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

李善長和朱老爺子當然是參與了此次會議。

會上,朱元璋先讓康茂才詳細介紹了趙普勝被殺的經過,以及當前所掌握的徐壽輝部在池州、安慶一帶的佈防情況。

接下來,朱元璋讓大家對趙普勝被殺一事,談談下一步的打算。

會上,當然是分作兩派。

以湯和、李文忠爲代表的非西線作戰派,贊成先靜觀其變,待天完政權內部發生更大內訌之時,再趁虛而入。

以朱文正、康茂才爲代表的西線作戰派當然是極力主張迅速向西線出兵,儘早拿下池州、安慶二地。

發生這種分歧,站在第三人的立場,完全能夠理解。

西線作戰派,當然是希望在西線加大兵力,他們也可以搞出一些名堂,獲取一些戰功。

非西線作戰派,因爲這事兒與他們無關,即使拿下池州、安慶二地,也沒他們什麼功勞,他們肯定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對於發生這種分歧,也完全是在朱元璋的意料之中。

衆人是紛紛發言,最後就剩下李善長和朱升老爺子沒開口了。

朱老爺子見這些後生晚輩說得都差不多了,也不待朱元璋點將,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當然是支持迅速奪取池州、安慶的。

朱老爺子這一舉動,倒是讓李善長有些詫異。

在李善長的認知裡,朱升老爺子是與他半斤八兩的人物,不到關鍵時刻絕不輕易發表意見。怎麼今天這麼積極主動地就發表了迅速出兵西線的意見?

而且這朱老爺子把這兩種方案的各自利弊都剖析得十分清楚。最終朱老爺子選擇的是迅速出兵西線的方案,因爲這個方案的利更大於弊。

李善長不由得佩服起朱老爺子來……

李善長暗暗思忖,這朱老頭兒的頭腦反應怎麼如此迅速?兩種方案才擺上桌面,他就能分析得這麼詳盡?

其實,李善長哪裡知道,早在四天之前,朱老爺子就已經知道了趙普勝被殺一事。對於今天的兩套相佐的方案,他也是早已做過深思熟慮。

李善長見朱老爺子分析得頭頭是道,就連朱元璋也時不時地點頭,他當然也是發表了贊成迅速出兵西線的意見。

朱元璋還沒來得及表態,突然有兵士闖進來來,說是徐達將軍有重要軍情來報。

朱元璋拆開密封的緊急軍報一看,頓時是一片木然。軍報從指尖滑落,掉在了地上……

見此情形,朱老爺子和李善長都是一陣心驚,立即問朱元璋怎麼了。

朱元璋沒有答話,眼睛是直勾勾地看着前方……

朱文正和李文忠立即來到朱元璋身邊,準備扶朱元璋坐下。

這個時候,也只有他們兩個前去攙扶最合適。畢竟一個是他親侄兒,一個是他親外甥。

朱元璋在朱文正和李文忠的攙扶下,坐在了帥案之前。朱元璋拿手指了指掉在地上的緊急軍報,只說了一個字:“念!”

李文忠眼疾手快,迅速從地上撿起軍報,大聲唸了起來。

軍報是徐達從宜興發過來的,上面說了兩件事情。

一是九月初七,徐達的大軍在太湖廖永安水軍的全力配合之下,收復了宜興。

收復宜興之後,廖永安指揮水軍立即去尾追張士誠部潰散的水軍船隻。

本來是一個攻城克地之後,打掃戰場的行動,誰知竟然發生了不測。

廖永安的水軍部隊在太湖之上,遭遇了張士誠麾下水軍將領呂珍部伏擊。由於雙方實力懸殊,廖永安只得指揮部隊回撤。誰知回撤途中所乘船隻擱淺,廖永安現在是生死未卜。

事情發生在九月初七傍晚。

第二天,徐達派出大量人馬搜救廖永安。但不知怎麼張士誠部在太湖之上忽然又冒出好些水軍。看那戰船、裝備似乎都是嶄新之物。

由於湖面基本被張士誠部封鎖,廖永安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估計已經是凶多吉少。

徐達這纔在九月初八晚,連夜嚮應天發出緊急軍報。

軍報還沒讀完,廖永忠就已失聲痛哭起來。

從當前的形勢分析,廖永安十有八九是已葬身太湖湖底,想要生還的可能性已經太小了。

軍報之中,徐達也是主動擔責。說是對敵軍偵察不足,沒曾想到這太湖之上會突然冒出這麼多張士誠的水軍,所以才導致廖永安遇伏。

這邊,廖永忠正失聲痛哭;朱元璋也不禁仰天長嘆道:“老天呀!你爲何要如此對我?我才失馮國用這個左膀,現在又失廖永安這個右臂。這是爲什麼?爲什麼呀?”

一旁的朱文正、李文忠趕緊寬慰朱元璋,說徐將軍的軍報上說廖將軍是生死未卜,並沒有看見廖將軍的屍體。那說不定廖將軍還活着,只是由於敵軍的封鎖,目前還沒辦法回到大營而已。

朱元璋看看朱文正、李文忠兩個,也不說話。

許久,朱元璋纔算穩定住了情緒。他讓人立即給徐達回信,先是表揚了徐達、廖永安二人收復宜興之功,接着讓徐達想辦法儘快弄清此事,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今天的會肯定是開不下去了。朱元璋讓大家休會,說是明天繼續開會,討論這如何迅速西取池州、安慶之事。

廖永安的事兒,讓朱元璋也沒心情跟大家猜啞謎、兜圈子了。他直接是說讓大家明天來討論這如何迅速西取池州、安慶之事。

這就很明顯了,相當於他已經給大家交了底、定了調子,這西取池州、安慶他是志在必得。

大家就好好想想怎麼出謀劃策,幫他順利拿下這兩個地方吧!沒必要糾結於這西取池州、安慶之事,是宜急還是宜緩了。

朱老爺子回府,是立即派人來找我。我當然是立即前往嘍!

當朱老爺子說起廖永安這事兒,我也是嚇了一大跳。

特別是他描述的那個關於徐達自責說是自己準備工作不足,對敵方偵察不夠,導致廖永安遇伏之事。

廖永安是在追擊敵軍潰逃水軍之時,突然遭遇敵將呂珍。這呂珍的水軍戰船、裝備幾乎是嶄新的。

這一細節說明什麼?

我不禁有些後怕。

以徐達將軍一貫穩重的作風,這打仗之前,他不可能不摸一摸敵軍的情況。

也就是說,徐達、廖永安肯定是偵察了張士誠部水軍的情況的,這呂珍的水軍部隊肯定是沒有被徐達、廖永安偵察到。

上次我去蘇州的時候,張士誠突然召見沈大哥,找沈大哥借銀子造戰船。沈大哥還專程派人到泉州爲張士誠招募造船的工匠。

這突然冒出來的呂珍的水軍部隊。我幾乎可以確定,那就是沈大哥的“功勞”呀!

沈大哥資助張士誠擴充水軍,導致廖永安遇伏。你說這事兒將來要是被朱元璋知道了,指不定他就此記恨沈大哥呢。

我正在思索着朱元璋、張士誠、沈大哥之間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恩怨怨,朱老爺子打斷了我。

朱老爺子問我,現在廖永安生死未卜,徐達是暫時在東線脫不開身了。那這西線的攻取池州、安慶之事,由誰來當主帥呢?

這還真是個問題。

湯和倒是老成有餘,可是要突襲池州、安慶二地,且要能一擊擊中,湯和似乎還差了那麼點兒意思。

朱文正、李文忠之流,太過年輕。

鄧愈倒是個不錯的人選,可一旦他離開南線,元軍勢必反撲。

思來想去,我只想到了常二哥。

沒想到我這個想法竟然跟朱老爺子不謀而合。朱老爺子也認爲,眼下適合到西線當主帥的也就剩下常遇春了。

正與朱老爺子談得興起,忽然家人來找,說是李善長派人到我家來了,說是找我有急事相商。

我與朱老爺子是相視一笑。看來李善長也是打算連夜徵求我的意見了,因爲明天得給朱元璋交“答卷”嘛!

辭別朱老爺子之後,我並沒有回府,而是直接去了李善長那裡。

同時,我讓來叫我的家人回家去給李善長派來的人講一聲,我已經趕往李府了。

到了李善長府上,李家下人直接將我迎進了書房。李善長在,李存義在,胡惟庸也在。

李善長也不跟我拐彎抹角,他直接開口問我:“趙普勝死了,廖永安生死未卜,這些胡老弟應該知道了吧?”

我也沒必要否認,如實回答了他。

因爲我是從朱老爺子府上出來的,朱老爺子不可能不將此事告知我,所以我沒必要裝了。

李善長追問道:

“吳國公大人的意思是,池州、安慶二地誌在必得。

但眼下東線遇到了麻煩,徐達將軍可能要被‘釘’在東線了。

這要迅速向西線進兵,以胡老弟之見,該如何是好呢?”

我不禁反問道:“李大人這一問是何意?難道依李大人之見,這西取池州、安慶之事應該暫時擱置不成?”

李善長笑道:

“當然不是這個意思。

吳國公大人在今天休會之前,也說得十分明確,明天開會繼續討論如何西取池州、安慶二地之事。

也就是說,吳國公大人是打定了主意,要立即奪取這二地的。”

第六百四十九章 餘杭告急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豐告急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慶第四百六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戰集慶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稱帝第一百五十六章 破廟劫案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五百零四章 聽戲求官第三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中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熱臉貼了冷屁股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場規劃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一百二十章 殺回錐子山第六百四十九章 餘杭告急第三百八十章 今夜,咱們都是“活雷鋒”!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五十四章 勇攀懸崖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四百七十四章 “超標”的午宴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靈感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古多情傷離別第六百二十二章 關中亂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顯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稱帝第一百零五章 傅友廣的計策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見元帝第三百零五章 滾動預算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勝門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脫第一百二十章 殺回錐子山第五百五十六章 決戰鄱陽湖第四百六十七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聚遇襲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和事佬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條耿再成第五百三十三章 女鬼上門?倩女幽魂?第六百五十七章 趙匡胤與《推背圖》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一百零六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六百五十七章 趙匡胤與《推背圖》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六百八十六章 王保保命不該絕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殺人誅心第491章第二十四章 上錐子山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589章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傷第一百八十章 劉聚的託付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術第七十二章 韭菜山伏擊戰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四百一十八章 “隱蔽工程”得自己做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長的關係戶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恨不能第二百八十六章 賄賂的藝術第三十四章 偷襲錐子山第五百三十七章 進賢門告急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普勝被殺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陳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三百五十六章 營救朱文正第二百七十六章 “數落”常遇春第一百七十九章 劉聚的折衷方案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髮配雲南第六十四章 分組編隊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線易帥?第三百五十三章 必須守住的秘密第三百六十九章 名相殞命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爺子的下落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六百二十七章 嘉定受查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生就是忽悠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七百零四章 卞元亨拒召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廟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子興病倒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膽寒的紅色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請吃飯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三百二十二章 傅友廣拜年?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八十八章 初見思淑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府“鬧鬼”第二十三章 追殺千戶第四百一十章 批評與表揚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