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

幾句話清清楚楚地飄到岸邊,戊旅衆人聽見有仗可打,個個興奮地摩拳擦掌。陸鴻轉身邁步便向大帳走去,那小伍長伸手攔着,弱弱地問:“你做甚麼?”

陸鴻白了他一眼:“我就是陸鴻。”

那小伍長只得悻悻地縮手,放了他過去。三流子一瘸一拐地走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得意地道:“知道俺們陸隊正的本事了罷,等會打個勝仗,也教你們這些大頭兵長長眼!”

那小伍長打開他的手,哼了一聲,並不搭話。

陸鴻走到大帳前,分別向韓清和花源行了禮。花源擺擺手,道:“陸隊正,本將身負代管四旅之責,現在臨時晉升你爲戊旅甲團副尉,帶上你的人準備作戰。”說着頓了頓,與韓清對視一眼,又問,“知道派你們去哪嗎?”

說話間南岸一聲號角響處,大草灘中黑影涌動,無數騎兵從長草的掩護之中探起頭來,奔騰而出,直向南面三營最靠東的丁字營突襲。

好在乙旅接到花源的指示早有防範,沒等敵人衝到近前,一條黑影從夜空中劃過,帶着“嘣——嗚——”的聲響,一架牀弩發出了一杆合抱粗細的巨箭,劃成一道弧線,頓時將最前方的十幾名敵人連人帶馬砸成了肉餅,兩面毫無保留地張弓對射,霎時間箭如雨下,你來我往熱鬧非凡。

這邊大帳前三人都鎮定如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似乎早有預料。陸鴻也看了韓清一眼,見他朝自己點了點頭,便道:“我們戊旅去哪就看將軍膽子大不大了。”

花源見他一派胸有成竹的樣子,心中對韓清剛纔舉薦此人的話已信了七分,又想再試試這個小自己一輪的年輕人,便道:“怎麼講?”

陸鴻篤定地說:“對方預謀良久,擺下這樣一隻口袋讓我們鑽,明顯要將後軍一口吃掉!這原是個十分毒辣的狠計,只可惜不知爲何,對方忽略了一個極大的破綻:他們不會水!偷偷泅水渡河還成,若是南岸戰敗潰退,那便是九死一生!”

他說着揮舞了一下拳頭,“這次雖是奚人主導,契丹人爲輔,可是奚軍似乎一應戰法都是照計劃按部就班,到臨場時調度頗爲生硬,因此職下認爲,這是一次有計劃卻無主帥的大規模突襲,奚人的主將不知什麼原因應該並不在指揮!更何況他們算漏了一點——韓大將軍的突騎軍正巧在此,將軍若是膽氣足夠,我們就去北岸庚字營;如果似劉旅帥一般,那我們就去丙字營。”

他說是看花源的抉擇,實則已將了一軍,話裡話外無不表示往北纔是最佳打算。

花源卻不吃他這一套,只是冷笑道:“你認爲?你憑甚麼認爲奚軍主帥不在?”

陸鴻正兒八經地道:“職下不相信有這樣爛的主帥……反正不管在不在,他們只要過河來打,就已經是死路一條!”

花源又好氣又好笑,道:“你小子少胡吹大氣,韓大將軍和本將都覺得,咱們勝算最多隻有九成!”

韓清聽得大笑起來,指着花源道:“賢侄,如今可知我這雙眼睛會瞧人了罷?”

花源向韓清一拱手,笑呵呵地道:“畢竟叔叔高見,源不及萬一。”望了一眼北岸,略帶譏諷地道,“這劉黑子平日裡牛皮吹得震天響,今日可沒臉了,合該他扛不起重擔,倒讓戊旅風光一回……”

他突然收了笑容,向陸鴻鄭重地道:“你既已知我意,那便不必多說!記着,攔下了敵軍本將保你做團校尉,如果沒有把握趁早開口,省的劉黑子怨我把功勞讓給

了一個只會說大話的後生!”

陸鴻也不多言,挺起胸膛行了個軍禮:“職下,領命!不過有個請求……”

花源皺眉道:“甚麼要求?”

陸鴻道:“戊旅用的都是橫刀,太短,怕不成事,我還要兩隊陌刀兵。”

花源皺了皺眉,卻還是應允了他,說:“我這兩隊陌刀兵平日裡都當寶貝藏起來,還是沒能逃過你三目點兵的眼睛……罷了,一併帶去罷!”說完不讓他再囉嗦,揮揮手不耐煩地趕他走人。

陸鴻微微一笑,向他行了禮便要告退。

花源看着他的身影走遠,歪過頭來低聲問韓清:“叔叔,您怎麼看?”

韓清搖了搖頭,笑着道:“說不好,不過今晚若能成事,我要找李毅把這小子借過來去救徐州。”他最上雖然“說不好”,可是瞧他神情,彷彿這一仗已經篤定會勝一般。

花源一面感嘆世事的奇妙,一面又替他的正上司褚垓感到肉疼:費心巴力從左軍搶來的人,一轉手又要借到徐州去了……

不一會南面乙旅的情報雪片般傳來:南側丁字營被衝破、乙字營接戰、敵軍約莫萬人,乙旅旅帥陳森所在丙字營告急!

花源當即下令:放棄丁字營、乙字營,所有官兵撤進丙字營,大寨中後軍甲旅分批次增援。

由於丙字營正當甲字大寨南門,因此守住了丙字營便可保大寨無虞,相比之下丁字營和乙字營一來難守,二來不甚緊要,與其分兵強守不如集中合兵一處。

韓清瞧了瞧情勢,叫道:“快到咱上場了!”打了個呼哨,原本席地待命的黑甲兵們紛紛翻身上馬,他臨走時再與花源定了一句:“你緩緩增兵,緩緩撤兵,只等此寨轅門一破我便上!”

花源點點頭,說:“侄兒省得。”

此時的後軍戊旅已經在陸鴻的帶領下過了浮橋,在寨牆上悄悄開了個小門,六百餘人魚貫而出,伏在己字營與庚字營中間的草叢裡。那兩隊陌刀兵跟在最後,都倒拖着刀柄,用衣衫掩住了白刃。

夜空中火箭紛飛,庚字營半邊柵牆都已經過了火,歪歪倒倒地半塌着,黑乎乎地冒着煙氣。營中到處都是舉着火把的蠻兵,或步或騎,烏哩哇啦地亂叫亂衝,丙旅在敵人當中結成兩個陣勢,其中一個已經被衝得七零八落,似乎隨時可能淹沒在敵軍的猛撲之下。

另一個八角陣倒還完整,陣中一名將軍躺在擔架上,揮舞着手臂不斷髮令指揮,一旦陣型破了一角便立刻收成圓陣,瞬間將缺漏補足,這陣型反覆交錯之下,蠻兵一時之間竟奈何不得,反而折損好多人馬。

這人應當是丙旅乙團的項校尉了,此前傳信來他已負傷,沒想到仍在庚字營中帶兵頑抗。

敵軍似乎也察覺這塊骨頭難啃,幾聲呼哨,蠻兵們便紛紛棄了此陣,專一攻打那個殘陣。這邊八角陣中的項校尉見勢急忙催動士兵向殘陣靠攏。

陸鴻見狀暗叫不妙,果然那八角陣剛剛移動二十步,便由暗處突然殺出兩隊騎兵,捉住前後稍有脫節的破綻急衝猛打,方纔“放棄”此陣的蠻兵也都突然返潮般涌了回來,這八角陣頓時便破了!

項校尉急得連聲叱喝,想要挽回局勢,怎奈兵敗如山倒,周圍的士兵被殺得只知抱頭逃竄,哪裡還管得了軍令?

這邊暗處,陸鴻揮揮手打了個暗號,手下六百餘人讓開了庚字營和己字營之間的通道,兩邊潛伏下來。那些敗兵失了主意,都丟盔棄甲,從庚字營狂

奔而出,向旅帥劉黑子所在的己字營逃命。

只聽得庚字營中敵人一陣歡呼雀躍,終於拿下了第一座據點,無數敵軍銜着敗兵的屁股從營中追殺出來,一直打到己字營下。

己字營北側原本只是佯攻的小搓敵人也迅速展開猛攻,與庚字營來的奚軍兩面夾攻。

營盤東門只開了一人寬的豁口,被敗逃而來的庚字營士兵擠得水泄不通,人人都哭爹喊娘爭先恐後地向門縫裡逃命。門後有幾十個士兵死死抵住大門,一面大喊門外結陣抵抗,一面將門又緩緩開了巴掌寬,防止敵人突然趁隙殺了進來。

陸鴻見時機已到,一聲令下,戊旅衆軍紛紛吶喊,從長草的掩護當中現身而出。衆軍眼看着自己人被奚狗吊着屠殺,都早已憋得狠了,此時胸中怒火終於得到宣泄,都是一陣狂衝。

最末的蠻兵陡然見到這麼多人影從身後躥了出來,唬得魂飛魄散,兩相接觸頓時一陣人仰馬翻,被亂刀砍死及自相踐踏者不計其數。那個一向和陸鴻不和的那楊智手提一對板斧,連連虎吼,一馬當先殺入敵陣。一個蠻人頭目見此人勇猛,當即棄了身邊纏鬥的府兵,舞着鐵錘怪叫着衝了上來。

那楊智大叫一聲:“你爺爺備操在此!”矮頭躲過一錘,左手斧旋身橫掛,將那頭目帶下馬來,右手斧隨即斬落,“咔嗤”聲響,硬生生將頭骨也敲碎了!周圍一撥奚軍見頭領被殺,更是失了鬥志,亂糟糟控着馬不知東西地亂竄。

陸鴻急忙指揮一隊人跟在楊智身後掩殺,如同一柄尖刀插入敵陣肋部,將敵軍陣勢硬生生分成兩段。堪堪攻到己字營下的敵人尚未回過神來,已經被戊旅合兵一處,將後路堵了個嚴嚴實實。

好在這回劉黑子沒有犯慫,當即下令東門大開,渾身披掛,親自帶着一部兵馬從營中殺了出來,兩面合圍之下,殺得蠻兵大呼嚎叫,潰敗在即!

那邊庚字營裡留守的數百敵騎急忙忙衝殺出來救人,哪隻剛剛行到半路,兩邊草叢之中刀光乍閃,早已埋伏良久的兩隊陌刀兵揮舞着長刀兜頭便砍,登時便有幾十個蠻人身首異處!

《唐六典》中對陌刀的描述最爲中肯:刃長三尺,柄長四尺……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爲齏粉……

而在㶟水岸邊,這種遊牧民族眼中的恐怖兵器正發揮着名副其實的威力,數百蠻騎眨眼間被殺得七零八落,只有落在最後的二十餘騎及時四散逸走,大路上一時間盡是人哀馬嘶,血流成河。

那邊被丙旅和戊旅合圍之下的敵軍也已十停去了六停,盡都無心戀戰,紛紛突圍奔逃。陸鴻與劉黑子合兵一處,追着敵軍趕了三裡地,將敵人步卒幾乎斬殺殆盡。

大寨之中花源一直站在高處俯瞰北面的戰況,見此情景已全然放下心來,招過傳令兵接連宣佈兩道軍令:“傳給丙旅劉黑子,命他帶一團人馬守好己字營,其餘盡歸戊旅陸鴻節制。”“傳給乙旅陳森,放棄丙字營,所有人次第撤入甲字大寨,限兩刻以內覆命!”

他沒有給陸鴻下令,也沒有關照韓清,因爲接下來一場大戰才真正拉開序幕,而這場大戰的主導者,就是韓清與陸鴻,成敗之間全看突騎軍的戰果和陸鴻對時機的把握!

而他,要積聚力量,隨時準備應對最壞的結果——一旦韓清戰敗或者陸鴻阻截失敗,敵人近萬大軍捲土重來之時,他要捏緊手中最後的幾千兵馬,靠着這座只具雛形、不甚堅固的大寨與敵人周旋,或是殊死搏鬥……

(本章完)

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三百七十七章 童謠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機推演論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層的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十七章 軍醫張承啓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三十六章 李嫣的幫忙第二百四十一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縣的原野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橋北的爭端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興宮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於安東的治理設想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二十六章 高登的心思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一百零一章 三張飛錢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一百二十二章 農業專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監軍老爺要來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鐵漢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一百二十章 小陳莊的約會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觀炸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鐵漢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四十二章 離開徐州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氣的神武衛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零二章 宿敵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一百一十二章 肅清內敵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環計(四)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韋曈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賀高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三十五章 神機門人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二百六十一章 單挑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週的煩惱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老闆坐牢,太忙請假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隻錦囊與一段回憶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機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三十七章 一門往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家的小動作(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敵境第一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撥人馬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後生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三百七十章 說客(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二百三十一章 崔相與政事堂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帝說(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憶江南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六十九章 倒黴的湯柏(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