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大魚開始上浮

林青山這邊,山長他們走了之後林青山的臉上掛滿了惆悵,這些重要的作戰經驗總結林青山本來就不想對外提起,但是話要是說得太假又會被他們識破,所以只能挑一些次要的內容講給他們聽,戰車作戰最重要的多兵種聯合作戰和大縱深作戰林青山一句都沒有提,端午節前夕,趁着北伐大軍立足稍穩且兵鋒正勁之時,謝玄指揮部隊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多方向突擊,二十萬大軍兵分九路齊頭並進,只用了短短五天的時間便將戰線往前推進了一百五十公里,收復了大大小小的城池近百座最突出的中軍主力和右軍主力已經抵達徐州城下,這種結果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謝玄原本計劃的主要突擊方向是西部戰區,因爲西部戰區的部隊主力是他的北府軍,不會存在有消極怠戰的情況,張翰和趙去病這次也各自統領了五千人馬,這兩個原本沒有任何背景且只是林青山賬下的副將竟然在不知不覺間就混成了兩個身經百戰的常勝將軍,沒有人想去關注他們,但是現如今的局勢又不得不去關注他們,事實也證明了他們二人現在確實已經成長起來了,他們率領的兩路大軍在西部戰區插得最深,戰果最大,趙去病的部隊一路奪下了七個城關,殲敵五千餘人,張翰這邊殲敵數遠不如趙去病,只有不到兩千餘人,但是所屬部隊推進的距離絲毫不落於趙去病,中部戰區和東部戰區的進攻作戰從戰役開始的第二天就失去了控制,先是王坦之率領的右軍裝備精良且有大量的戰馬和戰車,在東部戰區的平原上一路推進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有力的阻擊,途徑的二十幾個城池沒有一個城池防守時長超過了兩個時辰的,原因很簡單,有了戰車之後,投石器等攻城器械跟隨大軍一起移動,大軍在城下列陣完成之時,投石器也差不多架設好了,守軍的作戰意志力也差得離譜,基本上都是晉國的士兵小規模登上城樓之後便投降或者潰逃,中軍的部隊就很詭異了,本身裝備精良且有大量的騎兵,騎兵兵臨城下卻沒有重武器支援攻城,於是只能繞過這些城池向更深的地方推進,這樣做也可以截斷敵軍的退路,後來發現往西邊的路不好走,而且關隘還多,東邊確實一副截然相反的局面,道路又大又寬闊,沿途的關卡還少,所以爲了最大化突擊深度,便有了集體向右的趨勢,真正按照既定路線進攻的只有謝玄和陳慶之兩人的大軍,徐州城池堅固,秦國從長江退回來的兩部大軍都駐守在徐州,加上徐州原本就有的三萬守軍,總兵力超過了六萬人,晉國大軍兵臨城下之後,苻堅第一次向南方增兵,派了五萬大軍前來馳援徐州,徐州並不是秦國的核心地帶,富庶那時以前的事,經歷了五胡之亂後,現在徐州六郡之地的平民加起來還不到十萬人,,這麼點人還不如現在雙方的士兵總和多,苻堅派兵前來的目的很明顯不是爲了防守徐州,而是找機會在徐州地區與北伐軍展開一場試探性的決戰,徐州地勢平坦,利於戰車發揮更利於騎兵發揮,晉國現在集中在徐州地區的騎兵約有兩萬,戰車兩千多輛,看上去很豪華,但是這次苻堅派來的五萬援軍中有三萬是騎兵,由苻堅的弟弟符融親自統領,直觀的對比,晉國一方約有三萬匹戰馬,而秦國一邊戰馬總數接近五萬,高機動性兵力差距超過一萬,這足以令任何統帥感到頭疼,但這種差距尚屬皮蘚之疾,經過一些攻防調整之後也能勉強應付,比如集中兵力攻其一點,狹窄的攻擊面能讓北伐軍重武器的優勢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同時敵軍多出來的部隊也無法展開,真正的危機是雙方的單兵戰鬥力差距,胡人善騎是公認的事實,經過幾十年的掠奪,重騎兵,重步兵和各種精良的鋼製武器也基本上滿編,放眼全場,晉國沒有任何一支部隊能說在兵器上佔到明顯的優勢,根據以往北伐的經驗來看,一個胡人的精銳士兵面對晉國的精銳士兵,一打二基本上沒有問題,羣戰又稍微要好一些,胡人不擅長配合,但是一但晉國士兵這邊的陣型被撕開一個明顯的空檔,整個軍團基本上就算完了,騎兵的優勢之一就是追擊戰,一旦陷入這種場面,品質稍次的騎兵都跑不掉,更別提徒步的步兵了,胡人那邊剛好相反,打不過落荒而逃一直被他們視爲光榮傳統,胡人的精銳部隊每人標配一匹千里駒,再加上高超的騎射技藝,只要拉出十米以上的距離,基本上就不可能追上了,苻堅派出援軍的第三天也就是端午節的前一天,謝玄在未經請示的情況下將中軍三分之一的兵力和陳慶之率領的先鋒部隊全部派往徐州,

而此時,林青山早就回到了林家莊,這次回家祝英臺沒有再與林青山同行,實際上自從上次那件事之後,祝英臺跟林青山說過的話還不到十句,這聊聊的幾句話還是因爲書院的一些公事,林青山也嘗試了一些辦法去跟祝英臺套近乎,但是祝英臺的態度異常堅決,這個情況再加上從小歡那裡套過來的消息可以說明祝英臺不跟林青山說話並不是因爲林青山搶走了她的“相好”,而是有着更深層次的原因,這樣的原因讓林青山去猜是肯定猜不出來的,難道這個愛國小青年從哪裡的小道消息裡聽到了林青山暗中跟苻堅簽訂了賣國求榮的和平條約?林青山跟苻堅簽訂的這一條約在晉國高層並不是什麼秘密,因爲秦國的使團自從暴露身份之後,他們身上的一切便不再是秘密,包括跟林青山簽訂的那一紙條約,但是這種‘家醜’和影響北伐軍士氣的消息肯定會被嚴格保密,所以他們那裡是安全的。除了他們,那還能有誰呢?難道是從林家莊傳出去的?這個概率小,但不是沒有。比如哪個白癡在外面喝醉了跟人家吹牛就把這件事說出來了。林青山手裡沒有半點線索也只能亂猜一通。其實這樣的結果也挺好的,祝英臺早點學會自立,林青山也好早點抽身幹自己這邊的事,

身邊少了趙幽蘭這個眼線,林青山也可以放開手腳在家裡改進火yaoqiang,改進火yaoqiang最好的兩個地方就是工坊和林府,工坊人多眼雜,做成品可以,但是邊做邊試驗是不可能的,家裡原來有趙幽蘭在的時候林青山行動也多有不便,只能把設計和製造兩部分分開來搞,在家裡畫圖設計,去工坊做成品,現在趙幽蘭不在的話,林青山可以在自己的那個小院子裡的熔爐邊上畫圖設計,而且可以便做邊試驗,甚至可以省略掉很多設計和繪圖的工序,想到什麼可以直接在旁邊的熔爐裡先做,林青山現在重點研究的是火yaoqiang的機械結構,機械結構坦白講,作用很小,不會提升qiang支的威力和精度,只能少許的提升可靠性,dan夾容量和可操作性,可操作性說明白點就是用着稱不稱手,這一點相對來說有點用,科技種類屬於人體工程學,可操作性做到極致最多可以提升百分之二十的綜合戰鬥力,林青山自知水平有限,所以定的目標只有百分之十三,差不多就行了,花了兩天的時間,qiang支終於定型,外形和內部結構跟上次批量生產的那種基本一樣,只是在某些地方做了一些小的改動,比如改進了瞄準基線,使之可以加裝瞄準鏡,qiang支精度不高,這樣的改進意義不大,但是林青山自己使用的東西以後是肯定會用上線膛qiang管這種高科技的,所以預留這麼一個功能也不錯,第二個改進地方是增加了qiang管的可替換功能,這個改進不會改變qiang支的外觀,內部結構改動也不大,只是將一次性將qiang管粘貼在護木上的工藝改成了高度貼合,這樣會是qiang身的整體強度下降百分之三左右,但是這個代價完全可以接受,

試手完成之後,林青山開始操辦此次端午節的主題,爲林小青她們製作一些防身武器,並不是林青山看不起蔣易教林小青她們的武藝,而是不信任這個冷兵器時代,武功用來強身健體挺不錯的,但是要用在實戰上還是算了吧,一個苦練十年的高手依舊抵不過一杆毛瑟步qiang,效費比太低了,首先確定武器的硬性標準,兩百米內可以穿透一般的重鎧甲,一百米以內精確點射誤差不超過十公分,這兩個標準現有改進版就能滿足,但是林小青和林小倩的身體素質跟林青山差太遠,林青山也不想她們爲了提升武力值把胳膊大腿練得五大三粗的,所以就要降低後坐力和整個武器組的重量,qiang支這種小威力武器不適合用復進式減震裝置,這種裝置雖然可以有效減輕後坐力的爆發,但是對精度和威力的影響太大,步qiang威力本來就小,再來這麼一出就有點不划算了,否認這個思路之後就要考慮dan藥的改進,減小口徑和減少裝藥量都是可選方案,這一點問題不大,畢竟現代步qiang基本上都普及到五點五六毫米步qiangdan,制式裝備能夠使用這個口徑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口徑從七點六二下調到五點五六對有效射程和精度不會產生太多的影響,只是會嚴重影響dan藥的威力,比如穿透力和殺傷力,相對而言,口徑減小可以極大的提升dan藥攜帶量,用dan藥攜帶量換有限的威力損失,這一筆交易五五開,談不上划算,也談不上虧,使用小口徑dan藥這一點基本上可以確定下來,至於口徑都不用再試驗了,直接定到五點五六,跟‘國際’接軌,qiang支種類選在半自動,手動拉栓式其實也不錯,可靠性更高,射速也不會慢多少,只是考驗射手的基本功,全自動步qiang看似火力兇猛,但是實際用途十分有限,林小青她們掌控不住後坐力,臂力不能保持qiang口準星都是次要原因,關鍵是dan藥撐不住,一把全自動步qiang的射速基本上都在七百發每分以上,一身滿裝三百發的容量也撐不住半分鐘的火力全開,這年代身上的dan藥打空了也不可能有繳獲補充,堡壘防禦直接上mg42元首電鋸或者m2老乾媽,用自動步qiang做火力支撐不是腦子有病是什麼?

當然,還有一種可切換模式的自動步qiang,但是這種qiang的內部結構太過複雜,林青山現有的武器製造經驗甚至無法保證這種武器的可靠性,所以這個方案只能被第一波篩選下去,即便是防衛型武器,可靠性也是僅次於火力和精度的第三大要素,半自動步qiang的標杆林青山想了一圈,認定了一個並不出名的半自動步qiang,國產五六式半自動步qiang,這種步qiang裝備不多,列裝時間也不長,相比起m1,m14等世界名qiang也並不出名,但是作爲一個半自動qiang族的後來者,這種qiang的設計有一個很高的起點,拋開工藝方面的因素,五六式步qiang壓m1一個頭是沒問題的,若不是世界範圍內的自動步qiang列裝速度太快,五六式半自動步qiang的改進型必將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小口徑dan藥的殺傷力畢竟不足,所以還可以設計成兩根qiang管,一根發射常規dan藥,一根發射大口徑dan藥,說起來很複雜但是實際操作卻很簡單,兩根qiang管等於是兩個武器體系硬生生揉到一支步qiang上,除了主體結構互不相干,qiang膛小口徑dan藥半自動發射,大口徑dan藥照搬手動步qiang,實際操作起來應該不難,林青山在當天晚上定下大致方案之後便立即着手製作,到這事林青山才發現前兩天成效不大的研究有一個很大的彩蛋,那就是極大的提升了自身的qiang械設計製作水平,林青山估計現在自己的手藝也能勉強混進中級工程師的領域了,給林小青她們的配qiang在端午節當天中午製作完成了,除此之外林青山手裡還拿着一根簡化版的單qiang管半自動步qiang,林青山將這一工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本來一切工程進度都很順利,但是林青山將半成品拿在手中的時候發現qiang械的自重竟然超過了五公斤,按照這種趨勢做到成品起碼有七公斤,這個重量對於一杆步qiang來說完全可以接受,但是林小青她們現在的身體素質用這種重量的武器會稍稍感到吃力,問題也沒辦法解決,光是兩根qiang管加qiang膛重量就超過了四公斤,以後就算有細微的改進都不會有太大的效果,於是林青山立馬停掉現有的方案,重新做了一把單qiang管半自動步qiang,這根成品做出來十分輕巧,qiang身不含dan夾重量才堪堪三公斤,試驗品三公斤,算起來成品應該也不會超過五公斤,這樣的重量就算合格了,林青山弄了一個***的dan夾測試了一下,一氣呵成,沒有任何問題,吃過午飯之後林青山又讓林小青和林小倩各自打了三個dan夾,換裝小口徑dan藥之後,她們看起來也能控制住這個級別的qiang械了,完成之後林青山將這支試驗品拆卸成零部件讓工坊用最好的材料製作,這種qiang是給林小青林小倩標配防身用的,所以不用考慮量產的問題,怎麼好怎麼來,如果蔣易在林家莊的話,林青山還打算請他親自做qiang膛,qiang管兩個主要部件,經過一晚上的加班加點,第二天下午,第一支成品終於做出來了,qiang剛剛組裝好,林青山試着打了一個dan夾,感覺十分良好,然後連忙駕着馬車帶着二女去練馬場試驗,明天林青山將再度開始苦澀的書院生涯,今天必須把林小青和林小倩教會,林青山讓林小青和林小倩每人打了整整五百發子dan,打到夜幕降臨才把所有子dan打完,中途林小倩胳膊酸了,使出渾身解數跟林青山撒嬌表明不想打了,林青山最後只將五十發的配額劃撥到了林小青那裡,打到最後兩人看起來都累得夠嗆,以同一個姿勢揉着肩膀,林青山駕着馬車一路上跟兩女卿卿我我的漫步回家,此時夜幕已經降臨,但是天邊還有些許微光,那些光亮從天空再反射到地面,地面上的道路也依稀可見,即將到達林家莊外圍的時候,一支利箭破空而來,林青山久經沙場,對這些冷箭的感知異常敏銳,幾乎條件反射般鬆開繮繩抱着二女退回馬車內,這個馬車本來就是按照戰車的標準設計的,只是林小青將裡面做了一些細微的佈置,乍一看就成了一個房車,但是整個戰車的主體結構還在,防禦重箭不成問題,二女被林青山這一舉動嚇了一跳,她們並不知道此時發生了什麼,以爲林青山想在這裡對她們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是下一刻她們就注意到林青山嚴肅的面容,就在此時,車頂上傳來撞擊聲,林青山一聽便知是箭矢釘在了車頂上,隨後林青山的表情不但沒有放開,心裡反而浮現起更大的疑問?這箭法能偏這麼多?從林青山坐的車駕位置到車頂,直線距離都有兩米了,一個合格的弓箭手站在一百五十步之外用重弩點射也不會偏這麼多啊?雖然馬車處在行進狀態,但是這條路是直的,馬車速度也是穩定的,想要預判彈着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這種水平也來搞刺殺?不可能吧?而且箭矢就一支,一般情況下刺殺爲了追求一擊必殺都會以多角度的交叉齊射,最不濟也要以兩支箭矢同時發射以追求穩定的打擊效果,但是林青山剛纔確實只聽到了一個破空聲,撞擊聲也只有一次,通過撞擊的聲響還可以判斷這是一隻輕箭,而且箭矢的速度和衝擊力達不到重弩發射的強度,箭矢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重弩發出來的,而是一張精良的強弓,用一張強弓來搞刺殺就跟不可能了,就算這個用箭人的箭法已經出神入化了,但是強弓和重弩的射程和威力差距還是擺在面前的,所有的事情綜合起來判斷:這根本就不是刺殺,如果只是一箭的話,很有可能在箭頭上帶了一些別的東西,比如密信。現在還在兩山之間,林青山不敢冒險探頭出去確認結果,林小青她聽到那個撞擊聲也明白髮生了什麼,只有林小倩還矇在鼓裡懵懂無知,林小倩還微笑着問道:“怎麼了?”,林青山和林小青都沒有回答她,林小青繞過去把她的頭抱在胸口輕輕安撫到:“沒事,我們很快就到家了”,直到馬車走出了那個山谷林青山才探出頭去,果然,車頂上插着一支箭矢,箭頭下纏着一張紙條,真的是來送信的!林青山看箭矢傾斜的方向,這支箭矢應該是從左邊的山腰處射下來的,林家莊周圍長期活躍着密探林青山也清楚,林青山斷定他們不會對自己下手纔敢這麼肆無忌憚的帶着兩女獨自出門,林青山從林小青那裡拿了一張手帕取下箭矢,入手的一瞬間林青山就知道了這支箭矢的具體參數,總體設計跟林家軍的箭矢類似,以精確打擊和飛行軌道作爲主要設計初衷,其次是射程,再其次纔是威力,用這種箭矢的人或者組織肯定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因爲他們有足夠的信心能精確命中要害,殺傷力並不重要,再看箭頭部分是一個錐型四刃的結構,刃上還有環狀縷空,這種設計是在不影響氣動外形的條件下加強威力用的,設計思路很常規,但是箭頭的製作工藝就很困難了,這種結構基本上杜絕了批量生產的可能,只能由高手大匠人工製作,爲了保險起見,林青山小心翼翼將箭矢上的書信取下之後將箭矢留在了馬車外面,誰知道箭矢上是不是有什麼揮發性毒劑之類的,林青山將紙條遞給林小青,紙條上只有十六個字,林小青看完之後也一臉疑惑,林青山問道:“上面寫了什麼?”,林小青一字一句的回答道:“生殺兩可,陰陽兩隔,人心難測,黑夜如淵”,直到這個時候林小倩才知道剛纔發生了什麼?此時她也抱緊了林小青,不敢鬆開,林青山文化功底不深,但是這十六個字的含義也不難理解,這是一次善意的警告,意思是說,我想殺你很簡單,人死了就什麼都沒了,人心不能揣度,你認爲安全不見得就一定安全,總會有一些不開眼的二愣子上門來尋晦氣,最後一句黑夜如淵意思很深,很複雜,可以翻譯成:夜路行多終見鬼,走夜路小心點,別在晚上出門最好!黑夜如淵,看來也是道上的人啊,年前扔出去的那顆深水炸dan還沒見有應用就驚起來了這麼一條大魚,看來今明兩年還有不少好戲啊!

第一百七十八章-欽犯被劫第兩百三十二章-萬玄風的天真想法第一百五十章-張翰與孫恩的對決第一百一十七章-世界的一部分真相第兩百五十八章-審理舊案-推薦第兩百三十五章-大秘-推薦第兩百六十四章-新政的效果第兩百四十八章-小歡加入林家莊第一百六十九章-爭論第三十三章-東礁鎮第三百零四章-徹底平定西南第兩百二十一章-呂梁山危局第三百零七章-天道-推薦第八十三章-熱氣球第一百二十五章-謝道韞逃婚的消息第兩百八十一章-泊縣之戰第三十八章-謝安的大局第四十三章-林小青和林小倩晉升爲夫人第七十八章-遊西湖第三十八章-謝安的大局第兩百九十六章-亂戰第兩百八十七章-祝家遇險第兩百五十二章-顧抒同加入林家莊第兩百九十六章-亂戰第四十三章-林小青和林小倩晉升爲夫人第兩百八十三章-陰謀第一百八十四章-杭州之戰正式收尾第六十二章-原則第兩百零二章-建康危局-推薦第十五章-敲詐第九十章-西南戰事進入優勢期第兩百六十八章-孫恩投誠第一百六十五章-馬文才的幫助第一百零九章-邀功第兩百三十五章-大秘-推薦第兩百四十六章-林青山秀文采第七十四章-林青山成課堂明星第九十一章-前往南寧第一百七十章-城外又生變局第一百五十二章-孫恩的謀略第二十四章-林家莊第兩百六十七章-苻堅的陽謀第三十六章-打穿東線戰場第一百三十五章-隱士第兩百一十四章-前線的捷報第兩百三十六章-踢足球第兩百零三章-建康危機解除第一百七十九章-趙世安的到來第兩百四十四章-王彪之的視角第兩百二十七章-南寧的局勢第兩百二十四章-擊退敵軍第兩百零一章-大魚開始上浮第兩百八十八章-新的局勢第十九章-第一次揩油第九十一章-前往南寧第一百八十八章-謝安再訪林家莊第一百二十七章-勸說祝英臺吃飯第一百七十二章-林家軍激戰杭州第兩百零九章-前線初敗第兩百六十章-怪事第一百一十八章-蔣易的本領第五十三章-祝英臺的心性第一百章-欽差又來了-推薦第八十四章-麪包與愛情第七十五章-製造冰箱第一百三十一章-祝英臺的身份被拆穿第兩百九十六章-亂戰第一百零三章-閃擊戰第二十六章-初到前線第二十五章-方魁與祝英臺第一百四十一章-發明步槍第九十九章-許義的謀略第一百三十九章-秘密武器第一百一十九章-謝安正式訪問林家莊-推薦第七十八章-遊西湖第一百四十七章-官軍收復杭州第六十二章-原則第兩百五十八章-審理舊案-推薦第兩百四十五章-陸鳴前來投軍第兩百六十八章-孫恩投誠第一百三十四章-一羣老朋友-推薦第一百零二章-三殺監軍-推薦第兩百六十五章-製造新飛機第九十章-西南戰事進入優勢期第兩百二十六章-疾風嶺的大戰開始第一百五十八章-針對林青山的陰謀第兩百九十三章-林青山出征南寧第九十一章-前往南寧第兩百七十二章-小歡的心事-推薦第兩百零七章-其他人對趙幽蘭的看法第六十二章-原則第一百八十四章-杭州之戰正式收尾第兩百零四章-前線戰況第六十九章-一個美好的計劃第一百四十五章-杭州戰況第五十五章-向趙幽蘭道歉第兩百零一章-大魚開始上浮第八十五章-西南戰事又起第兩百五十二章-顧抒同加入林家莊第兩百八十八章-新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