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

話說李飲冰探得了朱文正將在第二天上午出進賢門的消息,便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七月初五一大早,李飲冰便帶着衆人在進賢門外守株待兔。

約辰時時分,李飲冰見朱文正的轎子出了城門,立即帶人迎了上去。

朱文正的衛兵一看李飲冰等人身着官服,而且指名道姓是在此拜訪大都督的,只得讓隊伍停止前進,並立即報告了轎中的朱文正。

朱文正此次出門坐着轎子,只帶了少量衛兵,已經算十分低調的了,就是爲了防止遇上李飲冰。可沒想到剛出進賢門,李飲冰竟然在這裡等着了。

到了這個時候,朱文正也沒辦法了,只得下轎。

朱文正好歹是大都督,雖然論起輩份來,李飲冰算得上是朱文正的長輩了,但是李飲冰還是得按規矩帶着衆人立即跪拜朱文正。

朱文正立即是假惺惺地攙扶起李飲冰,並驚訝道:“按察使大人什麼時候到的洪都?”

李飲冰在心裡罵了句娘,但還是滿面堆笑地對朱文正說道:

“回大都督,下官一個月前就到了洪都。下官每天去大都督府門前拜訪,只因都督大人日理萬機,出城巡查去了,始終未能見得都督大人一面。

不過今日湊巧,下官正準備進城,聽說都督大人剛好又要出城公幹,這不正好就趕上了嘛!

這一個月來,下官只能帶着衆僚屬住在應天派來的官船上。實不相瞞,下官從應天帶來的盤纏也不多了。要是再見不着都督大人,不能進入洪都城開署置事,恐怕下官與衆位僚屬就要流落洪都街頭咯!

今日既然見着了都督大人,還請都督大人立即安排按察使開署置事!”

說完,李飲冰再次跪在朱文正面前,並同時遞上了蓋着朱元璋吳王官印的任命文書。

到了這個時候,朱文正不得不接過這份正式任命文書了,一旦接過了這份文書,那就得負責李飲冰這一行人正常的辦公及生活需求。但在衆目睽睽之下,朱文正也不能再耍什麼花招啦。只能安排一名隨行官員帶着李飲冰等人入城,去爲按察使衙門開署置事協調各項工作。

就在李飲冰跪在地上大呼:“謝都督大人!”之時,朱文正又對李飲冰說道:“李大人,洪都城內官署衙門用房緊張,目前空置的房屋也不多了。只能暫時委屈一下諸位了,讓諸位擠一擠了。”

有的住就好,總比住在官船上強。關鍵是自己沒有盤纏了,想住船上就得餓肚子了。李飲冰立即是再次向朱文正表示了感謝。

朱文正讓李飲冰等人起身之後,便告之李飲冰他們,他還有公幹,就不能陪他們了。

李飲冰等人是立即恭送朱文正。

直到朱文正走出約一百步遠了,他又突然讓人叫過剛纔那名準備帶李飲冰入城的隨行官員,在他轎前私下交待了幾句。至於朱文正對這名官員說了些什麼,由於李飲冰他們隔的太遠,也是沒有聽見。

那名朱文正的隨行官員對朱文正一陣點頭哈腰之後,立即回來帶着李飲冰一行入城。在城中經過了七彎八轉,在一處十分偏僻的角落裡,終於是停下了。

那名朱文正的隨行官員指着眼前這一處小院子說道:“按察使大人,眼下洪都城內空置的官產也就剩下這處了。只能讓各位先委屈一下了。”

這處院子的大門上着鎖,透過門縫看過去,院子里長滿了雜草,門窗柱子都是相當破敗。雖然與李飲冰等人心目中預想的按察使衙門高端、大氣、上檔次相差甚遠,但眼下也只好將就了。

只是這大門上着鎖,總不能讓他們破門而入吧?

那名隨行官員立即笑着跟他們解釋,他這就立即去拿鑰匙,並安排人員來將這院子打掃一下。他就是先帶着衆人來看一下這個地方,反正李飲冰他們還得上船去取行李的,在李飲冰他們取回行李之前,他肯定會先拿來鑰匙將門打開的。

不過,這名隨行官員還是告訴李飲冰他們,由於剿滅大漢殘餘勢力的任務繁重,洪都城內已沒有多少兵力了,因此就沒法派人幫李飲冰他們去船上搬行李了。

聽了這話,李飲冰心中那個氣呀!李飲冰暗想,好歹自己也是朱元璋親自任命的按察使,在這洪都城內也是能排得上號的人物。奶奶的,連個幫着搬行李的人都沒有!朱文正,你狗日的太不像話啦!

好在是自己還帶了十多人的衛隊,要是沒有屠性他們跟着來洪都,李飲冰和幾名隨行官員這次就得客串一回碼頭的扛包工人咯!

那名朱文正的隨行官員號稱去取鑰匙,先走了之後,李飲冰與衆人圍着這破敗的小院子轉了一圈兒。衆人也是憤憤不平,就他們剛纔轉的這一圈兒,就知道這小院子不大,別說辦公了,就他們這麼多人住裡面都顯得擁擠。

李飲冰不由得在心心暗暗發誓:朱文正你狗日的等着瞧!老子李飲冰這次不扳倒你,老子就不姓李!

如果說在按察使辦公衙門地點的選擇上,朱文正是故意刁難了李飲冰他們一回的話,接下來朱文正的一系列動作,簡直是讓李飲冰不得不提前與他扯破臉皮。

就在李飲冰他們疲憊地住進那所偏僻、窄小的院落的當晚,朱文正在大都督府召集洪都城內的軍政要員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當然,這個會議並未邀請李飲冰他們參加。

朱文正召開此次會議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各級官員不能爲李飲冰他們的按察使衙門提供任何方便。李飲冰他們有任何要求,各級官員必須在得到朱文正允許之後,方可進行。

比如李飲冰他們的按察使衙門運轉起來之後,總得需要一些辦公經費吧!那行,當李飲冰的人來找相關部門申請經費的時候,先得去找朱文正審批。

比如李飲冰他們這些人得領俸祿吧,他們自從離開應天之後,就未領過俸祿,現在應該補好幾個月了。當李飲冰的人去領取按察使衙門衆人的俸祿之時,也是先得去找朱文正簽字。

比如按察使衙門運轉起來之後,一些關於吏治、司法方面的問題,得向按察使衙門報告。但是洪都城內各級官員自從接到了朱文正的指示之後,都是繞過按察使衙門,當按察使是空氣。

也就是說,李飲冰在洪都開展工作的初期,是沒有一個洪都的官員鳥他們的。而且按察使衙門想去找其他任何部門辦事的時候,別人都是讓他們先找大都督審批,或者是此事要報告大都督後才能給他們答覆。

顯然,朱文正在洪都城內如此對待李飲冰是十分不妥的,至少在這程序和制度上是不合法的。李飲冰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他立即給朱元璋寫了個報告。因爲當時朱元璋還未稱帝,我們暫時只能稱李飲冰寫的這個東西是個報告,還不能稱之爲奏摺。

李飲冰在這個報告之中歷數了朱文正在洪都強搶民女的諸多事實,對朱文正在洪都城對按察使衙門工作的各項掣肘也是寫了個清清楚楚。

李飲冰讓屠性親自帶着他的這份報告,還有那些受害人簽字畫押的證詞,火速返回應天交給朱元璋。李飲冰交待屠性,如果朱元璋不相信,可以安排那兩名先期送回應天的關鍵證人與朱元璋見面,以接受朱元璋的質詢。

爲了趕路,屠性都沒選擇走水路,而是一路快馬加鞭地趕回了應天。當朱元璋接到李飲冰的這份報告及那些證詞之後,是氣得當場拍了桌子。

在屠性的安排下,朱元璋親自審問了那兩名關鍵證人。在坐實了朱文正強搶民女之事後,朱元璋有了罷免朱文正之心。

關鍵時刻,又是馬氏站了出來。馬氏再次勸阻了朱元璋,說朱文正是太年輕了,才導致做出了這些荒誕之事。不過朱文正對他朱元璋還是忠心不二的,保住了朱文正其實也是對其他各方力量的一種制衡。

馬氏最後這句話再次打動了朱元璋。眼下他朱元璋手下的確是兵多將廣,但幫派體系也在漸漸形成。

最初跟着他起兵的淮西幫無疑是其中勢力最大的一支,這之中文以李善長爲首,武以徐達、湯和等人爲首。

另外巢湖幫也算得上勢力比較大了,自從廖永安被俘之後,就以廖永忠、俞通海爲首。

當然還有後期陸續投奔的劉伯溫、汪廣洋、康茂才等人,雖然還沒形成各自的勢力,但這些人長期受到淮西幫的打壓,自然會被動結盟。

這些人不管是結盟也好,還是拉幫結派也罷,無非是想在朱元璋的手下撈到更多的好處。如果當某一方勢力完勝了其他勢力,說不定還會對朱元璋起取而代之之心。

因此,對於這些幫派,必須要加以制衡。而制衡的關鍵不僅是要扶植實力最強一方的對立面,還得培養一支絕對忠心於自己的勢力。而要絕對忠心於自己,除了與自己有血緣關係,朱元璋實在找不到還能有什麼其他辦法。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朱元璋決定再次原諒朱文正一回。

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術第三百零五章 滾動預算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六百零七章 去陸家求親第二百二十四章 思淑的意中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取採石磯第二十九章 逼婚藍玫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子出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內”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陳友諒歸天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盤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四十四章 鬱悶的謝再興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內”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囑常遇春第三百四十九章 樅陽屯田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戀第五十四章 勇攀懸崖第七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漢皇位之爭第六百一十七章 李文忠的致命一擊第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槍第二十三章 追殺千戶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六百一十一章 趙敏的大哥第五百三十七章 進賢門告急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報信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一百二十章 殺回錐子山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廟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訊第四百零三章 馮國用之死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術第二十五章 杜黑子的政治頭腦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六百二十六章 好兄弟,講義氣!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蕭何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龍頭”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喪於此?第三百四十八章 慫恿朱文正第五百四十四章 鬱悶的謝再興第六百六十八章 制蠱邪術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戰告捷第六百七十七章 歸隱之約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六百八十四章 計賺太原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六百七十章 箭離弦,必見血第九十一章 營救思淑(下)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三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跟我們玩PPP?第七十六章 蜀中來信第七百一十九章 陳元晫的皇帝夢第五百四十五章 諸全州兵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六百五十六章 謝再興以死謝罪第二百四十七章 苗軍反水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槍第五百三十七章 進賢門告急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許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六百零七章 去陸家求親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隕坑第二百零四章 攻克太平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殺蔡彥文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條件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島夷志》第三十一章 襲殺蒙古兵第三十五章 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第二百三十一章 常遇春再得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難以啓齒的重傷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機遇到新問題第四百一十四章 沈萬三的深謀遠慮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二百七十五章 鎮江軍營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十四章 順利脫險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五百九十八章 常遇春大戰張定邊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妙計第五百零四章 聽戲求官第五百九十章 挫敗東吳第五百九十四章 羅復仁投降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髮配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