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

既然李善長都把話說到了這裡,我立即回他道:“那不就得了嘛!既然吳國公大人已定下決心,那就向西線進兵唄!李大人還有什麼疑問嗎?”

李善長道:“我當然是知道應該迅速向西線進兵,可誰當這個主帥呢?徐達將軍肯定是不可能回到西線了,其他將領,誰有這個必勝的把握?”

我咧嘴一笑道:“吳國公大人麾下兵強馬壯,人才輩出。李大人對這一點應該比我清楚,這點兵點將的事,李大人應該比我更擅長。怎麼倒問起我來了?”

李善長爲難地說道:

“這是不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嘛!

本來這西線的戰事一直是徐達將軍在負責。東線由於張士誠部的反擊,連失長興、宜興二地。

這不,吳國公大人急了,調徐達將軍和廖永安水陸並進,意圖奪回長興、宜興二地。

本來,拿下了宜興,長興也就唾手可得。哪知這關鍵時刻,廖永安竟然遇伏,生死未卜。

太湖之上,也突然冒出好多張士誠的水軍部隊。如此一來,徐達將軍在東線可怎麼走得開?

他要是沒辦法回到西線,這西線的大局又能有誰來主持呢?”

我假裝沉默了一陣,笑道:“李大人應該是知道我剛纔去了岳父朱升老爺子哪裡吧?”

李善長也爽快地答道:“那是當然。所以胡兄一進來,我就直入主題。因爲這細枝末節之事,想必胡老弟早已從朱老先生那裡得知了。”

我點了點頭道:“恩,正是如此。岳父大人對這西線主帥之人選問題,倒是提出了一個人,我也認爲合適。不知道李大人認爲如何?”

李善長驚異道:“朱老爺子有合適的人選?在下願聞其詳!”

我說道:“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我結拜二哥常遇春!”

此言一出,不僅是李善長,就連一旁的李存義、胡惟庸也是一個勁兒地點頭。

李善長說道:“要說這徐達將軍分身無術,眼下最適合當這西線主帥之人,那真是非常將軍莫屬了。不過這衢州初克,常將軍的人馬撤回,元兵不會趁勢反撲吧?”

我笑道:“這個倒不用擔心,這南線只要有鄧愈在,就出不了事情。且衢州是個易守難攻之地,衢州既然已經在我們手中,元軍想要再奪回去,幾乎是難以登天。”

李善長點點頭道:“是這個理兒。”

既然已經從我這裡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加上天也不早了。李善長又跟我講了幾句關於秦淮河治理、開發的事宜之後,就沒什麼更多的實質性內容了。

我也是立即辭別這三人,出了李府,回家!

第二天,朱元璋主持召開的軍事會議進行得十分順利。因爲朱元璋昨天就定了調子,要迅速西取池州、安慶。

李善長、朱老爺子兩位重量級人物都是極力推薦從衢州調回常遇春。由他主持西線奪取池州、安慶二地事宜。

對於這個建議,衆人都是沒什麼意見。畢竟徐達在東線脫不開身之後,常遇春就成了西線主帥的最佳人選了。

不過朱元璋可不只滿足於西取池州、安慶二地,他提出了一個更加激進的作戰方針。

廖永忠迅速趕往宜興,接替其兄廖永安之職,統領其水軍部隊,配合徐達,力爭早日奪回長興。

常遇春迅速帶領所屬人馬迅速向池州方向機動,朱文正、康茂才部配合其行動,爭取迅速拿下池州。拿下池州之後,繼續圖安慶。

鄧愈將兵力重心東移,坐鎮衢州,兼顧婺源、衢州至婺州一線的防禦。

李文忠、邵榮部在諸暨、紹興一線,對杭州形成壓迫。

耿再成、胡大海二人在婺州集結兵力,隨時做好南下圖處州(今浙江麗水市)的準備。

會議結束,衆將領命,迅速按照朱元璋的部署調動兵力。

戰事的發展完全如朱元璋所料。十月底,經過近兩個月的相峙,徐達終於拿下了長興。至此,在東線形成了沿太湖西岸的一道完整的戰略防線。

十一月初,常遇春順利地取下池州。

由於趙普勝被殺,池州的徐壽輝部戰鬥力大打折扣。常遇春幾乎在池州沒遇到什麼有力的抵抗,就拿下了池州。

池州的徐壽輝部大部分向西逃竄到安慶,力求在安慶死守,對抗常遇春部。

南線的耿再成、胡大海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十一月中旬,二將大敗元將石抹宜孫,攻下處州。

耿再成、胡大海拿下處州,不僅是爲日後進兵福建取得了先機,他們還幹了一件日後對朱元璋影響甚大的事情。

這件事情就是他們收編了劉基的人馬。

劉基當時的身份是元朝的江浙省元帥府都事,主要任務就是在家鄉青田組織鄉勇鎮壓農民起義。

對於組建鄉勇之事,劉基倒是執行了命令。他以自己族人爲主,組建了一支兩、三百人的隊伍。

但對於鎮壓農民起義一事,劉基幾乎是毫無建樹。兩、三百人的隊伍,能幹什麼?能保衛自己的族人不受土匪傷害就不錯了。

耿再成、胡大海拿下處州之後,劉基主動帶着隊伍前去投奔。

耿再成見劉基所帶來的人馬雖然不多,但這人談吐不凡,似乎是有些學識,便漸漸留意起他來。

兩個月後,耿再成迴應天之時,讓劉基也跟着。

正是這個機會,耿再成將劉基推薦給了朱元璋,這要說起來,已經是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的事兒了。

至正十九年,對於我來說,也是發生了許多事。

從大陳國回來之後,先是出手了大量土地,狠賺了一大筆;然後又多方協調,談攏了治理、開發秦淮河之事。

但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一件事,並不是這些,而是霏兒又懷孕了。

得知霏兒再次懷孕的消息,我也是高興得要命。雖然我已有了小季耗、小季貔兩個兒子,還有了姣兒一個女兒,但又要添丁進口,我還是顯得十分興奮。

至正十九年十二月,常遇春一鼓作氣,拿下了安慶。

自此,池州、安慶二地盡歸朱元璋所有,這也算得上是常遇春送給朱元璋最好的新年禮物了。

但與此同時,一場更加嚴峻的考驗馬上就要向朱元璋他們襲來了。

來考驗朱元璋他們的主考官姓陳,名友諒。因爲在與徐壽輝的較量中,他勝出了。

早先爲了對付徐壽輝,他無法顧及東邊的安慶、池州二地。現在,他要來收回這二地了。

這事兒還得從至正十九年十二月說起。

早在一年多之前,陳友諒剛剛拿下龍興之際,徐壽輝就提出要遷都龍興。但陳友諒以種種理由搪塞,這一延誤就是一年多。

到了至正十九年十一月,徐壽輝終於是忍不住了。他讓太師鄒普勝帶着一幫幹練之臣先到了龍興,給他打前站。

十二月初,徐壽輝帶着天完政權的“文武百官”以及這麼多年來積攢下來財富從漢陽出發,順江而下,準備由江州轉入陸路,直抵龍興。

對於徐壽輝的這次興師動衆,陳友諒並沒有阻止。因爲自從殺了趙普勝之後,陳友諒認爲自己已經有了戰勝徐壽輝的把握。

待陳友諒得知徐壽輝已於漢陽啓程之後,他迅速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當然是在江州準備“迎接”徐壽輝諸多事宜。

第二件事,讓人帶着豐厚的賞賜之物趕到小孤山,慰問丁普郎、傅友德二將。

陳友諒讓派去之人給丁、傅二人帶話,池州已失、安慶岌岌可危,小孤山是扼守朱元璋部西進的重中之重。讓二位將軍一定要精誠團結,牢牢扼守住天完政權的東大門。

第三件事,便是在廬山南麓設下一支伏兵,防止太師鄒普勝帶兵從龍興北上至江州。

一切準備就緒,徐壽輝浩浩蕩蕩的船隊剛好也到了江州,陳友諒立即登船迎接徐壽輝入江州城。

徐壽輝在左右的簇擁之下剛入江州城,陳友諒便下令緊閉城門,並“請”徐壽輝冊封他爲漢王。

與此同時,徐壽輝留在江州城外的大軍遭到陳友諒早已設下的伏兵攻擊。

由於不清楚城內徐壽輝的情況,加上陳友諒早已做了大量策反工作,徐壽輝的城外大軍除了少數“頑固派”被陳友諒部殲滅,其餘大部表示服從漢王陳友諒調遣。

好漢不吃眼前虧,徐壽輝想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他親自頒佈了冊封陳友諒爲漢王的詔書,企圖離開江州到了龍興之後,轉回頭再來收拾陳友諒。

可陳友諒是什麼人?

徐壽輝的這點兒“小九九”早被他識破了。陳友諒一面是繼續將徐壽輝扣押在江州;一面是繼續收買、離間、分化徐壽輝帶入江州城內的“文武百官”。

爲了穩住鄒普勝、丁普郎、傅友德這“三大金剛”及一些鎮守在其他地方的徐壽輝嫡系,陳友諒逼迫徐壽輝下了道詔書。

徐壽輝在這詔書中告訴衆人,他是爲了體恤將士們一路來的疲勞,便決定在江州休整些日子。待來年再擇機啓程,前往龍興。

第三百六十七章 寶山鄉馬家第三十三章 阿古達木受獎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紀律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九十三章 抵達江州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四百零五章 錐子山上的藏寶洞第五十四章 勇攀懸崖入妖風第四百四十章 復克池州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稱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設立和州辦事處第六百三十三章 鬱悶的宋興第五百三十一章 進攻廬州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紀律的張思淑第四百七十六章 五路伏兵第462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態嚴重第一百零七章 經不起推敲的謊言第四百七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七十四章 煙燻蒙古兵第四百章 砍價砍一半第五百四十四章 鬱悶的謝再興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三十七章 進賢門告急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隊第三百八十六章 跟我們迴應天?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謝內鬥第七百零四章 卞元亨拒召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誰?第三百三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六百二十八章 顛覆三觀第一百一十三章 抵達石門第一百三十章 石頭上的談話第六百零九章 沈萬三講故事第三十七章 見好就收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二百九十五章 誰守常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鹽生意第三百九十八章 朱文正來要地第三百一十九章 新式短槍第五百七十四章 論跑路的重要性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四百一十章 批評與表揚第六十二章 入夥之爭第七十章 搶柳家莊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雙面間諜第四百八十七章 停徵“寨糧”第三百五十六章 營救朱文正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計劃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羅人才第一百七十五章 錐子山告急第三百三十八章 遠走高麗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聚遇襲第四百五十一章 寬慰藍玫第五百一十六章 官二代第三百八十四章 “活死人”的秘密第五百三十四章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第二百四十章 傅友廣的煩惱第五十三章 再探黑石嶺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一百六十三章 義助小僧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五百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九十三章 “燒死”陳曔第二百二十八章 軟蝟甲第一百四十九章 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顯第六百三十九章 刺殺蔡彥文第四百八十三章 歐普祥的如意算盤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四百五十章 劉基來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要收租嘍!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善長犯難第二百八十六章 賄賂的藝術第四百六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七百二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五百八十三章 湯和替子求學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誰?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豐告急第五百零七章 常遇春“犯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劉聚的情商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稱帝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五百零八章 怪招制敵第五百九十七章 珍貴的玉葫蘆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士誠突圍第二百四十章 傅友廣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