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

一千餘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從郾城出發,打着剿滅匪寇的旗號,一路北行。一百五十騎兵被分成五隊,一隊在前方引行,剩餘四隊分別在前後左右五里外逡巡。但凡遇到無關人等,立即驅趕。

一時間郾城周圍風聲鶴唳,所有匪寇都收斂動作,緊閉寨門,不敢有絲毫異動。

向北行走了大約二十里後,這支隊伍纔開始改變方向,以一種比較曲折環繞的不規則路線慢慢向西偏移。

夕陽西下,天色慢慢轉黑。李振聲下令衆將士下馬停步,開始準備晚膳。他看到滿臉興奮,沒有一絲疲憊,反而直接從馬上一躍而下的周顯。臉色露出一股讚歎道:“沒想到你小小年紀,不僅口才了得,連這馬上功夫也如此的令人欽羨。”

周顯拱手回禮道:“李縣令謬讚了。您一直與我並馬而行,這馬上功夫恐怕要遠遠超過小人。”

李振聲擺了擺手道:“什麼遠遠超過?不過年齡大一點,騎馬的年限多了一點而已。我們那邊實行馬政,基本上家家養馬,人人會騎,我這水平在當地根本算不得什麼?倒是你,小小年紀能達到如此的騎術,實屬不易。”

周顯淡淡一笑道:“這還要多虧我有個好師傅。等攻滅了楊四匪寇,我一定引薦他們見上一面。”

李振聲聽後,臉上突然露出一股釋然的笑容道:“原來你有師傅,怪不得呢?”

周顯臉露疑惑,開口問道:“李縣令,你說什麼?”

李振聲臉上露出一股讓人捉摸不透的笑容,輕輕嘆了一口氣道:“自你來郾城之後,我們交談了許久。可以說,你處處讓我驚歎,同時也讓我慚愧。我實在想不通你小小年紀爲何懂的卻如此之多,而我年齡長你許多,很多地方卻沒有你看的長遠。這點,令我慚愧啊!現在看來,這多半要歸功於你那不凡的師傅。這讓我長舒了一口氣,暗想自己如若也有名師指教,應該也比着你差不了多少。這點小小的心裡安慰,還希望周小兄弟莫要在意。”

周顯啞然,朝向李振聲道:“李縣令,你這真是捧殺小人了。實際上,小人對您才真的是敬服有加呢!”

“哦,李某也有能令你敬服之處?”

周顯深深的點了點頭道:“大人上任郾城不過數月時間,按說,能全然弄明白城中運轉已實屬不易。但我進城之後,才發現城內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尤其是大人指揮士卒如同臂展,絲毫沒有生分之理。小人可能是有一點小聰明,但是和大人相比,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李振聲跨步上前一步,拍了拍周顯肩膀哈哈大笑道:“周小兄弟,你真是越來越惹我喜歡了。無論你說的有多少是真情,多少是假意,這讚賞我受了。”

李振聲雖是文士,卻有陝西漢子的那種豪邁,說話直來直去。說實話,這種性格不太適合做官,但此刻在周顯聽來,感受到的卻是他的句句真情。

兩人走到一個火堆旁坐下,李振聲笑着對周顯道:“最初,你來的時候,我以爲你只是爲了讓我出兵幫助殲滅楊四。但後來仔細想了想,特別是在你提出舞陽城中願意出兵助我剿滅郾城匪寇的時候,我逐漸有點鬧不明白了。你說你一介布衣,即使立下大功,這主要功勞也是守將的。你爲何卻如此不辭辛勞,而且敢對我如此重諾?”

周顯笑了笑道:“如果我說我這樣做的大部分原因只是爲了舞陽城中的親人,而小部分是爲了稍微鍛鍊一下自己。大人會信嗎?”

李振聲拿出腰間的羊皮袋,飲了一口清水,無限誠懇的說道:“別人說,我不信。你說,我還真信。”

周顯感激的拱了拱手。

“只不過我比較好奇。按你之前所說的,以舞陽城的兵力和士氣,守住城池完全沒有任何問題。這樣一來,你的親人必然會無恙。而許下幫我攻滅郾城匪寇的承諾,似乎與這沒有半點關係,莫非只是爲了自我鍛鍊一下?”

“大人,這其中不是沒有關係,而是關係很大。”

李振聲臉露疑惑道:“哦,那你可得好好爲我講上一番。”

“大人可瞭解潘宏的爲人?”

李振聲沉思了片刻道:“隸屬於不同州牧,瞭解的不是很多。但聽聞此人膽小如鼠,性情貪婪如狼,官聲似乎不太好。”

周顯點了點頭道:“所述和真實情況差不多。此人在舞陽城中擔任縣令多年,搞的是天怒人怨,人人懷有殺其之心。這次他被匪寇所殺,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暗地裡高興呢!而將守城的重任交到這樣的人手裡,您說我能安心嗎?”

“你是想……”

周顯略微點頭道:“袁成,袁巡檢,性格忠厚而又略知兵事。此次如果能擊潰楊四,必能立下大功。但爲了避免這樣的功勞不夠,還須助大人平定郾城的那兩股匪寇。到時候再加上您的舉薦,想來助袁巡檢拿下縣令一職應該不成問題。”

袁成笑道:“原來你做的一切都是爲了這位袁巡檢,想讓他當上縣令之後,幫你保護城中的親人。”

“大人,這僅是最表層的。還有更深的一點是,結交大人您。”

李振聲向後仰了仰身子道:“結交我?”

周顯點了點頭道:“大人,河南的地理,西邊和北邊多山林,東邊和南邊多平原。舞陽和郾城都地處平原,相隔不遠。像闖賊那樣的流賊,實力強大,但因爲戰力不足,不願在平原間與官軍作戰。所以他們一般活動於豫西和豫北的宛洛山脈,靠偷襲和人數的優勢來取勝。因而,此刻在豫南的都是些小股匪寇,依靠城池就可擋住他們。但大人想過沒有,一旦這些流賊的實力再行擴大,那會是怎樣的場面?”

李振聲皺了皺眉頭,小心說道:“周小兄弟,目前闖賊數十萬流賊被困於車廂峽內,旦夕可破。你怎麼還會覺得他們的實力會再行擴大呢?”

周顯嘆了一口氣道:“這流賊就如野草,只要這災荒這片土壤在,就會層出不窮的不斷冒出。況且目前陳督師中了匪寇的假降之計,相信不久之後,天下便會再起波瀾。”

第三百一十一章 擊破海盜第五百四十五章 城外來客2第六百四十一章 費珍娥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六百七十五章 誘導地五百一十一章 孫傳庭出獄第五百九十七章 松山之戰3第二百三十二章 文華殿廷對第四百四十七章 黃蜚的心思第九百四十二章 回援濟寧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三十三章 攻入滕縣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九百八十四章 海上遭遇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九百二十章 襲營2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三百一十四章 處置俘虜3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四十七章 兵起5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八百七十五章 報紙傳播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四十五章 機關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元吉的擔憂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八百六十二章 沂州攻防10第六百五十三章 劉澤清的圖謀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九百二十八章 使出南洋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四十六章 逃跑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擊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三十一章 攻城2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三十章 攻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九十六章 杞縣李信第八百七十一章 朝鮮驚變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四十二章 放俘第五百九十三章 議和條件第五十四章 兵起12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六百五十一章 新建伯王先通第二十八章 挑士第二十四章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故4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四章 佈局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八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七百九十二章 復州之戰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五百二十三章 隔河相對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令副總兵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四百三十五章 林慶業出海建港第八百零九章 震遼陽5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四百七十三章 分兵出海第九百一十四章 奪城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六十二章 勞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四百三十五章 林慶業出海建港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六十七章 狠人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州血戰4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封戰啓第四百二十七章 范文程第四十五章 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