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

因爲沈貴走得匆忙,那四萬兩的借款事宜他都沒顧得上,全權委託金大富和陳元貴去辦理的。

中午,當然是在金大富這裡蹭飯吃了。

我也告知金大富,過兩天,應天這邊的事情處理清楚了,我就準備去鎮江,去看看常二哥。看過常二哥之後,我就準備去錐子山了。

這次去錐子山,我準備帶上羅仁。其原因當然是我準備讓他在我回石門之後,繼續在韭菜山的訓練基地擔當天狼特戰隊的識圖用圖教練。

當然這個原因,我只能給羅仁講,不能跟金大富他們講。因爲組建天狼特戰隊也算得上是一件秘密的事情,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在從石門迴應天的途中,我也教會了羅仁一些地圖的基本符號,並參照一路上的地形地貌,也給他講了一些等高線的基本知識。

羅仁這小子雖然從小沒念過書,但是人很聰明,悟性很高,很多事情學起來也很快。

下午,我正與金大富、羅仁他們幾個閒聊,李善長府中的人來了。說是李善長回來了,請我去他府中一敘。

羅仁自告奮勇要陪我一起去,於是我便只帶了他一人,去了李善長府上。見了李善長,大家少不了又寒暄了一番。

李善長向我表達了借給他七萬兩銀子的謝意。同時,就應天新城的改擴建工程,向我介紹了一個大致情況。

春節前,李善長基本上就將這擴建新城要佔用的土地都談妥了,這包括其他人手中的一千多畝,以及我們手中的一千多畝。

年後,改擴建工程就正式拉開了帷幕。

首先是拆除原東面和北面的舊城牆。這些砌城牆的石料或磚料都可以用來砌新城牆,這也可以省下一部分成本。

另外在應天附近派人大量採集石料,爲修築新城牆做好相關準備。

同時,新城牆的地基開挖工作,也已經啓動。

預計在三月底、四月初的時候,將正式開始修建新城牆的工作。按李善長的估計,這新城牆的修築工程在七月底、八月初完工。

這一期工程完工後,立即就開始二期工程,修建新的吳國公府。

這吳國公府的圖紙朱元璋早讓人設計好了,目前也就是在多方徵求意見,做一些零星的小改動了。

講完了這擴建新城的相關事宜,李善長又講到了應天的房價地價情況。

因爲擴建新城他們收購了不少土地,現在是地價一路上漲。當時我們賣給他時,良田是按七兩現銀一畝,現在差不多是九兩現銀一畝了。

李善長再次向我們表達了謝意。畢竟當時我們出售給他的地皮,還是按七兩現銀一畝良田的價格計算的。

如果要是拖到現在,按市價計算,估計他又得多付咱不少銀子。

當然,我也向李善長講明,咱們是長期戰略合作伙伴的關係,當然得以優惠的價格與他做生意。這些小事,不足掛齒。

說完了這些事情,李善長又向我透露了一個重大的好消息。徐達、常遇春率軍攻下常州了。

這個重大捷報是今天凌晨傳到朱元璋那裡的。朱元璋得到這個消息十分高興,天還沒亮就派人來找李善長過府商量相關事情。

怪不得我一大清早來找李善長都沒看到人影呢。

朱元璋叫李善長過去,無非是讓他要加快應天新城擴建的速度。朱元璋給李善長是下了死命令,今年年底所有工程必須完工,他自己得搬進新的吳國公府居住。

按照李善長最初的打算,這個工程沒必要這麼着急。

一是資金籌措有困難。二是加快施工進度成本會上升。第三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趕工期的話,就無暇顧及工程建設地周邊的配套建設及相關的收購事宜。

如果工期不這麼急的話,一邊建一邊收購附近的房屋和土地。等這新城建設完工後,周邊的大部分房產及土地已經被他們掌握在手中,這樣是會得到一些隱形的利益的。

比如,這新城建好之前,城內及城郊附近的良田在每畝十兩銀子之內的價格是基本可以拿下的。

一旦應天新城建好之後,這些城內及城郊附近的土地價值必然翻番,這就是李善長所謂的隱形利益。

可如果是趕工期的話,他根本就沒辦法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到時候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這些利益落入他人腰包。

聽了李善長這話,我感覺他怎麼好象是專門針對我們呢?

目前,這城內及城郊的土地、房產,除了朱元璋他們自己掌握的,餘下的絕大部分都是掌握在我們手中。當然沈大哥這邊和錐子山這邊都有份兒。

看樣子,這次咱們還得感謝朱元璋。如果不是他催促李善長趕工期的話,李善長一定會跟我們軟磨硬泡,要購我們的地,逐步將我們的利益盤剝。

據李善長說,爲了確保工期,他已派出胡惟庸和李存義這兩大心腹。

胡惟庸專門負責舊城牆的拆除及石料的準備。李存義則專門負責迅速挖好新城牆的地基,並組織施工。

怪不得沒見到他們兩個呢,原來都被李善長給派出去了呀。

我忽然想起下一步準備去找常二哥,李善長說徐達和常二哥一起拿下了常州,那是不是得去常州找常二哥呀!

於是,我趕緊問李善長,常二哥究竟是在常州還是在鎮江。

常遇春是我結拜二哥的事,李善長早已是十分清楚。我向他打聽常二哥的去向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李善長告訴我,三天之內,常遇春必迴應天。

原來今日朱元璋召見李善長並非只是說這建設應天新城的事情。其實找李善長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與他商議下一步的軍事部署。

拿下常州之後,朱元璋的兵鋒直抵張士誠的軍事及經濟重地蘇州。如此一來,朱元璋完全改變了以前在與張士誠對峙中那種被動挨打的局面。這下,反倒是張士誠緊張了。

這個決定未來一段時期用兵方針的會議只有四個人。

這也符合咱中國幾千年的傳統,開大會都是解決小問題的,開小會纔是解決大問題的。越是重要的事情,開會的人就越少。

參加這次會議的除了朱元璋、李善長,還有湯和和朱文正。

李善長和湯和都是朱元璋的老兄弟。特別是湯和,那可是與朱元璋一起光着屁股長大的好哥們兒。

還有朱文正,那可是朱元璋的親侄子。當時,朱元璋的長子朱標還不滿兩歲,朱文正可以說是朱元璋當時最信任、最倚重的子侄輩的人物了。

從參與這次會議的人員身份上也可以看出,朱元璋的政治謀略一點兒也不亞於他自己的軍事謀略。

會議由朱元璋親自主持。當他宣佈徐達、常遇春拿下常州的時候,除了朱文正,其餘兩人都是心中一驚。畢竟這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朱文正之所以沒有表現出吃驚的樣子,主要是因爲他是朱元璋的親衛隊長。這個重大軍情還是常州那邊的報捷信使先將消息告訴他的。

得了如此重要的消息,他纔敢連夜去找叔叔朱元璋,報告這個重大的好消息。

在這三個人面前,朱元璋也沒必要兜圈子,講完了這個重大軍情。朱元璋立即問他們三個,下一步準備怎麼辦?

是繼續向東攻張士誠的蘇州,還是另做其他打算?

李善長與湯和都不發話,他們等着朱元璋先亮底牌,看看朱元璋是怎麼打算的。

他們兩個心裡清楚得很,朱元璋對於這事兒肯定心中早有就主張了,只是想看看別人是什麼看法而已。

李善長與湯和不發話,那就只剩下朱文正了。朱文正當時是個熱血青年,還不滿二十一歲的他,心中還是一番雄心壯志的。

二十出頭的年紀,也正是敢於藐視一切的年齡。既然這幫叔叔輩的人都不發表意見,那咱就來。

於是,朱文正開口了。

朱文正的意思是,蘇州是張士誠的防禦重地,要想順利拿下,並非如此簡單。

相反,如果我們在常州駐有重兵,作好隨時攻取蘇州的準備,反而更能讓張士誠放不開自己的手腳。

比如張士誠本來有個機會,可以攻取我們某塊地盤,但由於顧忌我們會進攻蘇州,他肯定就會放棄這個冒險的想法。

如此一來,張士誠肯定會爲了蘇州放棄一些其他的潛在利益。

蘇州的確是一塊肥美之地。但是我們只要放下這個小利益,做好暫時先不取這塊肥美之地的打算,我們反而能從其他地方獲取更大的利益。

而張士誠則恰好相反,眼下他是暫時能保住蘇州這塊地盤,但也意味着他將放棄更多的其他機會。

按照朱文正的意見,就是派一個穩重之人,鎮守常州,隨時窺視東邊的蘇州。如果有機會,時不時東進蘇州騷擾張士誠一下,效果一定更加理想。

而我們真正的主要作戰方向則是放在應天的南邊與西邊,進一步擴大咱應天的戰略縱深。

第六百四十章 宋興反水第二百八十六章 賄賂的藝術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殺計劃第一百五十二章 偰玉立的條件第三百四十八章 慫恿朱文正第七十四章 煙燻蒙古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第四百零一章 誠王“化緣”第七百二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六百八十三章 湯和慘敗第三百五十九章 扮作商隊第一百零一章 安慶三結義第六百九十三章 “燒死”陳曔第513章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資都交給老婆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門遁甲第五百七十五章 陳維林“戰死”第三百二十七章 錦衣衛的前身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樞密分院成立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麗要崛起?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八十二章 隕鐵寶刀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五百九十章 挫敗東吳第六十章 交椅之爭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襖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條耿再成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漢皇位之爭第六百零六章 可馨思春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資都交給老婆第二百二十四章 思淑的意中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內訌第十一章 參透玄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六百九十五章 攻克元上都第五百三十九章 陳友諒的王炸第二百七十五章 鎮江軍營第六百七十八章 令人發瘋的蒙古騎兵戰術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完內訌第一百二十二章 派出特戰小分隊第四十一章 中計遭伏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七百零六章 家裡有礦第二百零八章 採石磯告急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六百二十八章 顛覆三觀第一百七十章 口無遮攔第一百二十章 殺回錐子山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花雲配個副將第六百五十六章 謝再興以死謝罪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當雷鋒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頓吏治第七十八章 救人於危難第422章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線易帥?第七百二十章 追殺恭定王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長的關係戶第三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中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順應天命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達蘇州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589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楊日禮的昏招第五百零九章 三線快攻第五百四十七章 還得堅守一個月?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戀第六十二章 入夥之爭第三百五十章 三線作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心理疾病?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頭第六百五十七章 趙匡胤與《推背圖》第三百零五章 滾動預算第二百零四章 攻克太平城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彥文的下限第二百六十章 準備大幹一場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六百三十四章 誘降宋興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襲白馬寺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七百一十五章 楊憲下獄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六百三十章 原來是施耐庵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島夷志》第七章 穿越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一百二十九章 進軍定遠城