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

從古至今,多少王朝興替。

大明建國二百餘年,經歷了朱元璋第一輩人的瘋狂拼殺,經歷了燕王朱棣第二輩人的蠻橫奪位。盛世之中有過土木堡的慘敗,衰落之時還有張居正的變法圖存。萬曆悍然出兵援助朝鮮打出大明國威,薩爾滸的慘敗又使朝廷精銳喪盡。

此刻的大明,就如風中踽踽獨行的老人,不知何時就會突然倒地身亡。但家有犟子,國有錚臣。總有那麼一些人,即使明知事情不可爲,而偏要爲之。他們與各路粉墨登場的豪傑盡力抗衡,拖延着大明邁入末路的時間,並尋求那一絲的機會。

楊嗣昌是晚明的重要一人,他不結黨,實心任事,但官聲卻一直不好。再加上心眼極小,嫉賢妒能,導致身邊很多時候都是無將可用。雖然智才超絕,但苦心督戰多年,匪寇卻是剿而不滅。遍地狼煙,處處烽火都不足以形容他的窘境。

朝廷百官覺得他該死。長期被皇帝信任,擋住諸人進身之階。又爲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隨意欺凌百官,這樣的人不該死,誰又該死?

農民軍覺得他該死。提出“四正六隅十面網”的戰略。數次置自軍於險地,他不該死,哪裡還有天理?

天下百姓也覺得他該死。就是在他讒言的蠱惑下,天子才同意增兵十二萬,增餉二百八十萬兩。每戶小民的賦稅都有所增加,生活愈加困窘。這樣的奸賊,不將他他千刀萬剮,真是難消心頭之恨。

總之,他是一個該死的人。而現在,這個該死的人卻還沒死。他罹患重病,鬚髮皆白,日日夜夜的睡不着覺。嘔痰之中帶着隱隱的血絲,形如枯槁,奄奄待斃。

此刻,距他入川已經一月有餘,但形勢卻沒有絲毫改變。匪寇在初期遭受了一定些損失之後,便突然學乖了。分兵數股,四面出擊。他們合兵則攻,散兵則撤。川中各地,烽火連起。不時有各處戍卒報告賊兵來襲,亦真亦假,輕易難辨。

楊嗣昌只得在抓住張獻忠主力蹤跡後,便親率士卒死命尾隨追擊。但農民軍得川中貧民支持,情報及快又準,逃竄極其迅速。官軍疲於奔命,損耗無數而最終卻一無所獲。

眼看剿賊無望,在萬元吉的提議下,他又行招撫之策,妄圖對農民軍進行分化瓦解。宣佈降者無罪,歸降便授予官職,唯獨不赦張獻忠。並提出“能擒斬張獻忠者,賞銀萬兩,封侯爵。”但不久之後,他的行營衙門竟然出現了張獻忠的傳單,上面直接寫道:“能斬閣部者,賞銀三錢。”

楊嗣昌瞠目結舌,看待身邊諸將的態度也開始改變,懷疑左右私通農民軍,對他們變的極其不信任。周圍一旦有一點風吹草動,他就變的疑神疑鬼,身心備受打擊。他將身處前線的周顯調回行營,治下兩千將士全權負責保衛他的安全。雖然周顯探查後發現,那僅是因爲張獻忠以重金收買了他的一個侍衛,並無將領參與。但這件事卻在他心中埋下了根,對一切人都開始懷疑。

而張獻忠則採取“以走制敵“的策略,往往一晝夜之間,便疾行三百餘里。如此的快速流動,在各地來回亂竄。常常把官軍搞得顧此失彼,腹背受敵。而各處官軍的兵力都顯不足,求救信如雪花般飛來。

楊嗣昌連續九次去令,讓左良玉即刻率部入川,但後者都拒不應命。兩人之間的矛盾,已經完全擺在明面上。其他將領在多次追擊都無果的情況下,也變的異常懈怠,對他的命令大多也是陽奉陰違。他看着地圖,一次次的指點江山,以爲已經把張獻忠完全圍困在了一地。而實際上,對方早就跑到了數百里之外。

這一日,天色晦暗,飄了一層薄薄的雪花,空氣驟然變寒。

兩萬官軍主力追擊兩日之後,張獻忠又消失了蹤跡。連日的勞累和寒冷,使楊嗣昌的病情又加重了不少,最後決議在距離白帝城五十里外的一處堡寨附近駐紮。同時派人攜銀前去白帝城,購置一些棉衣以幫助將士禦寒。

周顯將楊嗣昌的住處安置好之後,便去找這座堡寨的寨主。寨主姓宋,周顯之前在入寨之時見過。有五十多歲,生的白白胖胖的。因爲家中富裕,有不少良田,大部分親人被他送到了白帝城中。而他自己則不忍心捨棄自己在這裡的寨子和土地,就召集了三百多鄉勇。既防患本地的土匪,又爲官軍提供各種消息。

周顯此刻去找他,主要是想到楊嗣昌病情加重,想看能不能從他那裡討得一些滋補養身的藥材。

宋寨主看到周顯,初時驚詫,但聽完他的來意之後。連忙請周顯進屋坐下,他去裡屋翻騰了好半晌,最後拿出一個小袋子,滿臉堆笑遞給周顯道:“周遊擊,這是汶川高山之巔採來的蟲草,有滋養身體之效。因爲我一直在用,現在只剩下這麼一點了,您千萬別嫌棄。”

周顯接過來看了看,這些冬蟲夏草通體金黃,一看就並非凡品。他拱手致謝道:“多謝宋寨主的美意。周顯雖不識藥,也知道這些並非凡品。我這裡還有一些銀子,也不知道夠不夠買這些蟲草。如果少了,還望宋寨主能夠擔待一下。”說完,周顯將一個重約五十兩的銀錠放在了桌上。

宋寨主連忙將銀子推到周顯那邊,滿臉惶恐道:“周遊擊說笑了,楊閣部爲朝廷棟樑,爲剿滅賊寇勞心費神。別說是這麼點蟲草,就是再珍貴的東西,我也理應奉上。你現在給我銀子,不是直接打我的臉嗎?”

周顯看他如此說,也沒有勉強。將銀子收回懷中,道:“如此,那就多謝宋寨主了。您的好意,我會稟明楊督師的。”

“區區小事,何必掛齒。蟲草配一些枸杞,經慢火熬製的烏雞湯最爲美味。如果周遊擊不嫌棄,就讓我家的僕人熬好之後,再給您送去如何?”

周顯笑道:“那敢情好。如此,一切就勞煩宋寨主了。”

第八百九十一章 激烈廝殺第六百七十二章 高起潛的反擊3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襲2第四百七十二章 周泰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四十四章 兵起2第四百四十八章 士商出海第四百二十章 返回大明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變小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城外來客3第九十七章 五關城門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下態勢3第四十七章 兵起5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攏敗兵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金州血戰2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第六百零四章 松山之戰10第八百九十三章 激烈廝殺3第六章 早課第一百一十三章 父親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五十二章 兵起10第九百七十四章 逛街第八十一章 出京11第四百九十七章 城中驚變2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酒壯行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八百九十四章 濟南城亂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八百零七章 震遼陽3第八百章 高奇2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四百四十五章 盧象升練兵第四十五章 兵起3第八百三十一章 引軍東向第四十九章 亂世人精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第二百五十九章 米商李丁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一百三十九章 崇禎皇帝第八百一十七章 震遼陽13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六百五十七章 登萊來信第一百二十章 金狼汗旗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948章 議和3第八百七十六章 濟南來客第八百七十九章 平抑物價第六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自心思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九十五章 開封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四百二十四章 李巖南陽獻策第十八章 進入臺灣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八百八十五章 蹤影全無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擊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七十六章 出京4第九百六十七章 京畿情勢2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二百五十七章 巡視軍營第951章 出外2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皇城島4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五十五章 進京第九百三十九章 隆武建朝第二十章 舞侯祠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四百七十六章 韓括奪島第九百零四章 李巖的決定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趙宇第966章 永平戰事2第九百六十五章 甲骨文第一百八十六章 兵戰用間第一百一十章 四封塘報第七百九十六章 議事4第七十三章 郾城縣令第三十四章 出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斬孫之獬第四十八章 兵起6第一百六十八章 殿試2第八十五章 再戰第九百九十五章 南陽大戰5第八百四十一章 威逼誘導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二百八十九章 破賊2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四百八十五章 對戰3第九百一十八章 夏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