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

但說起來簡單,做的時候卻難以想象的困難。從南到北,各地糧價都在飛速上漲。雖然周顯對山東糧食進行管制,使每石米的價格維持八兩銀子。但山東之民多窮苦,即使是這樣的價格,依舊很多人吃不起。而周顯也不可能一直拿銀子補助他們,尋求一種可持續的,穩定的發展模式纔是長久之道。

新發行的金幣和銀幣已經開始在山東境內逐步流通,效果良好,百姓對它的接受程度超過了周顯的意料。雖然底層依舊以銅錢交易爲主,但至少爲更大規模的貿易創造了條件。

後來,還是顧炎武和黃宗羲共同提出了一種近乎於近代的經濟模式,徹底解決了周顯所面臨的困境。

這種模式,以華夏錢莊爲核心,以萊州炮廠、芙蓉島船廠、膠州鹽場幾個官有大廠爲重點,匯結山東所有人力、資源、財力,力求建立一個更好控制的運營模式。

山東境內,包括第一軍,勇字營、仁字營二營,克己營、驃騎營和神火營在內,如果最後招募完成,總兵力就可以達到近五萬之衆,而這些士卒的衣食住行都是很大的生意。這還不包含在遼南、舟山、朝鮮和琉球的明軍。

藉助於華夏錢莊流通功能,周顯吸納民間零散的金銀,而以票據的模式給他們隨時支取的權限,這等同於後世的存錢功能。雖然大明百姓很不習慣這種模式,但當許諾給予一定的利息並真正看到可以隨時支取後,這事便變的簡單了許多。在很短時間內,便聚集了近百萬兩白銀。

而這些聚集來的金銀被周顯拿來擴充炮廠、船廠、以及兵械廠的規模。這一方面可以滿足明軍的日常所需,另一方面也可通過大量招募工人來解決一大部分百姓的吃飯問題。

同時,以合作分利的方式讓山東境內的鄉紳富戶拿出金銀進行投資。像軍服、軍靴、羊皮袋、棉被、帳篷等一般性質的軍需物資,周顯把它們完全分了出去。由有錢的鄉紳富戶建廠、招募工人、進行生產,最後由明軍負責掏銀子收購。而這些銀子,自然通過華夏錢莊的票據進行支取。

還有就是,官府通過投銀子直接參與某些廠的經營。例如淄博的瓷廠,膠州的民間船廠等,讓他們擴大規模,以公私合營的方式進行分利。而製作出來的海船直接投入海貿,而淄博出產的瓷器又直接充當運往西方和南洋的貨物。這些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富裕了一批首先參與進來的人。

這些人繼續擴大廠房的規模,招募更多的百姓,以賺取更多的銀子。而他們賺取大筆銀子,更能鼓動更多的人把錢投入到新的廠房裡。靠着他們給工人發放銀錢,又有一大批人可以勉強過活。

山東礦產資源豐富,周顯以分包的形式將這些礦包給當地的鄉紳富商。例如約定例如十年、二十年的開採權限,之後由官府收回,讓他們投入金銀進行前期開採。而官府對他們開採出來的礦石進行收購,然後鍛造兵器和火炮。

最重要的是,周顯還在山東境內推行了一些大的工程。例如通濟渠,從萊州到淄博的路,以及從臨朐到臨沂的道路等。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周顯便可解決山東一大批人的吃飯問題。而有了銀子的他們又可促進商鋪、飯館和其他一些特有行業的繁榮。而無論是那些富裕起來的人,還是這些店鋪,周顯都對他們進行徵稅,從而豐盈府庫。

而在另一方面,利用山東三面臨海的地理環境,有較爲豐富的漁產資源。周顯鼓勵漁民下海捕魚,而同時以官方的名義對這些漁產進行收購。除了一部分供應軍中士卒外,也在民間進行專門的販賣。在這個時代,單純依靠六畜無法提供足夠的肉食,向海洋索取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

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按照顧炎武和黃宗羲所說的,只需要給他們數月時間,或許山東的情況就會完全改觀。

而周顯也完全放手讓他們二人去做,並持續爲他們提供各種支持。黃宗羲認爲這是自己大展宏圖的機會,在各個方面的表現都異常活躍,也提出了很多積極的建策。他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也令周顯大開眼界。

最令周顯欣喜的是宋應星的到來,他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才。例如,他所著的農業書籍裡面詳細的記錄了育種、生苗、收割等各個過程,對於各種農作物的耕種環境和產量都有深入的瞭解。他所著的手工業著作裡面有關機械、磚瓦、陶瓷、紡織等各個方面,詳盡而實用。甚至他在兵器、火藥、硫磺、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方面也有了解。在這個年代,他簡直就是一個行走的活百度。但這樣的一個人,在大明也僅僅是一個正九品的司理,還真是難以想象。

周顯讓宋應星掛了一個萊州同知的虛職,並讓他掌管萊州的六藝學院。他在萊州,幫助趙宇改進了火藥的配方,使之威力更大。提議用一個圓錐彈代替分散的鋼珠,以加大燧發槍的射程。還提出了當時最先進的金屬分類,明確了銅、鐵和其他金屬的不同。鍛造武器時他採用合金,增強了硬度。甚至,他還提出了一套採煤的方案,使採煤變的更加有效和安全。

在以前,宋應星的學識只體現在書作中,但在這裡他有了充足的施展空間。而周顯對他的各項提議無有不從,給予他的薪俸甚至比一地巡撫更高。

在顧炎武、黃宗羲、還是宋應星等人的積極運營下,山東的形勢以可以看得見的變化在好轉。而通過這些人,周顯建立了一套獨立於山東官僚體系之外的另一套體系。雖然各府的主官依舊有朝廷派的人擔任,但在中下層官吏中,周顯的控制力和影響力已經超過了朝廷。

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五百九十六章 逃離松山2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六百六十八章 變化第一百零八章 送別第九章 武師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上遭遇2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九百五十九章 雜事2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十三章 糖葫蘆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第八十五章 再戰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五百三十二章 對峙5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八百九十九章 說服孫可望第二百三十三章 滅虜之策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爾袞的謀劃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前線2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四百九十二章 奪城2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六百三十五章 算計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四百三十六章 土豆的育種第四百零八章 戰果磊磊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960章 會將第六百三十七章 葬歌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一百四十三章 席間閒敘2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五百一十八章 賊襲登萊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十五章 滿清入局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四百一十五章 殿內和談3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一百二十章 金狼汗旗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第九百九十二章 南陽大戰3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六百一十章 松山之戰16第八十二章 出京10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陽之戰9第五十七章 進京3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七十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一十一章 震遼陽7第九百二十章 襲營2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一百八十九章 遊擊將軍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八十一章 出京11第五百九十二章 滲透作戰2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備第七十五章 城盟之約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959章 出兵2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八百三十六章 藉助葡夷第七十二章 京師7第三十二章 進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戮的序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顧炎武第四十章 實情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九百四十九章 高奇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五百四十三章 安置百姓2第八百七十二章 重立新王第二百一十三章 議事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心之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