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

松山,中軍大帳,明軍文武齊聚其間。

洪承疇雙眼深凹,臉色陰沉,渾身上下滿是頹廢和懊喪之氣。他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向坐在自己旁邊的張若麒道:“張監軍,目前我軍的形勢,您也都已知曉。是進是退,總得拿個主意。您就先說說吧!”

張若麒乾笑了兩聲,連忙拱手道:“九老(洪承疇字亨九),在下不過一文職出身,只是粗通軍事。這樣的軍國大事,還是您來拿主意吧!”

張若麒如此一說,帳內衆將盡顯慍色。吳三桂和曹變蛟更是冷哼一聲,眼神之間滿是輕視之意。

洪承疇看着張若麒的那張胖臉,真想一拳直接將他的豬臉完全打爛。這個時候知道自己只是粗通軍事了,當日是誰不斷催促進軍。導致自己不得不把大部分精銳推向前線,導致後方空虛,從而讓滿清抓住機會,燒盡糧草的。他強壓着自己心中的怒氣,沉聲說道:“諸位,形勢如此,生死攸關,不是應該故作謙恭之時。此時,不管官位大小,職責輕重,都應該暢所欲言,爲我大軍獻策出力。不是什麼都不說,今後大軍敗績,就不用擔什麼責任。”

說完,洪承疇特意瞥了張若麒一眼。後者滿臉通紅,神色尷尬。

在洪承疇側首位置,坐着遼東巡撫丘民仰,他身材瘦削,臉龐如山壑般棱角分明。他看衆人都沉默不語,首先站起身來,面向衆將道:“諸位,自開戰一來,我一直負責糧餉轉運。目前,大軍的糧草最多支撐三月之用。一旦到時候完全耗盡,軍心必散,十三萬大軍將完全陷入絕境。我在這裡首先表個態,我支持盡起十三萬大軍,北進錦州,以與祖左都督所部連爲一體。到時候,再謀求以滿虜之大決戰。”

大同總兵王樸站起身來,臉上帶着古怪的笑容道:“丘巡撫,我佩服您的豪情壯志。但您剛纔也說了,我軍的糧草只能支撐三月之用。而祖左都督那邊已經被困一年有餘,糧草比我軍更加短缺。滿虜燒我糧草,就是斷我軍後路。如果我軍進逼錦州,而他們卻採取拖延戰術,不與我軍決戰。那樣,戰爭的主動權就全在對方那裡。等到我軍糧草耗盡,到時候必然是一場更大的慘敗。”

丘民仰眉頭微挑,向王樸道:“王總兵,那你的意思呢!”

“撤,先行撤回寧遠。補充好糧草之後,再行北上援救錦州。”

副將祖大樂臉色微怒,張口言道:“我們是可以撤往寧遠,但錦州的守軍呢!我大哥率部在錦州堅守年餘,城中糧草早已不多。如果這個時候從松山撤往寧遠,再整兵前來,到時候沒個數月時間,絕難完成。到時候城破軍滅,你們誰能負的起這個責任?”

王樸淡淡笑道:“祖副將,我知道你們兄弟情深。但目前形勢如此,你總不能讓十三萬大軍爲錦州的那點兵力全部陪葬嗎?”

祖大樂騰的一下站起身來,“那你的意思是想完全放棄我大哥嗎?”

王廷臣將祖大樂按下座去,說道:“祖副將莫急。如若我軍真的想拋棄祖左都督,在最開始便不會率八總兵,十三萬大軍來援。但王總兵所說的,也是實際問題。無論是進,還是退,都得將一切都充分考慮清楚。”王廷臣爲前屯衛總兵,在遼東總兵劉肇基因手下士卒怯戰不前而被解職之後,他接任成爲新的遼東總兵。他識大體,懂軍略,與諸將之間關係都很好,很多時候在全軍起到一個協調統籌的作用。

曹變蛟臉色冷然,出言道:“我支持丘巡撫的意見。如果可以拋棄祖左都督,那我大明的軍隊有哪支是不可以被拋棄的?我大明與滿虜交戰,之所以屢戰屢敗,不就因爲彼此之間軍心不齊,各自妄圖保全實力嗎?目前,雖然滿虜燒了我軍的糧草,但讓士卒所食,每日減少三成,至少也可堅持半年時間。我軍火器精於滿虜,再加上全軍頻臨絕境,是背水一戰,士氣亦是可用。與滿虜全力決戰,未必就完全沒有勝算。況且,朝廷也不會完全置我們十三萬大軍於不顧。在內,有我們;在外,有朝廷援軍,不利之局亦可以變成大勝之局。”

洪承疇點了點頭,轉向吳三桂道:“吳總兵,你的意思呢!”吳三桂爲寧遠總兵,在此次出援錦州的過程中,多立軍功。是洪承疇心中最爲仰仗的大將,他的意見對洪承疇尤爲重要。

吳三桂沉思了半晌,站起來躬身向洪承疇拜道:“九老,屬下以爲曹總兵所言雖有道理,卻是孤注一擲之局。一旦失敗,後果將不堪設想。現在滿虜起十數萬大軍,四邊建壘,我們即使一個個的拔,又要拔到什麼時候?屬下在遼東鎮守多時,深知滿虜軍隊的戰力。到時候我們很有可能不但不能和舅父大人會和,而且還會被滿虜徹底逼入絕境。”吳家和祖家都是遼東大族,祖大壽爲吳三桂的舅舅。

祖大樂冷冷的望向吳三桂道:“長伯,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吳三桂臉色悽然,向祖大樂躬身長拜道:“二舅父,你忘了大舅父之前的提醒了嗎?在我軍到達之前,大舅父便寫信給九老,讓我軍謹慎行事,萬不能中了滿虜的圈套。現在軍糧短缺,我相信即使是大舅父在這裡,也一定會諒解我們的所爲。我支持先回寧遠,等到糧食、軍備補充齊備之後,再馳援錦州。朝廷不是已經將十萬石糧食運到寧遠了嗎?如果我們抓緊時間行動,一切都來得及。”

洪承疇望向吳三桂,有點微微愣神。他實際上比較傾向於曹變蛟的意見,奮力一擊,或許還有生望。但此時退回寧遠,說的好聽,還可以再馳援錦州。但實際的情況是,一撤,軍心便散了。而且到時候滿虜必然追擊,爲了加快退軍速度,就必須拋棄輜重,糧草等一切重物。而這些軍備一旦丟棄,哪裡還能輕易徵集的來?

第二十五章 軍械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六百六十章 抄家2第四百五十八章 李定國的決議第952章 變革第二百三十章 出外保命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七百七十七章 離間之計4第四百九十九章 逃竄第六百零三章 松山之戰9第五百二十二章 戰四方3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五百二十七章 後撤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五百三十一章 對峙4第一百六十一章 側擊太子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九百四十六章 張名振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五百九十四章 范文程的想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逃荒老者第五百一十六章 清軍兵力第九百二十章 襲營2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三百一十九章 於七送信第四百七十章 杜勳挨刀第六十九章 京師4第八百三十七章 海上奪利第七十七章 出京5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三百零三章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四十二章 放俘第三百二十四章 船援松山第四百六十二章 閒談裝備第五十四章 雁過拔毛第五百六十五章 宴請第五百七十三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3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五百一十二章 孫傳庭出獄2第九百五十五章 棗莊煤礦第九百三十六章 算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巨匪謝遷第六百六十二章 抄家4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六百二十三章 濟南遊逛第六十八章 穩定亂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殿內和談5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停戰第二十五章 軍械第二百三十四章 李巖出策2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城王家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五百四十七章 侯方域第五百零一章 安撫金州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十六章 少年性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第五百七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7第四百五十六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5第五百七十三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3第二百五十九章 米商李丁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5第八十五章 再戰第六十章 審問2第一百四十五章 聖旨到第七十三章 離京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二百八十九章 破賊2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立錢莊2第四百零四章 英俄爾岱第二百三十六章 啓用盧象升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八百三十三章 逃脫上船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襲漢城4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貸富商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九百一十一章 韓勇第六十三章 關破第八百八十章 吃飯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智將薩哈廉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二百八十九章 破賊2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七十一章 京師6第二百一十二章 乞降信第八百四十八章 招攬士子2第五百九十章 送行第三百一十四章 處置俘虜3第三十章 收心第十四章 兵器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