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斬田永年

相州?

司馬巽想不明白,太原已經斷糧十多天了,相州那裡怎麼可能有甚麼補給線?

不過他雖然疑惑,卻半點兒不曾猶豫,直接找到韓清,讓他帶突騎軍往相州而去。

其實陸鴻並沒有得到關於這條補給線的確切消息。

準確的說,這個消息並不是斥候營沒日沒夜探查所得,更不是他經過“天機推演論”或者其他精確手段推導出來的,因爲這個消息,根本就是從唐軍之中光明正大地流傳出來的……

其實陸鴻很明白,太原與神都河南府最直接的連接通道就是澤州和絳州,這兩州一左一右好似兩扇鐵門,牢牢地將姜炎關在京畿道河南府之外,而這兩塊地方,如今都掌握在他的手裡。

其中絳州對於唐軍來說,很明顯不具備攻略條件,一來他親自率領大軍在絳州駐紮,光憑姜炎的十多萬人馬,未必便能過這一關;

二來絳州地處澤州與龍門之間,攻絳州則兩面來救、三路齊出,極爲兇險;

三來陸鴻已經提前派遣趙大成與左虎駐守太平關,那太平關貞觀七年置,雖是小關,但東西兩面連山帶水,即便稱不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卻也是當其要衝,急切不得破。

這三點任存其一,那便足夠讓姜炎望而卻步,何況三難齊備!

因此他只能打澤州的主意。

但是澤州也有一樁壞處,此州與河南府交界之處連綿太行、王屋二山(注),阻隔數百里,要從二山之間連通河南府,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完全打穿澤州、攻破州治所晉城,然後打下天井關,出太行山到達河南府;另外一條是攻下濩澤,沿沁水南下而至……

這兩條路雖然依舊難走,但是比起無法可想的絳州來,顯然還是有機可乘。

至於地處河北道的相州,以常理看來,根本不可能存在甚麼補給線!

——如果要從河南府繞過澤州向北輸送輜重,最近的是走衛州共城、新鄉一線到相州,但是共城如今被契丹人把持,又臨陣倒戈與大周做了盟友,斷然不可能放過南唐的輜重。

所以再想繞過共城的話,那便得多走數百里,其困難之處以及路途的消耗、兵員負擔都是成倍增長!

而且北面的扶吐瀚大軍正在沿着河北道南下,最遲二十天就要到達太原,這麼個走法兒,最後只能是給窮得叮噹響的安東軍送糧送衣的……

所以任憑從哪個方面分析,南唐都不會愚蠢到在河南府到相州一線開闢補給線。

但是消息就明明白白地放了出來,即便是姜炎故意迷惑陸鴻,想要分散他的兵力,那也只能被他牽着鼻子走……

何況兵道: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常言又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陸鴻再是算無遺策,也難免會遺漏掉一些重要的細節。萬一姜炎真的從相州得到了補給,那便具備了持久消耗的本錢!

陸鴻未免夜長夢多,也只能將這種可能性抹殺在襁褓之中。

可就在此時,龍門方面突然傳來一個極壞的消息……

……

……

秋夜天寒露重,已經不復初定龍門時的那般炎熱,絳州的天光暗得比青州稍早

,陸鴻照例讀罷了一章《神機策》便打算洗漱入睡。

這部《神機策》他已經研讀了不下十遍,但是每次再看依然讓他受益良多。

他小心地在《策韜》卷最後一章的末頁空白處,寫下了兩句心得,吹乾墨跡之後便合上書卷,飲了一口已經涼透了的茶湯,稍緩了一下略顯疲憊的神經,正要開口叫小金子打水洗漱,便聽軍營之外驟然響起一聲清脆的銅鐘之聲。

那是開門清道的警報,聽聞此聲之後,軍營便需轅門大開,同時在營中道路上行走的閒雜人等必須向兩旁避讓。

一般發生這種情況的,要麼是重要人物到來,要麼便是遇上了緊急軍情。

陸鴻聽了眉頭微蹙,如今這絳州的地界上,能在他面前稱得上“重要人物”的,根本沒有,即便有幾位有名有姓的大將、刺史,到了他的軍營也不敢這般大搖大擺地讓人敲清道鍾。

那麼就只剩一種可能——有十萬火急的軍情到了!

陸鴻向門外問道:“外面是甚麼動靜?”

跟着大門“吱呀”一開,今晚負責值夜的張沖走了進來,躬身行禮道:“稟大人,營外來了一騎紅標傳信,看樣子是龍門那邊出事了。”

陸鴻點了點頭,“嗯”了一聲,便沒再說話。

不多時馬蹄聲愈來愈近,張衝所說的那騎傳信已經到了他的住所之外,只聽撲通一聲響,約莫是那傳信的騎校滾鞍下馬,跟着便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

張衝瞧了陸鴻一眼,見他揮了揮手,當即會意,轉身向門外喊道:“放他進來。”

外面傳來幾聲低低的答應,那急促的腳步聲毫不停頓,徑直穿過侍衛的關防衝進門來,卻被張衝伸手攔住,而沒能靠近屋內陸鴻的案桌。

“急稟陸帥,陳州王傳信!”那騎校既被攔住,便不再向前,屈膝跪倒在地,火急火燎地舉起一封火漆急件。

張衝接過信,三步並作兩步走到案桌之前,輕輕交到陸鴻的手上。

此時被那騎校帶起的一陣夜風吹進,柱子上的燭火撲撲作響,屋內的光線也是忽明忽暗。

陸鴻神情凝重地拆開火漆,取出信件一瞧,眉頭再度深深地皺了起來。

——王兗於隴州兵敗,三萬兵馬全軍覆沒!

陸鴻心中騰地冒起一股沖天怒火,死死地捏着雙拳,發出“咔吧、咔吧”的兩記響聲。

他的生氣絕對不是因爲王兗兵敗,因爲勝敗乃兵家常事,他自己也不知吃過多少次敗仗。

王兗縱然確實有將佐之才,卻也遠遠沒有達到百戰百勝的地步。

真正讓他怒不可遏的,是這兵敗的地點,以及兵馬的數量!

陸鴻之前交付了一部分兵權給王兗,但陳州王只是照單笑納,卻並沒有派人來請教他隨後的用兵戰略,只派了個譙巖到訪,還是來通知他不用參加祭天大典的……

他本以爲王兗這人瞧着穩重,即便他沒有叮囑,也不至於冒失輕進,最多小打小鬧,攻下長安京兆府外圍的幾個小城,滿足一下陳州王的虛榮心就算了。

誰知道他在絳州屁股還沒坐熱,剛剛和姜炎不溫不火地交了幾次鋒,那邊王兗都打到隴州去了!

隴州是甚麼地方?

居於長安京兆府和洛陽河南府正中樞紐,坐擁三大倉,兵力不下六萬!

做出這種決定的人,狂妄自大莫此爲甚!

只是不知這是王兗私自爲之,還是陳州王的授意……

如今大周與南唐難分難解之際,剛剛因爲穩固了澤州與絳州,而取得了一些優勢,哪裡經得起這般損耗?

況且他很清楚地記得,王兗最初打下郃陽等三城時,只有八千陳州王親事府兵馬,雖然是陳州王未經他同意而私自調動的,但是他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認真追究,甚至在到絳州來之前,還另外調撥了兩批共一萬二千人交付王兗,算是大大給了陳州王的面子……

但是這一次,總數兩萬人卻變成了三萬……

所以他儘管努力地維持着面上的平靜,但是他的聲音聽起來依舊讓人感到一陣莫名的寒意:“最後一次向南線增的兵,是哪位軍官帶的?”

那騎校不疑有他,老老實實地答道:“是田永年將軍與趙昂校尉帶的兩部人馬,趙昂校尉已經在隴州戰死,田將軍隨王兗將軍退到了郃陽。”

這兩人都是陸鴻在兩千裡轉戰途中收納的軍官,其中田永年明明白白就表示過要尊陳州王而廢豐慶帝,更是在兩軍對陣、白刃相交之時便敢脫離崗位跑去獻媚李安的主兒!

至於趙昂這人,因爲比較平庸,爲人卻太過圓滑,不足擔綱大任,因此在陸鴻手下衆多軍官之中並不曾得到過重用,兩人私下裡也只是點頭之交。

陸鴻心中暗暗冷笑:這趙昂還算命好,利利索索死在了隴州,也算是爲國捐軀,回頭追贈個將軍甚麼的不算太難。但是那田永年既然沒死,那便怪不了別人了!

“把江慶給我叫來!”陸鴻冷冷地下令。

張衝彷彿明白了些甚麼,若有深意地望了他一眼,肅然接令,轉身便向門外走去。

那騎校感到氣氛有些不對,跪在地上有些戰戰兢兢地低着頭,手腳發緊,不敢朝上看去。

陸鴻卻沒爲難他,直接揮揮手道:“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罷。”

那騎校如蒙大赦,連忙行禮退了下去。

過了一會兒,江慶急匆匆地跟着張衝來了,許是來之前張衝說了些甚麼,因此神情頗有些凝重。

陸鴻見了江慶,二話不說,直接簽了一道軍令,說道:“你馬上帶人去郃陽,斬了田永年!王兗冒失輕進,暫時褫奪兵權,怎麼罰讓他自己看着辦。”

江慶接了軍令,猶豫了一下問道:“萬一田永年不在郃陽怎麼辦?”

陸鴻知道他的意思,陳州王很可能料到他要斬殺田永年,或許會將其調回龍門包庇下來。

“你派人先行到龍門發一道通告,誰敢攔着我殺田永年,就是觸犯軍法,一併處斬!”

(注:太行、王屋二山就是傳說中擋住愚公WiFi信號的那兩座。《列子·湯問》記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愚公住在山西,應該就在澤州一帶,他移這兩座山的目的,就是因爲這兩座山擋住了他去河南玩耍的路。爲了方便大家理解地形,藉此註釋,望周知。)

(本章完)

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緣第九十九章 指揮使的賭約第八十章 戰江東大麴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將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種馬引發的血案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敵境第一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喬遷酒宴(下)第一百八十章 新屋主第八十二章 都隨它去罷第四十二章 離開徐州第五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青州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環計(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賀高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監軍巡察使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嫣來訪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三十五章 神機門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後生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練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繳海匪(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聖意難猜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四十四章 沭河大營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亂兵出奇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二百九十章 所謂封地第一百二十章 小陳莊的約會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六十五章 神機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治理概論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變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鄧錦第七章 趙家集客棧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七章 趙家集客棧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八十三章 委屈的陳森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雲鉅變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爺的傳話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後生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機推演論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寫在前面的廢話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三百五十二章 進宮去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二百八十一章 再回神都第一百七十一章 掃北的尾聲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戰第三百零八章 唯一一次的會面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六十六章 京都東郭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二百八十三章 鴻門宴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媒人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