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嚥下嘴邊之言

李文忠這番話講完,讓人不得不驚歎,別看這李文忠年紀輕輕,但這個太極還是打得相當不錯!

李文忠不光是說兩個方面都同樣重要,沒有孰輕孰重之分,還順帶着把舅舅朱元璋給狠狠表揚了一通,說他有雄才大略。

對於李文忠的這個回答,朱元璋是滿意的,同時又是不滿意的。

之所以說他是滿意的,是他覺得這個外甥的臨場應變能力還真不錯,說得還挺像那麼回事兒。關鍵是李文忠這話還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朱元璋不滿意的地方,就是李文忠這話說了等於白說。他需要的是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李文忠則是給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這小子有些滑頭!

既然如此,朱元璋便繼續追問,如果讓你來選擇,你是願意繼續在外領兵,爲我開疆拓土呢?還是願意回到應天,幫我建立一個穩固的大後方呢?

嘿嘿!看你小子滑頭!這下你總得給個明確的答覆了吧?

李文忠聽到這裡,也明白了。是不是舅舅要搞什麼人事變動,這次回了應天,就不讓我出去帶兵了呀?

從內心深處來講,李文忠自然是願意在外領兵作戰。一來積累功勞更加容易一些,二來不用時時處處在舅舅面前夾着尾巴做人。

這領兵在外,他即使不當主帥,別人也會因爲他是朱元璋的外甥給他三分面子。如果是主帥,那就更加不用說了,那是能拍板決定好多事情的呀!畢竟當一把手的感覺,那是美滋滋的呀!

可是這種話肯定不能給舅舅說呀!但如果要違心地說出願意待在應天,他也確實是心有不甘。

思索片刻之後,李文忠決定再耍一手太極。

他對朱元璋表態,他願意時刻聽命於吳國公大人。他願意做這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如果吳國公大人要他領兵外出作戰,他定當竭盡全力,爲吳國公大人打下一片江山。

如果吳國公大人要他在應天鎮守一方,他也一定會在守在吳國公大人身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如果李文忠是在作報告,此處應該有掌聲!

不得不說,李文忠這一手太極耍得漂亮!連一旁的朱元璋都有些佩服這個善於耍太極的外甥了。

朱元璋是何等精明之人?

話說到了這裡,他也明白了李文忠的心思。這小子還是願意在外領兵作戰,但如果讓他留守應天,他也會服從命令。

看來,那個朱文正主外、李文忠主內的方針得變一變了。有合適的機會,還是讓這外甥出去領兵吧!

至於眼下,先將他留在應天。因爲朱元璋打算把常遇春、馮國勝調回應天,把朱文正派到太平,當這西線主帥。

朱文正一走,這親衛隊、拱衛隊得讓李文忠挑起大梁。目前沐英還太嫩,等過兩年,沐英成長起來了,再讓李文忠出去吧!

至於調回常遇春、馮國勝是很容易找理由的嘛!

眼下張士誠在東邊挑事兒,可以讓他們兩個回來加強應天東邊的防禦。

只要常遇春、馮國勝不在太平,朱文正在西線當一把手似乎就顯得順理成章。

他日若準備在西線繼續發起進攻,朱元璋準備親自帶上徐達、常遇春等諸將出陣,這樣一來,朱文正還是明義上的西線主帥,如果戰事順利,朱文正的功勳就集攢起來了。

作好了這番思謀,朱元璋便對李文忠說道:

“文忠呀!眼下西線戰事趨於平緩,而東邊的張士誠要準備挑事兒。我打算將常遇春、馮國勝調到應天東邊加強防禦。

這西線的臨時主帥嘛!我思來想去,也就派文正過去我放心。只是他這一走,親衛隊靠沐英這個孩子一時有點兒撐不住。

所以嘛!舅舅打算讓你在應天待些日子,替我把親衛隊、拱衛隊的事兒都給抓一抓。這應天的城防,舅舅可就只能靠你啦!”

聽了朱元璋這話,李文忠心中是大爲不快。原來舅舅讓我回應天,是爲了讓朱文正這小子去西線當主帥、攢軍功呢!

李文忠本就與朱文正不和,這時,肯定得背後說點兒他的壞話啦!

於是,李文忠說道:“這,這西線主帥讓朱文正來當,是不是……”

李文忠故意不說下去。

朱元璋何等聰明,他知道李文忠想說什麼,他也知道自己這個外甥和侄子平時關係不睦。

朱元璋便笑着說道:“只是什麼?文忠呀!你是不是說文正當不好這個西線主帥呀?你是不是怕文正當了這個西線主帥,將來立功的機會比你多,官兒比你升得快呀?”

朱元璋說到這裡,李文忠立即是漲紅了臉。自己這個舅舅實在是太厲害了呀!自己想什麼,他都清楚着呢!

李文忠本想將郭天爵的事情和盤托出,但話到了嘴邊,他硬是生生地將話給壓回去了。

從老婆彭氏和親信屠性那裡,他得知那日晚間闖入他府中之人就是郭天爵無疑。而且這郭天爵當初是被常遇春所救。

但眼下的關鍵問題是,郭天爵已被朱文正給弄死了。官方的報道是,這人是冒充郭天爵之名,意圖潛入李府圖謀不軌。眼下這事兒是死無對證呀!

雖然彭氏和自己府中的人是人證,但真要以此檢舉揭發常遇春、朱文正,對方可以來個死不認賬,還可以反咬自己一口,說是李文忠唆使自己的家人來誣告他們。

即使朱元璋相信自己的檢舉揭發,但只要目前還活在世上的當事人朱文正、常遇春拒不承認,這事兒就沒辦法定案。

更加關鍵的一點是,對於郭天爵的死,朱元璋本就不想過多談起,畢竟這事兒吵得越火熱,對他朱元璋的輿論就越不利。

也就是說,郭天爵這事兒,只能和舅舅私下說,不能擺在明面上說,更不能作爲置朱文正於死地的明面上的理由。

眼下,肯定不是說這事兒的時候。畢竟朱元璋正準備培養朱文正,他李文忠現在就來說這事兒,就會讓舅舅朱元璋覺得他動機不純。

李文忠認爲,郭天爵這事兒只能作爲他日壓垮朱文正的最後一要稻草。所以,他是硬生生地將這準備出口之言給壓了下來。

既然不準備說這事兒了,那眼下舅舅讓自己留守應天,那就只能“爽快”地答應了。

朱元璋見李文忠還是“誠懇”地接受了留守應天的任務,談話的目的也算達到了,便讓李文忠退下了。

到了六月初,我終於是將應天的諸事安排妥當了。我與張天賜一合計,出發回錐子山的日子就定在了六月初五。

就在我出發前一天晚上,朱升老爺子設宴爲我送行,劉伯溫也被朱升老爺子請來喝酒。

席間,劉伯溫講起了三天之前的一場重要會議。

就在這一天,朱元璋在會上大肆表彰了應天之戰的諸將,其中常二哥被升了個行省參知政事的官兒。

會上,朱元璋也宣佈了朱文正前去太平擔任西線主帥的任命。同時,也宣佈了朱文正去太平之後,常遇春、馮國勝各率一萬人馬到應天的東邊設防,其餘西線的駐軍暫不變動。

此次會議,朱元璋還做了一個對後來影響甚大的決定,那就是不再徵收“寨糧”,軍糧主要靠屯田來解決。

所謂“寨糧”,就是軍隊向大戶及百姓徵收軍糧。當初,朱升老爺子幫朱元璋定下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方針,朱元璋的軍隊每佔領一地,便廣徵“寨糧”。這幾年來下來,還算得上是收穫頗豐。

這次,朱元璋之所以會作出取消“寨糧”這個決定,與在江西浙江前線的耿再成和胡大海有莫大關係。

原來,早在這一年年初,胡大海攻取了信州。

信州這幾年連續旱災,百姓年年欠收。信州當地民風也非常彪悍,兵士在徵收“寨糧”的過程中,雙方經常發生衝突。

瞭解到當地實際情況之後,爲了穩定信州的民心,胡大海便下令停止徵收“寨糧”。

要是站在百姓立場,胡大海這事兒辦得不錯,他可以稱得上是個好官兒。

但要是站在官方立場,胡大海這就算擅作主張。一個地方的“寨糧”徵收不上來,你不經請示彙報,就下令免了。那其他地方的百姓也紛紛效仿,那又怎麼辦?

如果有人要用這事兒作文章,胡大海這次又是吃不了,兜着走。

恰好此時陳友諒部攻信州,信州一時軍糧吃緊,眼看不支。雖然有不少人建議放棄信州,但胡大海堅持固守信州。

也許是當地百姓見胡大海免了“寨糧”,認爲這人是個好官兒,不少百姓自發地加入了堅守信州的戰鬥。這信州竟然是守下來了。

再後來,應天之戰前夕,耿再成再次被朱元璋派回了南線。他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後,認爲胡大海這個行爲應該得到表彰,便給朱元璋送去了加急軍報。

在此次會議上,朱元璋便將耿再成的軍報拿來討論。

初時,反對取消徵收“寨糧”的意見佔了上風,因爲這畢竟是與九字方針相違背的。

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三百三十章 武清遇險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五百七十四章 論跑路的重要性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六百四十三章 水雷的鼻祖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子明被擒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大喜訊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襖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來了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萬三再獻重寶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五百二十章 滅絕師太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六百二十七章 嘉定受查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當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思淑的意中人第八十二章 張思淑遭算計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六百零五章 爭當“黃雀”第589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七十章 黑蛟幫遭人挑堂口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過揚州?第六十章 交椅之爭第六百六十四章 元順帝的助攻第四百三十九章 滅敵先鋒第一百九十二章 熱臉貼了冷屁股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牆已破!第五百五十一章 趙德勝中箭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漢皇位之爭第四百章 砍價砍一半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二百五十七章 買房置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太平獻策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紀律的張思淑第三百二十章 朱老爺子立功了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當校長啦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計劃第六十章 交椅之爭第三百三十八章 遠走高麗第五百二十六章 巧施離間計第四百四十六章 保存實力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五百七十三章 意外相逢第一百二十章 殺回錐子山第三十四章 偷襲錐子山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懷疑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二百九十一章 認了兩個妹妹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七百一十三章 胡惟庸的機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三十九章 常遇春成親第六百三十二章 常州報信第五百三十一章 進攻廬州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麗要崛起?第五十六章 巨大的隕坑第六十三章 先打豪強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條耿再成第五百三十七章 進賢門告急第六百章 爭奪高冠山第三百三十八章 遠走高麗第五百八十二章 被李善長挖牆角第八十八章 初見思淑第二百七十六章 “數落”常遇春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賺大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龍灣大捷第五百三十章 “瘋狂”的郭興第六百六十章 古裝版《無間道》第六百四十六章 羣衆的智慧第一百零七章 經不起推敲的謊言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條耿再成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當雷鋒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張必先第四百一十八章 “隱蔽工程”得自己做第五百四十一章 火器被人惦記第三百零二章 說服藍玫第五百七十五章 陳維林“戰死”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三百四十九章 樅陽屯田第六百九十七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狼特戰隊第二十四章 上錐子山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第一百二十九章 進軍定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