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張獻忠出川

冰雪已止,天朗氣清。在四川到湖北的一處官道之上,一支騎兵正如狂風般向前疾馳。他們人數不多,但也不少,足足有五百之數。騎士胯下的駿馬都是清一色的塞外蒙古良駒,個頭不大,但耐力極好,適合長途奔襲。

此刻,已不知道他們已經奔馳了多久,馬口呼出的白氣在空中裊裊上升,逐漸凝固成雨霧灑在人的身上,馬的身上。道路上泥濘不堪,馬蹄每踏一步就會濺起一團污泥。所有騎士身上的鎧甲上都沾滿污漬,看起來很是狼狽。

突然,一騎從前方飛馳而回,衝入疾行的馬隊之中。隊伍中間位置,立着一展赤紅色的日月軍旗。那名騎士在那展旗下勒住胯下駿馬,高聲喊道:“周遊擊,小人探路回來。前方五里處便是當陽,據當地百姓講,賊軍在五日之前便行離開,似乎是東向去進攻荊州。”

當陽位於宜昌之東,西鄰三峽,東連荊州,北通襄陽隆中。這裡,有一處古戰場,名叫長阪坡。昔日,劉備慘敗,被曹操的虎豹騎追擊。趙子龍曾在這裡七進七出,而猛將張飛更是在這裡一聲怒吼,嚇退了數萬曹軍,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左良玉和賀人龍之前本來駐紮在當陽城中,以防止張獻忠出川。但後來張獻忠攪亂四川,他們都被調向川地。當陽只留下了三千餘縣兵,戰鬥力極其低下。

而就在十日前,張獻忠所率大軍突然出現了當陽城附近。當時,城中的官軍還在熟睡。農民軍趁夜猛攻,一夜之間,當陽城便行告破。張獻忠成功進入湖北腹地,楊嗣昌將農民軍堵在川鄂邊界地區的企圖完全失敗。

而此時更嚴重的是,朝廷大軍大部分還在四川,在湖北只有僅能自保的縣兵。楊嗣昌在得到消息之後,心驚萬分。一方面令手下諸將緊急出川,追擊農民軍;而另一方面則下令湖北各處嚴防死守,以免被張獻忠所趁。

周顯沒想到張獻忠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能成功出川,心中也開始緊張了起來。他向楊嗣昌提出張獻忠很有可能會率部突襲襄陽,但楊嗣昌聽後卻完全不信。在周顯的多次請求之下,他才最終同意從各處調來了五百騎兵,讓周顯領着他們率先出川。

一是爲全軍探路,在最短的時間內探清張獻忠身在何處,爲後續大軍指引方向。二是督促湖北各處守軍,共同防禦張獻忠。

周顯心中有個執念,總覺得張獻忠繞來繞去,最終還是要突襲襄陽。因而他剛一出川,便派出數個斥候快馬加鞭前去襄陽,以楊嗣昌的名義去信襄陽守將,讓他們加強防守。而他自己則率領八百騎兵疾馳向北,意圖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襄陽。

聽完斥候的回報,周顯微微點了點頭。“讓兄弟們就地休息,吃食餵馬,一個鐘之後再行趕路。” щщщ◆ttκā n◆c ○

周顯旁邊的李開臉色驚奇,出聲問道:“二公子,我們不進當陽城了嗎?”

周顯點了點頭道:“數萬賊軍在當陽城搶掠了數日,城中早已雞犬不留。我們這個時候進城得不到絲毫補給,還不如不進。好在我們這次出川,隨身帶了不少吃的。讓兄弟們暫且忍耐一段時間,等之後到了襄陽再好好休整。”

李開點了點頭,讓左右傳令下去。他猶豫了一下,擡頭望向周顯道:“二公子,你說賊軍一定會攻打襄陽嗎?我們前幾日得到的消息可是,賊軍是在荊州附近出現的啊!”

周顯搖了搖頭,苦笑道:“我怎麼會知道?湖北不同於四川,這裡地勢平坦廣闊,賊軍騎兵甚多。來去如風,日行三百里是輕易之事。依靠湖北的這點兵力,自保尚且不足,哪裡有多餘的兵力去探得賊軍的動向?督師在襄陽囤積了無數軍備、糧草,是整個湖北防禦的重中之重,我現在只能賭張獻忠會進攻那裡。”

周顯躍下駿馬,看着李開道:“你也好好歇息一下,一會還要繼續趕路。”

白文選從持刀走到李定國跟前,將手中的一封帶血的信件遞給他道:“二將軍,十個官軍斥候一個沒剩,已經全部被清理掉了。從他們身上搜出了這封信,是一名叫周顯的遊擊將軍以楊嗣昌的名義發給襄陽守將的。”

李定國展開一看,臉色頓時一變,但片刻之後便恢復了平靜。“這個周顯,我見過一次,當時他還是張令軍中的一個把總。但沒想到僅僅數月時間,他便被提升爲遊擊將軍,真不簡單啊!”

白文選呵呵笑道:“也不是沒有遊擊、參將死在我的手裡。說不一定,這又是一個送死的。”

李定國搖了搖頭道:“小白,你可不要輕視此人。我在張令軍中就曾聽人說過,周顯他在十二歲那年便隨父出塞,在陣前用火銃轟死了韃子貝勒薩哈廉,被朝廷封爲昭信校尉。十六歲不到,又通過科舉便中了探花。要不是他得罪了朝廷權貴,至少也可以外放當一個知府。現在你再看看,就算他後來流落軍中成了一個把總,在這麼短時間內便又成了遊擊將軍。可以說,此人是文武全才,如果你輕視他,在將來必定要吃大虧。”

白文選聽完,不禁出聲讚歎道:“這麼牛啊!”

李定國舉了舉手中的信件,繼續說道:“你再看這封信,他此刻還未到達湖北,便推測出我軍很有可能會進攻襄陽。如果不是我們截殺了這些斥候,襄陽的守軍恐怕在此時已經知道我軍的意圖。一旦那樣,我們想要再進入襄陽城就難了。”

白文選沉思片刻,最終點了點頭道:“二將軍,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李定國沉思了片刻,道:“我們立即趕去和父帥會和,告知他這件事情,提前突襲襄陽。另外,你多派出一些斥候向北而行,一路探查。但凡發現從川地出來的官軍,第一時間上報父帥。”

白文點了點頭道:“我這就去吩咐手下人去辦。”

第二百七十八章 諜入匪窩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五百九十一章 滲透作戰第二百七十章 懲治污吏2第九百三十四章 協議第五百九十章 送行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五百二十七章 後撤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六百四十四章 演練第四百三十六章 土豆的育種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嗣昌的謀劃第六十四章 關破2第六十七章 狠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巖南陽獻策2第七十八章 出京6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六百五十六章 緩行第958章 出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突襲漢城3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八十章 出京8第九百二十二章 第一軍第九百一十章 崇禎帝的旨意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社張溥第二百九十九章 顧炎武第三十五章 唐王朱聿鍵第八十一章 出京9第八百九十七章 德州變故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第958章 出兵第八百八十二章 斬孫之獬第三百一十七章 火器演練第九百一十二章 寧古塔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泰請戰第十五章 滿清入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五百零七章 孟越心事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防線2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賊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川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七十二章 京師7第二百九十八章 韓括任用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三十三章 分贓第三百零三章第六百三十五章 算計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州血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上漕運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六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五百四十章 包衣奴才薩哈納第八十五章 再戰第九百零九章 德之島第九百三十章 夏完淳第八百五十八章 沂州攻防6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乞降信第一百三十一章 搏殺之局第二百五十章 黑夜來客第九百二十四章 活命之恩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一百七十五章 離京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心之戰2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二百八十章 高宏圖2第946章 議和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955章 擴兵第八百六十七九章 城破將降第四百五十五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4第七十一章 林豹規勸第六百零五章 松山之戰11第四十一章 御兵之術第五百五十章 孔有德之死2第八百二十三章 震遼陽19第二百三十章 出外保命第二百三十四章 滅虜之策2第二百六十四章 圖爾海出兵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