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楊汪反目

(祝祖國母親生日快樂!!!祝各位讀者朋友節日快樂!!!)

至於具體他胡惟庸是哪年當的宰相,哪年被收拾了,我可記不了這麼詳細。

我只好繼續故弄玄虛,壓低聲音說道:“天機不可泄漏呀!只求大人將來大富大貴之後,不要忘記了還有我這個窮酸老弟就好了。”

我這話說完,胡惟庸突然起身對我打拱道:“老弟言重了!如果將來真如老弟今日所言,我必將不負老弟,否則,不得好死……”

胡惟庸還要繼續說下去,我連忙打岔道:“大人言重了!胡大人與我相交多年,胡大人的人品我是最瞭解的了……”

四月中旬,汪廣洋回到了應天,正式就任左相一職。

汪廣洋回到應天之後,楊憲首先找到了他,竄掇他與自己一道在朱元璋面前告李善長的狀。楊憲可是整了好些李善長的黑材料,說是要與汪廣洋一同向皇上進言。

楊憲整的這些黑材料,大部分都是捕風捉影之事。而一些證據確鑿的材料,往往又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真要靠這些材料扳倒李善長,除非是朱元璋真的討厭李善長了,早就有收拾李善長之心。

因此,汪廣洋又私下找到劉伯溫。汪廣洋與劉伯溫的私交也還不錯,當汪廣洋提起楊憲竄掇他一起扳倒李善長之事時,劉伯溫只是淡然一笑。

劉伯溫告訴汪廣洋,楊憲在這件事情上有些魔症了。他也沒少勸過他,可楊憲就是聽不進去……

聽劉伯溫如此一說,汪廣洋算是明白了,楊憲這是在誆自己呢!

之前,汪廣洋沒有回到應天,楊憲竄掇着劉伯溫與他一道扳倒李善長。當時,楊憲雖然是中書省右相,由於李善長病倒,實際主持着中書省的工作。但只要劉伯溫一同跟着告李善長的狀,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來,這事兒是以劉伯溫爲首。畢竟在浙東集團三巨頭中,劉伯溫的資歷最老。

劉伯溫不摻和此事,楊憲現在又來竄掇汪廣洋。雖然楊憲與汪廣洋的資歷不相上下,但畢竟現在汪廣洋是左相,如果汪廣洋摻和此事,衆人便會認爲此事是以他汪廣洋爲首。

關鍵是楊憲整的這些黑材料含金量並不高,楊憲只是指望着大家一起去告狀,達到“衆口鑠金,積毀銷骨”的效果。這樣看來,此事成功的把握並不大。

一旦此事不成功,將來被淮西集團翻過身來了,身爲左相的汪廣洋必然成爲淮西集團的首要打擊目標。

想到了這些,汪廣洋肯定不會被楊憲當槍使,他便也跟劉伯溫一樣,每次楊憲跟他談及此事,他就去勸解楊憲。

不僅是如此,因爲汪廣洋身爲左相,楊憲有些上報給朱元璋的材料必須先經汪廣洋審閱。爲了不給朱元璋留下自己與楊憲一樣想要不擇手段扳倒李善長的印象,汪廣洋便截留下了一些楊憲遞上來的、“質量並不高的”材料。

正是因爲身爲左相的汪廣洋截留了不少楊憲奏報給朱元璋的材料,這下惹得楊憲不大高興了。

楊憲是檢校出身,行事風格一向潑辣。相比之下,汪廣洋的處事風格就要溫柔許多了。對於汪廣洋在對待李善長一事上和稀泥的態度,楊憲十分不滿。

對於汪廣洋私自截留楊憲上奏給朱元璋的舉報材料,楊憲異常惱怒。他曾私下質問汪廣洋,爲什麼要截留他的上報材料。

面對楊憲的質問,汪廣洋早有準備。他再三勸誡楊憲,這些捕風捉影的材料還是儘量少遞上去爲妙,免得打不着狐狸卻惹得一身騷。

對於汪廣洋的好言相勸,楊憲哪裡聽得進去。他甚至揚言,汪廣洋要是再敢截留他的材料,可別怪他翻臉無情。

對於楊憲的威脅言論,汪廣洋並沒有當一回事,畢竟二人同爲浙東集團的領軍人物,私交一直不錯。楊憲的那個臭脾氣,汪廣洋也是十分了解的。

但這一回,汪廣洋還真是失算了,他沒有想到楊憲真的會對他下手。

就在汪廣洋仍舊大量截留掉楊憲的一些告發李善長的材料之後,楊憲終於是準備對汪廣洋下手了。

楊憲經過反覆權衡,決定要先扳倒汪廣洋。這樣一來,他就很有可能升任左相。

雖然要論資歷、要論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楊憲自知是比不過劉伯溫的。但劉伯溫曾私下告之過楊憲,朱元璋當初的確是希望他出任左相,但被他堅決回絕了。

楊憲相信,劉伯溫之前不願意就任左相,那麼汪廣洋倒了之後,他肯定還是不願意就任左相的。只要劉伯溫不搶這個左相的位置,放眼天下,似乎已經沒有人能跟他楊憲搶了。

楊憲認爲,只要自己升任了左相,那離扳倒李善長就又更進了一步。要說汪廣洋從早年間朱元璋率軍渡江奪取採石磯開始,就一直跟隨朱元璋,爲官還算比較清廉,那找個什麼理由告發他呢?

由於楊憲與汪廣洋私交不錯,對於汪廣洋的情況也算比較瞭解。很快,楊憲就想好了一個主意。

他先是授意御史臺的兩名與自己私交甚好的御史前往揚州、泰州一帶公幹。明初,沿用前朝舊制,御史臺仍然存在,只是後來才撤銷了這個機構,改爲都察院。

當時,劉伯溫身爲御史臺的長官御史中丞,有兩名御史前往揚州、泰州一帶肯定是要經過他批准的。

不過,楊憲這時利用了自己與劉伯溫的私交,事先跟劉伯溫打了個招呼,說是有人告發揚州、泰州軍營有人吃空餉,他想讓兩名御史協助中書省的官員前往幫助調查覈實。

對於這種協助辦案的事情,御史臺也不是第一次碰到,而是常有的事兒。再加上又是楊憲親自來打過招呼的,劉伯溫哪會放在心上。

就這樣,御史臺有兩名御史前往揚州。不過,這兩名御史可沒有前往什麼揚州、泰州軍營,而是直奔汪廣洋的老家高郵。

汪廣洋少年喪父,年輕的時候曾到安慶向“廬陽三賢”之一的餘闕求學,後來客居太平。朱元璋攻克採石磯、太平之後,汪廣洋前往投奔。這麼多年以來,汪廣洋就沒回過老家高郵一次。至於家中的老母親,汪廣洋自然也是沒有顧得上了,只能是偶爾請人送個信,帶點銀子什麼的回去。

對於汪廣洋這樣一個一心撲在工作上的人物,領導應該是十分喜歡的,應該是被表彰爲“先進”、“模範”什麼的。

可是明朝跟歷朝歷代一樣,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講究以德治國、以孝治國。

像汪廣洋這種長年不回家探望父母的人,是可以以不孝爲由,進行處罰的。當然,古代的交通條件並不發達,有些子女長年在外,想回一趟家也是不易。

對於這種事兒,一般是“民不告,官不究”。也就是說,沒有人告發,就沒有人去管。但一旦有人告發,特別是當事人的父母、祖父母親自告發,那當事人必定死得很慘。

楊憲派去的這兩名御史及幾名心腹人員,迅速在高郵取得了汪廣洋多年未回老家探望其母、對其母極不孝順的有力證據。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六月,楊憲授意那兩名御史以收集到的證據率先向朱元璋密奏,彈劾汪廣洋不孝。

朱元璋收到兩名御史的密奏,大爲震驚。他沒想到汪廣洋竟然這麼多年都不回老家探望年邁的母親,這可是爲世人所不齒的。大明尚在立國之初,根基尚不穩,如果失了民心,那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御史臺的兩名御史上密奏,彈劾左相,這可是大事。朱元璋揣摩着,這劉伯溫是咋回事兒?按說他與汪廣洋關係很鐵呀?怎麼會讓屬官彈劾汪廣洋呢?

其實這事兒劉伯溫根本就不知情,他還矇在鼓裡呢!

可朱元璋不這麼想呀!他哪裡知道這兩名御史因爲受到楊憲唆使,根本就沒將此事向劉伯溫提起過。

有些事情就是如此陰差陽錯。朱元璋以爲這事兒劉伯溫必定知情,既然他知情,那他自然是贊同彈劾汪廣洋的。那這事兒,就沒必要去質詢劉伯溫了。

當然,遇上彈劾左相這麼大的事兒,朱元璋還是要找人商量商量的。

這找的第一個人便是楊憲。畢竟除開汪廣洋這個左相之外,中書省目前就屬楊憲這個右相地位最高了。

朱元璋認爲,楊憲與汪廣洋私交還不錯,先聽聽他對此事的看法。如果連楊憲都覺得汪廣洋不孝之事不可原諒的話,朱元璋便決心要處罰汪廣洋了。

可一向精明的朱元璋哪曾料到,這事兒的真正背後主使正是這楊憲。楊憲從朱元璋口中聽聞有兩名御史以汪廣洋不孝之事彈劾他,也是大爲驚訝。

不僅如此,楊憲還很快補刀,說道:“御史中丞劉大人向來不循私情,爲人剛正不阿,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這要說起來,我與汪大人也是相交多年,他家中的情況,我也多少有些瞭解。只是礙於面子,我不曾向皇上如實告之。這次,兩名御史率先密奏,微臣也爲此感到萬分慚愧!”

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機遇到新問題第六百章 爭奪高冠山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廣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十三章 仗義救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東南平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買房置地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一百九十五章 卿卿我我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返回大陳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度北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普勝被殺第四百八十二章 歐普祥裝病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擊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五百零五章 常遇春“冒泡”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爺子的重託第七百零二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零四章 攻克太平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機會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戶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四百四十章 復克池州第六百三十四章 誘降宋興第六百四十章 宋興反水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七十九章 結交黑蛟幫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五百九十五章 沈萬三的小姨子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朱霏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十一章 參透玄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戀嗎?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頭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六百七十章 箭離弦,必見血第四百章 砍價砍一半第六百章 爭奪高冠山第十四章 順利脫險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親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第一百二十九章 進軍定遠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戰集慶第三百二十八章 再結安答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髮配雲南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長挖牆角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誰?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三百四十三章 徵求意見第四十六章 郭子興取懷遠第五十二章 兩個初生牛犢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五十四章 勇攀懸崖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歲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喪於此?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戰張定邊第一百九十三章 議定婚事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隊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場規劃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422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論跑路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三百零一章 結親劉家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容道再現第七百一十五章 楊憲下獄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內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一百七十八章 殺人誅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談判繼續第三百七十章 替姐姐拜堂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了“六合彩”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當校長啦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內”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內訌第六百零七章 去陸家求親第五百五十七章 閃擊戰之祖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妾也有“編制”第六百六十章 古裝版《無間道》第四百八十一章 正能量的重要性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