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環計(四)

至於龐家這件事情的結果是,穆老人當場掏了三萬貫的飛錢,將剩餘的三十九萬貫寫作欠條,自豐慶七年至豐慶九年,每年還款十三萬貫,逾期不還按四分利累積……

也就是說,從今日的臘月廿六到年三十的最後一個時辰,這幾天之內,就得拿出十三萬貫,交到安東都護府的手上。

陸鴻不愁他沒錢,龐家既然信心滿滿地把主意打到安東來,必然是有備無患,前期預計投入的錢肯定也是準備好的!

果然,天光尚未透黑,便有一名自稱是龐傢伙計的男子到三官邸求見,並且奉上了十三萬貫的飛錢。

只是一天時間,安東都護府就白白賺了十六萬貫……

不過這幾張飛錢面額最小的也是一萬緡,在安東根本使不開。

陸鴻當即全部交給了朱胤,請他照這十六萬貫,立即採辦一批年貨過來,儘快送到百姓的手上……

朱胤當即答應,並且十分爽快地表示,這次就算是龐家出錢,朱氏採辦,絕對照足了十六萬貫,只多不少,而且半分利頭也不拿——他龐元讓大方,我朱胤也不能小氣不是!

他同時向陸鴻借了軍馬,向各州縣的商鋪傳信,店內所有的存貨一律折價三成售賣,一直持續到大年初一……

朱胤剛走,陸鴻揉着發酸的眼睛,伸手搓搓臉頰,便叫小金子給他打水,打算躺到榻上讀一會兒《神機策》便睡了。

可是還沒等他走進裡屋,下頭的人便傳信來說,錄事參軍事韋曈求見。

陸鴻一陣疑惑,老韋找他做甚麼?

最近可沒甚麼事需要勞煩韋曈啊!

他現在有兩個機要秘書,韋曈和範翔。

老韋坐鎮衙門多一些,上傳下達順帶監督各同僚,掌正違失,同時監管符印。

雖然看上去並無多少實際職權,但是隱形權力不小,安東都護府正式令書公函都要經由他手,陸鴻對都護府衙門有甚麼大方向上的要求,也會讓他去給長史署、司馬署傳達。

而範翔則鮮少在衙門裡做事,他偏向於陸鴻的私人秘書,基本上只要陸鴻在巖州,他要麼跟在陸鴻身邊,要麼在三官邸待命;韋曈經手都護府令、公文、公章,範翔就負責草擬副都護鈞令、陸鴻私對私或私對公的信件,以及其官憑佩綬。

這兩人分工類似,卻又涇渭分明,都是爲陸鴻服務,卻又完美地形成了互補。

陸鴻一面猜測着韋曈的來意,一面讓人請他進來,自己便走回到正廳裡去相侯。

不多久,半開的大門外便輕手輕腳地走進來一人,進了門便向陸鴻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下官韋曈,拜見大人。”

這一出倒把陸鴻鬧糊塗了,怎麼還是這樣?

老韋這幅樣子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前兩天就說過他一回,讓他沒人的時候少搞這種形式主義!

他倆是老相識,又是老鄰居,整這些幺蛾子作甚?

最主要的是,態度問題!

陸鴻談事情的時候,喜歡直來直去,大家親近些,說說笑笑把正事就談完了,多好?

而且不用整那些虛招子,你拜我我拜你,累也累死個人。

可是這韋曈似乎把他的話當成了耳旁風,你讓他禮數從簡,不必生分,可他偏偏我行我素,該把腰彎到膝蓋,就絕不到大腿!

對此陸鴻也是無可奈何。

“老韋啊,坐罷,找我甚麼事?”陸鴻用十分隨意的口氣與他打招呼,有意給他做個示範。

韋曈聽聞便找了靠近的位子,正襟危坐下來,總算帶了幾分笑意,說道:“來向大人彙報兩點工作,請教一個問題。”

他見陸鴻點了點頭,便道:“其一是胡校尉那邊派人傳了話回來,七寶班的確是往南州去了,於今日酉時經過木州,然後便一路往北了。現在胡校尉正向南州方向追去,預計今晚之前便能追到。”

陸鴻有點兒奇怪,這事胡小五應該通報給他老丈人範翔,或者直接派人告訴他啊,怎麼傳到老韋那邊去了?

不過這是小事,給誰都一樣,因此他便沒有深究,問道:“還有呢?”

韋曈欠了欠身,接着說道:“還有一個事,也是胡校尉傳回來的,說是追捕七寶班的半路上,他們遇見了懷遠軍的傳令兵,扶吐瀚將軍說契丹近十天來活動異常,安東最西北角的沙頭堡已經舉過四次警備烽火了……”

大周邊境的烽火分爲常備、警備、急備三種,每月需在換防時舉一次常備烽火,意爲“查哨”;但凡發現小股敵軍或敵人部族靠近,則舉警備烽火,請援軍隨時待命;至於急備,則是真正遇到敵人大軍來攻之時,這才點燃,此時邊疆守備大軍便需立即出動,附近的友軍也能因此而得知前方消息。

韋曈話未說完,便被“哐當”一聲突如其來的脆響嚇了一跳。

他戰戰兢兢地擡眼望去,只見原先安安靜靜放在陸副都護手邊的茶盞,已經在地上摔了個粉碎,湯汁灑了一地!

“操*他媽的臨泉王!”陸鴻憤然大吼,整個人像裝了機簧一般突然跳了起來,“你們這幫人見不得遼東安生是不是!想試試老子的火氣是不是!你他媽的要能坐進東宮,老子不姓陸!”

一時間整個兒三官邸都充斥着陸鴻突如其來的咆哮怒吼,不僅坐在正廳中的韋曈驚恐地癱倒在地,就連門外執勤的侍衛都戰戰兢兢,渾身冒着冷汗。

誰也不知道這位平日裡挺和氣、跟誰都不擺架子的大人,今日爲何突然性情大變。

早上已經發了一通火,把朱胤他們嚇得夠嗆,本以爲出去逛了一圈之後心情轉好了,誰知到了晚上更加像是點了火藥桶一般!

“小金子!”陸鴻踢開面前的長几,在大廳之中來回踱着步,轉了半天猶未解氣,又朝門外怒吼了一聲。

小金子早就聽見了裡頭的聲音,此時急忙推門進來,躬身道:“大人有甚麼吩咐?”

ωωω▪ⓣⓣⓚⓐⓝ▪Сo

“給我派人傳令給扶吐瀚,讓他的懷遠軍立即給老子備戰!把陳三流召回來,組建斥候營進駐南州城;箕州賀高隨時待命。”

他說一句小金子便答應一句,旁邊的韋曈卻着實嚇得不輕。

這是要開戰啊!

他完全不明白,自己只是報告了一個警備的消息,何以引發副都護如此大的怒火?

而且這件事與臨泉王又有甚麼關係?

他隱隱地感覺自己是捅了大簍子了……

誰知陸鴻隨後的一句話卻更加讓他不解了:“讓範翔立即安排進京,一俟七寶班有消息咱們就動身。敏光預先向朝廷通報——他媽的誰也別想過好這個年!”

韋曈迷迷瞪瞪地答應了一聲,他此時已經完全糊塗了,怎麼一會兒要開戰,一會兒又要去神都?

而且聽陸副都護的口氣,這回去是要鬧事情啊……

等到小金子出門之後,過了許久,韋曈這才驚魂稍定,他瞧着陸鴻還站在正廳中央愣愣地出神。

也不知爲甚麼,老韋的心中突然生出一種感覺,他面前這位年輕的副都護,實在是承受了太多的壓力……

雖然好多事情他並不能明白,也不敢猜度……

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冷不丁地聽見陸副都護問道:“老韋,你剛纔不是說還有一個問題請教,啥問題?”

陸鴻此時已經把自己面前的長几扶了起來,並且指使着茶工再給他換個茶盞,然後就坐在位子上,看着發愣的韋曈發問。

“啊?哦……是這,下官聽說今日在南市上,您和計稅房的人有了點兒摩擦……”

“是啊,小事情罷了。”

陸鴻點點頭,倒是供認不諱。

他能理解韋曈問這話的原因,老韋在都護府擔任錄事參軍事,本身就有掌正違失的職責,不僅需要監管一干同僚,即便作爲安東最高指揮官的陸鴻,一言一行也同樣在他監管的職責範圍之內。

他也知道,韋曈之所以問這事,倒不是爲了甚麼龐家李家的,而是因爲其中有計稅房牽扯在內。

只見韋曈沉默了一陣,這才緩緩開口說道:“事情的經過下官已經仔細詢問過了,連稅使縱然有些居心不良之嫌,不過有句話說的不錯——大人與朱氏過從甚密、私交太過,恐怕落人口實。況且計稅房這種衙門,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陸鴻聽了苦笑搖頭,說道:“還談甚麼私交,現在你們一個個的,在我面前都像老鼠見了貓,無趣得緊!”

他擡眼瞧韋曈神情有些尷尬,又有些慚愧,知道話說重了,便乾咳一聲,正色道:“你是知道的,我並不是無事生非的人。計稅房的連濤今日打的算盤,可以說是要斷掉安東根基的缺德事情!你想想,假如龐家真的把店鋪開到安東來,甚至擠走了朱氏,又無需繳稅,那麼安東今後三年的商稅就是空白!到時候咱們拿甚麼去養活官吏,拿甚麼去重建安東?”他頓了頓,又說,“況且失信於民,必釀禍根!”

韋曈一驚,這才知道自己想得太過膚淺了。

的確,與陸鴻所說的這些相比,得罪個把監稅使又算的了甚麼?

陸鴻見他攢着眉頭思索起來,索性再給他透個底:“而且這件事絕對沒有這麼簡單,假如今天我沒去南市,你們和朱胤多半攝於計稅房的名頭而對龐家進行默許,甚至怕我衝動,未必會告訴我……那就中了計了!”

他目光望着黑黢黢的門洞,聲音帶着一絲寒意,接着說:“有的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是殺招……而且環環相扣,一着應對不慎,那便可能滿盤皆輸!”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大財主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戰(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六十七章 東郭綠楊樓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老闆坐牢,太忙請假第五十九章 客棧大火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四十章 游擊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辭(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連環計(一)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發生第三十六章 李嫣的幫忙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九十六章 平海軍副使第九十六章 平海軍副使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發生第三十章 突厥人後裔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家的小動作(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的問題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廚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轉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大客氣的神武衛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環計(二)第二百零一章 洪成來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轉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倉曹參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三百二十一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一)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九十三章 章丘蒲姑驛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一百九十九章 挖平海軍的牆角第二百九十一章 再見李密源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倉曹參軍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建鄴城(一)第二十章 終於定下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龐冠的目的第二百九十章 所謂封地第四十四章 沭河大營第二百三十三章 昌黎驛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寫在前面的廢話第四十五章 初見將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報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二百五十五章 前往平壤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爺第二百二十章 雨中故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還是捅紕漏第一百三十三章 監軍老爺要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橋北的爭端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報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帝說(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如此李毅第三百一十七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風氣第一百四十五章 戰事突變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韋曈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三十章 突厥人後裔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的風氣第五十二章 司馬巽的一席話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