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賜婚李祺

見胡惟庸跟自己“擡槓”,朱元璋故意問道:“楊憲要是離開了中書省,你不把中書省給撐起來,那你要我指望誰?”

胡惟庸眼珠子一轉,心想:你老人家這是考驗我呢?你放心,我的回答保你滿意!

於是,胡惟庸跪在地上說道:“如果皇上硬是要罷掉楊相,我倒是覺得御史臺劉中丞出任左相是再適合不過了。”

胡惟庸知道,此時不僅是自己不能答應入主中書省,就是推薦人選,也不能推薦自己淮西集團的,不然,朱元璋必定認爲自己有私心。

雖然胡惟庸推薦劉伯溫,讓朱元璋心中很高興,但是這不解決根本問題呀!因爲劉伯溫要是肯出任左相,早就當上了,還要他胡惟庸推薦呀?

於是,朱元璋搖了搖頭道:“劉伯溫身兼御史中丞和太史令,手頭的工作很多,他還要替自己謀劃軍機,這左相他是顧不過來了。要是能顧得過來,我早讓他當左相了。”

見朱元璋如此一說,胡惟庸立即回覆道:“那就召回汪廣洋呀!眼下主持中書省,沒有比他更適合的人選了。”

胡惟庸這麼一說,朱元璋雖然面上無任何反應,但心中卻是爲胡惟庸點了一個大大的贊。殺楊憲,召回汪廣洋可以說是對當初罷汪廣洋左相之事,給世人一個最好的交待了。

在世人眼中,當初皇上因爲一點小事貶謫了汪廣洋,現在心生後悔,不僅殺掉了彈劾他的楊憲,還召回了他。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皇上可能會因一時之氣而貶謫、流放一個人,但事情平靜下來之後,皇上又會主動檢討自己的過失,採取一些亡羊補牢的辦法。這又可以收買多少人心呀?

另外,自己殺楊憲的真正動機是因爲這小子泄漏了李文忠在福建私自招募養蠱人的消息,這本來就是一件見不得光的事兒。讓這事兒掩蓋在楊憲與汪廣洋的恩怨之中,那纔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胡惟庸退下之後,立即就此事向病牀前的李善長做了專題彙報。李善長對胡惟庸建議召回汪廣洋的建議也是十分滿意。

第二天,退朝之後,朱元璋又專程探訪了李善長。他是想摸一摸李善長對於此事是個什麼態度。

朱元璋對李善長是一陣噓寒問暖之後,突然說道:“百室啊!你這躺上牀上也好幾個月啦!朕盼你是盼星星、盼月亮啊!要是你現在還在左相任上,爲朕排憂解難,朕哪有現在這許多煩惱?”

聽朱元璋如此一說,剛剛還在兒子李祺的攙扶下,才勉強坐起來的李善長突然示意兒子李祺扶他下牀。

李祺不明白父親想幹什麼,立即是關切地問道:“父親大人,您,您……”

李善長一邊掙扎着準備站起來,一邊氣喘吁吁地邊咳嗽邊說道:“咳,咳,快,快,快扶我,咳,咳,起來,咳,咳,給,給,咳,咳,給皇上,咳,咳,磕頭,咳,咳,謝罪,咳,咳……”

到這個時候,朱元璋和李祺才弄明白,剛纔朱元璋說李善長未能在左相位置上,爲他排憂解難,李善長聽了要下牀磕頭謝罪。

李祺正愣在那裡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立即勸解道:“百室呀!你我一路風風雨雨地走過來,你就像我的老大哥一樣,我剛纔這話只是有感而發,絕沒有半點怪罪你的意思!你,你還是好好在牀上躺着……”

朱元璋一邊說着,一邊抓着李善長的肩膀,阻止他起身。自從李善長病倒之後,朱元璋也曾多次一個人獨自思考過這個問題。

爲什麼朱升老爺子突然告老還鄉?爲什麼李善長又突然病倒?爲什麼劉伯溫死也不肯出任左相?

捫心自問,朱元璋依仗這三個人,也猜忌這三個人。這三個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或許他們三人已經感受到了自己對他們的猜忌,他們三人也明白大明王朝已立,是時候激流勇退了……

朱元璋心中很清楚,沒有了朱升,影響還不是很明顯。如果連李善長和劉伯溫也沒有了,那他自己肩上的擔子無疑是更重了。

雖然現在已不同於創業階段,沒有朱升、李善長、劉伯溫三人,似乎還是玩得轉。但是,沒有這三個人,想到轉得好、轉得快、轉得健康,那恐怕是很難了……

朱元璋還在勸阻李善長下牀,李善長便衝兒子說道:“你,你,咳,咳,你小子,咳,咳,快替我給,咳,咳,給皇上跪下,咳,咳,磕頭謝罪,咳,咳……”

李祺是李善長獨子,生於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當時纔剛剛十八歲。本來李祺上面還有幾個哥哥、姐姐的,但元末兵荒馬亂的,李善長的這幾個孩子都相繼夭亡了,李善長就剩下這麼一個兒子了。

李祺聽說父親要自己給皇上跪下磕頭謝罪,哪裡敢耽擱,立即跪在朱元璋面前磕起頭來。

朱元璋本想阻止,轉念一想,還是讓這孩子磕吧!否則,李善長不知又要怎樣折騰這孩子。

磕了十來個頭之後,朱元璋這才拉起李祺,看這小子長得眉清目秀,也算是一表人才。

朱元璋看到李祺之後,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正好拉攏李善長,防止這哥們兒跟朱升老爺子一樣,從此告老還鄉。

朱元璋這個想法,便是與李善長聯姻。

李善長沒有女兒,想跟李善長聯姻,那隻能是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李善長的兒子李祺了。算起來,朱元璋最大的女兒也已經十歲了,也到了說門親事的年紀了。

話說朱元璋最大的女兒,就是日後的臨安公主,生於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與朱棣同歲,比李祺小八歲。

臨安公主自然不是馬氏所生了,但其母地位也不低,是成穆貴妃。成穆貴妃姓孫,生於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陳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人。

孫氏年幼時,父母雙亡,爲避兵禍,跟隨自己的二哥孫蕃來到揚州。後來,揚州張明鑑兵敗之後,年幼的孫氏被朱元璋麾下將領馬世熊俘獲。

馬世熊見孫氏生得美豔,本想自己“笑納”,但轉念一想,這可是個升官發財的大好機會,不可“魯莽行事”。便收孫氏爲義女,然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將其獻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見孫氏貌美,“笑納”孫氏之後,本來還想着迎娶其爲側室的,但由於陳友諒很快挾持徐壽輝率大軍東征,朱元璋不得不將此事拋之腦後。

直到龍灣大捷之後,馬世熊跟朱元璋提起,孫氏已懷上了他的孩子。此時,朱元璋才猛然間記起這麼回事兒。正好龍灣大捷,重挫了陳友諒,朱元璋也很高興,便徵得了馬氏“同意”,娶了孫氏。

孫氏不僅貌美,而且敏慧聰穎,嫺於禮法,辦事一向中規中矩,深得馬氏信任,成了馬氏管理後宮的好幫手。朱元璋稱帝之後,馬氏被冊封爲皇后。在馬氏的強烈建議之下,孫氏被冊封爲成穆貴妃,地位在其他衆嬪妃之上。

臨安公主算得上是朱元璋的長公主了,其母親又是貴妃,地位自然不低,如果以此女與李善長聯姻,也算是給足了李善面子。

心中打定主意之後,朱元璋便假裝不經意地問李祺道:“你叫什麼名字?今年貴庚啦?”

李祺聽到朱元璋問他話,立即是規規矩矩地站在朱元璋面前回話。朱元璋得知李祺比長女大八歲,也算得上合適了。便接着問道:“可曾娶親?”

李祺一聽這話,立即是漲紅了臉。

坐在牀上的李善長見兒子這副窘態,立即是替兒子答道:“回皇上,咳,咳,老臣命苦,咳,咳,好幾個孩子,咳,咳,都相繼夭亡了,咳,咳,如今就剩下,咳,咳,剩下這一根獨苗了。咳,咳,正是因爲擔心這孩子,咳,咳,不好養活,咳,咳,因此也一直沒敢,咳,咳,給他說門親事。咳,咳,現在看看這孩子,咳,咳,也算是成人了,咳,咳,我這個當父親的,咳,咳,也覺得心中有愧呀!”

朱元璋聽李善長這麼一說,立即對李善長說道:“百室啊!朕和成穆貴妃大女兒,如今也十歲了。我看祺兒這孩子也規規矩矩的,要不,咱們老哥倆兒結個親家?”

李善長沒料到會有這麼大的好事上門,這次是硬是要掙扎着下牀給朱元璋磕頭了。

朱元璋看李善長這股激動勁兒,立即是將他死死按在牀上,不讓他起身。而一旁的李祺見父親欲起身,哪敢怠慢,也是立即趕來阻止。

李善長見李祺還傻愣愣地跑來阻止自己下牀磕頭,立即激動地教訓兒子道:“你,你,你,咳,咳,你個蠢東西,咳,咳,還不快快,咳,咳,快跪下給,咳,咳,給皇上磕頭,咳,咳,磕頭謝恩,咳,咳……”

李祺這才猛然醒悟,立即是跪在朱元璋腳跟前,對着朱元璋這個未來的老丈人不斷地磕着頭。

第六十六章 苦練精兵風?第六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七十二章 準備出山第十六章 拜師學藝第五百六十一章 常遇春救駕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五百三十章 “瘋狂”的郭興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六百二十一章 擁兵自重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六百二十八章 顛覆三觀第七章 穿越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個先鋒官第八十二章 張思淑遭算計第五百四十章 貓有九條命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度北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安頓劉基第一百九十一章 郭子興死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謀取採石磯第六百八十章 愛的代價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一百九十七章 獄中接頭第一百三十八章 朱元璋來信第一百七十九章 劉聚的折衷方案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請吃飯第一百五十九章 談判繼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四百四十四章 常遇春請罪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擊第四百四十章 復克池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兒有喜了第五百零二章 快成廢紙的至正鈔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襲白馬寺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脫第五百四十一章 火器被人惦記第六十九章 圍殲援兵第三百七十一章 先去騰衝救人?第四百四十章 復克池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三十五章 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第五百零五章 常遇春“冒泡”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四百六十五章 緊急撤退第六百八十三章 湯和慘敗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盤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頓吏治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場規劃第二章 地震來襲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爺子的重託第三百五十六章 營救朱文正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瘋?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詐降嗎?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靂火球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劉聚的折衷方案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四百章 砍價砍一半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爲進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二百一十一章 二女受傷第五百四十一章 火器被人惦記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朱霏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422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彈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配人員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588章第四百八十章 相煎何太急?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個先鋒官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九十四章 鄱陽湖避雪第三百二十三章 京杭大運河的前世今生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傷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八十六章 倚雲樓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