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狼煙起馬踏南國

太平二十六年初,李隆基召集大軍一百萬,以李嗣業爲先鋒,以高仙芝爲統帥,全力攻宋。

在王維的暗示下,朱逢春放開鎮江關,任由大唐軍隊進入宋國。

唐宋兩軍在金州相遇,驚天動地的大戰爆發了。

唐國處心積慮,準備充足,瞬間攻破了宋國的長江防線,不到一年時間便佔領了宋國十二個大州,勝利空前。

大唐內舉國歡騰。

以前宋強唐弱,宋國屢屢進犯大唐南岸,唐國只能勉力支持,委曲求全,現在唐國強大了,可以壓着宋國打。

看着一車車從宋國運回來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以及無數美女、奴隸,大唐百姓自信心爆棚。

洛陽城中,長街之上,時時可以聽到山呼萬歲的聲音。

李隆基站在望嶽樓上,這座樓是皇宮裡最高的閣樓,可以清晰地看清洛陽的全貌。

聽着宮外傳來一陣陣山呼萬歲的響動,李隆基異常滿足,臉色忽白忽紅,有些癲狂。

這些愚蠢的百姓啊,果然夠短視,只要讓他看到一點點好處,他們忘記以前的不滿、怨憤,因此解決國內矛盾重要的手段就是對外戰爭,把矛盾轉向國外,或者說把主要矛盾變成次要矛盾。

知道了這個辦法,當皇帝很簡單,即使國內民怨沸騰,只要取得一場了不起的勝利,所有的怨氣都會瞬間消失。 шшш ●t tkan ●℃O

這就是李隆基當了一百多年皇帝得出的經驗。

哼,誰還敢說朕是昏君?

李隆基看着遠處的長街,嘎嘎嘎地大笑起來,皇宮上飛起了一羣烏鴉,向着南邊飛去。

“來人,把郭子儀帶進來!”

“遵旨!”

不一會兒,鬚髮皆白的郭子儀就被帶到了望月樓上。

李隆基看也不看郭子儀一眼,微微眯着眼睛,自得地道:“郭子儀,聽到了嗎?他們在喊萬歲呢!”

郭子儀不在乎皇帝的神情,捋着鬍鬚看着洛陽,半晌,他出聲道:“陛下,你已經得到了你想要的勝利,軍隊該撤回來了!”

“撤回來?”

李隆基古怪地看着老頭子,“哈哈哈,我大唐揮軍百萬,無往不利,此次大唐的目標是直搗龍穴,一統天下,怎麼能後撤呢?”

“哼!年齡越老,膽子越小,郭太尉你已經老了,這天下再也沒有了你的戰場,你回家去吧!”

李隆基不屑地說道,他記得先賢說過,無論多大的年紀一定要保持着年輕時候的激情與野心,才能勇往直前,取得非凡的成就,而現在自己依然還有激情,可郭子儀這個老頭子真的老了,在如此大好形勢面前,他居然說出撤軍的昏話,可悲可笑!

“陛下,宋國底蘊深厚,國力強過大唐多矣,如今大唐不宣而戰,孤軍深入,一旦宋軍反應過來,大唐必敗,望陛下莫要被眼前的小勝矇蔽,早早撤軍是爲上策。”

“哈哈哈,我大唐攻勢氣勢如虎,宋國能有什麼辦法抵擋,你說宋國底蘊深厚我相信,但宋國的底蘊都是依靠文道修士,別忘了當今天下的形勢是,文道衰弱,武道崛起,宋國的底蘊十不存一,有什麼值得憂慮的。”

在開戰之前,李隆基招一干心腹大將商議攻宋事宜,高仙芝王子騰等人,都提出了反對意見。

高仙芝等人認爲,聖女教覆滅之後,宋國的形勢趨於穩定,此時不是攻宋的最好時機,最好的時機應該是小樑國與宋國開戰之後,大唐趁機起兵,或許能坐收漁翁之利,現在確實不是好時機。

而且大唐與妖族戰爭結束不久,西北各地在花費大力氣重建城池,國內徭役繁重,賦稅加重,經不起大戰的消耗。

更重要的是,唐宋兩國締結過和平條約,宋國軍隊沒有冒犯唐國,唐國有什麼藉口攻打宋國呢?

要知道沒有合理的藉口就向同盟國發起戰爭,是不得人心的,史上稱之爲無義之戰。

不義之戰,會喪失民心,高仙芝等人希望皇帝三思而後行。

哼哼,不義之戰?

以戈止戈,一統天下,讓世間再無戰爭,便是最好的名頭,怎麼說沒有出兵的藉口呢?

李隆基不顧幾人反對,堅持發動一統天下的戰爭,現在又聽到郭子儀說此戰必輸,心情能好嗎?

“郭太尉,你認爲大唐會輸?”李隆基冷笑道。

郭子儀望着南方的煙塵,嘆道:“滅國之戰,當步步爲營,開戰之初,當提前謀劃十數年,暗暗積攢力量,強大本國實力,同時要暗施手段,削弱敵國,低弱我強之時,當尋找一個恰當的藉口,這個藉口必須是正義的,戰爭爆發之後,應當步步爲營,穩紮穩打...”

“夠了!”

李隆基不客氣地冷笑道:“朕曾經率軍把岳飛趕回了南國,又暗中指揮王玄奘滅掉了長江聯盟,略施手段消滅了妖國,朕久歷戰場,戰果輝煌,怎麼攻打宋國,豈用你教?”

李隆基認爲自己功勳昭著,在治國理政、軍事戰爭上都有相當高明的表現,何必要聽一個老頭子在這裡囉裡囉嗦呢?

他細長的眼睛微微眯起,冷冷一笑,“郭太尉,你認爲此次攻宋之戰必敗無疑?”

郭子儀認真地點了點頭,嘆道:“可惜了百萬大唐兒郎,可惜再也不能回到北岸了。”

“哼,愚夫之見,既然你如此篤定大唐會輸,要是此戰大唐勝了又如何?”

“任憑陛下處置!”

“好!”

李隆基大笑幾聲,冷色忽然變冷,一揮大袖,向樓下走去。

“大唐勝了,你就自我了斷吧!”

李隆基的聲音冷冷地傳了過來,郭子儀聽了,苦笑一聲,“遵旨!”

要是大唐能勝,他寧願自己死。

......

宋國汴京,皇宮大殿。

“各位愛卿,唐軍就要攻到汴梁了,你們還沒商議出對付唐軍的辦法嗎?”

龍椅上,趙禎五十多了,頭髮花白,臉上有了皺紋,下頜蓄起了長長的鬍鬚,他看着大殿中議論紛紛的衆臣,神色很不滿意,臉上的神情愈發嚴肅。

“陛下,各州軍隊正在向黃州開拔,不日就能抵達前線,倒是有一定能將唐軍趕出去。”樞密使夏竦躬身回道。

“趕出去?”

趙禎十分不滿,“唐軍破了我大宋數百城池,屠戮我大宋子民數十萬,搶奪財寶無數,只是趕出去?”

“這...”

夏竦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大唐軍實力強大,其中各族士兵混雜,妖魔鬼怪都有,戰鬥力十分強悍,而宋國文道勢力衰弱,武道一直受到文道的壓迫,幾十年內,也沒有什麼大的發展,集中大宋全國之力,能勉強做到趕出去,收服失地已經很不錯了,再想幹點別的,宋國無能爲力。

“範相,大宋已經淪落到任人欺凌的境地了嗎?”趙禎不滿地看着新任宰相范仲淹,希望他不要在繼續沉默下去,要儘早拿出一個主意來。

范仲淹嘆了口氣,神色間有些無奈,這一次大唐的攻勢實在是太突然了,令人措手不及。

本來根據潛伏在大唐裡皇城司探子彙報,前兩年大唐國內發生了巨大的變故,李旦突然駕崩,李隆基復辟稱帝,老皇帝登基後,就開始轟轟烈烈地興修皇宮、修築運河,這些跡象表明,老皇帝打算享樂了,天下即將會進入一個和平時代。

不料皇帝突然性起,不宣而戰,召集百萬大軍從對面打了過來。

莫名其妙!

正常來說,老人都是求穩,可李隆基這個老傢伙,做起事來居然這麼衝動,毫無理智。

只有小孩子,纔會無緣無故挑起戰鬥,可李隆基偏偏這麼幹了,宋國沒有防備,從開戰之初便吃了大虧,直到唐軍即將打到京師,宋國朝廷才反應過來,敵人來了,該準備獵槍了。

可是宋國大部分軍隊都集中在長江沿岸,以及樑國邊界州郡上,等到唐軍衝破了長江邊軍的防禦陣線,宋國就像是一個剝了皮的香蕉,等着被人一口口地吃掉了。

即使范仲淹智力無雙,此時也拿不出好的辦法來應對當前的局勢,唯一的做法就是召集各州軍隊,對唐軍實施反包圍,但一切都需要時間,大宋幅員遼闊,從各州郡調集來軍隊,至少需要半年時間,半年吶,那個時候唐國前鋒軍應該已經打到了汴京吧!

看着皇帝緊皺的眉頭,范仲淹嘆了口氣說道:“陛下勿憂,此次戰事,我大宋必勝!”

趙禎眉頭一鬆,“愛卿說來聽聽!”

“遵旨!”

首先,不得人和。

王玄奘才統一西北不久,大唐國內才安定不到十年,人心思安,百姓不願意看到戰爭。而且李隆基謀殺了親子,逆勢稱帝,他不僅沒有想辦法安撫百姓,穩定人心,竟然大型水利工程,增加賦稅,搜刮財寶,且罷黜了王玄奘等一干實力大臣,此人逆天行事,心思陰毒,貪圖享受,剛愎自用,自私自利,不得民心,也不得衆臣的擁護,他發動的戰爭最多能取得微小的勝利,最終必然失敗。

其次,不佔地利。

唐軍發兵百萬,孤軍深入宋國,補給不繼,糧草不足,身在異國作戰,軍心不穩。而大宋初期雖然小有挫折,可這種失敗也能激起宋國百姓同仇敵愾的心氣,宋國可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對付唐軍,只要指揮得當,未嘗不能一口將這百萬軍隊吞下。

第三,天時不宜。

唐宋同爲人族國家,雙方國內的形勢都比較太平,此時實在不是開戰的好時間,唐國的進攻好像一個小孩子的隨口的決定,莫名其妙。

“範相公,依你之見,唐國必敗,可我大宋又該怎麼戰勝唐軍呢?”趙禎問道。

范仲淹思慮良久,說道:“我們需要時間!”

“時間?”

趙禎無奈,“多久?”

“快則半年,慢則數年!”

“還是快一些吧!”趙禎有些等不及了。

“遵旨!”

半月後,宋國從各地召集五十萬軍隊,以王安石爲最高統帥,以韓琦爲中軍統帥,以楊文廣爲前鋒,抵達黃州前線。

經過數月的攻防戰,雙方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

.......

“報!!”

大梁城,樑王宮中,一個侍衛快速地跑進了大殿裡,向宋江稟報道:“啓稟大王,唐國密使正在殿外請求接見。”

“唐使?”

宋江微微一笑,對身邊的長鬚書生說道:“又讓吳先生料準了。”

“哈哈!”

吳用撫着長鬚,面有得色。

“快請唐使進來!”宋江吩咐道。

“喏!”

不久侍衛從宮外帶進來一箇中年胖子。

“大唐皇使何德拜見樑王!”

胖子知道宋江是個賊頭子,心中鄙夷,只是敷衍地拜了拜。

“何德?”

宋江沒有聽過此人,看向吳用,吳用也搖了搖頭,表示沒聽說過。

“你在唐國是什麼官兒?”

“梨園執事!”

梨園執事不算什麼官職,只是管理梨園的一個小吏,因爲梨園是李隆基的班底,這個何德也自然是李隆基的心腹。

李隆基多疑,擔心計劃泄露,所以這一次他派人出使樑國,沒有找別人,只找了一個心腹。

宋江知道梨園是李隆基尋歡作樂的地方,一介執事,也不過是李隆基手下的弄臣、下人,他的心中有些鄙夷,大唐無人了嗎?竟然派一個下人過來當密使,豈有此理!

“咳咳!”

看到宋江臉色不好,吳用擔心宋江發怒,輕咳幾聲開口道:“貴使來此有何貴幹?”

何德向北邊抱了抱拳:“代陛下傳一句話來!”

“說!”

看到何德裝模作樣,宋江十分不屑。

“陛下問,大唐攻伐宋國,樑王此時不動,何時動?”

宋江皺眉:“什麼意思?”

何德心中鄙夷更甚,真是沒有文化的草寇,這麼明顯的意思都聽不明白?

“我大唐陛下的意思很簡單,大唐出兵攻宋,宋國無暇應對,樑國應當及時出兵,攻佔宋國南方各州,必定能一舉而定,我大唐陛下願意與樑王共享宋國,樑王千萬莫要錯過這個好時機啊!”

宋江與吳用對視一眼,忽然拍了下手掌,“哎呀,真是個好主意,要不是貴使提醒,本王差點就忘了。”

“不錯不錯,宋國全力應對唐國,後方必定空虛,我樑國只要全力一擊,必定能攻下汴京!”吳用拍着扇子說道。

“是極是極!”

宋江黑着臉看着吳用,“軍師,這麼好的計策你怎麼想不起來,本王差點就錯過了一統南國的好時機啊!”

“小生知罪,請大王饒恕!”吳用誠惶誠恐地說道。

“哼!幸好何大人來的及時,不然你的罪過就大了。”

宋江冷哼一聲,大聲道:“來人,快快設宴招待唐使,萬萬不可怠慢了恩人!”

“喏!”

第268章 山中天地染霜華第190章 紅袍醉酒竟自脫第344章 城下降龍戰伏虎第206章 收得徒兒薛丁山第300章 白鶴降文皇昇天第402章 過河拆橋好無恥第410章 長刀清鳴似龍吟第103章 妙玉占卦天地否第319章 臣有一計誅王維第417章 鏡花水月夢難真第225章 骸骨鑄就通天道第362章 一心一意謀發展第220章 遇仙姑無辜受氣第469章 心中有難言之隱第197章 三皇爭鋒誰主角第061章 一葫濁酒喜相逢第451章 關上了寒冷之門第197章 三皇爭鋒誰主角第172章 一劍退敵公孫幽第413章 你們可以當坐騎第441章 碧綠一片大草原第329章 忠孝仁義禮智信第152章 魚玄機入長生殿第384章 安定西域第一功第245章 入畫容易出畫難第115章 繡出個絕世美人第139章 金粟如來是前身第392章 一起聯手做壞人第048章 聞消息又添新愁第497章 熊熊燃燒的大山第334章 狼煙起馬踏南國第464章 若是無心則無暇第228章 大理寺中知隱秘第394章 好漢與江洋大盜第189章 鍾馗之黑暗料理第314章 天下太平人人樂第058章 王牌間諜小無忌第451章 關上了寒冷之門第280章 經濟教育一手抓第372章 混在長安的日子第140章 給件寶貝要不要第379章 西北戰事不尋常第221章 修仙也要看顏值第350章 王維謙恭未篡時第141章 甩了鍋紂王大喜第165章 謝幕儀式之林肅第229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079章 小師太莫要亂來第328章 王玄奘大破樓蘭第364章 大軍起兮雲飛揚第295章 角力獅心王查理第246章 畫中有畫過五關第396章 不一樣的老闆娘第137章 萬般謎底皆得解第288章 來一場天下文會第432章 世外桃源何處是第483章 擱置紛爭且罷戰第453章 口含天憲真牛逼第442章 井水清甜可解渴第004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356章 慨然瀟灑入龍宮第182章 公孫先生是熟人第072章 離別難王維西行第135章 萬年古城孕城隍第180章 太妃奶糖特別甜第133章 聖皇宮中忽遇險第152章 魚玄機入長生殿第461章 陰險勾當難提防第018章 仕途不順詩家幸第370章 蒼天破而金龍出第131章 城中有隻嘻哈鬼第013章 黛玉葬花彰雌威第229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026章 女子有才不愁嫁第499章 道術比法術更強第152章 魚玄機入長生殿第268章 山中天地染霜華第096章 離別宴太白拔劍第181章 隨侍太監桂公公第407章 去而復返爲哪般第322章 楊貴妃生蛋逢劫第249章 呂洞賓垂釣汴水第111章 風流俠探陸小鳳第323章 王玄奘賈府借玉第175章 溫湯水白浮黑毛第151章 始皇帝陵墓之謎第286章 慶功宴上突發難第356章 慨然瀟灑入龍宮第191章 見紅裳青龍驚遁第070章 九陰真經亂江湖第321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311章 林平之戰令狐沖第412章 我們都被奪舍了第119章 寡人之疾需絕色第108章 連綿陰雨戰長街第091章 誰打了皇帝的臉第160章 好死不如賴活着第324章 幽影出水溶喪命第079章 小師太莫要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