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

書房裡李善長、胡惟庸、李存義似乎已經恭候多時了。難道李善長已經猜到我來找他是爲了秦淮河復工之事?不然,怎麼胡惟庸、李存義這兩個當事人也在場?如果說只是巧合,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嘿嘿!這李善長也快成我肚子裡的蛔蟲了!

既然這三人都在場,我也就不過多地繞彎子了。我先是恭喜吳國公大人擊敗了來犯的漢軍,接下來當然就提起了秦淮河治理的復工之事。

說到這事兒,李善長也是來了精神。他告訴我,今天就是我不來找他說這事兒,他也會找我說這事兒。

眼下,應天危機已解,吳國公大人正在催促着他迅速恢復戰前應天城內的各項事宜呢!那這秦淮河治理的事宜自然也就在應當迅速恢復之列。

既然雙方對於這事兒都是有些迫不及待,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李善長、胡惟庸、李存義三人先後表示,他們會立即讓那幾位老闆帶人來複工。至於這復工有什麼需要他們幫着協調的事情,可以儘管找他們。

有了李善長他們這番話,我也就放心了。同時,我也告之李善長他們,我近日準備回錐子山處理一些事宜。估計這次回錐子山需要一些時日,如果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找咱們應天聯絡點的鄭有功。即使是有他處理不了的事情,他也會即時派人去錐子山通知我的。

接下來,李善長又給我介紹了一下西線的最新戰況。東線的張士誠似乎也要準備找事了,不過有徐達在,沒什麼好擔心的。

從李府回來,我就籌備着第二天去請朱升老爺子和劉伯溫到我府上吃晚飯的事兒。

因爲此去錐子山,得好幾個月。我走後的一些事情,我也得跟他們二位做一些溝通。

第二天晚上,朱老爺子和朱同,還有劉伯溫是如約而至。

酒過三巡之後,咱們四人就又開始議論時政了。

說着說着,劉伯溫忽然又提起當初我瞎編的那句偈語“大哉乾元,傳世百年。誰可代之,明珠當先。”來了。

劉伯溫再次鄭重地問我,這“明珠”二字中的“珠”字是不是就代表着朱元璋的“朱”字?那這“明”字又作何解?

我本想又打個太極,來個“天機不可泄漏”云云,給唬弄過去,可朱老爺子父子這會兒也藉着酒勁兒,非讓我把這事兒給說清楚。

在場這三人,一個是老丈人,一個是小舅子,還有一個是好兄弟。在他們那渴求的眼神下,加上我又喝了點兒酒,便決定再次點撥他們一下。

我反問他們三人,當今天下,論領兵作戰、駕馭下屬、治理民政的綜合能力,他們還見過誰比朱元璋更強嗎?

我這一問,三人都是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他們三個都是聰明人,我這一問,也就是給他們傳達了很明確的意思,此“朱”就是彼“珠”嘛!

藉着酒勁兒,朱同這小子又補了一句,那這“明”字又作何解呢?

我抿了一口酒,看了看朱升老爺子和劉伯溫。只見二人還是直愣愣地看着我,在等我的答案呢!

我笑着道:“二位吳國公府上的高參,你們敢不敢賭一把,去慫恿朱元璋稱帝呢?這國號就定爲‘大明’怎麼樣?”

嘿嘿!我這話一出,他們三人都是爲之變色。

朱老爺子首先說道:“當初我可是提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方針。而且吳國公大人對這個方針也是十分滿意。這兩年來,幾乎都是按照這個方針來行事。此時,我忽然改口勸他稱帝,似乎是自相矛盾呀!”

我點了點頭,這勸朱元璋稱帝,將國號定爲“大明”的意見還真不能由朱升老爺子提出來。我便轉頭瞧了瞧劉伯溫。

劉伯溫深吸了一口氣,說道:“當初在應天之戰未開打之前,我都敢說那番議和之人都該殺的話,這話我沒什麼不敢說的。只是,只是……”

我見劉伯溫欲言又止的樣子,便追問道:“只是什麼?今天在場的都不是外人,劉大哥有話但講無妨。”

劉伯溫告訴我們,他是有兩個擔心。

這其一,他如果說出勸朱元璋稱帝之言,這就與朱老爺子先前提出的九字方針相違背。他怕朱升老爺子多心,認爲這是在針對他。或者說他有取代朱老爺子成爲朱元璋身邊第一謀士之位的嫌疑。

這其二,朱元璋既然十分信賴朱升老爺子提出的九字方針,並且這兩年都是按照這個方針來行事。現在勸他稱帝,估計收效甚微,很難得到他的同意。

我笑着告訴劉伯溫,這第一點他是多慮了。朱老爺子是我岳父,而且今天我是當着他的面說出這話,自然就不會因爲劉伯溫的勸進之言對他有看法了。

我說完這話,朱升老爺子也是衝劉伯溫點點頭,表示支持我的說法。同時,朱升老爺子也表示,吳國公大人遲早是要稱王的,他那個九字方針以後肯定也得跟着改變的。

朱升老爺子把這番話說開之後,劉伯溫明顯是少了些顧慮。但他還是擔心眼下朱元璋不會急着稱帝,勸進這些言論是不是會引起他的反感。

我笑着告訴劉伯溫,他這次勸朱元璋稱帝,並將國號定爲“大明”,朱元璋肯定不會同意。

劉伯溫聽我如此一說,十分詫異地問我道:“胡兄,你這是什麼意思?你都估摸着吳國公大人不會答應這事兒,你還如此慫恿我。你這不是故意挖坑給我跳嗎?”

我笑着說道:“從名義上來講,眼下咱吳國公大人歸龍鳳政權領導。但實質上,咱吳國公大人是有自己的一套班子,也有自己的地盤兒。

吳國公大人要想從龍鳳政權獨立出來,也就是分分鐘的事兒。但在沒有足夠的聲望之前,或者說在沒有人反覆勸他獨立出來之前,他肯定是不會自己主動提出來要稱王稱帝的。

但是在他最終下定決心獨立出來之前,這些反覆勸說他獨立之人,肯定會被他視爲心腹。

另外,這事兒大家其實也都是心知肚明,只要有人起了頭,肯定會有人跟着支持獨立的意見。

當然,吳國公大人最先聽到了這些勸進之言,肯定在嘴上是極力反對的。甚至這最先勸進之人,還有可能遭到吳國公大人的責罰的。

不過,我可以肯定,即使吳國公大人要責罰這些勸進之人,必然也是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因爲在吳國公大人的內心深處,必定會十分感激這些勸進之人的。”

話說到了這裡,以劉伯溫的聰明睿智,自然是明白了一切。

就在我與朱老爺子父子、劉伯溫邊喝酒、邊謀劃未來之際,此時的朱元璋也正在思謀着下一步的人事變動。

從應天之戰之前開始,朱元璋就有了提拔朱文正之心。現在,應天之戰不僅是勝了,而且是勝得乾脆利落。他便開始琢磨着如何提拔朱文正這小子了。

經過這次應天事件之後,朱元璋認爲還是血緣關係更加靠得住。只是眼下自己的兒子都還小,目前只好指望朱文正這個親侄子和李文忠這個親外甥了。

按照朱元璋的設想,朱文正跟常遇春走得近,也跟着他學了些東西,行軍作戰有股狠勁兒。以後最好讓他主外,爭取經過幾年的歷練,讓他攢取一些政治資本,然後逐步將他提拔成大都督,讓他節制在外的諸軍。

而李文忠心思縝密,最好讓他主內。以後這親衛隊、拱衛隊、禁軍什麼的,都由他來指揮。

既然有了這番想法,朱元璋決定要先跟李文忠先談一談。

爲什麼要跟李文忠談,而不是跟朱文正談呢?

因爲朱文正這小子本就一天到晚想着去外面領兵作戰,因此這事兒根本無需多言。

而李文忠就不一樣了,眼下他在外面領兵作戰,搞得也是有模有樣,一下子讓他回來主內,怕他心中有些什麼想法。如果能將他的思想工作做通,那便是再好不過了。

就這樣,一場舅舅與外甥之間的談話就開始了。

朱元璋跟外甥也不繞彎子,他直接問李文忠:“你覺得是在外領兵作戰,爲我開疆拓土重要?還是替我守住應天,給我一個穩固的大本營重要?”

李文忠可沒料到舅舅突然問他這麼一個問題,他還真不知如何作答。

朱元璋見這個外甥不作聲,就笑眯眯地盯着他。朱元璋想着,正好利用這個機會看看這個外甥的臨場應變能力。

李文忠一時結巴,見舅舅就這麼笑眯眯地看着自己,是非得自己說出個所以然來,只好硬着頭皮回答這個問題。

李文忠告訴朱元璋,要說這兩個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就是一個普通人,那穩固後方必定是更加重要一些。畢竟後方不穩,一出亂子,那就十分危險了。前方攻下再多的地盤兒也就成了徒勞。

但是舅舅不一樣,舅舅是有雄才大略的人,不會甘心一輩子偏安於應天一隅。那麼對於舅舅來說,這兩個方面自然是同樣重要。

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七十一章 常遇春出獄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計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竹林話別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叔明的顧慮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九章 抵達安慶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詐降嗎?第一百零六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百三十章 石頭上的談話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朱霏第八章 救人一命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當雷鋒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二十四章 上錐子山第十七章 風雲突變第五章 盆地脫困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槍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損招兒第六百五十七章 趙匡胤與《推背圖》第四百七十四章 “超標”的午宴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六百八十五章 蒙古騎兵的剋星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誰?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來了第六百零九章 沈萬三講故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第六百一十章 替陸家撐面子第八十二章 張思淑遭算計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朱霏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二百六十章 準備大幹一場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親大會風?第四百一十章 批評與表揚第四百一十八章 “隱蔽工程”得自己做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誰?第一百六十五章 劉聚讓賢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慶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襲白馬寺第五百零七章 常遇春“犯二”第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三百三十八章 遠走高麗第六十章 交椅之爭第二百一十五章 探望常遇春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七十九章 結交黑蛟幫第四百六十七章 東窗事發第五百七十八章 陳善中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二百九十一章 認了兩個妹妹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普勝被殺第五百一十九章 遁入空門第491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錐子山告急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搖籃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訓練基地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得堅守一個月?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況激烈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蛟幫內訌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羅人才第四百五十九章 又一個老油條第七百一十八章 蠢死的皇太后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配人員第六百六十八章 制蠱邪術第六百六十章 古裝版《無間道》第六章 樂極生悲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內”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六十章 交椅之爭第六百九十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六百一十六章 陳維林大婚第三十七章 見好就收第六百二十五章 兌現承諾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忽悠王厚義第六百六十八章 制蠱邪術第二百三十六章 二入太平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個更加大膽的計劃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牆已破!第一百七十八章 殺人誅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正能量的重要性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十五章 楊過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