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復社張溥2

方以智聽完周顯的敘說,心中的疑惑更甚。“周兄,既然如此。你爲何卻不願見他一面呢!”

周顯擡頭看了一下方以智。“方兄,我們兩個是朋友。在你面前,我也不再遮遮掩掩了。我之所以不想見張公子,在於復社這個組織。他是復社的領袖,請我赴宴,我想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想邀請我加入復社。而對於這個,我沒有絲毫興趣,更不可能參於。與其到時候兩者尷尬,還不如不去。”

方以智聽周顯這麼一說,頓時一怔。張溥請周顯前去赴宴,的確有邀他加入復社的因素。他起初以爲勸服周顯這件事情十分容易,便自告奮勇的前來。但沒想到周顯竟然不思考片刻便加以拒絕。他心中隱隱有點不舒服,但看周顯隨意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周兄,你是不是對復社有什麼偏見?”

周顯搖了搖頭道:“偏見倒是沒有,只不過所走的路不同而已。”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我認爲朝廷之事,自有相應的人去料理。復社立社的宗旨是沒有什麼錯的,但一個人想到改變朝廷痹症,就應該自己登上高位,憑藉一己之力慢慢的改變它。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周某看來,這纔是最正確的做法。試想一個從沒有進過六部,根本不瞭解朝廷之事如何運轉的人,卻對朝廷橫加指責。方兄,你不覺得這很可笑嗎?”

方以智臉色微紅,爭辯道:“現在朝廷之內,奸佞橫行。如果不這樣做,哪裡會有正義之士的出頭之日。”

周顯淡淡一笑,擺手道:“方兄,這就是我和你們想法不同的地方了。朝廷之上,雖有一些奸佞,但並非人人都是奸佞,也沒有完全阻斷一個人的進取之路。但包括張公子在內的復社大多數士人,性格狂傲,以爲自己是天生奇才,只是懷才不遇。直言向上,絲毫不顧忌朝廷的難處和真正的對錯。所作所爲,只是爲了博取自己的名聲。這些作爲,周顯竊以爲實不可取。”

“況且……”周顯停頓了一下,還是決定直說。“況且復社之中,一切都以出身定義,而不是才學。出身好的,在朝廷之內有關係的,就能在復社之中處於高位,以領導其他人。而那些出身寒族,和上面沒有什麼關係的。即使加入復社,也是在最底層苦苦掙扎,根本無法參與決策。方兄,這樣的社團,你以爲能有多大的前途?”

方以智臉色難看,周顯說的這些問題,他就在復社之中,早有領會。但他以爲,民間乃至朝堂之內,哪裡又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只要宗旨是好的,是爲了天下大義,那就沒有太大問題。先招攬到人,擴大影響力,然後再謀求改變,這一切自會順理成章。他沉坐了一會,又忍不住道:“周兄,你真的不去嗎?你要知道,如果能獲取到張公子的支持,你肯定就可以馬上受到朝廷的重用。”

周顯毫不猶豫的搖頭道:“方兄,凡事有得就有失。這次受了他的恩惠,下次還不知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能還清。而對於這樣的未知,我從來不願提前支取。到時候還希望方兄你能在張公子面前替我多美言幾句,可千萬不要讓他因此而嫉恨上我。”

方以智擺了擺手,氣聲道:“雖然你不願加入復社,但你這樣也太小瞧張公子了。昔日我加入復社,就是看重他的才學、胸懷以及志向。你不願去,我也不再勉強。你放心,張公子肯定不是那樣小氣的人。”

周顯點了點頭,沉思了一會道:“方兄,既然如此,你替我帶一句話給張公子吧!我師傅曾經對我說過‘至剛易折,上善如水’,此時送予張公子一起共勉吧!”

“師傅……”方以智臉露疑惑,“你說的楊翰林?”

“不是,我在老家時候的槍棒師傅,你不認識。”說完,周顯不由得又想起了以前尚在舞陽時的事情,平靜臉上閃過一些黯然。此時的林師傅,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張溥性情乖張狂傲,後來在崇禎十四年腹疼而死。雖然無確切的證據,但據說是被周延儒派人毒害死的。

由春入夏,將周顯空置了近三個月後。崇禎帝終於又想起了周顯,派王承恩來通知他即刻入宮。

周顯跨步走進文華殿,正看到崇禎帝端坐在龍案之後,而太子則陪侍在旁邊。朱慈烺看到周顯,在崇禎帝看不到的地方向周顯擠了擠眼。周顯心中暗自感覺好笑,但臉色卻不敢有絲毫變化。迎着崇禎帝威嚴的眼神,他上前連忙躬身拜道:“臣周顯拜見陛下,太子殿下。”

崇禎帝點了點頭,道:“一個月不見,你清瘦了不少。是不是心中對朕對你的閒置有所不滿,故而纔會如此。”

周顯臉色稍變,垂首回道:“周顯不敢。陛下對我的寵信,周顯心中知道。在殿試之時,如此妄議朝政。如果換成別人,恐怕早就死過幾百遍了。周顯此刻還能安然無恙的站在這裡,都是陛下的隆恩。”

崇禎帝對周顯的表態十分滿意,隨即吩咐王承恩道:“賜座,賜茶。”

周顯躬身拜了一禮,隨即找了一個最近的座位坐下。

“真是委屈你了。你當時所說的,朕心中也知道卻有可行之處。但朝廷之內反對的聲音太多,朕也不得不考慮。本想將你閒置一段時間後,再授予你官職,但朝廷之內對你的指責之聲始終不能平息。後來,還是楊嗣昌給朕提了個建議。他奏摺中請求先將你發往襄陽軍中,以向朝廷諸臣顯示朕對你的懲罰。待以後你立下功勞之後,再將你召回,重新授予新職。你看這樣如何?”

在明朝,武官地位甚低。如果在路上,三品的武官遇到五品的文官,不是依照官位來定性雙方的地位,而是三品武官要向五品文官行禮。周顯高中探花,按照定製,一般授予從六品乃至六品的官職。而發往軍中,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授予一個四品的武職,以獨領一軍。這樣看來,無論如何也算是貶謫。

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態勢5第九百二十六章 葡萄牙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沂州攻防5第二百四十三章 海事專家沈廷揚第六章 早課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二百零四章 賜字第三百零五章 馳援寧海第九百五十九章 雜事2第六百五十三章 劉澤清的圖謀第949章 議和4第九百零六章 黃宗羲第八百二十六章 震遼陽22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第八十章 出京8第九百三十七章 奪臨清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八百零五章 震遼陽第七百八十七章 送別3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歸屬第五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八百一十章 震遼陽6第一百八十章 火器痹症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州血戰5第九百三十二章 接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送酒壯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二十八章 圍困第九百五十章 陳名夏第四十章 出軍第二百二十七章 立帥2第二百零八章 突圍第一百九十七章 秦良玉第十三章 糖葫蘆第八百三十章 難撤途中第四百七十一章 船向皇城島第二十四章 改軍制第四百三十七章 祖大壽第八百零三章 過海州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志通的抉擇2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十一章 山東之局11第九百七十二章 嚮明之心第五百四十一章 激將第八十章 出京8第九十章 渾河血戰3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爾袞的謀劃第二章 兄長第七十七章 心中願景第九百五十三章 宋應星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第八百九十六章 朱以派身死第951章 出外2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立錢莊第二百五十章 黑夜來客第954章 變革3第四百七十四章 盧象升聚將第四百七十六章 韓括奪島第八百四十六章 欠銀百萬第七十四章 離京2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脅第五百六十章 攻心之術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七百七十三章 濟寧驚變3第八百一十九章 震遼陽15第八百八十九章 林慶業的想法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對戰4第二百九十三章 屠殺2第八百五十二章 解權第三百一十二章 處置俘虜第七十九章 出京7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四百八十二章 兄弟第六百二十九章 船遊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令副總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懲戒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試第七十五章 城盟之約第七十五章 城盟之約第四百二十六章 皇太極的疑慮第四百五十五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4第一百二十二章 粆圖臺吉第一百五十九章 驅民攻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一百三十章 形勢驚變第四十七章 兵起5第八百一十六章 震遼陽12第五百七十三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3第七十三章 郾城縣令第四百九十章 高信鐘的自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