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收尾

一日激戰,明軍死傷在兩千以上,清軍雙倍之。

在智字營中的四個千總中,就有一個被亂箭射中,死於非命。另一個被炮彈炸開的碎片擊中,身受重傷。剩下的兩個也受了一點輕傷,但並無大礙。把總、總旗戰死三十餘人,小旗更是不計其數。

而那些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損失更重。他們不知如何躲避弓箭、火炮,也不知道該如何迎敵。炮聲一響,他們就亂跑亂竄;而清軍攻來之時,他們又盲目出擊,死傷比例竟然高達七成。

但經過這樣的慘烈一戰後,而活下來的人。他們中的很多可以在將來很短的時間內淬鍊成經驗老道的精卒。

城下死屍遍地,濃重的血腥味隨風飄上城頭。明日,戰鬥還會繼續,雙方都沒有更多的精力在這個時候收斂戰死者的遺體。

夜色深沉。城上每隔不到二十步,都點着一堆篝火,照的整片天空如同白晝一般。

近兩千百姓在上面來回走動,忙碌異常。傷者在戰鬥過程中已經被他們擡走醫治,現在留在城頭的都是戰死者的屍首,有清軍的,也有明軍的。

他們需要把這些屍首全部擡下城,由專門的人員區分出哪些是大明的士卒,哪些是滿清的兵士。

明軍的遺體會被集中安置在一處,等到戰爭結束後再行安葬。而那些清軍的,除了一些身份較高的被割下頭顱,其他的會全部直接焚燒。

剝下來的鎧甲像小山一樣堆在一處,武器中能用的也被擺放在一邊。那些斷刀、斷槍會在收集後運往城中鐵匠那裡,它們會在被熔化後,重新打造出新的武器。

泥水匠,木匠也在城頭忙碌,敲敲打打的響個不停。他們有一整夜的時間修補那些城牆的豁口,用石塊,用磚頭,甚至是硬木,堅固程度肯定不如原有的。但在關鍵時刻,它們卻能挽救無數士卒的性命。

城頭上還留有近千士卒,他們直接在城頭上食用晚飯,並負責在前半夜監視城外清軍的動靜。剩下的大部人馬則停留在城角的營房裡,他們會在那裡用飯及休息。一旦得到城上士卒的示警,它們可以第一時間上城助防。

清軍在主攻北城的同時,也派出士卒對東西兩面城牆進行了攻擊。但對比於北城,它們投入的人數很少,不足千人。雙方基本上是沿着城牆互射,彼此的損失都不大,牽制作用超過實際意義。

在清軍撤退後,周顯召集了衆將前來北城。

有將領提議趁着夜色出城偷襲,但有的將領卻有着不同的意見。

周顯認爲清軍一日強攻,雖然折了銳氣,但實力猶存。且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沒有絲毫防備。最後拍板,全軍今夜全部留在城中休息,禁止任何人出城。

而在城中,暗下里從南、東、西三牆的守軍中調出一千五百士卒,趁着夜色,悄悄將移到北城。而同時,給城中還未訓練完成的青壯穿上鎧甲,冒充精兵,登上東西兩面城牆。並在上面多豎旗幟,以誤導清軍。

議事完畢,衆將一起吃了晚飯。討論起當前的形勢,雖然仍舊有點擔心。但同時,每一個人心中也都十分樂觀。

黃蜚依舊留在北城,其他的人各自散去。雖然清軍在夜間大舉進攻的可能性不大,但暗夜無光,極其有利於小股士卒偷襲上城。這個時候,反而比白天的強攻更加危險。

周顯上城轉了一圈後,在一隊親兵的陪同下前往校場,那裡現在是安置傷員的地方。

今日一場血戰,平增了很多傷員。雖然周顯對此心理上有所防備,但數目之多還是有點出乎他的意料。

從登萊啓程的時候,周顯召集了五十個醫官和大量的藥草,想着應該足夠。但依目前的情況看,他最初有點樂觀了。條件不好,醫官短缺。雖然所有傷兵都被擡了下來,但今夜他們中的一些依舊會死去。

營房裡充斥着各種呻吟聲,爲數不多的醫官在忙着幫他們止傷。時不時有人發出一聲大聲的慘叫,那是有人不小心觸動了觸到了他的傷口。

中醫重養生,西醫重治療。

中醫官對於這樣的外部創傷,能做的十分有限,大部分時候就是先止血,然後用草藥覆在傷口上面,在加上熬製的湯藥,讓它自己慢慢的癒合。而在之後,再給這些傷兵提供足夠有營養的食物,以讓他們儘快康復。

而這樣的儘快,或許是十幾天,或許是幾十天。比着西醫,確實慢上很多。但中醫也有自己的優點,就是副作用小。而且雖說主要目的是爲了治傷,但一副草藥能起的作用十分多。往往一段時間後,不僅傷口好了,其他的一些小疾小病也跟着好了,這也算是意外的收穫。

令周顯驚喜的是,醫官的數目不多,但輔助他們治療的人卻有很多。這還真的需要感謝豪格,正是他派出騎兵屠殺周邊村莊百姓,逼迫他們進入金州城。

這樣雖然給城中的糧草供給和其他的方面都帶來了一些壓力,但他們提供的明軍的幫忙更多。不僅是因爲他們中有近千人主動投軍,還因爲現在依舊留在校場中的那些人。他們主動匯聚在一起,幫忙照顧傷者,幫忙熬藥,替守城的士卒和傷員做飯,發揮的協助作用對於明軍來說同樣意義重大。

周顯看到一切都進行的十分有序,覺得自己也幫不上什麼忙。去看了一下受傷的兵卒後,沒待多久便離開了。

他回到自己的住處,泡了一個熱水澡,一天的疲憊轉瞬間完全消失不見。之後把滿是污漬的鎧甲有專門的親兵,讓他清理乾淨後就可以去休息了,不必再等自己。

親兵點了點頭,眉開眼笑,拿着鎧甲走了出去。

周顯之後穿上一件白色的長衫,走進自己的書房。起初,它屬於李率泰,面積不大,但各類書籍不少。

但坐下沒多久,夏舒走了進來,給周顯送進來了一壺茶。簡單說了今日的事,很快便退了出去。

第三十二章 排陣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五百六十四章 登萊戰事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九百七十章 入通州3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四百零三章 前往朝鮮第二十四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二百五十二章 巨匪謝遷2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五百零三章 拉長戰線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後撤第一百三十七章 楊嗣昌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擊破海盜第八百八十七章 假信第二百二十四章 刺張2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志通的抉擇第二百四十九章 茶攤閒談第四十六章 逃跑第八百三十六章 藉助葡夷第四百二十一章 返回大明3第八百七十八章 風三姐2第三章 山東之局3第八百一十四章 震遼陽10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封戰啓第三百一十四章 處置俘虜3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七十九章 城外激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生變故2第三百零三章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六百零一章 松山之戰7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八百七十五章 報紙傳播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三十一章 生意第一百七十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懲戒污吏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十三章 糖葫蘆第一百八十七章 竹菌坪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九百九十三章 南陽大戰3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第七百六十九章 亂局2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三十一章 攻城2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五十四章 兵起12第八百六十七章 留置沂州第四十六章 逃跑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四百九十三章 李率泰的抉擇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九百六十九章 入通州第一百二十二章 粆圖臺吉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衝陣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五十章 追擊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九百三十二章 接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襲漢城4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圍而出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952章 變革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戰2第八十五章 攻入居城第五十七章 戰啓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五十九章 審問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七十四章 寒門進士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六百章 松山之戰6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二百三十一章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六百零五章 松山之戰11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張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五百三十八章 屠殺百姓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一百八十二章 萬元吉的擔憂第二百八十七章 劫糧第一百二十六章 牛勇心性第四百一十六章 殿內和議4第九百九十章 南陽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