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賺銀子

孟越經過一天的思考之後,最終沒有選擇離開。他同意在今後爲周顯效力,但卻提出了一個條件。就是下次明軍前往遼東,他必須也隨着前去。周顯同意了此事,讓他前去蓬萊城到韓括手下效力。

朝鮮同意對登萊地區推行商貿免稅,這在將來必定會帶來一筆鉅額的財富。李雄留在朝鮮組建情報網,這是耗時耗力的任務,他不可能分心再去管理其他。而齊策在昔日只是李丁手下的一個夥計,也支撐不起這樣的大事。周顯想了好久,最終決定讓出水蛟去協助齊策主辦此事。

出水蛟本就是海盜出身,熟悉海上的水文地理以及有哪些勢力分佈。雖然他性情懶散,不適合領兵,但幹起海運這件事應該綽綽有餘。這就如同重新干起了他海盜的老本行,只不過這次不是搶掠,而是負責船運貿易。那種打生打死的軍中生活,他早已厭煩。聽說周顯給了他這樣一個任務,當時歡天喜地的答應。

這是一盤大旗,暫時或許只是和朝鮮做商貿,但以後或許可以擴展到琉球、扶桑等地。只要能從中獲取九牛一毛,那就足夠一個人活幾輩子,出水蛟對這種事情當然是輕車熟路。況且周顯又給了他十艘快船,他宛如重新回到了那個帶領兄弟們逍遙海上的歲月,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幹出一番事情。

周顯不知道出水蛟的心理變化,只是聽他滿口答應,自己心中也稍微輕鬆了點。整個登萊就如同一份蛋糕,每個人都想分一些。但有的人分的多,另外的人自然就分的少。周顯比較重感情,只要是曾經幫助過他的,他都會盡量安排。

例如王義和尚封二人,他們一個是昔日的萊州衛指揮僉事,在自己整個萊州衛和萊州營時完全沒出言反對,而另一個是在自己接管萊州兵權的時候發揮過巨大作用。周顯不覺得他們有多大本事,但卻必須妥善安置。

李開在將來會率部前往蓬萊,周顯便將尚封提升爲守備,負責指揮萊州境內餘留的所有營兵。而王義則負責統領萊州境內剩餘的所有衛所兵,當然也包括談震採前去登萊之後留下的膠州衛所士卒。他們以前只是別人的副手,現在成了自己作主,這其中的不同,爲官多年的他們自然清楚。

李開隨周顯前來登萊之後,一直所做的事情便是練兵,在周顯出外征戰時留守萊州城和其他的各種雜事。軍功無半點,但卻遠比其他人更加辛苦。這並非是周顯特意爲此,而是最開始的時候,除了他,周顯真不知道自己可以完全信任誰。現在好了,周顯成爲了登萊巡撫,李開跟着上升了一級,成爲遊擊將軍。只不過似乎並沒什麼不同,他的任務還是練兵。

自高毅和談時邁兩個千人隊被交給黃蜚之後,萊州營中便只剩下俞百易一箇舊的千人隊。就是這一個,也並非完全意義的戰兵隊。況且俞百易還要負責火炮場和船廠兩地的安全,能爲他提供的幫助實在有限。趙旭升利用黃蜚遺留的部隊在周顯前去朝鮮的不到兩個月內便組建完成了信字營,談震採原先的墨營本就有三千餘人,組建仁字營更是容易。在這些人中,只有李開需要完全重新開始,從士卒的招募、訓練,到最後的整合成營,都要一步步的做,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看到李開滿臉疲憊的樣子,周顯莫名的有點心疼。讓他不要着急,士卒可以慢慢練,即使耗費一年時間也沒關係。唯一的要求是寧缺毋濫,寧可少一些人,也必須保證士卒的素質。李開笑了笑,沒有多言。只向周顯提出下次遼東那邊再有百姓前來投靠之時,能不能由他首先挑選士卒。

周顯想了想,知道這其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將遼東將士全體編入一營,難免他們會因爲共同的經歷而抱團在一起。況且這其中難免會混入一些其他的人,例如滿清的暗諜。但看李開累成那個樣子,他最後還是十分勉強的點了點頭。

登萊的政事由曽化龍負責,周顯很少過問。而軍事方面,在蓬萊城周邊已經集結了一個完整的智子營和信字營。而談震採因爲膠州當地的問題,暫時只派了兩個千人隊前來。再加上吉木所率的一千騎兵(周顯最終還是沒有將從朝鮮俘獲的馬匹交給高毅和談時邁的步兵千人隊,而是統一交給吉木進行整訓),這已經有一萬餘人了。

而嚴字營,也就是登萊水師。周顯最初的計劃是三千人,但有了朝鮮水師加入後,卻直接擴展到八千人。如果李開的勇字營組建完成,再加上仁字營的另外兩個千人隊,這水陸總兵力就將達到近兩萬五千人。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從政官員,這個人數可以輕鬆過三萬。

三萬官府人員啊!周顯在心中哀嘆。突然間,他發現自己有點太心急了,增兵太快,讓事情朝着一種全線崩潰的方向發展。要知道,整個登萊,在籍戶口也不過六十萬人,在萊州四十萬,在登州近二十萬。這就等於說二十個百姓要養活一個官兵,而還是在登萊地區爆發嚴重饑荒的時候。

現在表面上的確還看不出什麼,但將來如若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帶來的麻煩必將是無窮無盡的。周顯看着士卒在校場揮舞棍棒,賣力訓練的時候,他心中想的是白花花流去的銀子。擔憂和恐懼在心中不斷累積。

賺銀子,不斷的賺銀子,這就是周顯目前一直所想的。火炮場、船船的建設和整個運行,士卒的糧餉,裝備和訓練,前來登萊百姓的安撫,這等等一切都需要銀子。而銀子從哪裡來?鹽場、礦場,還是海貿。

周顯沉思良久,最終下定決心。“夏舒,現在立即派人去請棲霞的於七爺和李掌櫃來蓬萊城一趟,說我有重要的事情要找他們商議。”

第十七章 少年性2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八百二十六章 震遼陽22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寰袁公行狀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率泰的打算第五百四十四章 城外來客第八百八十八章 牛金星第八百一十二章 震遼陽8第四百一十章 突襲漢城2第九百四十章 新幣鑄造第六百九十一章 南陽大戰2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破敵第九十章 渾河血戰3第一百七十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滅虜之策4第四百五十章 顧炎武討銀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崇禎問罪第二十七章 利誘第七百九十五章 議事3第三百零四章 賊入登州第六百七十四章 殺戮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一百八十四章 前線驚變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七百八十七章 送別3第七百八十八章 奪利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爾袞的謀劃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五百七十八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8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四十六章 兵起4第五百八十四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4第十八章 買酥第八百二十二章 震遼陽18第二百零八章 突圍第九百一十七章 陣前談話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二百三十五章 滅虜之策3第八百七十八章 風三姐2第三百二十章 剿平白蓮教第六百三十一章 回到京師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上遭遇2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九百八十七章 形勢第九百八十二章 隆武封侯第八百八十二章 斬孫之獬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五十章 兵起8第七章 夫子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四百四十三章 孔有德2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三十二章 排陣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二十九章 設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決戰皇城島第三百二十章 剿平白蓮教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九章 相談2第六十二章 審問4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四百五十三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2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張第四十二章 震懾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953章 變革2第七百七十七章 離間之計4第八百五十六章 沂州攻防4第九百三十六章 算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響鼓而撤第四十一章 御兵之術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五百三十一章 對峙4第四百六十一章 開封戰啓第三十章 收心第二百四十章 挾蒙出兵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心之戰3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四百五十五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4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備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州血戰第八百一十一章 震遼陽7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擊第十三章 糖葫蘆第九百二十五章 夏魁元第七十五章 城盟之約第六百零二章 松山之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