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

這時一個大腹便便的商人站起來作了一揖,恭恭敬敬地說:“大人,草民的船是頭一個出事的,當時賊船從北方趕來,因此猜測海匪應當盤踞在北面小渚島一帶。”

陸鴻剛要搭腔,那人對面一個精瘦的商人便反駁道:“不對,我的船在東邊出事,八成是在岐島一帶!”

那胖子不依不撓,仍然犟嘴說:“定是在北,我兩艘船一個往平州一個往登州,若依你說,爲何去登州的反而沒事?”

那瘦子說道:“我也是去的登州,我便出事了,又怎麼說?”

這時坐在瘦子邊上的青州白三爺拉了拉他的袖子,心平氣和地勸道:“坐下罷,你二人說的都不對。”

他本是好心,誰知那二人都不服,一個問道:“怎麼不對?我分明在彼處被搶,海匪怎麼能既不在小渚島,也不在岐島,還能長翅膀飛不成?豈有此理?”

另一個說道:“要麼就是海匪奸猾,故意從小渚島遷到了岐島,這叫‘狡兔三窟’,合情合理,怎麼就是我錯了?”

陸鴻眉頭一皺,卻沒做聲,早先拿起來準備記錄的筆在紙面上懸了半天,此時又放了下去,這兩個傢伙真的不是來攪事情的?

他忽然有些牙根痛——這是又着急又上火!

可他偏偏無可奈何,這幫人既不歸他管轄,又不在軍籍,而且是巴巴趕來幫忙效力的,萬萬不能將他們轟打了出去,否則要教旁人齒冷。

那白三爺在青州也算是有幾分頭臉的大賈,見他二個小商居然不分青紅皁白來和自己頂撞,頓時大爲光火,怒斥道:“你二個簡直是胡攪蠻纏,沒得污了陸將軍視聽!”他不再理會二人,站起來向陸鴻拱手道,“大人,容某稟報:前番小人有兩艘船出海,一大一小、一前一後,小的在前頭先行,打算去滄州;大的去平州。誰知剛一出海,小船便遭了匪患,幾十樣香料被強搶一空。小人那大船上載得有押船的護衛,因此便大膽追了上去,一直追到東北方鸚鵡島,才見到島外好幾艘中料船,都是戰艦!好在海匪得了手過於大意,因此竟沒發現小人的商船,護衛見賊勢大,便急忙轉了回來。”

陸鴻總算聽到了些可用的消息,便確認了一句:“就在鸚鵡島上?大概有多少人?”

白三說道:“這個不大清楚,按照那幾艘船的滿載,總得一千三五百罷!”

“嗯……”陸鴻撫着下巴,沉思不語。沒想到這些海匪用的還是戰艦!那麼情況便非比尋常了……

他不禁開始聯想,東萊守捉的人爲何不肯出兵,按理說即便真的不想出兵,也該先答應了,到時候完全可以消極怠工應付差事,至少不需要把李毅得罪死了。

正常情況下也大都是這種做法,可是那日東萊守捉使遣信言辭激烈、態度堅決,倒好像是出兵一事觸了他多大的逆鱗,今日回想起來,隱隱然覺得其中或內情!

陸鴻雖然心中這麼想,但是臉上不動聲色,他見朱胤在旁使了幾個眼神,便點點頭,揚起聲音向門外喊道:“請範錄事來!”

說着向那白三問,“你被劫時海匪一船多少人?”

白三不假思索地說道:“只四五十人,艙下搖櫓的不計。”

陸鴻提筆記下兩句,便點點頭示意他坐下,轉向衆人問道:“那麼請問哪位當家的商船與海匪碰頭廝殺過,歹人戰力如何,幾分章法?”

這時一個人站起來拱手,慚愧地說:“稟告將軍,小人是北海縣的,因本縣幾位商會朋友都遭搶劫,人貨損失慘重,所以同行的湊在一處,打算各約打手乘船下海,找匪徒報仇……”他擺了擺頭,哀聲嘆道,“幾人家中幫工加上外請的打手、幫會,七八十人,其中十幾名都是團練出身。誰知海匪是找到了,但是最後回來的只有一個,還是被人放了回來勒索贖金的!”

在場衆人聽了都吸了一口涼氣,同時也爲這位的遭際感到同情——雖然不知道捉了多少個,但是撫卹加上贖金肯定不是一個小數目。再見這人穿着一身灰布袍子,與在場衆人各色的錦繡袍服格格不入,多少也便猜到他的結果了。

當即便有人插嘴問道:“老哥,那對方是多少人?”

那人向問話的點頭示意,平復了一下心情,說道:“也是四五十人,根據小人家裡逃回來的幫工說,他們全都訓練有素。有個頭目指揮,好像行軍打仗一般,進則擊鼓、退則鳴金,進退之間井然有序……”

陸鴻忽然眉頭一皺,隨即便舒展開來,問那人道:“這是你那幫工的原話嗎?”

那人點頭道:“差不多是的,小人半點不懂,更加杜撰不出。”

“你那幫工讀過書沒有,平日裡瞧戲不瞧,聽大書不聽?”

那人頭搖得撥浪鼓似得:“他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平日但有閒暇便去賭錢消遣,有時賭鞠賽、馬鞠賽,下了注就跟在邊上瞧,有時一整日都在鞠場,店裡活計也不曉得幹——若不是瞧他做活的時候肯賣力氣,早都遣走了。”他不知道陸鴻問這些是甚麼意思,便道,“大人,您問這做啥?”

這時恰好範翔來了,陸鴻便道:“範錄事,你讓耿四帶他的人,跟這位當家去北海縣,把那幫工捉住!”說着站了起來,將自己的腰牌摘下來,說,“告訴他做事低調些,畢竟不是咱們的地盤——真遇到事兒再把我腰牌掏出來。”

範翔接過腰牌,躬身退了下去。餘下衆人都有些驚慌失措,不知道怎麼好好的就要捉人了!

陸鴻便向剛纔那位說話的商人道:“好了,有勞這位當家領着邊軍走一趟,先到錄事處找剛纔那位範達人,留下姓名、籍貫、做的哪一行買賣、甚麼商號……。”

那人深深作揖,苦笑道:“還有甚麼商號,幾日前已經盡數抵債了,只求將軍能捉住匪徒,還小人一個公道罷了……”說着佝僂着身子便往外走,衆人都唏噓感嘆。

陸鴻便向大夥兒道:“請諸位也都到錄事處範大人那裡,筆錄各家的消息,也好來日論功行賞,必須註明消息來源,出自誰人之口——小金子,叫廚房做一道宴席,軍裡略備薄酒,聊表敬意。”

各人都是大喜,皆稱“大人客氣”,這便陸陸續續地與陸鴻拱手暫別,出指揮所去了。

房裡只剩下陸鴻與朱胤二人。

那朱胤從袖筒裡摸出一張紙條兒來,彎下腰恭恭敬敬地交到陸鴻手上,說:“大人,這是在下整理所得,請您過目。”

陸鴻奇怪地接了紙,旋身回到案後,鋪在桌面上仔細瞧了瞧。只見那紙上詳詳細細地列了一總概海匪的信息,包括地理、人數、船數、每次出海人數、大致活動區域等等……

這些信息當中凡是已經確認的分作一部,未經查證或者來源不詳,又或與別家消息相矛盾的又作一部,清清楚楚標示出來。

總的來說,陸鴻所需要的內容上面全有,而且看起來也不可能有人會比這詳細。

只見朱胤施施然一笑,說:“大人,從海匪頭一回動手,在下就派人蒐集消息。至今所確切掌握的,海匪一共一千六百人上下,這是加上後期投靠和收編的;駐紮在鸚鵡島、海戰船隻六艘。在下也查到,這些人絕不是普通漁民或商客落草,而是與南唐人、貴軍東萊守捉、東牟守捉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聯……”他說着向門口望了一眼,“剛纔北海縣的那位賈先生,從前是做布匹生意的。他的那個幫工,想必大人也有所懷疑了,在下已經查過,這人現在辭了工,每日大賭,聽說暗地裡發了一筆財富……”說着微微一笑,端起茶來抿了一口。

陸鴻便皺起眉,帶着三分責備的語氣道:“你既查到這些,爲甚麼不早些拿了出來,帶這許多不相干的人來作甚?”

朱胤哈哈大笑,傲然道:“不將這些人帶來給將軍瞧瞧,怎顯得出在下手段!咱們買賣家須得貨比三家,方知實惠,今日就是讓大人比一比,這個文林郎出得值也不值。”

陸鴻頓時無話可說,這人將自己比作貨物,倒算得上是商人本色,一番話說的也是足見坦誠。他隔了半晌,忽然笑了起來,說道:“怪不得朱當家的買賣能做大,你這先人後己,想他人之所想、慮主顧之所慮,把主顧的觀感放在首位,纔是真正的生意經啊!”

朱胤更加撫掌大笑,擊節讚道:“知我者大人也!沒想到大人年紀輕輕,居然這樣通透!”

他說着搖了搖頭,可惜地說:“非是朱某藏私,只這句生意經不僅拿來點過我兩個不成器的兒子,即便是剛纔那些同仁,也多多少少受過在下的暗示,可是沒有一個人能領悟!”他攤開手,頗有些無奈,“原以爲這天下間知己之人唯有神都龐氏,誰知大人也是個中高手,不怪年紀輕輕便登高位……”

朱胤一個勁兒地吹捧,陸鴻倒也受用,當下微微一笑。

他難得遇上一個能說道兩句的人,也便打開心扉,侃侃而談:“也沒甚麼,‘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商道也是天道,兵道也是天道。商家買東家之有餘而補西家之不足,是爲買賣;兵家以我之有餘攻彼之不足,則勝,反之則敗!咱們講一理通百理通,就是這個道理。天下間所有的‘道’都是殊途同歸罷了!”

(本章完)

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戰第三百零三章 再見陳州王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四十四章 沭河大營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繳海匪(六)第二百一十二章 孔良很困難上架感言第三百章 這是個問題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三百五十二章 進宮去第三百八十八章 宿命之戰(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廚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機推演論第二百五十四章 與帝說(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一百五十六章 難以捉摸的形勢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一百零四章 牽連甚廣的貪污案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之難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五十六章 大名鼎鼎的陳石第八十一章 倔強的金容第二百零三章 都裡鎮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撥人馬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嫣的正事第九十七章 先做三件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後生第三百零九章 臨泉王之死第五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青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朱大財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鴻門宴”(下)第三章 壩集二月二第八章 藍鷂子遁走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第二百九十章 所謂封地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勢異常緊張第三百八十七章 最後一場黎明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四十一章 請君第二百六十四章 楊秀還是李世民?第二百八十章 連環計(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一百零三章 高正實到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朋友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萬貫的商機第三十章 突厥人後裔第四章 魯國公大駕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問題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會(中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怒斬田永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雲鉅變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縣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縣第三百零一章 夙願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三百七十四章 按察使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會(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三百五十一章 陳三流的親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陳三流的親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連環計(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可憐的崔兆賢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三百零一章 夙願第三百零四章 所謂“軍法”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戰(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萬貫的商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鐵漢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甲的蹊蹺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