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

張鎰見二郎攔他不住,到底教他進了門來,便眯着眼,冷冷地說了一聲:“璣真人,有何見教啊?”

陸鴻看着那道人心想:原來此人道號叫做“璣真人”,似乎與張家不對付,卻不知是甚麼來頭。

這人方纔卻又說甚麼骨肉親情,莫非是張家的子弟?

心中想着,不禁凝神望去。

只見那璣真人一掃陰翳之色,笑嘻嘻地向張鎰彎腰稽首,直起身來抱怨道:“我的好岳丈,幾日不曾上門拜見,愈發生分了!您瞧我這二舅哥,伸手便來打人,這難道也是張家的教養嗎?”

陸鴻暗暗咋舌,完全沒想到張鎰和此人竟是翁婿之宜。他只覺此人油腔滑調,說話之時活脫脫的一副無賴樣子,叫人望之生厭,白白浪費了這張好麪皮!

只是這麼一來,他就對這璣真人愈發好奇了。

那顧綜顯然是知道其中曲折的,瞪着那璣真人,只是冷笑不語。

張二郎卻很是焦急,眼睛直往陸鴻身上瞟,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陸經略的身份又非同一般,再給這廝鬧下去,今後張氏還有甚麼臉面?

他情急之下,便捏緊了拳頭,想要上去廝打!

張鎰適時地咳嗽了一聲,將張二郎嚇得又退了回去。

“二郎,叫你兄長取五百貫的飛錢。”張鎰說罷便揮揮手,將脾氣暴躁的張二郎驅了出去。

璣真人聽了喜上眉梢,隨即眼珠轉動,打了個哈哈說道:“今日岳丈恁的慷慨,只不過——”他拖長了聲調,拇指肚捻着食中二指,笑道:“這回小婿玩兒得大了些,幾百貫未必打得住……”

若在平日,任他軟磨硬泡,最後能饒到百十貫走人已是幸運,沒想到今天還沒開口,這老爺子揮揮手便拿出五百貫,着實叫他喜出望外。

不過他也猜得出來,張老爺子如此大方,一定爲了催促他快快走人,那是必有情由的!

因此眼角餘光一瞥,果見堂上坐了個生人,心下大是瞭然。

璣真人雖然不知陸鴻的身份,但見此客氣度不凡,呼吸之間都透着深不見底的沉靜,滿江南也找不出幾位如此場面的人物!

這璣真人雖然不學無術,一雙眼睛卻毒得很,知道陸鴻必是貴客,若不趁這難得機會,順杆兒爬,還對得起自己嗎?

果見張鎰白眉微皺,問道:“你要多少?”

璣真人“嘿嘿”一笑,伸出兩根手指,搖頭晃腦地說:“不多不少,二千貫。”

這回張鎰眼皮都沒擡,直接說道:“好,你走罷,回頭派人送到松風觀。”

璣真人沒想到這老官兒今天如此痛快,心中便暗生悔意,早知開口五千貫好了!

但是話已出口,買賣定了錘,也沒奈何。不過他心知肚明,張老頭今天肯出這麼大的手筆,必是因爲這位年輕貴客的存在,不禁轉過頭來,深深地打量了陸鴻一眼。

張鎰見他目光遊移,沉聲道:“怎麼?”

璣真人一驚,連忙收回目光,向張鎰拱手笑道:“好好好,這便告辭,多謝多謝!”說着轉身便走,腳步輕快

,轉眼便消失在了門外,沒過一會兒,便聽張府外的大街上,傳來一聲得意滿滿的長笑,並且漸漸去的遠了。

隨着這一聲笑,張鎰臉頰上的肌肉微微顫抖,隨即便又歸於平靜,再也瞧不出喜怒。

陸鴻不得不佩服起此老的城府,並且很知趣地引了個新的話題:“季權公,聽說江南四族之中,除了謝氏,張、陸二氏皆是顧門高足,三家同出一脈,不知是也不是?”

他這話本是無心閒談,誰知張鎰聽了,雙眼猛然大睜了一下,問道:“陸經略都猜到了?”

這話倒問得陸鴻一愣,不知這張鎰所指爲何。

自己猜到甚麼了?

正當他不知如何作答的時候,卻聽對面的顧綜長嘆一聲,搖頭道:“陸經略猜的不錯,此人正是陸家的那個不肖子,早年叫陸吉,後來在自家道觀裝模作樣當了道士,改叫‘璣真人’,哼。”

陸鴻哪裡想得到,那璣真人竟出自吳郡陸氏!此人稱張鎰爲“岳丈”,難道張、陸兩家曾經聯姻?

可是此時看來,卻似乎成見深深,就連顧綜提到陸家,語氣之中也不怎麼客氣。

щщщ. тt kдn. ¢ 〇

他不禁想到初進建鄴城的第一天,張鎰在馬車之中問張衝,自己是“南陸”還是“北陸”,原來是這個緣由……

他發現江南這一片死水,是越來越有意思了,就差一個人來攪動攪動!

又聽顧綜接着感慨:“這個不肖子自己混賬也就罷了,只可惜了四妹,是個苦命的人。”

張鎰哼了一聲,冷漠地道:“她自己要隨那孽障,最後被活活氣死,怪的了誰?這麼多年,老夫只當沒這個女兒!”

或許是察覺到不便在外人面前談家事,張鎰隨即話題一轉,向陸鴻道:“陸經略,此去十縣,奔波辛勞,老夫代江南百姓聊表謝意。不知收穫如何?”

陸鴻終於等到正題,連忙打點精神,先謙遜了兩句,隨後便將一路所見所聞,以及“土地兼併”、“平民拉幫結派”等問題交代了一番,獨獨將氏族的毒瘤問題略過不提。

因爲在座的張鎰、顧綜,都是江南氏族的代表,也是氏族壟斷人力、財力、權利最直接的受益者!

現在上層權利已經隨着南唐朝廷的消亡而消失,但是在地方上,許多行政命令,還是要受到當地氏族的強力干預,這其實是所有問題的癥結所在。

陸鴻雖然不提這茬,不過張鎰是何許人也,自然聽得出其中的用意。他沉吟了一聲,忽然問道:“聽敬宗說,陸經略有意推出‘公田法’,來遏制土地兼併?”

陸鴻瞥了顧綜一眼,隨即直言不諱地說:“不錯,是有這個想法。”

張鎰似乎有些興趣,緊接着再問:“那……陸經略打算如何實施?”

“市價收購私田充公,分賣給佃戶。”陸鴻認真地說。

張鎰笑了,不置可否。顧綜感到有些尷尬,索性低頭不語。

他們兩人都覺得,陸鴻的想法太過天真,太不切實際。

張鎰搖搖頭,問道:“那麼請問陸經略,這私田若是收不上,那便如何?即便

收上了,佃戶卻又如何買得起?假如這麼多公田爛在手裡,建鄴府庫雖然殷實,也虛耗不起。”

此人不愧是南唐的前任宰相,對江南可謂瞭如指掌,句句都是一針見血!

而且,他話中對陸鴻懷疑的意思,也表露得十分明顯。

這倒不是他對陸鴻個人的偏見,而是因爲,這所謂“私田充公再轉私”,在不激發朝廷與氏族矛盾的前提下,和平分攤田畝的做法,他自己早就反反覆覆考慮過無數次,但每次都倒在了剛纔他提的幾個問題之前……

因此他不相信這件事有法可解,即便真有辦法,也絕不可能從這毛頭小子身上找出來!

顧綜也是一般的想法,但又不敢過分跌了頂頭上司的臉面,只好出來打個圓場說道:“陸經略的想法是很好的,咱們只要從長計議,總是會有辦法。”

張鎰笑而不語,彷彿一頭安享晚年的猛虎,在旁觀着一隻小蜘蛛,癡心妄想地謀劃織成一張巨網,捕獵飛鳥的情景。

誰知陸鴻搖頭道:“不必從長計議,季權公身負萬民之望,我也不必相瞞。如何做這件事,我已經有所計較,無非軟硬兼施罷了!”

張鎰見他自信滿滿,胸有成竹的模樣,忍不住來了點兒興趣,問道:“倒要請教陸經略,怎麼個‘軟硬兼施’?”

陸鴻微微一笑,說道:“先說收私田充公,我會親自向大戶做工作,一方面絕不壓價,公平公正;另一方面捐田多者,可錄察舉入官,田契、告身當場交割。”

他將這兩樣條件一說,就連顧綜聽了,也有些動心,腦子裡甚至轉起了念頭,是不是捎封信回家,讓自己的兩個哥哥捐輸一部分田畝出來,好給他幾個不成器的侄兒弄個官兒做……

其實這個辦法雖然有“賣官鬻爵”的嫌疑,但是陸鴻很有把握,只因這是權宜之計,臨時爲之,不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法子既能解決部分私田充公的問題,也能迅速補充州縣官員的空缺——至於這些“賣田官兒”有多少靠譜的,這不還有官員培訓、優勝劣汰兩招嗎!

沒本事的就教,教不出的就閒置、淘汰,反正這官兒並不是他收了錢賣出去的,而是作爲一個入仕的機會,給予積極響應朝廷號召之人的獎勵……

張鎰沒想到他敢拿官帽子出來交易,皺眉思索了一會兒,發現居然確實有可行之處,忍不住追問道:“如果別人就是不肯把田拿出來呢?”

陸鴻笑了笑,道:“朝廷自然是先發公告鼓勵,再發政令督促。以人口定畝數,但凡超出的,就是違令抗旨,自有地方拿辦!”他冷哼一聲,聲音中忽然透出陣陣寒意:“如果還敢反抗的,該殺就殺,絕不姑息!到時候查抄沒收的田產,既無成本,正好免費分發給佃農百姓……”

顧綜聽得打了個哆嗦,不禁望向主位上的張鎰。

那張鎰眼中光芒閃過,也是沉默良久。

這兩位至此纔想起來,眼前這個帶着三分書卷氣的陸經略,是殺人殺出的功勳!

他殺出的屍首,能再堆出一座紫金山來……

(本章完)

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零六章 誰看了我洗澡第九十二章 長亭送君別第一百一十一章 哨樓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九十章 各自的打算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四十一章 請君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戰第七十八章 是禍躲不過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問題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掃北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機推演論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護府的詭異氣氛(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都護府的詭異氣氛(上)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來訪第二百六十一章 單挑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會(中三)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陳森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二百九十章 所謂封地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變故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三百八十九章 宿命之戰(二)第三百零九章 臨泉王之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九十九章 指揮使的賭約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風氣寫在前面的廢話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報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縣的原野第九十九章 指揮使的賭約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經略揍了顧大人?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會(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積善坊花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農業專家第五十九章 客棧大火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種馬引發的血案第二百九十九章 東西戰線的局勢第七十八章 是禍躲不過第四十八章 戰後的青州城第三百零六章 誰看了我洗澡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計(六)第十八章 當不當兵?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三百六十五章 憶江南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三百六十五章 憶江南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鐵漢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治理概論第十章 洪成的煩惱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一百五十六章 難以捉摸的形勢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來訪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