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

李自成孤身而立,明月將他的身影拉的很長。他聽到聲音,扭身望去,正看到李巖急匆匆的趕來。“林泉,你來了?”

李巖拱手侍立,“闖王,諸位將軍都在大帳內等着呢!”李自成在開封建朝,稱爲新順王。但大部分將領仍習慣稱之爲闖王,李巖便是其中的一個。

李自成眼眉微垂,沉默了好一會才緩聲道:“林泉,你說,我們這次能取勝嗎?”

李巖愣了一下,臉色微變,語氣稍微帶着一些焦急道:“闖王,決戰在即,您爲何能有如此想法?”

李自成嘆了一口氣,緩聲道:“崇禎九年,高闖王率十三家七十二營十數萬之衆出漢中,謀攻西安。孫傳庭率秦軍堅守不退,逼的高闖王不得不冒險走子午谷。而他又派出精兵在黑水峪設伏,四日血戰,義軍全線潰敗,連高闖王本人也被俘虜。那一年,我爲闖將。崇禎十年,馬進忠領數部義軍再入陝西,孫傳庭率兵出擊。聖世王、瓜背王、一翅飛、鎮天王、過天星、混天星這些人,哪一個搬出來不是一世豪傑,但俱敗於孫傳庭之手,或死或降。那一年,我實力弱小,他們不把我放在眼中,沒有邀我前去。隔年,崇禎十一年,我聯結曹操、八大王相互呼應,合攻官軍。但不久後便全軍覆沒於潼關南原,我僅率十八騎突圍而出,潛藏蹤跡於商洛山中長達一年之久。而官軍的主將,依舊是孫傳庭。在商洛山的很多時候,我都在想,如此猛將,來日將由誰取其頭顱。自孫傳庭佔據南陽之後,我軍與官軍在這周邊大大小小交戰上百次,敗多勝少。我不懼他,但軍中將領哪一個不是心懷忐忑,憂心將來?他是一個強敵,由不得我不多想。”

李巖皺眉道:“將是兵之膽,兵是將之威。諸將可以心存疑惑,但闖王您卻應該心如磐石,絕不可心懷絲毫疑慮。況且此戰在學生看來,我軍必勝。”

李自成心中一動,“是嗎?林泉如此想?”

李巖重重的點了點頭,“南陽並非陝西,這裡地勢平坦,並無可以設伏用計之地。孫傳庭以前之所以突襲南陽,是因爲在豫北我軍兵力雄厚,他難以輕易攻下。而拿下南陽,不僅可以以當地糧草補缺他糧草缺乏的問題,還可以南下襄陽,與秦良玉、左良玉、何騰蛟等軍連爲一體。但劉將軍的堅守,打破了他的計劃,襄陽目前依舊在我軍手中。在左良玉也因爲不滿而撤回武昌後,在南邊只能有威脅的便只有秦良玉所率的兩萬白杆軍,只用劉將軍繼續堅守襄陽,擋住她不讓之北上即可。那麼孫傳庭所率的南陽官軍就是一支孤軍,其手下將士的忐忑程度恐怕比我們更甚。目前在南陽周邊,我軍有將士四十餘萬,兵力四倍於官軍。平原交戰,奇計無所用,唯以士卒數量、戰力決定,只要闖王堅定信心,鼓全軍之氣,此戰,我軍必勝。”

李自成皺眉沉思,良久不語。

這時,一羣人從遠處緩緩走了過來。站在最前方的劉宗敏,他身披鎧甲,腰懸長刀,威勢逼人。他身後站着李過、劉芳亮、袁宗第、馬世耀、劉希堯、谷可成、謝君友、劉如魁、辛思忠、張鼐、李雙喜、羅虎等人。可以說除了鎮守襄陽的劉體純以及留守開封協助高夫人的田見秀外,這裡聚集了闖軍九成以上的戰將。而新投靠的陳永福、許定國、李梅等將也位列其間。

劉宗敏跨步向前,“闖王,我們逃進商洛山中之時也不過十八騎,現在擁兵六十萬,難道還要懼他孫傳庭嗎?敗了,大不了我們像上次一樣再入商洛山;勝了,我們就回陝西,再上京師,把崇禎小兒從龍椅上拉下來。”

李雙喜道:“父王,這次讓我和張鼐哥打先鋒吧!我們兩人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羅虎急聲道:“呸!我孩兒營還未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們兩個了。闖王,讓他們兩個老老實實待在後營,我去。”

李過笑道:“叔父,小孩子們都如此說了,我們又怎能落於人後?就在此地,讓孫傳庭也嚐嚐敗仗之恥。”

衆將拱手,高聲喊道:“願爲闖王死戰。”

李自成有所意動,緩緩環視了衆將一圈,高聲道:“回帳,商議與孫傳庭的決戰。”

南陽,唐王府內。

孫傳庭坐在主將位上,下首兩人一個身穿蟒袍,一個衣着大明二品紅色官衣,分別爲唐王朱聿鐭和新任河南巡撫丁魁楚。朱聿鐭爲朱聿鍵弟弟,在後者被圈於鳳陽後,繼任爲唐王。李自成攻陷南陽時,他逃亡西安,又被孫傳庭攜帶於此。

其他諸將如曹變蛟、白廣恩、左勷、鄭家棟、牛成虎、李國奇分坐兩旁。他們六人皆爲總兵,各統一部人馬。在場職位最低者,乃是坐於末位的高傑。孫傳庭斬殺賀人龍後,提升高傑爲副將,讓他統領賀人龍手下之兵。高傑驍勇善戰,手下將士也都敢戰,備受孫傳庭看重,許他此戰之後以總兵之職。這才使他有資格出席這樣的會議。

朱聿鐭眉頭高蹙,“孫兵部,你是說讓本王代你留守南陽?”

孫傳庭道:“此次與闖賊決戰,必須精兵盡出,以求勝算。留殿下於此,便可以誤導闖賊,讓他以爲我軍在城中仍保留重兵。如果他出兵來奪南陽,殿下只須緊守城池,待我率部回援,便可大敗其於城下。”

朱聿鐭道:“但城中只留五千弱卒,這是否也太少了點?”

孫傳庭沉聲道:“殿下放心。失藩之責,孫某承擔不起。一旦闖賊圍城,臣下必第一時間率部回援,絕對不會給闖賊以任何可趁之機。而且城中虛實,闖賊並不清楚。有大軍在外,他斷不敢傾力來攻。實際上,殿下只需緊閉四門,待我軍取勝即可。”

朱聿鐭聽孫傳庭如此說,也不再堅持。朱聿鍵稱帝,他能保留唐王藩位已屬萬幸。能以此立下功勞,也可取悅崇禎帝,讓他沒有理由去藩。他微微點頭,向丁魁楚道:“丁撫臺,那就拜託你了。”

第十九章 黃扒皮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心之戰3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五百五十章 孔有德之死2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業入朝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第四百五十三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2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一百二十三章 強迫交易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第九百五十五章 棗莊煤礦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心之戰3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四百零六章 勝利在望第九百三十章 夏完淳第四十六章 逃跑第八百六十二章 沂州攻防10第四十章 出軍第二十八章 挑士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一百八十章 火器痹症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眼定情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故3第五百一十八章 賊襲登萊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一百八十七章 竹菌坪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三十一章 生意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六百七十五章 誘導第二十六章 撤退第四百七十一章 船向皇城島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風起第八百九十五章 全線大勝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六百一十一章 松山之戰17第一百四十五章 聖旨到第二十二章 謠言來源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五十四章 雁過拔毛第一百二十八章 智將薩哈廉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四百九十七章 城中驚變2第958章 出兵第九百章 孫可望的思考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八百二十二章 震遼陽18第八百九十二章 激烈廝殺2第九百八十九章 歸化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巨匪謝遷2第六百四十七章 詐言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泰請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下態勢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七百七十八章 處罰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十五章 滿清入局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故3第九百一十八章 夏魁元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州城門外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十四章 兵器第四百八十八章 坐地分利第五百一十四章 物資運送第五百二十三章 隔河相對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九百二十九章 送行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4第八百二十八章 響鼓而撤第四百四十一章 救援之策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一百一十一章 北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六百四十一章 費珍娥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