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

赤城寨,又叫潞水寨,顧其名而思其理,就建立在潞水之濱,與北口外二十里的濡河大寨東西相望。

潞水因河底多沙,沙色潔白,因此又叫白河。加上她的性情十分彪悍,水勢流向常常南北遷徙,反覆無常,又被當地人稱爲“自在河”。

潞水與東面的濡河同屬一個水系,她的大勢走向是從北向南,源出饒樂草原深處、北魏御夷鎮故址,從蒼茫草原上一路南下,穿過連綿起伏的燕山山脈,經長城腳下流入檀州境內,在檀州城南與北口進入的濡河交匯。

陸鴻沒有跟隨大軍前往濡河大寨休整,而是帶着手下剩餘的三千多邊軍,沿着燕山山脈的走向徑直往西,向他牽掛不已的廣邊寨而去。

在他離開大軍的第三天,關於那場大戰中一些令人費解的問題,也漸漸有了答案。

這些叫人咋舌消息,就隨着南下的新風飄過了北口,飄進翹首眺望的關內。

首先是關於那支“消失”的契丹援軍,已經被證實爲契丹八部中的黎部大軍。

有人在濡河谷戰場以北近二十里處發現了疑似黎部大軍的屍體,無一例外地渾身赤裸,被人拋棄荒野,而且統統被割去了右耳。

不過雖然找到了這些光屁股的屍體,但是黎部的夷離堇,那個被胡人稱爲“戰神”契丹猛將,卻仍舊行蹤成謎。

於是人們便從這些屍體的位置和“穿着”上很輕鬆地推斷出,這是陸鴻的清靈軍乾的好事,而跟隨大軍回到濡河大寨的神策衛校尉段興,也證實了這一點。

至於奚王牙帳的消息,是從南蘇州方面傳來的詳細情報:

一旅清靈軍與平海軍湊合而成的雜牌兒軍,在五月三十這天突然對牙帳所在發起攻擊,並且一舉擊潰駐守牙帳的三千兵馬,然後裹挾着所有的戰利品,包括那座叫人眼饞的金頂牙帳,帶着契丹大軍繞過營州,長途跋涉數百里,一股腦兒扎進了花源軍控制的南蘇州城地區。

這些情報也是那支雜牌兒軍的領兵軍官江慶執筆記述,並由驛站快馬迅速傳到安東都護府、濡河大寨以及朝廷中樞的。

不過這件事情的始末陸鴻並不瞭解。

他甚至並不知道,江慶帶的一旅究竟有沒有完成他的任務,因爲他現在並沒有可靠的消息來源。

因爲他還在草原上孤軍趕路……

赤城寨雖然曾經輝煌一時,並且在最巔峰時駐紮過數萬兵馬,它先後服務過前唐、大周、突厥、契丹、奚的大軍,並且爲唐攻兩藩、周攻兩藩、突厥攻兩藩、兩藩御唐、兩藩御周、兩藩御突厥立下過汗馬功勞;它曾經在漢人與奚人友好的年代,作爲前唐、大周與奚人互市的榷場,無數的麝香、鹽、鐵、皮毛從此處往來交易;它曾作爲漢人與奚人雜居的豐饒所在,它的土地曾經以潞水作爲分界,東、北兩向是牧場,西、南兩方是田野。那段年月,正是赤城寨最輝煌的時候。

而如今,這個曾繁華一時的舊地,卻只剩下了一圈稀疏腐朽的木柵欄,和斷斷續續的土夯圍牆。

其中坍塌大半卻規劃緊密的屋舍,中軸線上還算堅實平

整的道路,以及正中央仍舊矗立着的光禿禿的旗杆,似乎仍然在倔強地守望這片原野,並向所有的來客敘說着這座城寨過往的榮光。

陸鴻伸手在那旗杆上撫摸了一下,已經滿是細小的蟲洞,手下的邊軍們正散在城寨各處,仔細地搜檢並確認這一片的安全。

“大人!”樑海頭一個趕了回來,“發現軍隊宿營的痕跡。”

也不知是誰先帶的頭,他現在也不大喊“將軍”了,而像老平海軍出來的人一樣,稱呼陸鴻爲“大人”。

陸鴻看着他手裡兩根燒得黑乎乎的木柴,早已冷得透了。

“大概有多少人來過?”他問。

樑海翻起眼珠子估摸了一遍,說道:“西北角土牆最完好的那段地方,到處都是生火的灰燼,估計有一萬多人的樣子。”

陸鴻蹙着眉頭思考了一陣,他聯想到偷襲廣邊軍大寨的三萬契丹騎軍,難道他們並沒有得手?

他不敢確定這裡是不是那些敵人撤退路線上的臨時據點,雖然從他的本願裡,當然是希望古超興能夠帶着三旅成功守住廣邊軍大寨,也希望李霖不負所托,成功增援到孤軍奮戰的老古……

此時日頭已經西斜,赤城寨上披灑着一抹醬紅色的餘暉。陸鴻把身上那件洗過好幾遍的胡人半臂拽了拽,在後頸領口掏摸了半天,直到確定沒有任何能引起他皮膚瘙癢的異物之後,這才使勁在背後抓了兩把——他的淺緋色戎常袍也不知被哪個王八蛋撿了去!

那天打完收兵之後,他們回到藏東西的地方,打算把衣服撿回來穿上。誰知道不僅衣服被人偷了個精光,就連他們留在當地的被褥、鍋子、乾糧、菜餅都被席捲一空!

他現在只能穿着一身不倫不類的破胡服,雖然已經在濡河裡結結實實地搓洗了好幾遍,但是仍然能隱隱約約地聞到那些麻布縫隙裡揮之不去牛羊羶味,還有一股說不上來的難聞味道!

——沒辦法,奚人發源于山林,身量比中原人生得矮小一些,陸鴻又比一般人都要高大,因此能夠找到這身雖然有些緊巴,卻勉強能穿的衣服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

此時他面前的樑海也是差不多的打扮——灰褐色的半臂胡服,加上全是刀痕箭孔的破爛皮甲,正端正地立在當地,等着他下達最新的指令。

“命令大家也在那裡休息,生火燒水,把剩的一百多隻羊烤了。”他咂吧了一下嘴,這幾天吃羊肉吃得已經有些上火了,這種燥熱的玩意兒冬天吃吃還成,這大夏天的,能吃出啥好處來?

可是他也沒有辦法,藏好的吃食被人給偷完了,大戰過後,草原上作爲奚軍軍糧的羊羣倒是散落得各處都是,他們順手便逮了一千多隻,當場剝洗乾淨了,都掛在馬上帶着享用。

“又吃羊?”樑海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顯然他也被這些玩意兒害的苦了,聽說一連兩天都沒能解下大手來……

這時趙清德從遠處拍着身上的灰塵走了過來,叫道:“大人,老樑,剛纔找了兩間屋子,房樑還算結實,晚上將就睡罷!”

陸鴻便問:“士兵們怎麼住?還有幾

個重傷的兄弟,有地方住嗎?”

趙清德說:“傷員有的住。”

陸鴻知道他定然是盡了力的,那麼多士兵肯定沒法都住進屋子裡,所以也就點點頭,沒再多說甚麼。

樑海卻捉住了趙清德求道:“好老趙,我曉得你法子多,能不能想個辦法薅點兒野菜來?我寧願喝菜湯也不吃羊肉了!”

“野菜自己薅,今晚有魚!”趙清德往東面一指,士兵們正三三兩兩地扛着削尖木棍往潞水方向走去。樑海眼睛一亮,拍了拍他的肩膀,喜道:“好,今晚全仰仗你了!”

不一會馬蹄聲響,三人轉頭望去,只見三流子騎着馬一路從殘垣斷壁之中奔馳而來,等到近處時,人還沒下馬,便衝着陸鴻喊道:“鴻哥,事情奇怪啦!”

“怎麼了?”陸鴻上前去羈住他的繮繩,拉着馬繞身轉了一圈,這才把速度減下來。

三流子右腳甩了馬鐙,翻身一縱而下,拍了拍馬股說道:“前頭你叫我去廣邊寨探查探查,看看現在是個啥路數麼,我剛從那裡回來,卻鬧不明白狀況——廣邊軍大寨現在旗幟番號一個也不見,整個寨子靜悄悄的,也不知是老古在唱空城計哩,還是契丹人在給咱們裝蒜。”

樑海問道:“你沒走近了瞧瞧?”

三流子瞪起眼睛望他,似乎覺得他這種白癡問題是簡直對自己的侮辱!

樑海見他不答,左右看了看陸鴻和趙清德兩人,奇道:“怎了,我又說錯話了?”

兩人都是笑而不語。

三流子一撇嘴道:“這種情況一瞧就是在故弄玄虛,外圍多半伏有暗哨,這是咱們行軍的老套路了,我怎麼敢上去給人‘摸’?”

他嘴裡的“摸”也算是斥候兵當中的“黑話”了,即是消滅、清除之意。

陸鴻聽了便點頭認同了他的說法:“沒錯,我們去年在徐州的時候就多次這麼幹過,捉到過兩回唐軍的斥候!”

雖然樑海這種老派軍官對“斥候”這種特殊兵種的意識並不怎樣清晰,也從未想過培養一支專業的情報隊伍,但是這並不妨礙陸鴻和姜炎兩位神機門人在徐州那片小小的戰場上,多次打出斥候戰。

雖然當時陸鴻的經驗還十分淺薄,但是卻憑着三流子天生的機警滑頭,居然很好地勝任了這份工作,而這項技能在跟隨陸鴻的整個掃北過程中更加發揮得淋漓盡致!

陸鴻倒沒有太把這是放在心上,在他看來,沒有確切的消息,總比已經確認壞消息要好一些……

過不多久,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小五子手裡帶着滿嘴的油亮過來,叫他們去吃魚。

“小金子好些沒有?”陸鴻在頭裡走着,隨口問胡小五。

“好些了!”小五子說,“吃了半條魚,喝了一碗魚湯——你那護心鏡給我給拆下來了,做碗用還挺好使的。”

陸鴻笑了笑,說道:“只要能用上,拆就拆罷!”他想起來去年在青州行營軍醫營照顧王正的時光,也不知他的好朋友醫官張迪怎樣了。

上草原時,他可是聽說張迪在龍武衛裡的……

(本章完)

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八十五章 喬遷酒宴(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將軍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喬遷酒宴(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分不分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詭異氣息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轉第二十二章 新編戊旅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戰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爺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進宮去第四十一章 請君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十六章 青州都督府第十二章 北國劇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鄉第一百三十三章 監軍老爺要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五十五章 六乘驛第二十七章 花源的手段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州王的大朝會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功還是捅紕漏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二百六十章 新羅兵敗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雲鉅變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第七十七章 廣平的邀請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十三章 徵兵第三章 壩集二月二第八十二章 都隨它去罷第一百四十五章 戰事突變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縣第二百六十九章 填坑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四十二章 離開徐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四十八章 戰後的青州城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兵助陣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四十二章 離開徐州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會(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聖意難猜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四十五章 初見將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問題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鄉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會(中三)第一百一十章 一切安排妥當第一百二十二章 農業專家第二百五十九章 夜踏敵營第一百四十五章 戰事突變第三十章 突厥人後裔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繳海匪(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破陣第三十章 突厥人後裔第十五章 王正的屁股第四十四章 沭河大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廣邊軍大寨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七十二章 花源的煩惱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鄧錦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掃北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七十七章 廣平的邀請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聖意難猜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於安東的治理設想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