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

猴子埡口一戰,羅汝才的兩萬餘衆,戰死者超過一萬,剩下的全部被俘。

李國奇和惠登相都是陝西人,他們藉機收降了不少農民軍。楊嗣昌對此也沒有加以制止,只是將羅汝才軍中的川人全部抽取出來,交給曹志耀指揮。此刻,他已經成了楊嗣昌最信任的將領之一。

周顯也補充了一些兵力,親兵營的人數又回覆到了兩千之數。王石死後,其中一個千總的職位就空了出來。俞振龍雖然缺乏領兵之才,但好在他爲人比較忠厚老實。在周顯向楊嗣昌提議之後,便由他暫時代理千總之職。

吉木被直接任命爲把總,而李開也因爲俘虜了元珪也被提升爲把總。

劉進忠、李國興兩人主動歸降,楊嗣昌准許他們保留自己原有的軍隊。而王光恩因爲是半主動加上半被動的選擇歸降,楊嗣昌將他的人馬縮減到兩千之數,剩下的全部打散。或編入其他部隊,或直接解散。

大戰之後,各部都忙着收攬敗兵,導致戰鬥力不增反降,畢竟士卒之間的相互融合也需要時間。現在最好的選擇是,全軍休整一段時間之後再行出兵。但壞消息卻一個接一個的接踵而至。

先是張獻忠率部攻破瀘州,洗劫了那座城池,然後率部北向。猛如虎知道他們想要進入永川就必須經過南溪,便準備在那裡設下伏兵,以期大破張獻忠。但官軍大隊剛到永川,卻發現當地的縣令早已逃跑,城中亂作一團。張獻忠趁猛如虎立足未穩發起猛攻,最終大破官軍,率部再次不知去向。

楊嗣昌欲親自率部前往圍剿,但他病情加重,只得讓萬元吉帶領李國奇所部先行趕赴永川。而同時,再次嚴令左良玉和賀人龍部即刻入川,追擊張獻忠。

左良玉和賀人龍手下士卒驕悍成性,無法管制,所過之處大肆燒殺搶掠。只有左良玉手下參將劉士傑率部到達,與猛如虎合兵一處,共同追擊張獻忠。

天降大雪,掩蓋了所有川中道路,萬元吉沒有及時到達。賀人龍無法管制手下士卒,他們大吵大鬧着想要西撤。而左良玉也拒不配合,大部分時間躲在城池裡面逍遙自在。

不久之後,官軍斥候在開縣發現了張獻忠的蹤跡,那裡距離左良玉駐紮之地不過數十里。劉士傑和猛如虎一方面向左良玉發出求援,另一方面一路狂奔近百里,最終在黃陵城追上了農民軍。

當時天色昏暗,下着小雨,根本辨不清方向。官軍此刻已連續追擊張獻忠近四十天,士卒疲憊,兵無戰心。但劉士傑認爲不能讓張獻忠再次逃脫,率部首先發起了進攻,並讓猛如虎率部跟隨。

最初,官軍進展的十分順利,攻破多條農民軍防線。但張獻忠發現官軍沒有後援之後。一方面令士卒佔據高地,據高堅守。而另一方面,卻令精銳騎兵隱藏在灌木叢中,猛攻官軍側翼。左良玉這次雖然率部及時到達,但被張獻忠一部人馬阻擋在十里之外。在無法擊破農民軍防線之後,左良玉部率先潰退,從而引起了官軍的大潰敗。

參將劉士傑、遊擊將軍郭開,猛如虎兒子猛先捷俱皆戰死。猛如虎在親兵的護衛下殺出重圍,軍旗、軍符俱皆丟失,士卒損失大半,再也沒有能與農民軍抗衡的實力。

楊嗣昌得到消息之後,心驚萬分,除了急令萬元吉率部緊急前往永川之外,還自率各路大軍在川地前往湖北的道路上分部設防,妄圖將張獻忠徹底堵在川地。但自張獻忠擊破了猛如虎所部之後,就好像徹底消失了一樣,再也找不到絲毫蹤跡。

那日,周顯剛吃過早餐,便抽空去拜見楊嗣昌。

周顯最近很忙,在之前剿滅羅汝才的那一戰中,親兵營損兵超過八百。後來雖然得到補充,但無論是戰力還是兵員的素質比着以前都差了許多。

俗話說,陝西出將,山東出相。無論何時,秦地都是中國最好的兵員出處。那裡的百姓極其吃苦耐勞,似乎什麼樣的磨難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清風拂過。而且,他們的要求歷來不多。而現在,只要一頓飽飯就可以讓他們全心歸服。

而且好似每個陝西人都懂得一些武藝,稍加訓練便可成爲一個強悍的士卒。周顯不禁想到了自己認識的第一個陝西人,米脂人李振聲。自己初見他的時候,他還是郾城縣令。在崇禎十一年,他因功被提升爲湖廣巡按。而今年年初,他又轉爲南陽巡撫,已經成爲朝廷的封疆大吏。周顯到現在依舊不時回憶起昔日,他以一個文官身份,騎馬衝殺的風采。

這就是周顯之所以拒絕楊嗣昌要他從縣兵中補充兵員,而選擇從羅汝才的歸降士卒中選取士卒補充的最主要原因。還有另一層原因是,終有一天,楊嗣昌會率部出川。而如果軍中有太多川地士卒,到時候他們是否願意跟隨自己出川都是問題。

而這些農民軍,周顯特地挑選了那些身強力壯,而且沒家沒口的。雖然他們也存在有諸多問題,但至少自己在將來可以將他們帶到任何地方。

因爲他們之前散漫慣了,再加上身上多了一些桀驁不馴,不徹底捋順他們的性情,周顯還真的不敢放心的用他們。楊嗣昌的護衛,現在完全交給了俞振龍及倖存下來的親兵營士卒。而周顯一直忙於對那些收降秦兵的整合和訓練,距離他上次見楊嗣昌已經數天時間了。

今日,天空依舊飄着小雪。如果這樣的雪在河南或者陝西下,也許昭示着瑞雪兆豐年。而在川地,這樣的下雪天,一點都不好。數萬大軍在泥濘狹窄的小路上行走,只能用艱難和狼狽來形容了。

楊嗣昌這段時間來回奔波,一直妄圖找到張獻忠的行蹤。自上次大破官軍之後,張獻忠又好像完全消失了一樣。

前幾日,萬元吉率李國奇追蹤到了張獻忠的一支大約四千人的部衆。兩者交戰一番,農民軍及時率部撤離。從俘虜的農民軍口中得知,張獻忠又再次分兵。因爲俘虜的農民軍士卒都是些小嘍囉,並不知道他們具體的目的地。

萬元吉將此事告知了楊嗣昌,楊嗣昌又開始忙碌了,循着張獻忠的蹤跡趕到到巴中。

第六百一十九章 周顯嘆形勢第九百一十二章 寧古塔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脅第959章 出兵2第二百一十九章 決勝第五百四十八章 侯方域2第八百六十三章 收降王俊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四百四十八章 士商出海第五百六十六章 處理第三百零三章第十三章 山東之局13第六百七十三章 高起潛的反擊4第六十五章 圍困第八百零二章 出征第二百零九章 激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十一章 決鬥第四百四十七章 謝遷領命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第一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二章 兄長第四十七章 單騎第二百九十五章 巨財第七百八十九章 奪利2第一百一十章 四封塘報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五百零二章 劉家壽宴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一百三十五章 返回明境第七十章 真相大白第七百七十一章 濟寧驚變第一百八十五章 哨騎李彬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965章 永平戰事第八百二十二章 震遼陽18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七十章 真相大白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第二百一十二章 乞降信第六百二十章 登萊雜事第五百一十三章 孔有德出兵第四十八章 步步誘敵第四十五章 機關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九百五十二章 陳名夏3第七百八十七章 送別3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李巖第二百四十五章 東江黃蜚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襲漢城4第六百二十六章 買賣生意第九百九十七章 南陽大戰7第二百九十五章 巨財第六十章 回城第九百零二章 穩固濟南第三章 志向第六章 山東之局6第二十五章 決議開戰第九百三十四章 協議第七十三章 郾城縣令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2第七百八十五章 送行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五百一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四百二十八章 林慶業升任副將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九百零七章 琉球使者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三百一十一章 擊破海盜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九百四十四章 克服濟寧第九章 山東之局9第一百六十六章 會聚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五十二章 一人破敵第六十三章 驚變第一百五十六章 說服楊嗣昌2第三百零三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二百一十章 撤退第952章 變革第一百七十二章 復社張溥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八百二十二章 震遼陽18第945章 洪承疇的建議第八十七章 長居鹿兒島第一百一十章 四封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