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天才庸才

並非每個人練武的經歷,都如陳慶之這般一帆風順的。

在胡媛的心裡,自己這位表哥始終都是活在長輩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六歲始開蒙,七歲讀四書,八歲學五經,十二小三元。

有人皓首窮經也無法考取的秀才功名,對他而言卻簡單的好似探囊取物。

本以爲對方只是讀書厲害,結果沒想到練武也是一樣。

在她看來天書一般晦澀難懂的人體穴位經絡,陳慶之只是翻過一遍就能過目不忘。

扎馬樁,練皮肉,鍛筋骨,蘊真氣。

祖父也曾替這位表哥摸過根骨,明明只是與自己相差無幾的中人之姿。

可對方依舊在十五歲時,打破所有人常識的完成了內煉。

能夠在十六歲前從丹田蘊養出第一縷真氣,即便是放在朔國七大門派也是天之驕子,鳳毛麟角的存在。

以模擬器的標準來測定根骨,最起碼也能得個尺瑜寸瑕的評價。

只要不隕落,日後定可以成爲一代武林豪俠,門派的中流砥柱。

練武離不開的法財侶地,對於這樣的弟子,那些名門大派自然都不吝於付出。

百年老參與多種珍貴藥材君臣佐使熬燉的藥膳彌補氣血,練功之餘每日塗抹門派秘製的鍛體膏油錘鍊皮膜筋骨的韌性;放入江湖足以引起腥風血雨的心法挖掘自身根骨的潛力。

此外,還有前輩師長解惑答疑,同門師兄弟的相互扶持……

這些在胡媛看來,哪一點都是陳慶之所不具備的,可偏偏對方就是打破世俗常規,化不可能爲可能的踏入內氣境界。

望着梳妝鏡前,精心梳洗過後英氣妍麗的面容,胡媛的臉色不禁有些泛紅。

誰年少時沒有過懵懂憧憬,尤其朔國的豪門嫡女自小受三從四德的約束,能夠接觸到的異性更是少之甚少。

特別是在其他所謂登州才俊的襯托下,各方面都顯得完美無缺的陳慶之,簡直滿足少女對未來夫君的一切幻想。

只可惜她平素與表哥接觸不多。

縱使昔日對方也曾在胡府小住過一段時間,可每當她擺出一副正經的模樣,想要和對方隱晦表達自己的情愫。

陳慶之那從容中帶些許寵溺的笑顏,彷彿這一切在他眼中,都只不過是小孩的玩笑,當真不得。

幾番下來,胡媛也就打消了那份訴說的勇氣。

先前見了陳慶之就慌不擇路地躲閃,也是胡媛生怕對方瞧見,自己剛練完武時那副狼狽不堪的模樣。

況且才被祖父責罵,像慶哥哥這樣的聰明人,一定會覺得她笨頭笨腦吧。

如此念頭剛剛升起,少女恨不能把腦袋塞進地縫裡。

“小姐,二老爺吩咐說慶少爺來了,讓奴婢催你快些趕去正廳。”

門外忽然傳來貼身丫鬟焦急的聲音。

“我知道了,你先去告訴父親,我隨後就到。”

少女穩定了一下情緒,重新恢復往日寡言少語的高冷模樣。

聽見門外丫鬟復又匆匆離去的腳步,少女終於拿起胭脂爲柳脣添上兩分顏色,嫋嫋推開閨門。

屋外春光正好,鶯飛草長,吹皺一池碧水。

……

延禧堂,陳慶之正在無奈應對着來自長輩們的關懷。

尤其是那位惦掛幺女的外祖母,恨不能把他當做林妹妹一般,摟在懷裡一口一個心肝的喊叫。

此刻的他當然不知道,自己那位才見過幾面的表妹居然會有這麼多的誤解。

或許在別人看來,他這位威遠鏢局的少東家風光無二,可唯獨自己內心知道究竟有幾斤幾兩。

他可沒有什麼深藍修改器,如今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的努力和積累,拼搏和苦修換來的。

讀書識字,靠的是孩童的記憶力加上未穿越前沉澱下來的文學素養。

辨識經絡,靠的是上一輩子安身立命的本能。

武功心法,靠的是藏在青囊要術中的藥王山鎮派絕學。

藥膳膏油,靠的是在胡府藥湯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對藥理的精準把握,不斷嘗試得出的最佳配比。

此外最重要的還是不同於一般孩童的心性。

六七歲的孩子,正處在人厭狗嫌的時候,要他們日復一日的打熬根基,辨識經絡,簡直比登天還難。

但在陳慶之看來,這恰好正是自己唯一且最大的優勢。

讓一羣活潑好動的小孩子和一個已經活過一世的老頭子比耐心,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別人玩耍我在練功,別人貪睡我在練功,別人年少慕艾我還在練功。

卷,都可以卷!

長生真氣延年益壽,改善根骨,何況以陳慶之多年行醫治病的經驗,過猶不及這種事情自然不會發生在他身上。

正是靠着這股不斷內卷的心氣,再加上自己一世的積累,終於讓他能夠和那些天之驕子站在同一起跑線。

但這只是個開始,根骨的不足在內氣境這條道路上,足夠將彼此的差距越拉越大。

泯然衆人和尺瑜寸瑕,聽上去便是天差地別。

只有再獲得一點屬性,將根骨改善成尺瑜寸瑕,他才方有一線窺探外景的可能性。

否則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個真氣大成的二流高手。

最後,還有一點胡媛說錯的地方。

他,陳慶之,蘊養出第一縷真氣可不是在十五歲,而是在十一歲那年,只不過這件事太過驚世駭俗,陳鎮南才特意幫他進行了修飾。

畢竟陳慶之打根基的長春不老功,作爲藥王谷的鎮派武學之一,從來都是隻有大長老一系的嫡傳纔可以參研。

與胡媛一廂情願的想象不同,名門大派能夠拿出來給新入門弟子築基的功法再好,那也只是與他們這些小門小戶相比。

真正的鎮派武學,都是嫡傳弟子在有基礎的前提下,更換功法轉修,哪有上來就拿給小孩子築基的。

且不說要先培養弟子對門派的認同感,就說孩童心性,又有幾個嘴巴能封的嚴實,倘若被有心人套出來話,那纔是大忌。

所以新入門的弟子,往往都是先拿本次一些的心法秘籍打好基礎,待到考察過心性,有長老願意收入門下,方纔傳授自己一脈的真傳絕學。

這一點也是門派比不上家族的地方,沒有血緣這份天然的紐帶維繫認同。

第120章 大光相第164章 失控第135章 和尚第305章 辯第203章 妙德見親第47章 符印第120章 大光相第91章 家師苦叄子第139章 戲第55章 三皈依第64章 舉國無一是男兒第185章 收徒第73章 求道與護道第83章 奉祀第173章 瞬殺第164章 失控第83章 奉祀第152章 各顯神通第176章 愛屋及烏第162章 死生存亡第282章 裡應外合第70章 非人哉第243章 神霄寶鏡第113章 金鑲碧璽裡扳指第53章 浩然書院 【求訂閱,4/5】第262章 非拜真佛,拜我也第188章 紅雲門人第234章 唯我獨尊第194章 千鈞一髮第34章 城陷第189章 一年之約第44章 仙人第304章 舊時相識第62章 北戎王庭第257章 貧僧與此物有緣第172章 半路劫道第264章 十年一覺車陀夢第96章 物是人非第58章 壽宴第268章 攻城攻心第299章 百花齊放第197章 自在天魔契第66章 關於我熬死五任皇帝這件事第83章 奉祀第247章 立太孫,太子勸誡第42章 白袍營第17章 踏青第20章 黃天星宿光如來第135章 和尚第239章 城外遭遇第180章 木匠童子第188章 紅雲門人第238章 奇士府立第170章 橫公君第239章 城外遭遇第224章 送子觀音第166章 反水第302章 立教第260章 餘波第133章 咎由第184章 增壽第300章 斷肢重續第158章 真君疑蹤第155章 鏡花水月第114章 朝出竅,暮夜遊第62章 北戎王庭第265章 脣亡齒寒第143章 萬仙法會第154章 使絆子第248章 妙德三策第41章 風波平第87章 河伯第200章 鄉間野舍,僧人夜話第101章 一人得道第304章 舊時相識第39章 三英戰外罡第203章 妙德見親第50章 叛徒【求訂閱,1/5】第70章 非人哉第243章 神霄寶鏡第284章 畫皮第153章 小勝一局第238章 奇士府立第234章 唯我獨尊第39章 三英戰外罡第174章 事了第73章 求道與護道第220章 玃如角迷離第66章 關於我熬死五任皇帝這件事第288章 趁夜突圍第94章第37章 老祖第196章 神通之戰第305章 辯第249章 君臣之爭第244章 鎮壓第156章 乾坤借法第279章 塵埃落定第241章 攻其不備第30章 帶投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