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踏青

待到胡媛走進延禧堂,正看見幾個未出閣的堂妹侄女,圍在表兄身邊嘰嘰喳喳吵個不停。

祖父共育有四子三女,其中大伯、三叔還有陳慶之的母親都是老夫人嫡出,三人的年齡差最大能有九歲。

大伯家的堂兄成親那會兒,這位二姑甚至都還需要奶媽抱着。

因此,今日堂上有些看上去歲數和陳慶之相差不多的,或許還得喊他一聲表叔。

“媛兒,怎的還不與你表兄打招呼。”

見女兒終於姍姍來遲,胡志翰伸手捋捋美髯,有些嗔怪說道。

陳慶之這位二舅,是祖父胡仲卿幾個子女中唯一沒有武道天賦的,兼之又是庶出,自幼便如透明人一般不受父親重視。

清楚自己的處境,這位胡二爺倒也是個知趣的主。

不爭不鬧,不偷不搶,只是一門心思的讀聖賢書,就連娶妻都是尋常的小門小戶。

這種情況一直到胡媛出生,胡志翰冷不防一鳴驚人考中秀才,方纔有了些許起色。

“媛兒見過表兄。”

先問候過祖父祖母,胡媛這才朝陳慶之使了個萬福,擡起螓首,細聲細語地打過招呼。

“二舅這回卻是錯怪了表妹,其實先前在演武場時,侄兒與表妹就有過一面之緣。”

陳慶之虛手將胡媛扶起,然後才向胡志翰耐心解釋道。

少女偷偷用餘光瞥了眼對方的方應,見陳慶之依舊面色如常,絲毫不爲自己的妝容所動,難免心中有些失落。

“慶之難得來家中做客,你非得給媛兒臉色不成?”

主座上的胡仲卿眉頭微皺,沉聲呵斥了老二一句。

“孩兒不敢。”

聽見自家老子的訓斥,胡志翰也不辯解,低頭認了個錯,便眼觀鼻鼻觀心的閉口不語。

“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喜歡怎麼相處,你這個當爹的只管隨她去罷,這麼嚴厲作甚?”

責備完胡志翰,胡仲卿又笑着岔開話茬。

“只可惜你三舅還需要坐鎮泰和武館,祖父我老胳膊老腿的撂了擔子,如今全憑這孩子一己之力擔起武館的開支。”

胡老太爺口中的老三志勇,正是陳慶之生母的嫡親哥哥,同時也是兄弟幾個中根骨資質最好的,離成功蘊養真氣只差一步之遙。

隨着胡仲卿年事已高,精力一年不如一年,索性一併將胡府產業交給幾個子女打理。

老大志祿熱衷於權勢,胡府的關係如今都是他在經手打理,日後家主的寶座不出意外也合該是這位的。

老二志勇沉溺於武道,武館交到他手裡老爺子也能放得下心。

至於那些個庶出,庶子在朔國是沒有繼承權的,分家時能不能得些家業全靠當爹的心軟。

雖說尚未分家,姑且還能一筆寫出個胡字,但那也只不過是看在老爺子的面子。

父母在,不分家。

只怕等胡老太爺百年作古,便是胡府分崩離析之時。

“祖父老當益壯,隔着十米外都能聽見孫兒的動靜,怎麼能說是老胳膊老腿呢?”

陳慶之搖搖頭,卻是矢口否認。

“你這猢猻,一張嘴倒是和雪媺學了個十成,慣會討人歡心的。”

老夫人一張臉也是笑出了褶子,伸手拍拍少年郎的手背,對自己這個外孫是越看越滿意。

“慶兒,你孃親可曾給你說過親事?”

突然,像是想起什麼,老夫人冷不丁開口問道。

“孫兒這些年專心練武,對成親並沒什麼想法。”

愣了一下,陳慶之一五一十地老實作答。

二世爲人,他早沒了那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心態,作爲一個成熟立派的穿越者,他對自己未來的另一半隻有少數幾個要求:

第一,不能長得太差,最起碼也得是中等偏上。

第二,性格脾氣要好,不能胡攪蠻纏。

第三,家境最好能對自己的事業有所助力。

上一世他費盡心思追求小師妹,不就是圖師父師孃並無子嗣,一身醫術家業,到頭來還是要傳給女兒女婿的嘛。

如果外祖母給他介紹的合適,他也未必非拒絕不可。

至於感情什麼的,在這個成親全靠父母之言,媒妁之約的世道,自然可以婚後慢慢培養。

“你這孩子,娶妻生子乃是人倫常事,況且你們陳家三代單傳可就你這麼一根獨苗,你爹老子還指望着你開枝散葉呢!”

胡仲卿眼睛微眯,竟是不由陳慶之分說,轉頭直接問向自己夫人。

“常氏,我記得明兒似乎就是佛誕日?”

“可不是嗎,”常氏一下子就聽懂自家夫君的話外音,“正好老身這些日子在府中呆的身子骨都快要生鏽,出去城外的定光寺燒香踏青,想來也是極好的。”

“不知慶兒願不願意陪外祖母這把老骨頭出門轉轉啊?”

老夫人看向陳慶之的眼神有些狡黠。

登州府西去十里外的定光寺,人煙鼎盛,香火靈驗,每逢佛誕日,這城裡世家大族的貴婦嫡女都不免來寺中上一炷香,祈福平安。

屆時那麼多富貴人家的好姑娘,也不擔心自家外孫找不到中意的。

母親是登州府的,媳婦也是登州府的,對方自然免不了隔三差五回登州看看。

胡仲卿百年之後,念着這一份血濃於水的恩情,對方想必也會對胡府多照顧一二。

“祖母您都發話了,慶之要是再回絕,回去母親非扒了我一層皮不可。”

意識到自己被老夫人擺了一道,陳慶之倒也並不生氣。

只是看見身旁胡媛落寞的神色,心中突然一動,對胡仲卿夫婦提議道。

“家中姊妹想來也許久未有出門,不如這回一併去那定光寺散散心,解解悶,有孫兒在,祖母也不用怕有不長眼的狂蜂浪蝶上前糾纏。”

聞言胡媛眼神頓時一亮,怔怔看向自己這位表兄。

陳慶之則是不動聲色,悄咪咪朝對方眨了眨眼睛。

朔國男女之防,甚於防川,尋常女子除了逢年過節隨家中長輩外出踏青,幾乎一輩子都被囚在府中那一畝三分地界。

即便是像胡府這樣以武起家的新貴,爲了掩飾自己身上那股格格不入的草莽意氣,也是一個賽一個學的有模有樣。

“好你個猢猻,心眼都耍到我這個老人家的身上!”

白了陳慶之一眼,老夫人哪還聽不出外孫的意思。

“難爲你還記得要帶上這些堂姐堂妹,咱這個做祖母的能虧待自己孫女不成?”

當真是個懂孝悌的孩子!

第303章 僧我和尚第228章 入眼皆虛妄第202章 此地無仙亦無佛第58章 道胎源氣第224章 送子觀音第68章 鬻兒賣女第101章 一人得道第75章 曾氏後人第111章 定神出竅第85章 高明瀚第252章 奈何生在帝王家第148章 種樹得桃第219章 落入妖魔窩第194章 千鈞一髮第254章 咒詛之力第16章 天才庸才第231章 因果報應第74章 煉炁十重第8章 真當我沒讀過水滸第161章 紅雲道人第306章 長養善心第136章 錯亂第292章 大哉乾元第104章 畫舫第228章 入眼皆虛妄第20章 黃天星宿光如來第144章 出竅日遊第88章 符籙第287章 破城一刀第98章 傳道授業第96章 物是人非第306章 長養善心開個單章,解答一些疑惑第4章 威遠鏢局第118章 飛劍斬妖第11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188章 紅雲門人第154章 使絆子第282章 裡應外合第45章 連戰告捷第295章 彩戲老人第36章 密道得寶第39章 三英戰外罡第130章 算不如閒第161章 紅雲道人第142章 書生第73章 求道與護道第193章 算計第228章 入眼皆虛妄第213章 重逢第239章 城外遭遇第138章 蛛絲馬跡第197章 自在天魔契第67章 難以抉擇第228章 入眼皆虛妄第147章 託月獻技第283章 暗算第204章 善音王后第304章 舊時相識第120章 大光相第227章 七品吉祥如意青蓮第57章 指點迷津第260章 餘波第39章 三英戰外罡第195章 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第296章 刺殺第154章 使絆子第149章 鬥法伊始第121章 呂嵒第115章 再見葫蘆第299章 百花齊放第42章 白袍營第206章 兄友弟恭第213章 重逢第4章 威遠鏢局第235章 風波漸起第140章 千鈞一髮第107章 虎豹雷音第211章 呦呦鹿鳴第130章 算不如閒第174章 事了第257章 貧僧與此物有緣第33章 起事第48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10章 陳年往事第291章 滅其王城第245章 螳螂捕蟬第96章 物是人非第231章 因果報應第23章 婚事第174章 事了第161章 紅雲道人第232章 退讓第294章 景武滅佛第87章 河伯第172章 半路劫道第280章 誘敵深入第98章 傳道授業第92章 童男童女第152章 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