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於七的眼光

一箇中年男子身穿皁衣,一副牢房差役打扮。他滿臉通紅,嘴中噴着濃重的酒氣,歪歪倒倒的從牢房裡走出來。但剛邁出監牢大門,他頓時穩住了腳步,迷糊的眼神也變的瞬間明亮起來。隨之大跨步向前,直走到牢門東側的一個牆角處。

在那裡,於七背靠牆壁,雙腿交叉着放在長椅上。閉目低頭,一副懶散到極點的模樣。今日是冬日是難得的大晴天,陽光明麗溫暖,如黃金線般灑向天地。舒舒服服的躺在那裡,還真是人生難得的逍遙自在。

那差役走到他跟前,躬身長揖道:“談千總。”

於七睜眼,擡頭瞥了他一眼,淡淡問道:“都辦妥了沒?”

“請千總放心。按照您的吩咐,每次都是我假裝醉酒,向他透漏一點點我軍的情況。七分爲真,三分爲假,迷惑性很足。現在這小子已經完全相信小人就是個貪杯之人,對小人所說的話更是深信不疑。”

於七輕輕點了點頭道:“這件事你做的很好,現在去領賞銀吧!”

那差役臉色欣喜,高聲道:“多謝千總。”

於七擺了擺手道:“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歷來就是我的作風。既然你事情做的好,就理應受賞。對了,還有另一件事。你稍後去軍中給我找五個精悍的兵卒,讓他們時刻準備好,到時候聽我的吩咐行事。”

那差役點頭應是,低聲問道:“小人能否問一下,千總要他們幹嗎?”

於七冷瞥了他一眼,那差役身體不由得顫了一下,連忙低頭躬身,神態恭謹到了極點。但於七倒也沒有怪他的意思,反而難得的耐心解釋道:“後日,那小子便會離開,到時候便由你挑出的那五個士卒護送他離開登萊境內。如若他老老實實的,那就放任他離開。但如若他前腳離開登萊境內,後腳又妄圖再行返回,就殺了他。我說的夠明白了嗎?”

“小人知道了,這就去辦。”

周顯看到於七進帳,擺手示意他坐下,這才問道:“樂吾,已經將高信鍾送出去了嗎?”

於七點頭笑道:“已經送出去了。表面上看是僅僅將他送到萊州昌邑邊境,實際上手下士卒卻一直跟隨他出了青州。這小子大概是真怕了,頭也沒轉就直奔了遼東。”

周顯淡淡笑道:“如此甚好。等到那些虛虛實實的情報傳到滿虜那邊,相信他們也是一個頭大。”

“軍門,連同在萊州客棧內俘獲的五個細作之外,在其他地方還擒獲了十三人。對於他們我們該如何處置?”

周顯想了想道:“杖責二十,送到管理最嚴格的平度煤礦,讓他們帶鏈挖礦贖罪兩年。除非他們欲要逃跑,對他們不要過多苛責。”

於七愣了一下道:“軍門,這個處罰是不是太輕了點?畢竟他們深入我境探查情報,而無論何時,這都是危害極大的事情。如此處罰,恐怕無法徹底震懾這些細作,今後會引得越來越多的滿虜前來登萊。”

周顯微微點頭,“你說的也有道理。但在我看來,對這些細作處以極刑是可以震懾他們,但震懾不住滿虜。他們目前已經盯上我們登萊了,無論如何是不會輕易鬆口的。而這些細作本都是我大明士民,他們的身死與否完全不在滿虜考慮的範圍之內,無論我們怎麼做,他們都會不斷強迫這些人前來。我之所以願意對他們從輕處罰,一方面是可憐他們的家屬被滿虜挾持,被迫爲此。另一方面則是想給他們一個機會,即使只有一個人幡然醒悟,也能助我們揪出一個大羣人。”

看於七低頭沉思,周顯繼續說道:“只不過也不能完全指望他們改過從新,還是要靠我們自己人。你之前提的那個以重賞鼓勵百姓舉報細作的方案就很好,今後還是按照每發現一個細作,就獎勵五十兩白銀的賞格進行發放。這樣就等於全登萊的百姓都在幫忙我們抓細作,對比那點小小的支出,是無限值當的。”

於七點了點頭,也認同了周顯。

周顯看着於七,帶着一股不懷好意的笑容。“樂吾,你於家身爲登州首富,怎麼在出海行商這件事上如此不積極呢?這樣的高利,看看其他的登萊士商,早就開始招募工匠造船了。你家這邊怎麼沒有半點動靜啊!”

於七奇怪的看了一下週顯,語氣平靜的問道:“軍門,您現在是在以上下級的身份向我問話嗎?”

周顯擺手道:“這是私事,當然是以私交相論,你不要在乎我的身份,照實說。我只是想知道你的真實想法。”

於七點了點頭,說道:“簡單對軍門說吧!我不相信這樣的出海政策可以持續很久。雖然外傳軍門是得到了天子的口諭,但屬下不相信。因爲從最開始軍門進入萊州,就開始走私船出海。如果此事真得到了天子的口諭,您最開始爲何要那麼做呢!”

周顯笑道:“如果是我前段時間前去京師後得到的口諭呢!”

於七道:“這個確有可能,但應該也僅限於口諭,而且是那種不能讓所有人知道的口諭。因爲軍門只是令兩地知府私下通知了諸位商人,而不是大張旗鼓的宣傳此事。還有,就是屬下知道朝廷屢次有人提請開啓海禁,但最終都未施行,可想開啓海禁所面臨的壓力有多麼巨大,我想這次應該也不例外。如果耗費巨資無數,而最終朝廷那邊卻嚴禁此事,那不就完全得不償失了嗎?”

周顯嘆了一口氣,笑道:“樂吾,你看待事情的眼光確實不凡,我確實只有陛下的口諭。但既然有口諭,說明即使在將來有人跳出來指責於我,陛下也不會重責,至少我的這個登萊巡撫的職位是不會被撤的。如若我現在答應你,我會給予你一條走私路線,從芙蓉島那邊出發,和那些商人走到的路線完全不同。你願不願意大量造船來幫我?”

於七笑道:“如此當然行了。那樣即使朝廷禁止海運,我還能繼續出海,這樣的好事我怎可錯過?但軍門如此鼓動我造船,恐怕不是僅爲了讓我出海行商獲利吧!”

周顯哈哈大笑道:“當然。我主要是想依靠你於家的實力出海,幫我收集各種情報。”

第八百六十章 沂州攻防8第三十六章 設伏第四百八十八章 坐地分利第九百九十六章 南陽大戰6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四百八十四章 對戰2第七百八十章 天下態勢2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後撤第六十七章 京師2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一百一十章 單發手銃第四百六十二章 閒談裝備第七十六章 出京4第一百一十七章 轉折第四百四十七章 謝遷領命第九百二十一章 迎孟倒孔第八百九十九章 說服孫可望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一千章 議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戮的序章第八百零八章 震遼陽4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襲2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六百一十八章 崇禎問罪2第八百六十七章 留置沂州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七十章 京師5第二十七章 利誘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四百一十七章 殿內和談5第二百六十四章 圖爾海出兵歸化第四百零一章 李雄帶信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三十五章 攻入滕縣第四百七十三章 分兵出海第一百九十三章 從命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第二百五十九章 米商李丁第三百二十九章 回京聽宣2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六百七十五章 誘導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民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奪利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社張溥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自心思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宏圖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八百六十五章 分田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八百三十一章 引軍東向第六百三十章 見袁樞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五百九十八章 松山之戰4第四百四十章 謝遷歸服2第四百八十三章 對戰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六百四十四章 演練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四十九章 兵起7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立錢莊2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五百六十五章 宴請第八十三章 小商河第五百三十五章 決戰皇城島2第八百四十四章 總兵白翥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951章 出外2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八百二十四章 震遼陽20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八百三十一章 引軍東向第二百九十四章 屠殺3第六百七十一章 高起潛的反擊第三百零六章 馳援寧海2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軍從將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十七章 南洋商會第二十三章 風波第二十一章 萌動第六十五章 關破3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州城門外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六百三十八章 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