164章 忠言逆耳利於行第187章 羽扇綸巾公孫策第143章 看得他中指大動第084章 先朝遺女秦可卿第397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494章 這是一座和平城第321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117章 西門吹雪戰裴旻第158章 金剛戰狼黃泥嶺第136章 城隍之復仇計劃第099章 動家法晴雯捱打第199章 一龍三殺死未死第485章 拿什麼跟他們鬥第275章 敢笑黃巢不丈夫第166章 一品詩出鳳凰現第396章 不一樣的老闆娘第273章 怕得魚精不應人第226章 成四相而入三光第006章 牡丹花下做死鬼第401章 王爺國公在爭路第302章 十鬥文氣一朝盡第269章 天外天乾坤倒懸第181章 隨侍太監桂公公第163章 何仙姑何故來遲第008章 一顆紅豆種相思第407章 去而復返爲哪般第187章 羽扇綸巾公孫策第088章 兩隻喜鵲入門來第262章 孔孟之道治江湖第360章 喜相逢一家團圓第376章 一壺靈酒鬧人心第108章 連綿陰雨戰長街第085章 入新宅再得晴雯第395章 忽在井底見佳人第353章 顏值修仙更科學第209章 全國通緝鐵柺李第044章 和和睦睦一家親第082章 聖子駕到驚長安第239章 橘生江北則爲枳第462章 師傅你說得很對第164章 忠言逆耳利於行第138章 粗心大意遭奪舍第151章 始皇帝陵墓之謎第019章 望江樓上望江流第425章 烏雲密佈好嚇人第398章 花錢買罵傻不傻第148章 純陰之體賈迎春第367章 爲了長生欲屠神第115章 繡出個絕世美人第475章 說走就走的路程第226章 成四相而入三光第349章 陣前請戰趙匡胤第388章 一次難忘的經歷第070章 九陰真經亂江湖第371章 真真假假又如何第238章 日日思君不見君第308章 獨孤求敗張三丰第102章 花開堪折直須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